大参考总第1406期(2001.12.06)专门散播各种受中共查禁的新闻和评论 面向高层内部传阅:推动政治改革 突破新闻封锁 新技术促进言论自由 VIP Reference(Dacankao) Defends Human Rights in PRC Since 199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省部级高官腐败「进入高峰期」 2. 一周内发生多起中共干部嫖娼要“小姐”事件 3. 海外看中国政府成立规模最大的新闻传媒集团 4. 敦促中国领导人公布家庭财产的三种可能后果 5. 朱熔基的无奈:江出尔反尔,朱委屈求全 6. 草民与公民--也谈刑讯逼供的历史渊源 7. 对中国民主化的看法和期待 (三论) 8. 马毅仁新书挑战中共专制、展望华人世界民主前景 9. 美参议员强调不容中共利用反恐战争镇压异己 10. 美中在新疆问题上有分歧 11. 美拟在北京设「类似FBI」办公室 12. 华府三智囊团联合讨论与中国发生未来战争的代价! 13. 魏京生:中共的外交越搞越失败 14. 台湾国防部长说:台湾导弹 不会打香港 15. 艺术文物典藏不应自限「故宫」 16. 林和立澄清网路文章:中共不太可能助国亲 17. 吴征确实花了$3000美元于96年买了张9个月速成“博士”   复旦论文答辩题目: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传播战略   北大的网页已将吴的博士头衔清除了 18. 吴 征 的 故 事: 不 得 不 说 19. 最可怕的不是吴征造假,而是国内媒体和BBS的“沉默” 20. 如何击垮针对阳光四通领导层的谎言 21. 南京媒体发表公开声明,率先全面封杀赵薇 ~~~~~~~~~~~~~~~~~~~~~~~~~~~~~~~~               言─┼─论               |则┼兼|               ┼┼●┼┼               |明┼听|               由─┼─自 省部级高官腐败「进入高峰期」   伊铭   有关中国省部级官员纷纷中箭落马的内情,最近由国家宣传机器系统 披露,不免令人讶异,因为这类消息在以往对传媒而言都是讳莫如深的。 但细想又不觉得奇怪,当局如此高调渲染,无非是为了向外界展示反腐成 果、安抚民心、宣示「既打苍蝇,又打老虎」的理念,或者还带有对其他 官员警告的意味,以及对自身危机意识的呼应。不过,反过来也印证了两 个现象:北京反腐,越反越腐;重罚之下依然有勇夫。   省部级官员腐败案例在以加数级上升   中国省部级官员腐败案例在以加数级上升。这已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 实。例如, ◆1998年,省部级官员12人被查办,其中有广西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徐  炳松受贿案、广东省人大副主任于飞以权谋私案、河北省人大副主  任姜殿武违纪违法案、湖北省副省长孟庆平纪违法案等。 ◆1999年查处省部级官员17人,其中包括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以权谋  私案,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索贿受贿案等。 ◆及至2000年,省部级以上官员被送上法庭的已达22人,其中包括全  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昌典和副市  长王式惠失职渎职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周文吉违反组织  人事纪律案、湖北省副省长李大强购股牟利案、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徐鹏航、全国纺织总会会长吴文英贪渎案等。 ◆而在今年1到10月,中共纪律检查和监察部门共查办和处分了省部  级以上干部21人;其中,从9月26日到10月22日,前後不到1个月的  时间,即有4个省部级高官落马。例如,9月26日,云南省长李嘉  廷、福建省委副书记、厦门市委书记石兆彬被中央同时通报,并开  除党籍,移交司法机关,等待法律的惩处;10月10日,辽宁省副省  长、渖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慕绥新被审判机关一审判决为死刑,缓  期2年执行;10月22日,备受外界瞩目的中国公安反腐第1案一审判  决:收受远华案主角赖昌星数百万元贿款的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被  判处死缓。   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也许还会有数位省部级高官被打入另册。中共 在职的省部级官员约1,500左右,蛀虫的比例不会太少。像日前披露的广东 省交通厅涉及数千万赃款的贪污受贿案,现在只查到正厅级,再深入查下 去难保不会有省级官员露出马脚;除非是当局不希望太多贪官集中曝光, 或者某些人後台通天,奈何他不得,否则一定会有更多的省部级官员感到 今年这个「年」不好过。   腐败方式颇多雷同显见体制漏洞   考察中共省部级官员犯罪方式,则有很多类似之处,除了索贿受贿、 以权谋私、色情腐败、大官傍大款等带有共性的表面特徵外,还有一个严 重趋向,即腐败不再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上上下下 紧密勾结,编织腐败网络,亦即集团性腐败。尽管腐败方式不同,但都表 现得肆无忌惮、贪得无厌。例如: (一)索贿受贿──少数民族(壮族)出身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    杰,伙同其情妇收受贿赂4,000多万。云南省长李嘉廷收受邹    某某等9人贿赂119万元;福建省委副书记、厦门市委书记石兆    彬收受福建省石油公司总经理陈燕新等4人贿赂69万7千元;河    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向厦门走私案嫌疑人、香港    某公司董事长丛某索要25万美元和大量人民币等。 (二)滥用职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自治区党委    委员沙比尔在1987年12月至88年8月,滥用职权多次批条子、    打电话帮助他人倒买倒卖,从中收受贿赂款、贵重物品。曾经    得到邓小平赏识的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梁湘工作期间,纵容    妻子和儿子倒卖房产,越权审批进口汽车以索贿,为儿子办理    去香港定居的非法手续。云南省长李嘉廷利用职权为儿子和情    妇谋取非法利益,其儿子接受对方钱物2,000多万元,为情妇    谋取不正当利益,涉及金额3,000余万元。湖北省原省长李大    强以权谋私、收受股票或让其配偶子女购买内部职工股牟利。 (三)集团性腐败──铁道部副部长罗云光自1988年以来,利用主管    铁路运输、审批车皮的职权,大肆收受下属单位、货主的贿    赂,犯罪金额共计96万元,各种非法收入76万元。该案涉及罗    和15名局级干部、19名处级干部和13名科级干部,共48人。公    安部副部长李纪周和福建省副省长石兆彬涉及的厦门远华特大    走私案涉及各界官员数百人,人数之众,是中共建政以来罕见    的。沈阳慕、马大案使得市政府16个「一把手」全部陷落,百    余干部牵涉其中。「整片整片连根烂」,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    步。   财产申报制度根本无法吓阻官员腐败   根据今年稍早时候中国社会科学院针对专家的问卷调查,腐败被认为 是中国当今首位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调查结果虽然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但足以令北京高层警醒。这也是新千年之始北京即掀起反腐风暴的一个因 素。一般认为,加入世贸组织以後,中国的政治、经济都面临又一次转型 ,各级官员腐败也要进入高峰期。在未来5年的「缓冲期」牵涉省部级官员 的大案曝光频率将会增高。   至於产生腐败的原因,官方的解释是由於中国两千年封建主义的影响 、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入侵、以及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监督机 制不健全等等。这些当然都是导致官场腐败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决定性 因素。根本问题恐怕还在於现行的政治体制、司法体制、新闻体制等等。 北京奉行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是集权制度。一个权力过度集中,缺乏制衡 机制的体系,是无法制止贪污腐败的。道理很简单:权力使人腐化,绝对 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化;而省部级主要官员往往政经大权在握,乏人制衡 ,成为权力的怪兽,不走向腐败反而会令人感到奇怪。只有引进选举制度 、司法完全不受政治干扰、赋予舆论以监督的功能,这个问题才可能得到 逐步解决。   然而,北京当局似乎并不打算在这方面「西化」。因为,它担心会引 起一系列问题:例如,党的地位、政治体制的改变、社会动荡等等。他们 的做法是在「完善制度」方面下功夫。最近出台的「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 家庭财产报告制度」应该是当局加大反腐力度的一个尝试。问题在於,财 产申报制度怎样执行、运用什 手段检验、能否有效防堵遗漏等,都值得 怀疑。中国的财产制度、银行体系乃至外汇管理,漏洞百出。每年都有数 以百亿计的不法资产,通过各种途径被转移到海外。一纸文件怎能够吓阻 官员腐败? ~~~~~~~~~~~~~~~~~~~~~~~~~~~~~~~~ 一周内发生多起中共干部嫖娼要“小姐”事件   李泓冰   有些媒体喜欢评选“新闻之最”,我翻阅本周刊出的新闻,也捏著鼻 子评了评“最让人恶心的新闻”,入榜者众:   安徽舒城县两个国家干部向沐浴中心“要小姐”被拒,恼羞成怒打死 人命;   南京市某局局长等人跑到宁波一个夜总会,强行“要小姐”,对服务 员拉拉扯扯,还对出面干涉的警察出言不逊:“我要小姐关你们什么事! ”   四川广安市武胜县6名党员、国家工作人员集体拉著两位“小姐”裸泳 淫乱,并致一“小姐”溺水身亡;   重庆市巫溪县副县长陈绍志利用出差机会嫖娼,被撤职;   ……   不过一个星期,就这么多恶心事儿让人烦,那没有曝光的是不是更暗 流涌动?   这些恶心新闻中的主角儿,大体有两个共同之处,一是聚众,都是成 群结队寻欢;二是嚣张,全不遮遮掩掩,一副理直气壮、我是领导(流氓 ?)我怕谁的气焰。两处都证明著一个事实,“叫小姐”,对他们而言, 是极顺理成章、司空见惯的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作为干部,一些人身上发生的变化真让大家目瞪口呆。从前的干部, 一旦出了一星半点儿“生活问题”,非但政治生命就此完结,他也“没脸 做人”了,有时想不开,还许就自己抹了脖子───这在那些新闻主角儿 的眼里,真叫是小家子气了。   再多往前数点儿,唐朝京兆尹张敞被同僚举报,说他偷偷给老婆画眉 ,有碍官声。皇上也不得不过问一下。张敞自辩说:“闺房之乐,有甚于 画眉者!”皇上琢磨也对,方才作罢───这样的故事,一定会让嫖娼被 逮的陈绍志之流莫名惊诧:我的天,画个眉毛皇帝老儿也要管?   本周不少传媒,都在关注青少年的性教育,说是滞后了,青少年性无 知得厉害了。也许,课堂上是没有性教育这门课,可是孩子们却几乎随时 随地在接受“性教育”。参加成年人的聚餐,没有那些赤裸裸的黄段子, 就不够热闹;电视上,没有“床头与拳头”,就难以发展情节;玩电脑游 戏时,过关时的奖励就是裸体的美女;连据说经过严格审查的广告,也会 提醒观众:“男人应该享受”,女人则嗲嗲地说:“他好,我也好!”一 些成年人,总是有著丰富的联想能力,生活中的一切,他几乎都有本事与 “性”挂上钩……   一个曾经对内帏之事极其避讳、极其保守的古老民族,好像忽然间变 得比西方社会还开放,还满不在乎。在有的地方,“娼”不再“暗”,而 成了招摇过市的公开风景;有些地方官员明里暗里地保护他那里的淫乱行 为,还厚著脸皮吐出冠冕堂皇的说辞。新近读小说《梅次故事》,说是某 记者在地区宾馆嫖娼被抓,地委副书记立即责令放人,理由就是“不要让 人觉得我们梅次的投资环境太差”,看来这个情节确有生活原型。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色胆包天的陈绍志等人了。而那些丑事要 是没“走光”,他们说不定还在道貌岸然地做报告、煞有介事地教导别人 怎样做“人”呢!   现在正大张旗鼓地进行公民道德建设。面对一些地方沉渣泛起的社会 环境,道德建设极是必要。那么,领导干部首先是公民,道德建设请自党 员干部始。   正写到这里,忽然又瞥见一条新闻:广东省和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谢 光明贪污“三个代表”教育经费3万元,被判有期徒刑3年。   我不能不苦笑了,“最让人恶心的新闻”,这一条也该“光荣”入选 吧!  摘自《人民日报 . 华东新闻》 (2001年12月07日第三版) ~~~~~~~~~~~~~~~~~~~~~~~~~~~~~~~~ 海外看中国政府成立规模最大的新闻传媒集团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中国规模最大的新闻传媒集团-- 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星期四在北京宣告成立。   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的主要成员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等单位,是拥有广播、电视、报 刊出版、影视艺术、传输网络等多项业务的综合性传媒集团。该集团号称 中国传媒的“航空母舰”,声称要在五年左右实现“国家主力、亚洲一流 、世界前列”的发展目标。中国传媒专家、时事评论家曹长青分析了中国 成立该集团的目的。   传统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传媒专家德克特说:“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只 是党的一个工具而已,目的是左右人们的思维;政府无疑将从这个集团的 成立得到好处,因为如果它能够控制信息的传播,那么除了它想让人民知 道的,人民不可能知道别的什么事。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是商品和信息的 自由传播;对媒体实行垄断是与这个原则背道而驰的。”   路透社报道这条消息时说,中国共产党将对传媒的控制看成是攸关生 存的大事。曹长青基本上同意这一分析。德克特也表示:“说中国共产党 将对传媒的控制看成是攸关生存的大事-- 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现在世界 将进入中国,中国也将进入世界;如何解读世界事务实在太重要了。”   这位传媒专家希望在中国有不同媒体的自由竞争:“它要成立中国广 播影视集团,这个谁都挡不住。事情的出路在于让中国人民有个选择。我 倒是希望美国的媒体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官方媒体竞争。”   德克特说,没有新闻自由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危险的。   另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新成立的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的业务还包括: 节目制作销售、科技开发、广告经营和物业管理。 ~~~~~~~~~~~~~~~~~~~~~~~~~~~~~~~~ 敦促中国领导人公布家庭财产的三种可能后果 送交者: 网勇公 2001年12月06日10:23:29   这几天,在网上传播着一封《敦促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名常委公布家庭 财产》的公开信。笔者粗看后,觉得类似的公开信近年来已经颇多,如要 求为“六四”平反、李鹏下台、江泽民退休等等,大都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不会有任何效果。但读到最后,发现这封公开信还是有点新意的,那就 是公开信末尾的建议:“中外新闻记者若有机会采访到七名常委本人或国 务院发言人时,应直接向他们提出,有中国人要求在媒体上公布他们的家 庭财产,并当面询问他们个人对这一意见的看法。”   显然,政治局七名常委遇到记者当面提问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虽然中 国国内的记者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去问这个公布家庭财产的问题,但海外或 港台的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是可能的。既然中共已有了《领导干部家庭财产 报告制度》,把让他们公布财产的合理要求当面提出来,这七名政治局常 委该如何回答才好?我想,这是个点到了共产党“死穴”的突破口。   为此,我估计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后果。   第一种可能性:这七名政治局常委将串通一气,死不公布财产。若记 者问起来,就说公布家庭财产的问题需要通过组织讨论才能决定,在组织 未作出决定以前,个人不能表态。但这种回答漏洞太大。因为仅仅公布这 七个人的家庭财产,无论如何也就只涉及这七个人的私事。中共的政治局 常委每个星期都要开一次碰头会,不能就这件私事老是组织讨论个没完。 第一次若有记者这么问还可以这么搪塞,但若以后还有记者继续追问下去 ,回答如果还是“需要通过组织讨论才能决定”,那就说不通了,这是其 一。其二,记者还可以通过一个限时性的提问,“如果说需要通过组织讨 论才能决定,那么估计什么时候会有结果”,这就会给这七个人下不了台 。   不过,问题在于,每个记者能问到这个公布财产问题的机会是有限的 ,不能期待海外或港台的记者就这个纯属中国内政的问题死缠烂打。这样 ,客观情况就给这七名政治局常委找到了敷衍这个问题的机会。这个让中 国领导人公布财产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个人认为,这第一种可能性最大,尽管我们都不希望发生。   第二种可能性:只要有记者提出了公布财产问题,并导致了这七名常 委之一的尴尬局面,那么,依现在中国互联网的传播效果,必然导致中国 举国上下小道消息满天飞。所以,这七名政治局常委为了稳定局势,而不 得不敷衍了事地公布一下家庭财产,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绝不可能象这 封公开信所要求的这么全面,包括“他们本人、配偶以及成年子女的海内 外的各种大额现金、存款、有价证券、房产、汽车、债权债务等”。公布 的估计只是一堆并不可信、但老百姓也抓不到任何把柄的数字。数字公布 的以后几天内,可能议论比较多,但中国的全部媒体都不会做任何评论。 犹如 “六四”过去的时间久了以后,大家说了也白说,自然也就不说了, 因为议论没有效果。事实上,现在几乎每个中国老百姓都知道李鹏一家最 贪,但老百姓一方面拿不到证据,另一方面拿到证据也奈何不得。所以, 这七名政治局常委即便虚情假意地公布了财产,也不大可能有任何力量来 质疑公布材料的真实性。   比起前面的第一种可能性来,这种第二种可能性要小得多。不过,不 管公布的财产是否有虚假之处,毕竟公布比不公布要强。细分析一下,人 们对虚假数据的质疑多半也只会集中在李鹏家族和江泽民的儿子身上。实 事求是地说,其他几位常委有违纪行为的可能性并不大。   第三种可能性:记者提出了公布财产问题以后,结果不仅导致了这七 名常委的尴尬,同时更激怒了中国网民。网民会把这七名常委的某位子女 揪出来,象在网上揭露“吴征杨澜”一样,恶斗一番,最终把公布财产这 一问题从经济事件转变为政治事件。   从揪出来的斗争对象来分析,李鹏家族虽然贪得最厉害,但他们一家 都把持着电力公司系统,根基很深,普通的网民不容易得到证据。本人估 计,倒是江泽民的公子江绵恒很有可能成为公众发难的对象。   这是因为,第一,江公子江绵恒的行为本身有其硬伤:在中国社会, 揽权和敛财通常不能一齐来,要权稳了再去敛财,或者只捞财不问权。切 不可一手揽权,一手敛财,江公子正是犯了这个大忌。他既搞到了中科院 副院长这个副部级宝座,又兼任数家公司的董事,权财两得,这种行为已 经引发了众怒。第二,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江泽民已经陷入了权力的低 谷,“让资本家入党”已经使反对他的声音公开化,前几天,李鹏在法制 日上的讲话中的一句话“违反宪法序言,就是在最重要的问题上违反了宪 法”,显然是针对江泽民“让资本家入党”来的。所以,如果此时此刻有 网民来推到江公子江绵恒,会有不少中共权力顶层的人士也乐见其成,这 是最为重要的协助力量。第三,我认为也是也是最重要的,江绵恒是有一 些把柄可能被网民逮住。例如,江绵恒担任中科院副院长,是因为他的业 务能力吗?这样一个学术单位的行政职务,必须要有学术成就来支撑。网 民可以把现有的中科院院长、副院长的所有学术论文、学术获奖情况都在 网上公开,把江绵恒的科研成果与其他院长、副院长一类比,就可以判断 出他当上副院长是凭自己的业绩还是凭他老子的地位上来的,若是后者, 就是权力腐败+学术腐败。再例如,江绵恒又兼任几家公司的董事,拿没拿 股份?凭什么拿的股份?他是投资了吗?投了多少钱?哪里来的?他是因 为技术入股的吗?那么他的专业知识是否与公司运作有关?为公司解决了 什么问题,才获得了董事头衔?如果既不是投资入股,也不是技术入股, 就是利用老子的权力入的股而成了董事,这就是以权谋私。这些问题都是 可以通过网民在网上查证,来给江公子江绵恒致命一击。第四,从中国目 前的网络封锁情况来看,只要不与政治内容有关,把江公子江绵恒的问题 单纯作为经济问题端出来,估计在国内网站也可以讨论。这样,打击的气 氛就可以哄抬起来,把江公子江绵恒的问题形成“吴征杨澜事件”后的另 一热点话题。   笔者认为这第三种效果才是最佳效果。能否实现,望广大网友评判和 参与。 ~~~~~~~~~~~~~~~~~~~~~~~~~~~~~~~~ 朱熔基的无奈:江出尔反尔,朱委屈求全   舒崇   几乎所有人都注意到,和三年多前走马上任的意气风发、雄心万丈相 比,今天的朱熔基给人的印象是疲惫、挫折与无奈。回首过去三年,1999 年是个关键。   最近,香港出版一本“来自中南海的回忆录”,书名就叫《朱熔基在 1999》。全书共210页,内容分为9章,除去前面的引子和后面的结语,其 余七章的标题分别是:春节前后,访美之际,处理法轮功,驻南使馆被炸 事件,应对“两国论”,“三讲”是一场造神运动吗?是有实权的总理吗 ?   作者署名宗海仁,当然是个化名,据说是一位中南海内部人士,拥有 向朱熔基建言献策的机会,又有聆听朱熔基肺腑之言的经历。作者运用与 朱熔基直接接触的第一手材料,结合大量中共领导人内部讲话和内部文件 ,向读者揭示了中共最高领导层在中美关系与国际战略、国家统一与两岸 关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处理法轮功、国企脱困、权力继承等一系列重 大问题上的决策过程和互动关系。   《朱熔基在1999》是一本由中共高层内部人士写的披露中共高层内部 运作的书。一般读者首先关心的是这本书的真实性。以我阅读的感觉,好 像没发现有什么明显的破绽。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原来不了解 ,或不够了解,或虽有了解但了解得不详细不确定的重要信息。   这本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揭示了,或者说证实了朱熔基和江 泽民的矛盾,江的出尔反尔,玩弄权术,朱的委屈求全,费力不讨好。   譬如1999年春朱熔基访问美国的消气外交,其中在进入世界贸易组织 问题上的立场,本来是江泽民在事前向朱熔基亲自交代并且明确了的,然 而后来发现内部反对声音很大,江泽民却翻脸不认账,让朱熔基单独承担 压力,并借此巩固自己的核心地位。   又比如处理法轮功事件,本来,朱熔基在和中南海请愿的法轮功成员 对话之前打电话请示过江泽民,本来,在朱熔基和法轮功代表对话后,事 情已经顺利解决,可是江泽民却在当天晚上给政治局常委及有关人士写信 ,对法轮功问题上纲上线,在第二天的政治局常委会上大发雷霆,定下打 击法轮功的调子。从四月二十五日到七月中旬,江泽民针对法轮功问题作 过大小十三次指示,主持开过多次会议,一手发动了这场被作者称为“建 国五十年来规模最大的逮捕行动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最大的一次 取缔行动”。正象作者指出的那样,“在一个过份依靠政治运动,法制手 段和行政机制都欠完备的国家里,最高领导人通常会使用运动和镇压的手 段来达到自己平时比较难以达到的目的----部份原因是为了挤压甚至搞垮 对手,更主要的是为了在权力角逐中树立更大的权威”。   稍微留心点的人都注意到,在中共五十周年大庆的天安门城楼上,江 泽民踌躇满志,喜形于色,朱熔基却自始至终面无笑容。这也难怪,为了 这次大庆,江泽民一下子就挥霍掉一千八百多个亿,朱熔基怎么笑得起来 ?单单是为了北京市的六七项大工程,朱熔基就不止一次对手下人说到: “美国别说五十年大庆,就是百年大庆,它华盛顿敢这么搞吗?谁搞谁下 台。全国老百姓的钱能集中在首都用吗?”   李登辉提出两国论,中共上层反应强烈,个个都表示不惜一战。作者 私下和朱熔基谈话,讲到中国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屡见不鲜,如今大陆与 台湾出现两个政权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为什么容不得台湾?朱熔基叹口 气说:“为了一个名份啊。”这倒是句大实话。然而,就是为了一个名份 搞得两岸关系紧绷,甚至随时有同根相煎、生灵涂炭的危险,那又是何苦 呢?   作者写到,1999年年底,中美双方就中国入世问题达成协议,江泽民 又对朱熔基热络起来了。江朱的关系似乎又密切起来了。然而作者指出:“ 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你总不能因为打你时恨他,对你笑时就遗忘挨打 的痛苦吧?更何况下次他可能还会打你!”   《朱熔基在1999》一书完稿于2000年初春,离现在又有一年半了。到 明年,朱熔基就要退休离任。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朱熔基还会做些什么 呢?莫非他再也没有当年不顾地雷阵、万丈深渊的勇气,只满足于留下一 个清官的名声吗? ~~~~~~~~~~~~~~~~~~~~~~~~~~~~~~~~ 草民与公民--也谈刑讯逼供的历史渊源   张鸣   从报上看,公安机关刑讯逼供的问题似乎很严重,其实,这个问题对 中国而言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现在报导得多了,并不意味著过去就 比现在好,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这个问题讲得多,是一种进步,说明人 们多少有了点权利意识,也可以说,人们对执法部门滥用权力的现象有了 某种警惕。   当然,警惕归警惕,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却还任重道远,因为, 这决不仅仅是公安机关的事情,更决非加强学习提高警察法律素质和心理 素质所能奏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使刑讯逼供不再成为公安机关的普遍 现象,而只是个别的特例,需要公民文化的建设,需要一种良性的法律文 化背景的形成。   尽管传媒上对刑讯逼供口诛笔伐,当事人的悲惨遭际也令人触目惊心 ,但跟警察们私下聊起来(包括一些尽职尽责的好警察),几乎都认为刑 讯或者类似刑讯的之举,毕竟是侦破案件的有效手段。就是一般老百姓, 只要不搞到自家头上,显然对刑讯逼供也不那么反感,看见电影电视中的 警察痛揍那些并没有定罪的"罪犯",又有谁不感到解气呢?无罪推定说说 容易,但实践起来却远不是那么回事了,只要是怀疑到谁头上,总是禁不 住想要尽快地问出个究竟来,对方要是坚持行使"沉默权",那么就难免要 吃苦头,尤其是上面要求限期破案,而这边又久无进展的时候,这种事情 就更容易发生。   刑讯逼供关键在于警察包括与案件相关的人们对于犯罪嫌疑人口供的 过分重视。当然,我们可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出于历史的原因,因为 在传统社会,官府审案没有口供是不能定案的,因而允许审案者(主要是 地方长官)有条件的刑讯,结果是青天大老爷打板子上夹棍成了家产便饭 ,以至于在后来的岁月中,相信口供成为人们的一种顽固的习惯,而为获 取口供动粗,也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人们不应忘记,动刑重口供 不过是传统法律世界的技术成分,在这种技术层面的背后,是以刑求治的 政治框架。在这种框架里,整体国家社会体系结成一个等级森严、秩序井 然的金字塔,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礼制结构",失礼、逾礼、越礼都意 味著对秩序的挑战和破坏,必须以刑加以惩罚,使被破坏和扰乱的秩序归 于正常。在这里,官尤其是审案之官,象征著秩序的维护者,而民,则是 随时有破坏秩序之虞的草民、刁民,动刑不仅意味著惩罚,还意味著威慑 ,所以刑讯要在公堂之上,不仅在公堂上打板子,而且还有所谓的号枷示 众,站笼示众,要的就是随时随地地杀鸡给猴看的效果。所以刑讯逼供不 仅是催问口供破案的需要,还是传统社会"治民"之必须,尤其是社会比较 动荡的时候。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刑讯逼供得以长盛不衰的刑治文化传统,不 然,何以解释,现在为什么只要有人被抓进"局子"里,自己和家人以及所 有认识他的人都会断定这家伙要挨揍了。为什么根本不存在问口供的需要 ,被派出所和联防队因什么缘故抓进去关了起来的人(主要是农民和城里 的民工),会莫名其妙地自己"摔死"、"碰死"或者随便一个什么理由地死 掉(不死的当然更多些,但身上总要留点伤痕作为纪念)。不信问问那些" 出了事"被曝光的派出所的警察和联防队员们,他们几乎个个相信,不来点 真格的,就震不住老百姓。   时间已经到了21世纪,但在我们的某些执法人员的眼睛里,他们面对 仍然是没有权利的草民或者老是给他们找麻烦的刁民,而他们自己则是当 地党和政府的"专政工具"(在刚刚发生在山西的一件民告官的案件中,禀 承县委书记的旨意,县公安局居然敢在省高等法院开庭时抓人),正因为 如此,他们的拳脚和电棍以及其他的家伙才那么容易出手。 ~~~~~~~~~~~~~~~~~~~~~~~~~~~~~~~~ 对中国民主化的看法和期待 (三论)   吴辉   一、「暴政」是个死胡同   有人说,给公务员加薪不是为了刺激内需,而是为了政权稳定的需要 。想想也有道理:将普通老百姓的活命钱搜刮上来,然後让食利者们将这 些钱存入银行,这只能导致消费的进一步萎缩,又怎么会「刺激」内需呢 ?   昨夜与一同事逛街,见前面一大群人围在一起;上前观看,原来又是 一大群警察在捉摩托车。听说今年市委交代给派出所100万的罚款任务还没 有著落,没办法,警察们也只好晚上出来加班了。   我一同事的摩托车什么手续都有,只是未带在身上,硬是被扣下来交 了几百块钱的停车费!这世道是越来越黑了。人事局以前每年搞什么考试 ,都只要交1、20块钱的报名费。今年一下涨到了300块钱一门!考试的名 目也在创新:好端端地做了7、8年的教师,突然要来一个「教师资格认证 」,当然又是每人300块钱了。这么下去,「加薪」能不能达到「维护政权 稳定」的目的?我真感到怀疑。   除了给食利者加薪以外,共产党还有很多维护政权的方法。第一是严 厉控制媒体、严厉管制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第二就是严厉限制人民的 结社自由。因为这都是政权稳定的需要,所以在这种时候,宪法的尊严比 擦屁股的纸还不如。江苏一家报社因为在发表的一篇股评文章中「有政治 错误」,所以立即遭到灭顶之灾;席殊书屋、《南方周末》也只是说了几 句有良心的真话,一些当权者就欲将之置诸死地而後快。至於法轮功、中 发联这样的「非法组织」,某些人更是怕得要死。当然,也决不能给「64 」翻案,否则,「(政治局)在座的各位都要人头落地」。   不过,所有这些维护政权稳定的方法,都不是共产党的什么新发明。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实施暴政的历史比谁都要悠久,实施暴政的方法也 是世界上少有能及。不过,所有行「暴政」的政权,结局好像都不怎么好 。中国自暴秦以下,一直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不好好学习中 国历史中的精华,却把「暴政」这么一种糟粕继承下来了。这实在不是一 种明智的选择。10几代王朝的尝试,谁也并不比共产党差,可人家都失败 了,难道你共产党还能将「暴政」有更多的创新吗?你管制舆论和出版自 由,难道你能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更厉害?可秦始皇也没有成功呀! 要清除「反党」,中国人讲的是要「斩草除根」、「灭门九族」,难道你 共产党还能够「灭门十族」不成?人家钻不通的死胡同,你共产党难道就 钻得通吗?   历史毕竟是进步了。要想继续在中国推行「暴政」,难度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要大。首先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大众舆论不再是铁板一块。尽管当 局者严厉管制,一些不同的声音还是能够在互联网上畅通无阻地传播。要 管制住这些声音,除非把所有的互联网撤掉。这就好比让死人复活一样地 不可能。其次,中国已不可能回避全球化的影响。政府的一举一动不可能 再像满清时候那样关起门来为所欲为。一个小小的「64」,仅仅是死了几 百人,就搞得共产党大伤元气,如果以後碰到这样的事情再开动武器镇压 ,那什么後果都可能发生。   实施「暴政」,只能够播种仇恨。仇恨播种得太多了,自己就会不安 全,就会做恶梦。和婆娘睡觉的时候都要10几个保镖跟著,那是一种什么 样的滋味?人家小克下台以後,一样地优哉游哉:想泡妞就泡妞,想干啥 就干啥,走到哪儿都能够得到民众发自内心的欢迎。中共的领导人难道就 不羡慕?难道世界上还有比「被人发自内心地尊重」更滋润的东西吗?   可以肯定地说,实施「暴政」其实不是共产党的本意。之所以走到这 条路上,实在是身不由己。我就不相信,「64」事件导致一个那样的结局 ,邓小平、李鹏的内心会不痛苦!看到北大的学生打著一个「小平您好」 的横幅穿过天安门广场,那是一种怎样的荣耀?再与「64」时的失落对比 一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难道他们会糊涂到非得要和人民作对不 可的程度吗?「64」以後,邓小平一再强调「13大报告一个字都不能改」 ,可见他念念不忘的,始终是国家的改革和复兴,只是他那时已是身不由 己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中共的领导人如果能够 意识到「暴政」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转而向民主、宪政、法治的方向努 力,无论什么时候都为时不晚。放弃「暴政」,走「仁政」之路,一样可 以维持政权的稳定。这对於当权者来说要安全得多。不要有什么顾虑。要 记住:只要有勇气,「无论什么时候都为时不晚」!   海外一些激进的民运人士,对於「64」,一直耿耿於怀,不给人任何 退路。我想,这其实不用太耽心:他们是因为绝望才这么做的。给「64」 平反绝对不会「人头落地」。化解仇恨只会给自己带来福音。相反,如果 在「暴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迟早会撞墙。到时真的就没有机会了。   二、WTO能给民主化带来机会吗?   因为希望国家政权稳定,不至於因为陷入「暴政」的恶性循环而不能 自拔,所以共产党也一直在寻找著发展的机会。但因为一些致命因素的限 制,当权者一直未能找到正确的方法。中共就病急乱投医地投到了WTO 的门下。   有人说,WTO是根上吊的绳子,它将导致中国民族工业的彻底崩溃 ,并引发社会动乱。也有人说,它是个套子,中国政府一上了这个套子, 就会被西方国家牵著鼻子走,和平演变将不可避免。但我认为,它既不是 绳子、也不是套子,而只是一个机遇:中国政府如果力促自身的改革,努 力去抓住这个了机遇,那将可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如果决策者不能 把握这个机遇,认为加入了WTO,就可以坐等天上掉馅饼下来,那到头 来可能会鸡飞蛋打、给中国人民带来苦难。   有哪些「致命因素」会让共产党抓不住WTO所带来的机遇呢?第一 致命的,还不是「民主宪政」的问题。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致命因素, 是共产党体制下「没有确立完善的私产制度」。「私产制度」不能确立, 生产力没法发展。我们都可以感觉到:「给公家干事是没有想头的」。不 私有化,人们的创造力就被压抑了,经济怎么也活不了的。   早在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边协定的时候,我就 提出了对加入WTO的忧虑。我不像韩德强那样反对WTO和全球化,而 只是提醒大家,「要想从WTO的游戏规则中获利,我们将不能不面对自 身的制度性缺陷,这就是所有制改革」。後来香港《大公报》将我的论述 加了一个醒目的标题,叫《所有制改革不容回避》,放在《经济观察家》 栏目发表。我那篇文章的核心建议,其实就是「建立完善的私产制度」。 因为,我认为这是民族工业得以利用WTO规则获利的根本前提。   可是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建立私产制度」的动议居然没有人再提 起过。唯一一次让人激动的,是朱熔基在9届人大4次会议上提到「私有化 和股份化是一种共识,各自表述」。可後来就没有下文了。这其中的主要 原因,恐怕是因为「私有化」和共产党的教条有著理论上的冲突,所以当 权者始终不敢迈出这一至关重要的一步。   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只要生产力发展,管它什么私有化不私 有化的!死守著国有制不放,那真的能把人害死!如果让吴某人给共产党 算上一卦,那么毫无疑问,共产党的劫数全在於此了:搞了私有化,康庄 大道;不搞私有化,死了都没人收尸!   加入了WTO而不搞私有化,最可能的结局是所有国企彻底崩溃,人 民币大幅度贬值,民族工业基本上丧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丧失自己的发 展机会。中国人从WTO所得到的所有好处,就是给外国人打工而赚取一 份可怜的工资,然後自己的购买力也只能停留在赚工资的水平上。中国将 成为西方跨国公司的一个加工厂。辛辛苦苦作出产品出来,却只能卖给外 国人享受,自己则基本上没有什么购买力。中国内需的扩大,将依然是一 个遥不可及的梦。世界经济的增长,也将因此而受到限制。   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经济的发展完全被人牵著鼻子走, 没有丝毫的主动权,那是一个民族的悲剧。美国的GDP占世界经济的3分 之1,但它对外贸的依存度只有10%左右。它的经济主要靠内需支撑。中国 如果没有内需,没有核心竞争力,而只是把自己吊死在「给外国人打工」 这么一个发展机会上,从而使得10几亿中国人只能永远与贫穷相伴,这难 道不算是一个悲剧吗?   当然,经济的全球化会带来很多机遇。但要利用这些机遇,还得靠「 完善的私产制度」。这个东西不确立起来,中国将始终没有希望。所以说 ,WTO既不是绳子,也不是套子,而是一个机遇。能否抓住这个机遇, 关键在於中共是否有勇气进行全面的私有化,以及推行与此相适应的一系 列改革。说到底,WTO只是一个外因。内因、本元的东西,必须通过改 革才能获得。   当然,中共什么时候有了改革的勇气,国家的民主和繁荣就会为期不 远。而如果改革始终不能开启,则社会矛盾会伴随著经济的恶化而恶化, 那中国将有可能再一次卷进动乱的深渊。「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 」来临的那一天,将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所以,WTO能否促进中国的民主与繁荣,关键还是取决於中共的选 择。只是,作出这种选择的时间和机会将越来越少。   三、六万亿存款是一种创造性力量   表面上看来,给不给「64」平反,主动权在共产党手里捏著。不平反 就不平反,大家也没有办法。启不启动「私有化」的改革,主动权也捏在 共产党的手里。不改就不改,大家也无能为力。可其实不是这样。社会的 发展有它的内在规律。「天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历史的潮流 面前,谁都会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据我们的观察,中国现在存在著一种谁也无法阻挡的力量。这种力量 将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气势推动中国的改革和民主化进程。这种力量是共产 党不可能控制得了的。它是一种属於全体民众的资源!这一富可敌国的力 量,就是银行的6万亿存款!   用不著实行存款实名制,大家也都知道这些钱是属於谁的。首先,它 肯定不是属於农民:8亿纯粹的农民,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存款。除了少数辛 苦经营的私营、个体老板占有一部份有活力的存款之外,这6万亿中的大部 份,都是属於那些「吃乾饭」的人的。而这些「吃乾饭」的人当中,占95% 的普通公务员,可能仅仅占有其中的一半存款。剩下的一半存款(保守的 估计也有1万亿以上),则是属於戚火贵、成克杰、李嘉廷这样的权贵们的 。   其实,中国的经济紧缩就是这么来的:8亿农民没有钱消费;个体老板 们辛苦经营、省吃俭用,消费只能维持在温饱水平;「吃乾饭」的公务员 们因为对自己赚钱的信心不足,也只能谨慎消费;而那些真正有消费潜力 的人如戚火贵等,则不需要用自己的钱进行消费!如此下来,这中国的经 济能不紧缩吗?   这些年来一直折磨著中共领导人的问题,就是这么个东西!民运人士 如果对朱熔基大喊:「改善人权,民主宪政。」朱老板会说:「啊?对不 起,我的耳朵有毛病。」可如果你说「我告诉你一种可以扩大内需的方法 。」他马上就会说,「啊!你快说,我的耳朵现在已没毛病了。」   可其实,朱老板就上当了。「扩大内需」的唯一途径,就是让6万亿存 款出来投资,让这些死钱变成活钱,参与到社会财富的创造中去。而这就 必然需要「完善的私产制度」。没有「完善的私产制度」,投资收益没有 保障,这6万亿存款是绝对不会跑出来的!   於是朱老板就会面对著「私有化」这么一个套子。这个套子如果你不 钻进去,那扩大内需、经济发展、缓和社会矛盾等等折磨人的问题,无论 如何你都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如果你一旦钻进这个套子,那么好,经济 一发展、中产阶层一壮大、私产制度一确立,民主宪政就会水到渠成、江 山就会改变颜色!   事实上,朱老板上台这么久,一而再地碰得头破血流,就是因为他不 肯钻,或者说,他不敢钻这么一个套子。这倒不是因为他看不到「私产制 度」的极端重要性,而是他作为一个二把手,并不具备承担这一风险的实 力和胸怀。   实质性的改革迈不开步伐。那么,所有的政绩就只好依靠宣传机构去 办理。只是,这就苦了丁关根和邱晓华。当然,最遭罪的,还是中国的老 百姓。因为,经济窒息找不到出路,老百姓的命就变得越来越贱。山西的 煤矿6天内发生4次爆炸,死了那么多人,就像死了那么多狗一样地不值一 提。   一味地拒绝改革,当然也有它的甜头。那就是官员们可以继续依靠行 政手段来聚敛钱财。但这样做是有限度的。「哪里有剥削,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伟大领袖说过的这话,也许最有说服力。随著社会矛盾 的一步步激化,建立「完善私产制度」和「诚实创造」的游戏规则,会符 合越来越多的人的利益,并且最终会成为无法阻挡的潮流。   在历史变革的关键时刻,共产党如果识时务、识潮流,顺应民意主动 去推进私有化进程,那它必将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 也刚好可以将手中的钱拿出来投资,去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以便将功赎 罪。只要能贯彻一些基本的公平准则,那么,这一改革过程将能够使绝大 多数人受益,使中国人民从此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当然,如果极少数顽固派不识时务,执意不肯改革,那么,最有可能 的结局,就是6万亿资本乘著WTO的机会大量外逃,然後给共产党留下一 个孤家寡人的空架子。这样一来,政权就会像化了的巧克力一样崩塌,一 如90年前的辛亥革命。   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还是有理由对前途充满信心。共产党可以控制 笔杆子和枪杆子,却控制不了人民的利润冲动,因而,历史进步的力量终 究无法阻挡。共产党能否顺应历史潮流,找到正确的治国方略,关键在於 它自己的选择。(2001年11月24日) ~~~~~~~~~~~~~~~~~~~~~~~~~~~~~~~~ 马毅仁新书挑战中共专制、展望华人世界民主前景   (美国之音记者方冰纽约报导)马毅仁是居住在英国的记者、作家和亚 洲政治和文化的评论家。他英文本名叫伊恩.布鲁玛。他的新书 "坏份子" 经过数年在说中文的国家和地区的采访,通过对生活在那里的华人和流亡 海外和中国大陆的异议人士追求自由、宗教信仰等向中国大陆官方挑战行 为的报导,企图说明中国这样的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也完全可以建立 民主的制度。   马毅仁在《纽约书评》、《纽约时报》和《洛杉玑时报》书评人中具 有显着地位。书评家米尔斯基表示,马毅仁的书是描写中国异议人士的最 好的书。英文版的“出版家”周刊把此书评为 "准备了解中国问题的西方 人的必读书"。   星期二他在亚洲协会举行的新书发表会上发表演讲指出,他写这本书 最初带着这样的疑问,为什幺那幺多西方人和中国人都认为,中国有特殊 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环境,特殊的国情和人口因素,因此不能实行西方的民 主制度。甚至许多人都同意中国只有保持强大的专制的中央政府才能获得 稳定。为此,他特别选择不仅仅在中国大陆,而是到说中文的亚洲国家和地 区如台湾、香港和新加坡,以及美国的华人社会,采访了那里敢于挑战中 国政府、为中国民主奋斗的异议人士。   都是中国人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制度   马毅仁说: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向一个正统的中国代表着整个中华 文明的说法和神话挑战。我要表现生活在同样文化传统和历史环境中的中 国人,可以走完全不同的政治方向。台湾人和香港人都是中国人,赋予历 史的机会他们同样可以发展出出色的民主制度。   马毅仁在荷兰和日本受教育。能说流利的中文。他解释了他写作的动 机和为什幺为此书起名“坏份子”。   马毅仁在书中还对台湾、香港、新加坡同中国的民主运动进行了对比 。他说,台湾的异议人士同中国大陆异议人士的不同之处在于,台湾的异 议人士卸下了大中华文化的沉重负担,而中国大陆的异议人士却有着强烈 的民族主义情绪。在书中多有涉中国大陆异议人士的马毅仁,对于有异议 人士认为他给予太多负面描写的批评做了澄清。不过他的演讲受到了一位 来自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的质疑。在美国金融机构任职的郭阳表示,最好 从比较多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是只把问题归咎于某一个特定的制度,简 单认为说,就是因为它所以才产生了问题。这样讨论问题会导致很多错误 的结论。   马毅仁的新书由蓝灯书屋出版。全书共365页,售价27点95美元。   新书「坏份子」展望中国民主前途   (世界日报纽约讯)住在英国的记者和历史学作家马毅仁撰写的「坏 份子」一书,本周在美国出版。出版公司连日来安排马毅仁四处在纽约推 广新书。他在「坏份子」中驳斥「中国特别」论,而坚信人口众多、历史 悠久而复杂的中国,有走上民主机制的条件。   马毅仁(Ian Buruma)最近出版「坏份子」(Bad Elements: Chinese Rebels from Los Angeles to Beijing)。他昨(四)天应邀先后在「亚 洲协会」、哥大东亚研究所等处举行新书发表演讲。虽然读者还未来得及 对刚上架的新书作反应,但英文「出版家」(Publisher)周刊已把这本书 评为「准备了解中国问题的西方人必读」作品。  大学专攻中国学的马毅仁表示,这本书不单为西方人所写。他打算藉此 书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透过大中华地区为追求自由、宗教信仰等挑战官 方的华人的勇敢行为,来说明「中国是完全可以走上民主道路的国家」。  马毅仁断断续续地花费近十年时间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地 区旅游,与这些讲中文地区敢于挑战官方的华人交谈,试图从他们眼中描 绘华人追求民主、自由的决心和行动。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观察、描述和分 析来勾画主题,他认为他的写法与以往那些关于中国问题较学术性的著作 不同。  马毅仁表示自己对中国问题没有特定框架,一边收集材料一边构思。但 他承认最初带有一个疑问开始,那就是为什么多数西方人和中国人在谈到 中国民主化问题时,都会同意中国有特别的文化和历史,现有的地理、国 情和人口因素等,因此中国不能走西方民主道路,这个命题他一直弄不清 楚。  当他收集完材料后,马毅仁得出一个结论:他说,韩国人、菲律宾人能 享有的民主制度,中国人也可以有;台湾经过多年努力后实现民主制度, 中国大陆也可以。如果还有人借口说中国的地域、人口和国情与台湾不同 ,那就应该看看在这几方面与中国相同,却享有民主机制的印度。  马毅仁昨天在下榻的曼哈坦旅馆中受访说,中国历史和文明悠久,现状 复杂,「更说明中国人有资格在民主制度中表达自己的声音」。  他指出如果西方和中国人继续以「中国特别」论作挡箭牌,说明中国在 国际民主社会中还会继续被当「小孩子」对待。  「坏份子」一书对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的民主运动与大陆情况作比较, 例如高雄「美丽岛」事件与北京「六四」学运的共同性。但对中国的民主 运动,他主要借助大陆的异议人士之眼展望未来,他们包括流亡海外的民 运人士、大陆上争取民主和宗教自由的先驱者。马毅仁指出,华人不论在 哪,都有敢于挑战官方的活跃份子。  在中国问题方面出版许多文章的马毅仁表示,大陆上的既得利益阶层不 会全力阻止民主运动,但也绝不会推动它。因此,民主之光寄存在于百姓 身上,现有领导阶层届时需要承认并顺应它的发展。 ~~~~~~~~~~~~~~~~~~~~~~~~~~~~~~~~ 美参议员强调不容中共利用反恐战争镇压异己   (中央社记者锺行宪华盛顿六日专电)美国科罗拉多州民主党籍参议员 尤德尔今天强调,国际打击恐怖主义战争绝不能被中共和其他极权国家政 府用来作为进行内部镇压的藉口。   这位参议员在国会人权干部会议简报西藏人权情况时指出:「如果中 国或是其他政府选择利用此一反恐战争为它们本身内部镇压认定的政治对 手、『分离主义分子』、或宗教活跃分子辩护,我们不应当保持缄默。」   此一简报的重点在於九月十一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与华府五角大厦遭 到恐怖攻击之後改变中的世界秩序,并且探讨打击恐怖主义战争对西藏人 权情况的冲击。   尤德尔在简报开始时表示,由於国际合作在打击恐怖主义战争比过去 更为重要,有关西藏的斗争目前正在一个新的全球环境中进行。「美国与 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关系业已将此一新范例列入考虑而开始转变。」   然而,这位参议员说,「记住每一个国家是由它本身的观点来看打击 恐怖主义的战争是非常重要的」。   尤德尔又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中国和其他极权国家每天都在 为民主和他们的人权奋斗的所有百折不挠和勇敢的个人失望。」 ~~~~~~~~~~~~~~~~~~~~~~~~~~~~~~~~ 美中在新疆问题上有分歧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报道,美国反恐怖特使弗朗西斯-泰勒星期四在 北京表示,美国和中国同意在国际反恐怖斗争中进行合作,但两国在如何 对待新疆穆斯林分离主义者问题上存在分歧。   据法新社星期四报道,美国无任所大使弗朗西斯-泰勒表示,美中双方 在有关反恐怖合作的会谈期间,就双方如何进行合作达成了共识。但是, 在如何定义和对待新疆穆斯林分离主义运动这方面,双方没能达到一致意 见。   报道援引美国反恐怖特使泰勒的话说,美中双方同意设立一个“美中 反恐怖财经工作小组”,同时,中国也表示愿意考虑美国有关是否可以在 北京设立一个执法办公室的请求。泰勒表示,如果中国方面同意美国的这 一要求,那么,美国就可以将“联邦调查局”成员派往那里工作。   美国反恐怖特使泰勒还说,美中双方还同意每年进行两次有关反恐怖 合作的会议,以便协调两国在联合国的有关活动、交换反恐怖情报、执法 以及财经监督信息等。就这次美中反恐怖会谈进行得是否成功这一问题, 美国民间学术机构“战略研究所得罗斯-孟罗乔说。   泰勒特使透露,在阿富汗的美国特种部队捕获了一些为塔利班政权和 本拉登恐怖组织作战的新疆人。然而,华盛顿仍然不认为新疆的分离主义 者是恐怖主义者。泰勒说,美国没有将“东土尔其斯坦”组织定义为“恐 怖主义组织”。中国新疆老百姓所面临的一些经济与社会问题,不应该被 看作是恐怖主义问题,而应该以政治方式给予解决。   美国乔治城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约瑟夫-波斯科也表示,一些新疆分离 主义份子从事过恐怖活动是事实;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在为塔利班和本拉登 卖命也是真的。但是,新疆一些人希望得到更多自治的愿望,属于人权诉 求,不能与恐怖主义相提并论。   中国政府一向声称,那些希望在新疆建立“东土尔其斯坦”的分离主 义份子是恐怖主义者。自美国九一一恐怖袭击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呼吁美 国理解北京对新疆分裂主义运动的镇压。   泰勒将军在访华期间与中国副外长李肇星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 谋长熊光揩等进行了交谈。泰勒还与中国国防部、公安部和中国银行的高 级官员进行了会面。   另据路透社星期四的报道,在美国部队捕获的塔利班俘虏之中,有一 些是来自新疆的维吾尔人。但美国没有计划将这些人遣送给中国政府。   对於在德国的东土耳其斯坦资讯中心声称,上个月至少有三千名维吾 尔人在九一一事件之後被中共关押。中国官方「中国日报」再次否认。但 该媒体同时也表示,中国政府绝不容许部分穆斯林藉举行宗教仪式的场地 ,搞成「破坏活动」的场所。 ~~~~~~~~~~~~~~~~~~~~~~~~~~~~~~~~ 美拟在北京设「类似FBI」办公室   中共和美国两天反恐会谈今日结束,双方并达成多项共识,包括中美 两国每年将举行两次反恐正式会议,并成立一个工作组,防止国际资金流 入恐怖组织。美国还计画在北京设立类似联邦调查局的执法办公室,协助 中共采取有效行动阻截流向恐怖组织的资金。   美争取FBI人员驻北京协调反恐   美国国务院反恐怖事务协调员泰勒,本月五日、六日在北京,与中共 就反恐问题磋商「争取让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人员派驻北京,协调反恐 怖行动。中共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昨天表示,双方曾深入探讨国际和区域 的反恐形式、阿富汗局势、及双方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等取得广泛共识。 ~~~~~~~~~~~~~~~~~~~~~~~~~~~~~~~~ 华府三智囊团联合讨论与中国发生未来战争的代价!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CORDIALLY INVITE YOU TO THE BOOK LAUNCH OF THE COSTS OF CONFLICT THE IMPACT ON CHINA OF A FUTURE WAR Edited By ANDREW SCOBELL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S. Army War College Hosted By LARRY M. WORTZEL Director of the Asian Studies Center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Key Speaker CARL FORD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There is a need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move the debate over the challenge China presents us beyond the dispositions of the attention grabbing advocates: those who explain Chinese actions in benign terms with their own political or academic motives or those who believe China is belligerent, a threat. It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Americans to think carefully about the vast complexities of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and the calculations that go into forming courses of action. The Chinese have to consider some of the same realities we do when planning military actions and strategy. The key question is: will China's so-called first prior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resulting influence on domestic social stability curtail China's continuing reliance on military force as a means of exerting its influence? In addition, will economic development enhance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and thus contribute to some of China's more unhealthy goals, such as dominating the South China Seas, seizing Taiwan by force, or grabbing the Senkaku Islands from Japan? This volume should make a valuable contribution by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what would be at stake for China if Beijing were to pursue such military solutions. Meet and hear from chapter authors at: MONDAY, DECEMBER 10, 2001 2:30-4:00 p.m. Lehrman Auditorium Wine & Cheese Reception 4:00 p.m. Van Andel Room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214 MASSACHUSETTS AVENUE, NE PLEASE RSVP BYCALLING CAROLYN BAER AT (202) 608-6081 ~~~~~~~~~~~~~~~~~~~~~~~~~~~~~~~~ 魏京生:中共的外交越搞越失败   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访美,引起不大不小的轰动。因为这是世界上两 个最大的国家,而且俄罗斯也是过去的超级大国,双方任何一个举动都被 很多的观察家注意。一般大家认为布什总统和普京总统两个人虽然没谈什 么特别大的事,但是在现场的直接观察的人都注意到他们建立起了亲密的 个人关系,而且在最高层之间信任度显然是提高了,而且提高的速度出乎 大多数观察家预料之外,一般预计美国和俄罗斯关系会越走越近,而且速 度也会发展得很快。这种关系一定会有一个稳定的发展,这种稳定的发展 有很多基本的条件。当然两个国家关系的发展是要相互有所需要,但尽此 而已,两个国家还是不太容易走近。俄罗斯和美国建立稳定的关系,可能 因为两个国家都有民主的制度,而且在国际政治上也有互相支持的需要; 两个国家都有自己比较紧迫的国际政治问题。俄罗斯还有很重要的国内经 济问题,可能很需要西方的帮助。在这个基础上,一般估记美俄关系会发 展得很迅速,而且会在这个世界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就在这个时候,普京刚刚回到俄罗斯,江泽民就立刻打电话,询问这 个询问那个。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我们要从中国的外交路线,也就是江 泽民和钱其琛的外交思路来看。首先我们看看俄罗斯的外交思路,俄罗斯 从叶立钦到普京实际上他们对外事务上的思路一直上是很稳定的,这个思 路就是一定要向西方靠拢,靠近西方来解决俄罗斯的经济问题,在国际政 治中发挥正常的作用。过去不管是叶立钦的时期,还是普京时期,和西方 的关系一直是不能拉得很近。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就要打中国的牌来压 美国、来压西方,以求获得西方和美国的重视。而江泽民和钱其琛的外交 路线,就是打俄罗斯牌来压美国,顺便从俄罗斯方面获得好处。美国十多 年来基本上还是基辛格的思路,拿中国的牌压俄罗斯,他一直把俄罗斯视 为潜在的敌人。这样的思路显然是慢慢地改变了,而且美国慢慢已经看到 了和俄罗斯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俄罗斯的民主制度也在发展之中,而 中国的制度仍然是专制主义的制度,对于这个世界上来说专制的中国是一 个祸乱的根源。在这个前提下,一般政治家都估计,将来的基本格局应该 是民主政制逐步扩大,随著俄罗斯逐渐进入到民主国家阵营之中,中国那 个政治路线一定会走下坡,江泽民和钱其琛这个外交路线就越走越困难。 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利用第三世界独栽国家,而且还搞超限战,来击败西 方。这样的思路,我想会跟中国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且随著美国和俄罗斯 接近,这种外交路线一定会越来越走下坡,最终会变得非常失败。 ~~~~~~~~~~~~~~~~~~~~~~~~~~~~~~~~ 台湾国防部长说:台湾导弹 不会打香港   国防部长伍世文前天接受香港有线电视台资深记者专访,透露台湾决 战境外的战略构想。一旦两岸开战,台湾将在距台湾本岛外八十公里的海 峡中线附近,与中共解放军进行决战。他还表示,台湾并无导弹瞄准香港 ,台湾的导弹也打不到香港。   陈水扁总统去年出席陆军官校校庆时,提出决战境外的战略构想。在 这次台湾国防部长首次接受香港媒体专访中,伍世文表示,台湾正积极部 署,一旦受到中共攻击,台湾会以先进武器,在海峡中线附近,与解放军 决战,以免造成台湾严重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台湾的目标,是在海峡中线 就能够把中共解放军击退。   台湾综合研究院院长刘泰英前几年曾表示,一旦中共攻打台湾,台湾 会攻击香港和上海报复。对此,伍世文说,台湾的中程导弹并未瞄准香港 ,也打不到那 远。   当记者问到,如果解放军以香港做为攻击台湾的後勤基地,台湾是否 会攻击香港?伍世文回答说,不会。如果要打,福建比香港更近。   伍世文表示,今年四月,美国宣布出售大批先进武器给台湾,显示华 盛顿很重视台湾安全。台湾仍然会继续向美国争取购买先进武器,包括配 备先进神盾系统的驱逐舰。   他说,美国总统布什上台後,不久即宣布对台湾进行军事武器销售, 这对台湾而言,当然是很大的鼓舞。神盾级驱逐舰是台湾海军所需要的, 但台湾也知道取得相当困难。   具有国民党籍的伍世文在专访中透露他与香港颇有渊源。他出生於广 州,一九四九年住在香港九龙城区,在那里读了几个月的书。他说当时十 分穷困,当时住的地方,靠门的墙边装设了上下层的床,他们租了其中一 个床位,两个人挤一个位置,生活过得很困苦。(联合报) ~~~~~~~~~~~~~~~~~~~~~~~~~~~~~~~~ 艺术文物典藏不应自限「故宫」   杜正胜 (作者为台湾 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 十二月三日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二○○一年博物馆馆长论坛」,本 人应邀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艺术、政治与博物馆」。经过各报披露,引起 一些不同的解读,有的是明显的误解,为避免浪费媒体的篇幅以及社会资 源,个人有必要略加厘清。 第一,那是一个学术讨论会的场合,我是以学者的身份,与其他七位 论文发表人同等的地位,宣读学术论文,而不是以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 阁员身份)在发表政策。做为公务员,依法行政,但我也愿意从学术的角 度提出我个人的一些思考性的问题,供学术界或社会做理性宏观的讨论。 第二,对拙文的误解之一是我解构了「中华国族」,但要塑造一个新 的「台湾国族」。拙文全无此意。拙文从历史分析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华 国族」之象徵的客观条件,这是历史研究,当然我并不赞成再继续过去的 做法。个人认为故宫博物院收藏品之艺术性挟带著政治性,以往有其背景 ,现在可以结束了,回归艺术的本质,揭发她的人类基本的,以及普世的 意义。真正的美是普世的,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人都会打从心底喜欢 ,本院要从这些方面努力,对内可以浇灌未来国人的心灵,提升国民的素 质,对外则建立台湾在世界文化艺术的地位。当然我也认为,未来的国民 素质应该还有故宫文物以外的成分,这是不必说明就可以理解的。 第三,有的媒体报导我要发展本土文物的典藏,甚至说要改名称,其 实拙文完全没有提及,是记者私下访问的误解。大家明白,今天的国立故 宫博物院包含三个传统:一是北平的故宫博物院,二是南京中央博物院( 筹备处),三是在台湾半个世纪的传统,这些都包含著典藏与人员。所以 说「国立故宫博物院」不等於「故宫博物院」;我也常说本院到今年已过 七十六个年头,在台湾就有五十二年之久,占三分之二以上,大家不要忘 记我们在台湾的努力。至於本土文物典藏的问题,当时对记者说,原住民 艺术及近代台湾美术已有友馆在做了,本院不会重复,但本院作为国家最 大博物馆,不能自外於这块土地,我们会筹策关於本土艺术的展览,事实 上过去做了杨三郎、李梅树的画展,明年有廖继春画展。 第四,因为个人主张本院不必属於行政院,遂有人误以为我不愿受立 法院的监督。在一个民主国家,任何掌握公共资源的机构或个人都应该接 受监督,不过国立故宫博物院与行政院其他部会的性质几乎完全不同,她 既不制定(博物馆)政策,不分配经费、资源,也没有下属单位;她是孤 零零的一个机关,性质倒与中央研究院接近,故我以前主张,如果我们重 视本院藏品的价值,以及本院在世界博物馆界的地位,本院应该与中央研 究院一样,隶属於总统府。总之,未来政党轮替将成为正常的现象,本院 若属於内阁,院长可能经常更替,对博物院的发展是不利的,故以离开行 政院部会为宜,但可以订定院长任期制。这是制度性的思考,与个人无关 。 第五,也有人误会我不要本院这批文物。这个问题不烦细说,今年正 月出版的「国立故宫博物院通讯」,我写一篇「世纪五愿」,第五愿是「 我们祈祝新世纪的故宫不再迁徙流离,也不再心存悬宕。」就是要大家好 好来经营国立故宫博物院,不再存著过客的心态。过去一年多,本院的展 览说明已更深入浅出,展览手法更活泼,本院发起赈灾义卖,更关心社会 ,尽力解决交通瓶颈,更贴近民众。这些措施皆可接受公评。拙文已挂在 故宫网站上(www.npm.gov.tw),请社会各界指教。 ~~~~~~~~~~~~~~~~~~~~~~~~~~~~~~~~ 林和立澄清网路文章:中共不太可能助国亲  中国时报记者刘屏/华盛顿六日电,立委及县市长选战期间出现的乌龙 新闻-国亲两党接受中共帮助-五日由当事人亲自澄清。美国有线电视新 闻网(CNN)自由撰述林和立公开表示这种事「没有证据」、「不太可 能」。  选战期间,CNN网站曾登出一篇林和立的文章,谈到中共试图帮助台 湾的国民党及亲民党等等。这篇文章经过某一通讯社(按:即台湾的中央社 。--智叟)转发,因为时机敏感,结果引起轩然大波。  林和立特别澄清说,他的文章里从来没有指称国亲等党接受中共协助。 按:相关报道见11月25日大参考,http://www.bignews.org/20011125.txt   林和立在美国企业研究所演说後答覆台湾媒体记者的问题时也表示, 他在十一月二十一日刊登在CNN网站上的文章,在台湾遭到夸大。   他个人认为,国民党是全世界最富有的政党之一,不需要中共的帮助 ,也不会笨到接受中共的帮助。   林和立在该篇文章中说,中共干部在与国民党重要人士的闭门会议中 ,愿意给他们政治上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针对这一点,林和立今天说,的确有这些「报道」 (there were some reports) ,「不过,没有证据显示国民党或亲民党接受这样的提议。」   林和立说,台湾立院选举结果让北京震惊,中共还在评估选举的效应 ,但他猜测中共会希望国、亲两党在下次台湾总统大选时能够合作推出一 组候选人与陈水扁总统竞选。 ~~~~~~~~~~~~~~~~~~~~~~~~~~~~~~~~ 吴征确实花了$3000美元于96年买了张9个月速成“博士” 送交者: kangjia 于 Thu Dec 6 18:40:51 2001:   今天刚刚向Barrington University的负责人John Loiseau进行了查询 ,他证实前几年Barrington大学确实颁发过Ph.D 文凭,当时任何人只要交 纳约$3000多美元,就可以在9个月内速成“博士”,一般不会超过12个月 。据了 解,由于这种“博士”学位水分太大,质量低劣,在美欧各国均不 承认,影响极坏,所以几年前就被阿拉巴马 州政府教育部门勒令取消了。 吴征在96年确实是花了$3000多美元买了一张这所职业培训学校颁发的冒牌 “博 士” 文凭,为他日后回国进行诈骗做好准备。这也正是他由于心虚 而又搞个什么复旦大学“第二博士”学位的原因(这种反常现像是海外归 国留学人员中没有的)。《北京青年报》登载的他的文凭也确实是真的-- 但那只是一张蒙唬国人、 自欺欺人的“克莱登大学”废纸而已。 附:Barrington University的负责人John Loiseau的联系地址、电话、传真: Mr. John Loiseau Barrington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Office #204 801 Executive Park Drive Mobile, Alabama 36606 USA Telephone: (334)471-9977 Fax: (888)491-8648 复旦论文答辩题目: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传播战略 答辩人 吴 征 指导教师 俞正梁 答辩委员会 林毅夫 博士生导师 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张国良 博士生导师 教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桑玉成 博士生导师 教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田中青 教授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夏立平 教授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答辩时间 6月12日 15:30 http://www.dip.fudan.edu.cn/new/news/old/defense_phd.htm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丛书——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传播战略 点击数:34 作者:吴征 译者: ISBN号:780015642 出版社:长征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1年1月 版次:第1版 页数/字数:94/79000 开本:32 原价:9.9元 会员价:7.92元 内容提要: 全书从战略的高度论述了传播业对国家发展和国际地位产生的重大作 用。作者认为,中国新的强国战略必须包括三大部分:政治战略、经济战 略和丈化战略,而文化战略的核心是传播战略。中国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 的大国,还必须是文化大国、信息大国,不仅要在经济上与世界接轨,还 必须在信息方面同世界接轨,而传播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 目录: 第一章 国际传播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构成和显示 第一节 国家形象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最大无形资产 第二节 国际传播是外交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更凸现国际传播的紧迫性 第四节 中国形象需要中国人自己来塑造 第二章 国际传播对象的重心转移:打入重点国家的主流社会 第一节 边缘上的中国国际传播 第二节 国际传播必须打入各国主流社会 第三节 继续重视海外华人的传播 第三章 国际传播的观念转移:传播一个真实的中国 第一节 “一个不断进步着的发展中国家” 第二节 传播中国形象的四条原则 第三节 世界传媒发展趋势与中国现状的冲突 第四章 学会传播产品的包装 第一节 重视品牌效应 第二节 “借鸡生蛋” 第三节 学习新的传播艺术 第四节 多渠道 多途径 第五节 收缩战线 形成拳头 第五章 国际传播,先从强化自身开始 第一节 中国传媒业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传媒业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加快传播产业改革步伐 第四节 鼓励媒体走向世界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书目 北大的网页已将吴的博士头衔清除了 http://ccer.pku.edu.cn/fellowship/fellowship0200.htm 现在 吴征 曾任亚洲电视执行总裁,现任凯威国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 以前 吴征 复旦大学学士,美国华盛顿大学金融管理博士,曾任亚洲电视执 ~~~~~~~~~~~~~~~~~~~~~~~~~~~~~~~~ 吴 征 的 故 事: 不 得 不 说 送交者: 被骗的人 2001年12月06日17:15:25   我为什么一直没说话?   八十年代末出国, 不知杨澜是谁, 就是知道她跟吴征结婚, 也不会想 到就是坑我的那个吴征. 我平日忙, 不怎麽上网, 就是上, 也是玩游戏弄 股票, 所以, 一直不知网上正批他那. 知道后, 没中文软件, 没法儿写. 就是打拼音也吭吃, 写不好.我能理解是他作恶多端, 招人恨了. 这麽多年 我以为他" 蒸发" 了呐, 没想到现在这麽大出息. 不知谁是背后的" 黑手" "后台", 也替我出这口恶气.我是受害者之一. 为什么不站出来? 原因是吴 征太黑, 斗不过他. 我不能伸头让他打. 他若知我是谁, 我回国时, 他就 有办法说我是" 窃取国家机密" 让公安局抓我; 在美国, 他就能使坏说我 是间谍, 让FBI 调查我.93 年打官司时他说我们是红卫兵, 当时我正办绿 卡, 吓了一身冷汗, 生怕绿卡黄了. 我当时接受庭外调解, 有些事就不能 往外说了. 如果你们去看, 就全有了, 那是我们华大的人写的. 再说官司. 要打的, 以前肯定没打过.他们坚持到底那几个, 都觉窝囊: 明明是捏着理, 就是嬴不了. 人家老美觉得你们中国人内哄, 把大都会搭进去了. 当然不 会判你嬴. 我发誓不在打官司, 只会给自己添堵.我那时把吴征当朋友, 没 想到他暗中下绊儿让我摔了个马趴吃了泡狗屎, 我倒霉! 现在,他倒在那儿 装天使似的.我就得告诉别人他是骗子. 如果人们还不信, 再上他的当, 那 就是活该了, 怨不得吴征了.   谣言与事实   送交者: 挺逗 2001年12月05日10:14:17   这年头,看来只要你有钱,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前几天,本人见了 网上有贴子谈到吴征和杨兰,巧的是“新民晚报”那几天正好登了吴征的 一张大照。老子一看,这不就是九十年代初住在密苏里州圣路易市的那个 吴征吗。这小子最近大发了呀。因此老子就本人认识的那个吴征,写了下 面这段文字。(妈妈的,老子打中文好累,拼音不熟,那 一小段,化了俩 个小时。这是最後一次写吴征这个鸟人的鸟事了。老子还要上班养家糊口 呢。)   老子在圣路易时起码听到五个朋友谈到吴征。而且老子的朋友,都是 些老实巴交的读书人。他们和吴征素无梁子,没必要造吴的谣,再说那时 的吴只不过是个推销保险的。有这个必要吗?关於吴征怎 到圣路易谋生 ,还是他本人在一次留学生聚会时亲口告诉老子。说是复旦外文系毕业, 後去法国留学,因老婆是圣路易人,故来圣路易谋生,云云。那时的吴征 ,到处参加有留学生的活动和聚会,好推销他的保险生意。那时圣路易的 留学生活动,好多是三校联办。家属和学生多,针对留学生的推销是个好 几会。朋友告诉老子,他们把损失的钱大部份通过庭外和解取回来了。因 为打官司,必竟化时间化精力,当学生的赔不起。我想,保险公司如果不 是认为有愧错,是决不会退钱的。如果当年的当事人还保存庭外和解的文 件的话,请公布到网上来。注意,庭外和解就是一方以给钱,换取不认错 和撤销案子的权利。这也是西方所谓的法律公正。吴征的老婆和吴征离婚 ,很大程度上是当年的那个案子,吴征被公司开除还後,没了财路,那美 国女人不干了。还有卷走圣路易亚裔共和党协会公款。你到是说说,老子 造了你那个谣?要不是你那个肥脸登在新民晚报上,老子还不敢肯定新浪 的吴征就是老子所知道的圣路易那个混混。凭你吴征那个德性,还不值咱 真宗博士化这个时间造谣。你吴征要找老子,化自己的钱,不要化新浪的 钱。新浪的钱是股民的,不完全是你的。如果你那几个臭钱还找不到老子 的话,老子给你一点暗示,老子在圣路易学习工作过,住在离克来登(CLAYDON) 不远的DELMAR上。你吴征在圣路易混过,知道为何是这个CLAYDON AND DELMAR 。嘿嘿,圣路易地区有个地方叫克莱登,可没有一个叫克莱登的大学。   感兴趣的读者,可去密苏里州圣路易的地方法院查询(保括属圣路易地 区的克莱登市-CLAYTON DOWNTOWN)。老子本人没去查过,相信法院一定有 这些案件的记录。老子已离开圣路易,不愿意化时间金钱在这鸟人身上, 不然,定把这些文件挖出来让大家欣赏。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去查圣路易 地区亚裔共和党协会的文件。我相信联邦税务局应有记录。可查他们的地 址。   我就不信吴征能用钱把一切都买通了。网友们帮忙把咱这贴子给转贴 到其它论坛去!   老生2001。12。4 ~~~~~~~~~~~~~~~~~~~~~~~~~~~~~~~~ 最可怕的不是吴征造假,而是国内媒体和BBS的“沉默”   吴征到底有没有造假欺诈,现在还没有定论,只要你不要信口胡说, 或者是骂大街,完全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吗!按说这事情即不涉及到反党 也不涉及到反华,就算是骂错了人,诽谤了,或者就算是吴征是个十足的 坏蛋也不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啊?!   吴征就算是再大的能量,他对国家的影响也是不会很大的。但是国内 媒体和BBS对这件事的反应,可谓意味深长。新浪暂且不说,看看强国论坛 这个号称最有人气的党控论坛,几天来竟然没有一条有关评论,我不相信 没有任何一个网民曾经上过有关的帖子。解释只有一个,删贴。如果一个 有钱有势的人能够通过一些人或者一些手段对党的宣传机构施加如此的影 响,如果官商勾结到了如此地步,不能不让我们想起“三座大山”。现在 的舆论环境,别说“三个代表”了,就是万恶的旧社会我们党还可以开展 “合法斗争”了。   现在很多人怕打官司,怕和公家打,怕和大企业大公司打,怕和有钱 人打,怕和“通天人物”打,这样的社会不正常。 ~~~~~~~~~~~~~~~~~~~~~~~~~~~~~~~~ 如何击垮针对阳光四通领导层的谎言   张夷   近来阳光四通集团认为流传甚广的有关杨澜吴征的一些报道是别有用 心的造谣重伤,又是通告,又是声明,又是对媒体表示这些报道“太无聊 了”,我觉得搞媒体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些报道是不是别有用心仅仅是舆 论导向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是不是事实。我认为杨澜女士目前 在中国大陆范围内应该还可以算是一名较好的主持人,但是这和她是不是 出于高尚或者世俗的原因才嫁了吴征,有没有曾经夸大其辞,有没有搞过 一点普通归国人员免不了要搞的小动作没有任何关系,吴征先生同理。我 个人的感觉是关于他们夫妇的负面报道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部分真实 的,但不大可能是完全失实的。但我愿意期望这一切都是谎言,只要吴征 杨澜提供下面的证据:   1. 吴征在各个大学的成绩单、论文以及这些大学的网址。2. 吴征从 未在密苏里州推销过人寿保险或者推销过人寿保险但没有欺诈的证明。3. 杨澜.....   我忽然发现自己也有些无聊,这些用得着我去指点那些MBA硕士博士主 席总裁客座教授吗?其实击垮谎言用不着通告声明,用不着追究散布者的 用心,更用不着任何策略技巧,证据就可以了,就像哪一天如果有证据显 示网上揭露的各种事件完全不是事实,那时候再说无聊不迟。   回臭皮的野鸡   送交者: 猪头书生 于 December 06, 2001 23:49:52   呵呵,题目是开玩笑。   俺对吴案并不了解,直接的兴趣也不多,可以说,几乎全部信息都是 足不出户,来自本坛的转贴。但是,臭皮可能比俺还清高,连本坛的帖子 都不读。^O^   野鸡大学如何定义,俺不知道。这种东西,颇有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 的味道。野鸡大学绝不是一般的非名牌,而是那些很不正规的学校。但是 ,就俺所看到的情况,吴的那所大学,根本连野鸡都够不上,是拿鸡毛胡 弄人。   关于对那所学校的“指控”,楼下有人转过该校注册地佛州当地报纸 的报道,最能说明问题。向该校打听不打听,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这实 在算不上学校。   从那篇当地米国报纸的采访报道,可以看出:   这所学校是网上虚拟大学,没有砖头水泥校舍。   这所学校自称得到某校联组织认证,但是这个认证组织的负责人,就 是学校的创办人。   认证组织和有关机构的地址电话扑硕迷离,居无定所,朝更夕变。   该校长自称“博士”,但是经记者追问,承认他的“博士”是他创办 的学校所授予的荣誉学位。   该校面向外国招生,并在中国宣传双学位项目,由中国教授代为推销 ,中国教授提取手续费。(另从本坛转贴得知,该校竟有中文网站,这在米 国大学可是凤毛鳞角,或许该说鸡毛马脚^O^)   另外,从网上议论可知,吴的博士证书即使真有,也是出自这样的一 个学校。   这样的学校,已经不是一般“非名牌”,甚至不是普通的野鸡了。吴 有没有博士,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至此,臭皮也应该知道个大概了吧。^O^   如果打官司,俺个人觉得,很难确认该校有什么罪行,这里面必定有 诸多灰色东西。人家拿出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做辩解,控方很难下手。而 吴本人如果拿出克林顿“口头交流不算幸事”和“误导不算说谎”的师爷 辩术,估计也有可能在法庭上过关。   具有米国特色的民主自由(自由大于民主),办学、求学和认证的权利 和负担,民间有权担当,不一定需要官府钦准。这时候,名牌、杂牌、野 鸡之间,很难用官府的一纸命令来区分,连野鸡都不是的鸡毛大学,以及 鸡毛大学为自己设立的鸡冠子认证机构,你往往也奈何它不得,只能靠民 间、公司和个人心明眼亮了。   所以俺支持舆论揭发伪劣产品和蒙人现像。但是,对以这种手段发动 倒吴运动,达到某些人的商业目的,俺不感兴趣。吴是商人,不是学者, 也不是要对社会大众负责的政治人物,不错,商人确实离不开信誉,但是 这是他和其他商人与客户之间的事情。如果有商人借机攻击他的信誉时却 大耍阴谋轨迹,这种人的信誉,其实也有问题。因此,俺在这点同意臭皮 :网上倒吴,有劲吗? ~~~~~~~~~~~~~~~~~~~~~~~~~~~~~~~~ 南京媒体发表公开声明,率先全面封杀赵薇   鉴于赵薇以身穿“日本军旗”装的形象在公开出版物上进行展示的行 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并针对其至今仍拒不认错的态度,快报发 表声明以示抗议:在赵薇正式向国人公开道歉之前,不刊登所有与她有关 的影视消息与动态,不宣传赵薇的全部音像作品和其参加的一切文化娱乐 活动,不刊登载有其的商业广告。作为媒体,我们只想承担起应有的社会 责任,呼唤民族自尊与正义良知。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错和不悔过。我们真诚的希望赵薇能早 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塑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珍惜大家给她的机 会。欢迎兄弟媒体加入我们的行列。电话:025-4783523 传真:025-4728324 背景:快报为南京3大报之一。 具传:南京电视台等媒体也将于近日对其进行自发的封杀。   在读者要求赵薇为“军旗事件”道歉时,昨天,部分南京大屠杀的幸 存者也代表尚健在的1000多名幸存者联名给赵薇发出了一封公开信,要求 赵薇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道歉。   公开信的全文如下:   赵薇:   我们是一些在当年日军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对于当年侵华日军屠 杀我同胞的罪行,我们有着刻骨铭心的亲身体会,而作为行将入土的老者 ,这些年来,我们也时刻不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我们的后辈,教导所 有的身处幸福生活中的人,牢记当年的血泪史,奋发有为,为国争光。   在“军旗事件”以前,我们一直认为你是能够用自己的言行影响青少 年一代的楷模,是少年才俊的精英,但令我们始料不及的是,你却公然把 日本军旗图形的衣服穿在身上,你的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我们这些当年受过 侵华日军蹂躏的幸存者的羞辱,更是对整个华夏民族的背叛。   “军旗事件”以来,我们在愤慨的同时也一直试图用一种合适的理由 解释你的这种行为,我们想,你一定是因为无知受人利用才做出这种冒天 下之大不韪的事件。但不管情形怎样,我们希望你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向 所有不忘当年屈辱史的人(不仅仅是我们)表达一声歉意。作为一个演艺明 星,我们认为他不仅需要超人的演技,更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宽广的胸襟。 我们认为你目前通过你经纪人发表的“就军旗事件”的声明十分的不妥, 因为其中的内容都是为你的无知犯下的错误的一种强辩。   幸存者部分人员签名:   李秀英(女,83岁,当年因反抗日军蹂躏被刺37刀)   倪翠萍(女,亲眼目睹继父、母亲惨遭日军毒手)   赵 斌(男,父亲在屠城中被杀害)   陈征寿(男,现年70岁,父亲、母亲当年均惨死在日军枪下)   张玉英(女,父亲被日本兵枪柄砸死,时年她才6岁) -- The Chinese V.I.P Reference ┌──┐  editor@bigNews.org The Best Chinese e-Magazine │则兼│  http://bigNews.org i SUPPORT FREEDOM OF SPEECH │明听│ 国际统一刊号ISSN:1097-2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