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号外 1998.03.13 ------------------------------------------------ 1. 六四後破外交困局 钱其琛自称年迈欲辞外长职 2. 中共香港政策两大原则 井水不犯河水 3. 英舆论批评外相处理会见魏京生作法不当 4. 英外务部声明将继续检讨对中共人权政策 5. 柯林顿决提前於六月底赴中国大陆访问 6. 美国会委员会要求提案谴责北京侵犯人权 7. 大陆证券法仍然难产 ------------------------------------------------ 1. 六四後破外交困局 钱其琛自称年迈欲辞外长职 【本报记者北京专电】中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 昨天公开表示将辞去担任了十年的外长职务。他在相信 是任内最後一次记者会上说:「做外交部长是很辛苦的 ,我的年龄不适合再继续担任外交部长,我想辞去我的 职务。」 今年七十岁的钱其琛,是在一九八八年出任外交部长的 。北京外交人士认为,钱其琛是资深和稳重的职业外交 家,他作这样的公开表示,相信是经中央的同意,因此 朱□基内阁中将会有新的外长,目前最被看好的是外交 部副部长唐家璇及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刘华秋。 外交部钱氏王朝 有人说,中国外交部的钱其琛时代,终於完结。内部人 士道,不见得。还得有几年的「垂帘听政」年代。 对於外交部未来走向,有两种说法。一是外交部依然是 钱氏王朝。第二种说法,外交部可能「沦陷」钱其琛对 手之手。 向获江泽民倚重 钱氏左右中国外交部十数年,高层对其评价甚高。特别 是江泽民对其印象极佳,据传有兢兢业业、精於本业、 无野心之说。 更有一种说法。江泽民有二爱将,一为女将吴仪,二便 是钱其琛。此二人为江泽民的左右手,为江谘询最多和 呼其名最多者。江泽民借助钱其琛和吴仪,在对美贸易 、最惠国待遇、入关贸上、在对美外交上,大展拳脚, 以此奠定了江泽民时代的主基础。江泽民对此感激不已 ,早就传出重用二人之说法。又言此乃上海帮收编的最 有用二将。 後来,钱、吴二人果然飞黄腾达,一时无叁。钱其琛在 明枪暗箭下,中创不少,虽然他把外交部打成铁铸一般 钱氏王国,但却不能剿灭多个在外交部之外的反钱山头 。 Apple Daily ------------------------------------------------ 2. 香港政策两大原则 日期:98年3月13日 星期五 昨天谈到北京对香港政策的两大原则,一是不 干预香港内部事务,二是不容许香港成为反对 中国的基地。 也谈到未清楚界定的「反对中国的活动」的叁 个层次,一是以香港为基地派人到大陆去放炸 弹、撒传单,策动政变。这从两制中任一制的 角度看来,都可以说是「反对中国的活动」了 。二是利用香港去收集中国情报的活动。这可 以说目的是反对中国的活动,但世界上所有国 家、所有地区都存在,既无办法去立法禁止, 实际上也禁不了。叁是市民的示威、游行、传 媒评论上对中国的批评,这一做法在两制之间 存在□极大的看法差异。从香港这一制来看, 这是属於意见表达的言论自由的层次,不能称 为「反对中国的活动」;但从中国大陆的社会 主义那一制看来,「要颠覆一个政权,必先制 造舆论」,徐四民说的「一个地方要发动政变 ,必会利用电台」,因此市民的意见表达,包 括示威、游行、传媒的批评,都可以是「反对 中国的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以「控 制」。 对於意见表达层次,既有两制间的看法差异, 而掌握「一国」主权的更属於大陆那一制,因 此控制香港的目的在反对中国当局的示威、游 行以至传媒评论,就是「一国」在香港工作的 目标之一啦。掌握传媒,又要先从控制特区政 府出钱办的香港电台入手,先控制港台,有了 基地,再图影响其他传媒。 然而,「不容许香港成为反对中国的基地」的 原则,如何与「不干预香港内部事务」的原则 相协调呢?北京的想法是:通过香港特区政府 而不是中央干预的做法,去控制香港社会,使 其不会成为「反对中国的基地」,第一步,就 是控制香港电台。董建华为何在港台问题上一 直言词闪烁,原因即在於他明白北京的意图与 想法。 Apple Daily ------------------------------------------------ 3. 英舆论批评外相处理会见魏京生作法不当 (中央社记者欧俊麟伦敦十二日专电)英国的几份主要 报纸今天均以显着篇幅报导外相库克在会见中国大陆人 权斗士魏京生时,支开新闻界不使拍摄两人会面照片的 作法,每日电讯报并为此在社论中直指其作法不当。 每日电讯报的社论指出,魏京生一月间来访时,库 克由於正要去北京访问而藉故不见,这回虽然见了魏京 生,却又支开新闻界,不让媒体有拍照和采访的机会。 社论中说,外交部表示这个阴错阳差的失误属误会 。每日电讯报说,如果这是事实,那只表现出外交部的 「愚蠢」,但若真如魏京生所说的是旨在试图不让张扬 这个会面的场合,那便是「可耻」。 该报表示,库克一月份时的行为使得魏京生的说法 显得更为可信。它说,库克已经和他之前的许多西方国 家政治人物一样,显示出为了中国大陆的潜在市场可以 轻易为中共当局所震吓,该报因此作了结论说,库克所 谓的道德外交政策可以休矣。 这个魏京生事件也让英国首相布莱尔平白惹来一阵 炮火的攻击,他在国会面对保守党魁哈格的批评时极力 强调工党政策未变,也曾一再向中共当局提出人权的问 题;只是顾及欧洲联盟的立场,英国不便再对联合国谴 责中共的人权决议案继续坚持。 批评英国政策的论者指出,随着香港的脱离英国统 治,英国现在正刻意讨好北京,不再批评中共。而外相 库克则辩称,静默的外交已出现成果,其中包括魏京生 的获释,而联合国人权官员罗宾森也已获准访问中国大 陆。 ------------------------------------------------ 4. 英外务部声明将继续检讨对中共人权政策 (中央社记者欧俊麟伦敦十一日专电)英国外务部今天 在外相库克接见了中国大陆人权斗士魏京生之後,发表 一项声明表示,它将继续检讨对中共人权的政策。 魏京生在会见了库克外相之後,今天下午除将寻求 会晤更多的媒体,也安排与香港的末代总督彭定康会面 ,然後在明天转往比利时继续他这一次的欧洲之行。 英国外务部在魏京生会晤了库克外相後,发表声明 说,库克在友好的会晤气氛中表明英国将继续关切中国 大陆人权,并向魏京生说明欧洲联盟的协议的共同立场 。声明中说,魏京生则表示,英国已对中国大陆人权问 题作了有力的发言。 外务部说,英国曾一再游说中共释放魏京生,而在 今天的会面里,也和魏京生讨论了一份欧盟要向中共当 局提出的个别案例的名单。 声明中说,魏京生曾明确表达他对中国大陆人权的 看法,库克则向他保证,英国和它的欧盟伙伴继续承诺 要促使中共改善人权纪录。 这份声明并说,库克外相也向魏京生解释欧盟不支 持联合国人权决议案的决定只适用於今年,欧盟将会继 续检讨它的政策。 ------------------------------------------------ 5. 柯林顿决提前於六月底赴中国大陆访问 (中央社记者黄贞贞纽约十二日专电)纽约时报今天在 头版报导,为避免美国与中共双边关系因人权等问题上 的歧见而倒退,美国政府决定将柯林顿总统的大陆访问 行程由十一月提前到六月底进行。 报导引述柯林顿政府官员的话说,自一九八九年天 安门事件以来,中共即希望及早促成柯林顿赴大陆的首 次国事访问,而且时间愈快愈好,「现在访问行程可以 说是大致底定」。 报导指出,柯林顿预定前阿肯色州雇员琼斯控告他 的性骚扰案,五月二十七日在小岩城开庭审理告一段落 後,再启程前往大陆,美国政府上周将访问时间敲定在 六月底至七月初,停留时间为十天。 为使访问行程达到提升双边关系的最佳效益,柯林 顿将专程访问大陆,取消原先规划的转往邻近的马来西 亚访问。 一名美国官员说,白宫热切期盼能继去年十月中共 领导人江泽民的访美行程後,藉由柯林顿的北京之行进 一步提升双边关系,「这对於『中』美关系有极重大的 正面意义」。 但是另一名资深官员则指出,由最近中共在联合国 安全理事会多次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政策的举动来看, 美方担心双方的关系似乎有停滞迹象。 部分官员并预期下周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委 员会议,将升高「中」美的紧张关系,美国参众两院昨 天通过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决议,要求美国必须在会议中 抨击中共迫害人权的行径,不过柯林顿政府仍未作最後 决定。 报导透露,最近白宫安全顾问柏格赴大陆访问,美 国驻北京大使尚慕杰向他建议,将柯林顿的北京访问提 前到四月,不过由於柯林顿四、五月已安排南美、欧洲 和俄罗斯访问行,至於六月初适逢天安门事件周年纪念 日,时间上也不妥当。 报导说,正如国会所通过的决议案,柯林顿的北京 访问就某些层面来说仍具有政治风险,但是他决心增加 与大陆的经贸往来,希望能藉此促进中共的民主化与政 治开放。 一名美国驻北京官员表示,自江泽民访美後,「中 」美关系即进展顺利,大陆展臂欢迎柯林顿总统的到访 ,并愿意配合他的访期重新安排其他国家元首的访问日 程,中共当局更希望柯林顿的访问能彻底消除天安门事 件的阴影,进一步强化双方的关系。 另一名官员则说,早在元月初爆发前白宫实习生吕 茵斯基性丑闻案前,柯林顿的助理就为他安排了密集的 国外访问行程,因此柯林顿总统提前赴大陆访问与性丑 闻案毫不相干,总统助理并预估琼斯性骚扰案应可在柯 林顿赴北京前告一段落,如果情势需要,柯林顿总统不 排除亲自出庭为自己辩护。 ------------------------------------------------ 6. 美国会委员会要求提案谴责北京侵犯人权 (中央社记者陈正杰华盛顿十一日专电)美国国会参众 两院的两个委员会今天几乎同时通过提案,要求柯林顿 政府在下周起举行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年会上提案谴责 中共侵害人权,但美国行政当局似乎在使出拖延战术, 对类似呼吁尚无回应。 虽然许多国会议员希望行政当局在代表团启程前做 成决定,但国务院官员答覆记者询问时表示,联合国人 权委员会在日内瓦的年会十六日揭幕後,要到四月二十 四日才结束,有关提案的截止日期是四月十五日,在那 之前,美国仍有时间就大陆人权提案进行磋商。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中午以十六比一的票数通过一项 提案,要求柯林顿政府在人权委员会年会上「提出批评 中国侵害人权的提案,并以一切方法促其通过」。众议 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也以口头表决方式,无异议通过一项 类似提案。 这两项提案分别送交两院院会讨论後,预料将可获 得通过,但即使如此,对於行政当局并无约束力。 国务院官员表示,柯林顿总统去年十月与中共国家 主席江泽民会晤时便指出,美国虽与北京积极交往,但 在人权问题上可以有不同意见。官员并说,去年以来, 中共在人权方面有若干改善,包括释放异议份子魏京生 及签署社会及文化权公约等。 官员并说,美国将持续关注大陆的人权状况。 欧洲联盟十五个会员国已在叁月决定今年不循过去 几年的先例,提案谴责中国大陆的人权状况,一般认为 ,这项决定使得美国不惜触怒中共而支持类似提案的可 能性大为降低。 一九八九年天安门事件发生後,在联合国人权委员 会的年会上屡有国家提起谴责中共侵害人权的提案,但 在中共阻挠之下,这些提案或是无法成案,或是成案而 未能通过。 ------------------------------------------------ 7. 大陆证券法仍然难产 (中央社记者宋秉忠北京十二日电)参与起草「证券法 」的前大陆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董辅□表示,酝 酿多年的证券法今年是确定无法公布了,而且他无法确 定这部法律何时能公布。 董辅□指出,对於发展证券市场,大陆内部一直有 争议,直到一九九二年中共十四大才定案。目前,有关 方面大致已经了解到股市对企业直接融资的作用,远大 於银行。不过,对於证券法的若干关键问题,目前仍有 争议,因而影响其公布的时间。 其中比较多的争议集中在: |股市究竟实施中央统一管理或中央、地方多级管 理。过去,深圳和上海股市由地方管理时,两地为争取 百分之八十的印花税,经常出现「对着干」的情形,因 而衍生许多问题;不过,上海、深圳两个股市目前已经 由中央直接管理,而且印花税的百分之八十归中央。 |证券发行是否由证券法规范。有人主张按公司法 的有关规定管理证券发行,但也有人主张,由於公司法 的相关规范不完全,因此必须在证券法中规范。 |管理范围。有人过去主张,证券法只规范公司债 和股票,但随着金融商品种类不断增加,也有人主张要 将基金等商品规范在证券法中。 董辅□并透露,证券法内有限制内线交易的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