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号外 1998.03.16 ------------------------------------------------ 1. 中国大陆地下政党希望推动大陆自由选举 2. 李鹏得票率不高 3. 新闻周刊指华府与北京关系快速加温 4. 美国不支持谴责中国人权 北京不卖帐未允放王丹 5. 专题:朱熔基铁腕施政将遇阻力 曾遭邓小平打成右派 ================================================ 1. 中国大陆地下政党希望推动大陆自由选举 (中央社北京十四日美联电)一个中国大陆的地下党 |中国民主正义党|的一名在北京的成员说,他们有一 个非常远大的目标,那就是推动大陆自由选举、政治 民主和扩大较目前中共所允许的更多的人民自由。 这名今年二十九岁的「中国民主正义党」成员并未 表明他们希望看到中共被推翻。他反而说,他们希望能 够在平等立足点上与中共在选举中竞争,「让人民决 定谁执政」。 他在接受访问时说:「当我们团结在一起不会只是 几百人或几千人,我们可以成长到几百万人,甚至几千 万人。」 他说:「我们将如同波兰团结工联一样,成为一个 全国性的人民力量。」 中国民主正义党上个月在给北京各外国记者的传真 中宣布正式成立。 ================================================ 2. 李鹏得票率不高 (中央社记者宋秉忠北京十六日电)第九届全国人大一 次会议今天选举委员长时,李鹏仅获得两千六百一十六 张赞同票,反对及弃权票共叁百二十六张,得票率为八 成八九,远比五年前八届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九成七六 的得票率低了将近一成。 (中央社记者张珑台北十六日电)长期侧身大陆中南海 权力核心的中共领导人李鹏,今天起从行政首脑的总理 职务,转任领导立法体系的人大委员长,这是他个人政 治生涯另一个新开端,在党意超越一切的中共宣称将大 步走向「以法治国」的阶段,李鹏将扮演什麽角色?发 挥什麽功能?受到注目。 记者冲突李鹏失言大陆九届人大花絮多 (中央社采访团北京十六日电)大陆九届人大一次会议 今天上午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出现了场外记者冲突, 场内李鹏失言等不少小插曲。 ================================================ 3. 新闻周刊指华府与北京关系快速加温 (中央社记者黄贞贞纽约十五日专电)最新一期新闻周 刊报导说,中共最近坚持稳定人民币汇价,又决定签署 国际人权公约,并多次暗示将释放知名异议人士王丹, 这些作为使中共与美国的双边关系快速加温,并成为美 国眼中的亚洲「模范生」。 报导指出,柯林顿总统采纳美国驻北京大使尚慕杰 的建议,决定提前於六月底赴大陆访问,而且自一九八 九年天安门事件发生以来,华盛顿首次决定放弃支持联 合国人权委员会谴责中共迫害人权的决议案,由这些举 动来看,双方的关系可以说起了重大变化,预示了两个 强国在二十一世纪的关系将更为紧密。 ================================================ 4. 美国不支持谴责中国人权 北京不卖帐未允放王丹 【本报综合报道】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政 府七年来首次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年会上,不支持谴责 中国人权的提案,是希望换取中国释放着名异见人士王 丹。不过,报道指中国并未对此作出任何承诺。中共总 书记兼国家主席江泽民去年十月访美後,中国在十一月 让着名异见人士魏京生赴美「保外就医」。有分析家认 为,北京极有可能在克林顿访华前後以同样方式「释放 」王丹。 白宫发言人鲁宾解释,华府不支持谴责中国人权的提案 ,是因为北京经已采取措施改善其人权状况。鲁宾说: 「基本上,我们感到(中国人权)有所改善」。他举出 有所改善的例子如,中国决定签署联合国「公民及政治 权利公约」,释放包括魏京生在内的政治犯等。 特赦组织表遗憾 不过,鲁宾同时强调:「这并不意味我们对中国人权状 况感到满足,我们仍会对此十分关注,但我们觉得,我 们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表达这种关注。」对於华府的做法 ,国际特赦组织表示遗憾。国际特赦组织发表声明说: 「美国夸大了中国的轻微正面发展,并且利用这少许改 善作藉口,避免谴责中国。」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将於本月十六日至四月二十四日召开 会议。国际特赦组织副执行总监格尔兰呼吁美国政府, 尽管不支持谴责中国人权的提案,但也应在会议期间, 提出中国违反人权的事务。 王母盼儿早获释 【本报记者报道】传言将可获释的中国着名异见人士王 丹,其母王凌云昨日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说,她没有得 到王丹将会获释的消息,而王丹近一年来经常头痛,视 力下降,她希望当局以人道主义精神,准许王丹保外就 医。王凌云於本月七日到过辽宁省锦州监狱探望王丹。 王凌云说,她上月曾呼吁当局让王丹进行脑部扫描检查 ,但至今都没有回应,也没有人替王丹认真检查。 她表示,过去一年来,王丹不断头痛,最近更出现视力 下降情况,她忧虑这可能是脑长瘤的徵兆,因此,她希 望当局尽快替王丹检查的同时,准许王丹保外就医。王 丹於九六年十月叁十日,被判颠覆罪,入狱十二年。 ================================================ 5. 朱熔基铁腕施政将遇阻力 曾遭邓小平打成右派 被西方冠以「中国经济沙皇」称号的副总理朱熔基, 即将在明天的全国人大投票中,正式确定被任命为新 一届国务院总理。他当政後会推行甚麽政策,面对甚 麽困难,将是举世的焦点所在。由於朱熔基过去的铁 腕执行的「宏观调控」,开罪了不少国企领导人、地 方官员,预料他上任後仍会面对这方面的阻力。 中国新闻组 有人说,以朱熔基现有的地位,以及他在推行政策时可 能面对的重重阻力,朱熔基如同实行春秋战国时代的「 商秧变法」,搞不好将「车毁人亡」。 北京民意誉多於毁 有两件事是他上台後必须解决的,一是他所倡导的国务 院精简机构改革;一是国企改革。这也是未来五年「朱 熔基时代」最重要的工作。 北京人普遍对朱熔基「誉多於毁」,他们对朱熔基担任 总理均抱有这样的想法,「朱熔基上台会和李鹏一样是 要杀人的;不过,李鹏杀的是平民百姓,朱熔基杀的是 贪官污吏。」拥有一副玄坛面口的朱熔基,确实「杀气 」很重。 精简机构成败关键 朱熔基声名大噪始於九叁年强力推行的宏观调控,该役 令各地诸侯闻「朱」色变,甚至恨不得除「朱」而後快 。尽管骂「朱」声四起,但宏观调控实施五年来,仍然 像孙悟空头颅上的金刚箍一样,是松是紧,得完全听命 於朱熔基的指挥。 据北京流传消息说,朱熔基当年指熔任职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的李贵鲜说,「你懂经济吗?我看你啥也不懂。」 就这样,李贵鲜被骂下马来,朱熔基亲征上阵,兼任人 民银行行长,指挥这场「宏观调控」的持久战。 有功部委遭一刀切 当朱熔基升任国务院总理後,他所推行的精简机构改 革,将是其政治生涯的另一里程碑,如果成功的话, 历史将为他树碑立传的。 不过,同宏观调控不一样,机构改革所对付的是人, 是一批曾经狠下心遵循他施行宏观调控的官员,弄不 好,可能会引起大乱的。 一名曾经在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朱熔基共过 事的人士称,九叁年,宏观调控一役,朱熔基主要对 付的是「事」,将所有经已上马,甚至即将竣工的工 程一刀切拉下马,全部急煞车。 当时便有不少部、委投资兴建的工程也不得不停工。 该役,部、委的头头是帮了朱一把的,但现在掉过头 来,一刀切下来的就是这些头头们,朱熔基能顶得过 去吗? http://www.appledaily.com.hk/pages/980316/newx202b_r.htm 邓小平曾公开称赞懂经济 後半生仕途50岁开步 朱熔基的仕途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是现任中共领导 人中,唯一曾被打为右派的领导人。朱熔基後期能够 入主中央,很大原因是已故中共元老邓小平的极力推 荐。 邓小平曾经说过,「现在懂经济的不多,我看朱熔基 还差不多」。邓小平如此看重朱熔基,基於他的一些 经济政策讲话在北京不奏效,只能到上海找出口。 当年,上海《解放日报》连续发表「皇甫平」文章, 便是为邓的改革开放,以及後来的南巡鸣锣开道。据 说,这一系列造势行动均是朱熔基在幕後策划。 七九年才获得平反 被划为右派分子的朱熔基,直至七九年才获得平反。 但在朱熔基还是右派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马洪 便将朱熔基延揽入社科院内,担任工业经济研究所主 任。 当年五十岁的朱熔基,其後半生的仕途起点由此开步 。假如没有马洪,朱熔基或许不会出现後来的平步青 云。 曾遭邓小平打成右派 朱熔基处事豁了出去 一九五八年四月,国务院正式宣布国家计委副处长朱 熔基是「右派分子」,并且开除党籍。这名四九年即 加入共产党的左翼青年,作梦也想不到入党近十年後 ,竟然成了「反党右派」。 更为讽刺的是,当年的中央「反右」办公室主任正是 身为中共总书记邓小平,而九十年代初,又是邓小平 极力提拔朱熔基进入中共最高领导层。 中共政坛的历史,往往是这样的颠来覆去。 对发展计划持异议 据接近朱熔基的人士说,朱熔基自己曾对人讲他被打 成右派的直接原因,只是因为对当时的国家发展计划 发表过几句不同意见,认为有些不切实际。 不过,亦因为有过这段经历,使到朱熔基後期在处理 国家大事时,敢於大刀阔斧,不留情面,以豁出去的 态度一往直前。所以每在推行政策遇到阻力时,他都 会抛出「大不了再当一次右派」的说话。 北京市民认为,像朱熔基这样有个性的中共官员是少 有的,亦因为这种性格容易开罪人,才令人担心他能 否顺顺利利的捱过总理任期。 朱人朱语 睿智幽默 朱熔基去年九月来香港出席世界银行会议,他在会议 上表现出的睿智、幽默,大受港人好评,甚至卷起一 阵「朱旋风」。像朱熔基这样具独特个性人物的中共 官员,是鲜有的。以下撮录朱熔基近年来的讲话,也 许可以从中了解这名「新鲜出炉」的中国新任总理。 http://www.appledaily.com.hk/pages/980316/newx205_r.htm “从经济沙皇到中国总理”   德国舆论界眼中的朱熔基 ● 关愚谦/联合早报   朱熔基还未当选总理,德国已是评如潮涌,对他称赞备至 ,作者认为,朱熔基的上台,将有助中国和西方国家建立更密 切 的关系。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开锣,德国许多报刊就迫不及待地发 表朱熔基即将荣任国务院总理的消息,并刊出他的大幅图片, 这也是很少有的事。《汉堡日报》的大字标题是:Der Boss ubernimmt China,英文可译成The boss takes over China。但Der Boss中文就难译了,领班、头子、老板、首领都不切德文的意思。北 京话的“头”还差不多,带点亲切感。   朱熔基访问过汉堡一次,德国商会为他组织了一次200人 的座谈会,我当时也在会场,那还是六四事件发生以后不久的事。朱 熔基有一种气质,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他大度,有气魄,有 一种大将之风,很像周恩来。1991年4月30日,我在本报为文描写朱 熔基“妙语如珠但不失分寸,坦率真诚不矫揉造作,作风潇洒 又实事求是。我暗暗地祝愿,希望他能为国家作出一番事业来。”俾 斯麦(德意志帝国第一任总理俾斯麦的后人)当时对我说:“像这样 轻松、有生气又有实质性的谈话,我们已经久违了。” 留下极好印象   自从那次访问后,朱熔基给德国政经界和报人都留下了极 好的印象,凡是德国访问中国和朱熔基见面的政经代表团,包 括总理柯尔,见朱熔基都非常热情。现在他被任命为中国总理 ,应是中国之福,且听听德国报纸的评论。   《商报》驻京记者赛德力兹这样介绍说:“谁见到他,都会受他 所感染,他闪烁着知识分子的智慧和有着一下就能抓住你的心的气质 。他说话不用什么稿子,一针见血,并立刻给你准确无误地引出一大 串统计数字。在中国党内有些人对朱熔基不看好,因为他单刀 直入,说一不二,不善于做作,因而在党内的官僚之中有不少敌人。 当朱对某件事看准了以后,他一往直前,不怕得罪人。朱的周围有相 当多的有知识的人支持他。朱的履历中自1958至1976年是个空白,原 因是他在1958年被打成右派,文化大革命时又被送入干校劳动,直到 邓小平慧眼看中了他。朱熔基受到世界的承认,自己又能说流 利的英语。在1989年六四风波时,他在上海发动工人纠察队,避免了 一场流血事件,而在北京却出现了血腥的镇压。自1993年起,朱(金 容)基自己当中国银行行长,控制了通货膨胀,使经济持久稳步增长 ,并且和西方政经界人士展开了友好接触,鼓励他们投资,甚至亲自 过问福士伟根汽车公司在上海的生产。近来他又着手解决住宅和社会 建设等问题。朱本人没有什么思想框框,目前正在研究权力分散和封 建主义的关系。他要求地方多承担责任,因为他知道一切依靠中央是 不可能的。他坦率的承认,在中国改革的事业中,他本人还可能会触 礁或精力不够,这也不是什么怪事。”   赛德力兹是德国一个经济专家,和朱熔基见过几次面,对 中国很熟悉。 “智商200以上”   《汉堡日报》是一家独立的中间偏右的报纸,这些年来,对中国 的评论是消极的多。这次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传朱熔基当总 理,该报把德文所有最好的词句都用上了。标题是:“一个卓越的经 理将领导庞然大国前进”。该文第一句话就写道:“美国副财政部长 萨默斯访问朱熔基后毫不隐瞒地说,朱的智商系数高达200以 上。这种明显的讨好说明,美国想改善和中国的贸易关系。朱不但智 商高,而且他的数学智慧也不得了,一个圆周率小数点以后的数字, 他可记到30位以上(笔者不知道该文作者是怎么知道的)。”该报又 说;“朱是唯一的可以把中国如此混乱的经济理顺的中国人,是江泽 民不可缺少的助手。改革后出现的大量失业、不安全感和群众的义愤 、亚洲经济危机等等,给中共带来不少困难,是朱所执行的严厉措施 ,使共产党从极端的困难中走了出来。他完全不同于刚卸任的李鹏, 朱熔基本人的标志,就是‘现代化的中国’。”   该报继续写道:“目前,放在朱熔基身上的重担,已不只 是经济问题,还有台湾问题,军队现代化问题,国际关系问题,当然 最主要的还是经济改革问题。国营企业改革和私有化,3000万人要得 到妥善解决,面临失业的城市大军就有1500万,还不包括1亿3000万 的农民失业大军,超过德法两国全民的总数。朱必须重新组合有大量 债务的银行,建立有效的财务系统,保持8%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大力削减政府和国家机构,使国家公务员裁减一半,这也必然会使 他增加许多敌人。这个1928年在湖南出生的人,受到邓小平的赞扬和 信托。邓相信朱是一个有勇气、有能力和有思想的人。自从1992年他 抓起经济以后,他使过热的14%经济增长率降低到8%,使24%的通货膨 胀率降到1997年的0.8%。他现在不愧为是中国经济的‘头’了。” 尊重有本事的人   我之不厌其烦地摘录,因为这些意见在德国舆论中有很大的代表 性。德国媒体目前在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左右德国政府的政 策。这10年来,欧洲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国这一大国对世界的影响, 但是作为中国总理的李鹏和六四关系太深,欧洲各国政府即使想和中 国更接近,也得考虑本国人民的反应,因而始终缩手不前。现在朱( 金容)基接过国务院大权,正是西欧国家可借次机会改善与中国关系 的时候。何乐而不为之?   根据我自身的经验,西方人是非常高傲的,目中无人。但他们一 旦发现,你真的比他们行,他们也真心尊重你。欧美人看不起有色人 种已有几百年,是众所周知的,亚洲这些年来的经济变化,让他们侧 目。最近的亚洲危机又使一些欧人翘尾巴认为,“仍是我们欧人强” 。但总体来看,不少经济学家还比较肯客观地分析原因:不是亚洲人 不行,而是缺少经验所致。   朱熔基的能力和才干最近几年来已经充分表现出来而且被 人承认了。他不但有智慧、有魄力,也不像别人包袱沉重,怕被人摘 去乌纱帽。他有知识和有从社会最底层观察国家和世界的经验,他懂 得人民的疾苦,因而他并不怕再过苦日子,最多还可以到清华大学当 教授。当一个人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他一定可以大刀阔斧,披荆斩 棘的前进。但他毕竟任重而道远,我相信,也只有他能在这13亿人的 国家里,又处于经济大变革的“混乱”、处处会遭到暗箭的处境里, 把中国人民带动起来,走向繁荣富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