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号外 1998.03.25 ================================================= 1. 测政府签国际人权公约诚意秦永敏求出版「公民论坛」 2. 人大前夕石家庄铁路爆炸 官方视为严重政治事件 3. 贵阳异议人士曾宁叁度被公安传讯 4. 徐邦泰对王炳章谈话保持距离 5. 大陆卫星讯号突遭干扰国安部介入调查 6. 你丢我捡大陆出现招「官」广告 7. 华尔街日报社论指朱熔基经改方案有欠妥当 8. 江钱路线之争浮上台面 ================================================= 1. 测政府签国际人权公约诚意秦永敏求出版「公民论坛」 武汉异议人士秦永敏昨天发表致中国当局的公开信,申请出版一本名叫《公民论坛》 的非官方杂志,希望当局有一个肯定的答覆。 他表示,申请能否获得批准,正是测试副总理钱其琛宣布中国想签署世界的《公民权 利和政治权利公约》是否有诚意。 秦永敏昨天透过设在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向传媒发出给中国当局的公开 信,公开信认为,无论是依据中国宪法或是世界人权公约,中国人民都应该拥有出版 自由,但中共主政五十年以来,至今没有一份非官方的合法出版物,使人民的意见无 法表达。 秦永敏指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在接受中国政府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的签 署时,明确要求中国政府批准《公民论坛》的创刊申请,并以中国政府同意出版五十 年来第一家非官方刊物为标准。秦永敏认为,此举可作为检验中国参加该公约态度的 试验者,希望中国政府就创办该杂志有一个肯定的答覆。 《星岛日报》March22,199819:28:35 ------------------------------------------------ 2. 人大前夕石家庄铁路爆炸 官方视为严重政治事件 中国社会 一九九八年叁月二十五日星期叁 【本报专讯】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前夕,即本月二日凌晨,河北省会石家庄 市附近的新乐发生一宗严重铁路爆炸事件。由於事发在深夜,没有造成伤亡。不过,爆 炸时恰逢「两会」前夕,以及人大河南团部分代表乘车经石家庄进京,故被官方视为严 重的政治事件。目前,官方正严密封锁消息,要求省公安厅在短期内破案。 去年初新疆伊宁发生少数民族骚乱以来,中国各地连续发生爆炸事件,其中影响较 大的有北京、武汉、乌鲁木齐等起人为制造的巴士爆炸,属於工业事故的煤炭、锅炉爆 炸事故则是屡见不鲜。有报道说,仅在今年二月上半个月,全国先後发生了五十叁宗爆 炸案,造成七百八十多人死伤。 据官方的《中国日报》昨日报道,上周二就曾有一列火车在河北保定附近出轨,并 撞上一辆拖拉机,造成六人死亡,叁人受伤。 车上载有河南人大代表 而据消息人士透露,本月二日凌晨发生的铁路爆炸,地点是作为中国南北大动脉的 京广线石家庄路段。当时,由河南郑州开出的某次特快列车经河北新乐驶往北京,车上 有出席全国人大的河南代表。据介绍,驾驶该列火车的司机见到前方发生爆炸後,立即 紧急停车,避免了重大翻车事故的发生。目击者称,在现场可以看到约数十馀米铁轨被 炸断。事件发生後,公安部门立即封锁现场,铁路部门在很短的时间内修复被毁铁轨, 列车运行及时恢复。 据悉,由於本次事件发生於「两会」前夕,而且河南代表乘坐的火车险些被炸,故 被列入有预谋的政治案件。二十天来,警方虽然找到某些线索,但至今末能破案。至於 是新疆分裂组织还是下岗工人所为,目前尚难以作出结论。不过,河北就有消息传,省 委书记程维高因此案至今末见头绪,心理压力过大而入院治疗。 记者昨天在向河北有关部门查询此事时,对方表现得讳莫如深。省交通厅公路工程 局一位小姐承认发生此事,但强调「不好说,自己不清楚,是铁路局的事」。省口岸办 公厅官员也说,听说发生此事,但具体情况不清楚。石家庄市公安局一名发言人不愿对 此事做出正面回答,只是说「早就没事了」。 河南一位人大代表在接受本报电话查询时,称自己虽然於本月二日乘火车赴北京参 加全国人大,但并不知道火车经过石家庄时发生爆炸。 ------------------------------------------------ 3. 贵阳异议人士曾宁叁度被公安传讯 (中央社记者黄矿春纽约二十叁日专电)中国大陆贵州 省贵阳市异议人士曾宁二十叁日再度被贵阳市公安局政 保处传讯,警告他不要再发表公开信及与海外人士接触 。 根据香港「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传抵纽约的消 息,曾宁被讯问了四个小时才获释回。这是他在过去二 个星期以来第叁次被公安传讯。 曾宁十七日发表公开信,祝贺朱熔基获任中共国务 总理,并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在中共全国政协与全国人 大会议期间,他因发表致全国人大公开信,曾两度被公 安局传讯。 另一方面,武汉异议人士秦永敏二十一日就申请出 版「公民论坛」杂志,发表致中共当局公开信。 他在公开信中指出,中共建政五十年来迄无一份非 官方的合法出版物,使人民的意见无法表达。依宪法及 国际人权公约,人民应享有出版自由。他的申请能否获 准,将测试中共宣称将签署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 利国际公约」的诚意。 ------------------------------------------------ 4. 徐邦泰对王炳章谈话保持距离 (中央社记者吕志翔旧金山二十叁日专电)针对王炳章 指称「中国之春」杂志受到台湾朝野援助,「中国之春 」现任社长徐邦泰今天感到十分惊讶,他说,至少自一 九九叁年以来,「中国之春」没有接受过中国国民党及 中华民国政府一分钱的援助。 「中国之春」创办人之一的王炳章昨天在台北表示 ,台湾捐助很多钱给「以中国之春为骨干的海外民运人 士」,一直到现在,台湾朝野还在协助。 徐邦泰今天在看到台北的新闻报导後指出,他对於 王炳章在台北发表的谈话感到惊讶,对於过去王炳章在 主持「中国之春」时是否接受台湾的金钱援助,他不予 评论,但至少在他於一九九叁年担任「中国之春」社长 後,绝未接受过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一分钱。 「中国之春」於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创刊,王 炳章为四位创办人之一,但在一九八九年春天由於「中 国之春」内部纷争而离开。 徐邦泰不否认「中国之春」的财务情况很紧,只能 维持而已,对包括来自台湾民间的捐款都很欢迎,「中 国之春」也曾提出计画,向美国及台湾的民间基金、企 业及个人寻求财务协助,但从未请求国民党援助。 他表示,由於台湾的作法渐趋保守,目前「中国之 春」在台湾的募款很困难,只得到极少数支援。 徐邦泰说,王炳章是「民主正义党」的负责人,如 自一九八二年以来,王炳章就一直得到台湾的帮助,他 为王炳章感到高兴,也预祝成功;但对於「中国之春」 的现况,王炳章没有立场代为发言。 王炳章曾於今年二月回到大陆,但遭中共当局逮捕 并驱逐出境,当时部分在美国的民运人士颇不赞同他的 行动,王炳章这次是因为香港拒绝他入境,转而持美国 政府发给的旅行文件入境台湾。 ------------------------------------------------ 5. 大陆卫星讯号突遭干扰国安部介入调查 (中央社记者宋秉忠北京二十四日电)大陆使用的亚太 一号卫星於叁月十四日下午两点十分,突遭不明讯号干 扰,造成地震预报、金融通讯及寻呼等系统失灵,干扰 情况至今未排除。中共国家安全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同 时不排除是境内外不法分子所为。 北京报纸今天透露,事发当时,北京「中国通信广 播卫星公司」VSAT系统使用的亚太一号卫星2A转 发器,突然受到强度为正常信号一百倍的不明信号干扰 ;造成大陆国家地震预报卫星网中断,周边地区地震数 据无法及时传送;同时影响到四百多家证券公司和一百 多家寻呼台的正常运作,其中有超过一百万的寻呼用户 断讯。 干扰发生後,大陆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和邮电部 电政司立即进行抢救,将能移出干扰区的系统改为其他 频段,广播系统则实施多频道广播。 虽然,大部分用户目前已恢复通讯,但大陆地震预 报卫星网却因为早期使用美国引进的设备,至今仍无法 移出干扰区,通讯也因此全部中断。 大陆有关专家调查後,首先排除卫星本身的问题, 而遥控切换卫星上的通信零件後,依然无法排除干扰, 这显示干扰来自地面;其次,追踪干扰源,检查所有使 用这枚卫星的地面接收站,都没有发现问题。 报导引述有关人士说,从这次干扰的时间看,不排 除境内外不法分子破坏通信的可能。 ------------------------------------------------ 6. 你丢我捡大陆出现招「官」广告 (中央社记者宋秉忠北京二十叁日电)大陆民营企业过 去一直希望「拥官自重」,靠官府的关系为日常经营打 开方便之门,这次行政机构人事精简为他们提供了千载 难逢的机会,眼光最快的浙江宁波人早已进京,刊登求 才启示,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官越大越好。 北京一名处级官员表示,南方各省的猎头集团早已 群集北京,物色各类下岗官员,其中又以过去拥有经济 审批权、五十多岁的司级官员,最受欢迎,这些猎头集 团普遍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官没有下岗不下岗的问题, 只要过去在掌实权的部门工作过,即使离开岗位,也仍 然对原单位有一定的影响力。 而据四川报纸报导,成都一家民营公司|方舟集团 曾於叁月十五日,首次单独招聘政府下岗人员,结果前 往应徵的机关干部有五十多人,国企干部有九十多人, 其中处级以上干部有十多人,中级职称的干部有七十多 人。 ------------------------------------------------ 7. 华尔街日报社论指朱熔基经改方案有欠妥当 (中央社记者黄贞贞纽约二十叁日专电)华尔街日报二 十叁日的社论指出,受到亚洲邻近国家货币贬值影响, 大陆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将大幅减少,对明年大陆的经 济成长造成冲击,大陆新任总理朱熔基有必要修正经济 改革方案。 社论说,经济成长趋缓,加上企业未能创造新的工 作机会,将使得大陆面临国营企业「下岗」劳工无处可 去的严重社会问题,中共预估的百分之八经济成长率, 根本无法取信於外国投资人。 这篇以「朱熔基的挑战」为题的社论指出,为提振 国营事业,大陆已先後投注大笔资金,表面来看,大陆 的预算赤字似乎在容忍范围之内,那是因为北京当局要 求银行贷款给年年亏损的国营企业,换言之,大陆基本 上是付钱让劳工挖掘沟渠,再让大陆劳工填补这些沟渠 。 社论质疑朱熔基所提出增加公共工程支出以提振经 济的政策,华尔街日报认为,朱熔基应该停止政策性贷 款,将资金转移到有生产价值的企业,并排除银行内部 对私人企业的偏见。 社论同时指出,面对这波造成无数灾害的亚洲金融 风暴,大陆显然并没有学到教训。大陆无视於南韩企业 财团相继衰败,仍执意仿效;另外朱熔基在记者会上间 接表示他支持民主选举,但对於施行的日程却叁缄其口 。 ------------------------------------------------ 8. 江钱路线之争浮上台面 本报专栏.凌锋  叁月十一日,中共的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在记者招待会上攻击台湾 怕谈「一个中国」,还攻击台币贬值是「居心不良」,企图利用东南亚金 融风暴摆脱外交孤立等等,钱其琛向台湾摆出全方位攻击型的姿态,和中 共高层目前要软化台湾的努力很不相称,而在同时,钱其琛还谈到外长职 务的个人去留,他说:「担任外交部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我的年龄不适 合再续任外交部长,我想辞去我的职务。」有论者认为他事先就透露机密 有些出位,但外电报导钱其琛在说这些话时神情激动,原来其中还有内幕 。  香港「苹果日报」日前在北京引述熟悉政情的人士说,钱其琛辞去外长 职主要原因是他同江泽民在对美政策上存有相当歧见,包括美国要和中共 建立「战略性夥伴关系」,被钱其琛修改为「建设性战略夥伴关系」,理 由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共同的战略目标,去年江泽民访问 美国,讲「百闻不如一见」,钱其琛也要为他作「说明」。  政见歧异钱其琛去职  除「苹果日报」所言之外,江泽民在哈佛大学讲演时被提问「六四」时 的回答,事後也由钱其琛去「澄清」,结果是在外界的印象中,江泽民不 但乱讲话,而且还受制於钱其琛。  其实,我们回顾中共对美国的政策,对台湾的政策,对香港的政策,都 可看到有「两条路线」的分歧,江泽民比较上属於鸽派,钱其琛则是鹰派 。钱其琛何以有这样大的能量能和江泽民对抗,看来除了高层有人支持他 之外(李鹏、乔石或军方在某些问题上会支持他),他本人的资历也是本 钱,钱其琛在一九四二年十四岁时就加入了共产党,江泽民则是一九四六 年,现任的政治局委员中没有一个党龄长过他,如果连江泽民都驾驭不了 他,不熟悉外交工作,党龄又远远少於钱,而且还有「右派」污点的朱□ 基更难控制他。在这情况下,外交部让其他人做,就更好控制一些。由此 也可想像钱其琛在记者会上是讲了气话,矛头还有所指,因为如果七十岁 做外交部长都太辛苦而不能胜任,七十一岁的江泽民要做总书记兼国家主 席兼军委主席,岂非更加不堪?  钱其琛以副总理的身分,身兼外交部长而主管外事工作,身兼中共中央 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而主管对台的日常工作,又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 委会主任的身分主管香港工作,可谓权倾一时,以往所见江泽民和钱其琛 的纷歧表现,在以下重要事件中可看出一些:  两条路线领导群失和  九五年六月李登辉访问美国康乃尔大学不久,原先并不以为意的中共, 对台政策突然有大变化,不但中断了原拟举行的第二次辜汪会谈。停止了 海协、海基两会的接触,而且开始了对台湾粗野的谩骂。责李登辉是「千 古罪人」,声称对他已「不抱幻想」,同批斗港督彭定康是同一个调子, 相信都是钱其琛麾下的「写作班」所为。  江泽民为了扭转这个僵局,也为他十月下旬出席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的 庆典营造气氛,顺便可以正式访问美国,和总统柯林顿举行高峰会议,以 树立他的个人威望,所以在十月十一日先後会见美国「新闻周刊」和「美 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等传媒集团一行人时说:「我欢迎李登辉访问北京, 如果他邀请我去台北,我随时准备动身。」「华盛顿邮报」立即刊出江的 谈话,北京则到了十七日才发出江的谈话文稿,也不知道在当时近一个星 期中,中共内部出现什麽情况,总之江泽民的这段话被修改,李登辉被改 成「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为此中(共)美双方就此发生争执,美方坚持 江泽民说过这些话,并且表示可以拿出录音带,北京则不认帐,但又不敢 说美国造谣,外交部发言人陈健指报导「片面」,但如何「片面」法,他 又说不出来。  类似情况在九七年後又重演一次,那就是新党大老许历农在十一月十六 日在上海会晤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时,汪说:「一个中国不等於中华人 民共和国,亦不等於中华民国,而是两岸同胞共同缔造统一的新中国。」 叁天後,香港「文汇报」刊出中央「权威部门」,不知道是外交部还是中 共对台工作小组的讲话,说是外面的报导「不确切」,但是怎麽「不确切 」法,也无可奉告,许历农一行则坚称汪道涵说过那些话,而人们也知道 汪和江泽民的亲密关系,是江要汪说的。  一个中国斗争白热化  这以後,中共的「内政」官员在对台湾开展统战攻势时,谈到「一个中 国」时,会表现一定的灵活性,声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外交官 员,或中共和外国发表联合声明之类时,不但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还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其他的「中国」称 呼都算是非法的了。这些不同是反映了党内的路线斗争,还是有意用「两 手」来分化台湾?在钱其琛不再担任外交部长之後,他的副总理职务仍可 管外交部,且看影响如何。北京对「一个中国」的定义如何阐释,封杀台 湾国际空间的作法有没有改变,台湾都可观察一个时候再决定应对之道。  钱其琛的政策是强硬的,但他的包装比较好,处事也冷静,容易使人误 以为他是温和派。例如在处理香港问题上,他的形象比鲁平、周南好,但 骨子里硬,所以江泽民有意缓解香港问题都很难贯彻下来。例如对香港民 主派的态度就一直非常强硬。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前任社长周南卸任以後, 情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变,香港「爱国人士」能接触到的中共高层人士中最 多的还是钱其琛,不可能不受到他的影响。徐四民、李伟庭在「两会」期 间对香港发难,相信是受钱其琛的影响,因为钱在内部的讲话中对香港电 台持批判态度。在徐、李讲话後,李瑞环、江泽民都表示了不同意见,但 是钱其琛态度暧昧,大谈一国间要多多沟通,似乎是因为强调了两制而出 现这些问题,当然也包括了所谓香港电台攻击中共和董建华的问题。到香 港舆论群起哗然时,他也才不得不和江、李统一口径。且看以後中共对香 港是否会松绑。 (作者凌锋先生为旅美政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