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号外 1998.03.26 ================================================ 1. 香港: 刑不上亲共人士 凌锋 2. 吾尔开希将秘密潜返返回大陆 魏京生否认接受王炳章的计划 3. 中国大陆第一个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开始运作 4. 朱熔基视察东北前夕, 中共公安逮捕一异议人士 5. 无疆界记者组织吁中共允许高瑜保外就医 6. 江李朱叁角的互动关系 凌锋 7. 说一个中国 江钱各自阐释 8. 美国一工程师在广东东莞遭杀害 ================================================ 1. 香港: 刑不上亲共人士 凌锋 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决定不检控涉嫌夸大“虎报”销量的 星岛集团主席胡仙後,引起香港舆论的强烈反应,这是 非常自然的事。因为“法治”是香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 一,在目前香港的民主已经大倒退,人权正在褪色,自 由也在“自律”的情况下,人们自然更关注“法治”还 能不能最後把关。无奈,梁爱诗在有关私隐条例的问题 上包庇香港新华社而压制刘慧卿後,又出现了胡仙事件 ,从而使人们怀疑香港的司法公正是否还能保持下去。 在这问题上香港的传媒再一次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为捍卫香港的法治作出了努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一些专拍中共马屁的政客,对这些舆论是恨之入骨的, 一有机会就要向这些“四个(自由、民主、人权、法治) 坚持”的传媒栽赃和算帐。例如港进联的那个发言人关 某人,就说胡仙的事件是传媒搞起来的,理由是好多家 的报纸将之作为头条。如果这种论调也叫“发言人”的 话,不如叫“关言人”更加合适,因为最好香港的传媒 都闭嘴。 这是倒因为果的说法。胡仙被请到廉署协助调查,那时 本来就已经是好几家报纸的头条。如果没有什麽新消息 ,就不会再见到头条了。不幸梁爱诗作出了那样重大的 决定,当然又再以头条出现了。谁叫梁爱诗那样作,怎 麽可以怪传媒? 再看,以此作头条是传媒的渲染、夸大,还是“徇众要 求”?不难看到,作为头条的,是销量多的民办大报; 摆在不重要位子的,是销量差的小报,例如党报。司法 公正问题是关系到香港市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受香港市 民欢迎的报纸自然要把这消息放在头条。只关心党的利 益而不关心市民利益的党报,自然不能把丢脸和容易引 起市民反弹的新闻放在头条。 “关言人”的态度,和董建华如出一辙,记得香港闹禽 流感时,董建华也怪传媒“渲染”,後来禽流感越来越 严重,当局被迫杀鸡,董建华自知失言而不敢出声,乃 至“深居简出”。 亲共人士之所以不希望传媒多报导这件事,是因为梁爱 诗所作的,是维护亲共人士可以享受不受香港法律约束 的特权,这是那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争夺这项职位 时所关心的,曾宪梓虽然触犯香港法律仍然可以作人大 常委就是一个样板,胡仙只是全国政协委员更是无伤大 雅了。将来“刑不上亲共人士”约定俗成,传媒又统统 闭嘴,不是天下太平,皆“共”欢喜? (3. 21) ------------------------------------------------ 2. 吾尔开希将秘密潜返返回大陆 魏京生否认接受王炳章的计划 (中央社巴黎二十五日法新电)着名的中国大陆异议人 士魏京生,今天否认与新的地下反对党组织安排他潜返 中国大陆的计划有任何关连。 新民主正义党创办人之一的王炳章,二十叁日在台湾表 示,一九八九年学运领袖吾尔开希不久将访问中国大陆 。 王炳章说:「在新民主正义党的协助下,吾尔开希不久 将重访中国。」 王炳章说:「我们都有随时在中国大陆被捕的准备,为 了中国的民主,一定有人要牺牲。」 他又说:「我们的目的是希望从内部推动民主,将有一 波波的海外异议人士潜返中国,协助推动中国民主。」 不过魏京生从奥斯陆发出的讯息,针对他的部分,否认 接受王炳章的计划。 他说:「我从未委托王炳章以我的名义发起任何这类活 动,当然更不可能秘密潜返中国大陆。」他说:「如果 我有意潜返中国,我一定会审慎行事,我不愿冒把消息 先透露给媒体的危险。」魏京生又说:「如果王炳章真 的有意秘返中国,我认为他应避免先让消息曝光。」 ------------------------------------------------ 3. 中国大陆第一个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开始运作 (中央社记者黄矿春纽约二十四日专电)由中国大陆北 京异议人士徐文立筹备创立的「人权观察」,已经开始 运作,并从二十叁日起,直接从北京向一些新闻单位发 布消息,成为中共建政以来大陆第一个人权组织。 根据香港「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今天传抵纽约 的消息,「人权观察」在二十叁日发布的第一号新闻稿 是要求释放沈良庆、杨勤恒等在中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开会期间被拘押的异议人士。 「人权观察」并於二十四日发布第二号新闻稿,刊 登武汉异议人士秦永敏要求中共当局不要侵犯公民自由 交往的权利之声明。 秦永敏在声明中指责武汉国安局在二十叁日与二十 四日,两次扣留盘问到武汉探访他的河南异议人士王冰 ,并批评那是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 徐文立表示,「人权观察」开始运作,象徵中国大 陆的民主人权运动迈入新的阶段。为防止中共强力封杀 ,该组织目前采取较低的姿态。除了关注异议人士之外 ,该组织也将关注工人、农民及社会各阶层的人权问题 ,及批评中共的人权政策。 ------------------------------------------------ 4. 朱熔基视察东北前夕, 中共公安逮捕一异议人士 (北京二十五日美联电)香港的一个人权组织今天报导 ,中共公安已逮捕一名异议人士,并警告其他叁名异议 人士,在北京一名高级领导人巡视长春市之前勿轻举妄 动。 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表示,数名公安人员昨天中 午左右将异议人士、长春汽车厂工人冷万宝从他在长春 的家中带走,目前下落不明。 该人权组织指出,中共公安当局亦加强监视另外叁 名异议人士李维、唐元隽、梁立维,并警告他 们「不要说任何蠢话,做任何蠢事」。 此一人权组织表示,中共公安当局在北京一名高级 领导人前来长春巡视,并参观长春第一汽车厂之前,采 取上述行动。传闻指出,这位高级领导人是上周出任总 理的朱熔基。 国务院的发言人办公室并未就朱熔基或其他领导人 是否将巡视长春的问题作初步回应。 这四名异议人士全任职长春第一汽车厂,他们曾参 与一九八九年六四民运。在天安门事件後的全国镇压行 动中,四人均被捕入狱。李、唐两人去年获释。 李威曾向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控诉中共公安迫害 人权。 东北工业城市长春的居民、60岁的曲雅坤对《美国之音》记者表示,星期二,当地派 出所一名警察来到家中,先是和她的儿子冷万宝谈话,接到上级传呼后带着冷万宝一 起去了一趟派出所,不久冷万宝与警察一道返回,门外有警车等候,冷万宝换了衣服 后,便被警察带走,说是"到外面住几天"。曲雅坤说,"我问派出所的小李子,咂回事 啦? 要带他走? 他说,没啥事,我们到外边住几天。他也没说到哪个地方去。我说,这 么对着我们,看着我们,是咂回事? 他说,最近长春要开一个会议。" 尽管警察否认朱熔基来视察,但是曲雅坤认定,当局是担心冷万宝为朱熔基的访问制 造麻烦,为此她抗议说:"我说,朱熔基是新当选的现任总理,我们都爱护他、尊重他 ,希望他站出来,当总理把国家治理治理,是不是。为什么叫他(冷万宝)走呢?我们还 能把吃朱熔基了,把他害了? 我们一点那个心都没有。" **高级人民法院推翻下级法院判决而提前获释** 冷万宝曾经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工人。他曾由于在1989年参与要求民主和反腐 败的抗议活动而被捕入狱,后来保外就医。去年7月份,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不 同寻常的裁决,推翻了下级法院对冷万宝、唐元隽、李维、梁立维四人的"反革命集 团罪"的判决,只维持了"反革命宣传罪"。尚在狱中的唐元隽和李维因此得以提前获 释。这起案例曾经引起海外重视。 设在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向外界发布了冷万宝被警方带走的消息。该 中心的卢四清说,冷万宝在人大会议前夕曾积极参与上书活动。卢四清还说,同在长 春的唐元隽、李维、梁立维三人也被警察登门拜访,并被告知说,在朱熔基访问期间 ,不得出门,如果迫不得已而一定要外出,则必须回避一些特定路段。 冷万宝的母亲曲雅坤也抱怨说,一有敏感时期,儿子就会受到类似待遇,比如不许出 门或被带走到外面住几天等等。曲雅坤说:"今天这提弄我们一下,明天那提弄我们 一下,今天派出所来了,明天派出所来了。也习惯了。我说,我们的刑期什么时候会 满呢? 永远满不了了! 总是看着我们。你们全民皆兵、全民皆警察来看着我们,经 常到我家来骚扰。他们说,哎,这没啥,这就是去所里住几天,就像旅游似的,不也很 好嘛。我们吃的也不要你们花钱。我说,不就这几天嘛,经常去住也行,我们家地方 窄,你就给他整走吧。我们家住的也窄,床摞床,人摞人,我还没住的,你们供他饭吃 ,就把他整走吧。" 冷万宝现在失业在家,家里有母亲以及一个上小学的儿子。 ------------------------------------------------ 5. 无疆界记者组织吁中共允许高瑜保外就医 (北京二十五日法新电)总部设在法国的无疆界记者组 织今天呼吁中共,让新闻工作者高瑜保外就医。无疆界 记者组织秘书长梅纳在由巴黎发出的信函说:「高瑜有 性命之危,北京当局应该立即释放她,好让她接受医疗 。」 他表示,五十四岁的高瑜有「心脏与循环系统方面的严 重毛病」。 高瑜曾为香港的镜报工作,她在一九九叁年十月被捕, 一年後以「□露国家机密」罪名被判六年徒刑。中国大 陆的最着名民运人士魏京生在去年十一月获准保外就医 ,随即被送往美国。 无疆界记者组织并表示,让受刑人保外就医只是改善中 国大陆人权状况的一小步,该组织要求「立即无条件释 放中国目前遭监禁的十二位新闻工作者」。 高瑜在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门广场事件後曾被监禁一年两 个月。一年前她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赠新闻自由奖 。 ------------------------------------------------ 6. 江李朱叁角的互动关系 凌锋 大陆的“两会”闭幕,最重要的人事安排也已经揭晓。 如果说以前的权力结构是“江李体制”的话,现在则是 “江李朱体制”了。虽然在国务院的人事安排上朱熔基 还不能随心所欲,要继承和接受江、李的一些人马,但 不论从民心对朱熔基的期待,还是朱熔基的个人作风, 都显示他将有一番作为。他在记者会上大谈义无反顾, 就是地雷阵和万丈深渊也要走下去,鞠躬尽瘁,死而後 已,表现相当悲壮,相信是大会上代表们对他的支持而 有感而发。不过从这点来看,他还是性情中人,不够老 奸巨猾,因为将来如果他在高层的权力斗争中败北,那 些代表中的大部分人仍会跟着胜利者走,因为他们还是 这个政权中的既得利益者。 当然,这并不是说朱熔基和江、李现时就有不可调和的 矛盾。对他们叁人之间的关系可作如下观: 首先,现在他们这个叁角关系中,统一是多於矛盾斗争 的。要维持这个政权,是他们的共同目标,假如这个政 权垮台,对他们叁个人都没有好处,因为他们都是党国 的领导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如果说矛盾,乔石 和江、李的矛盾更大,而乔石如此“顺利下台”,表明 朱和江、李基本上是站在一条线上的。而在朱出任总理 以前,他也提出过一些条件,得到江泽民一定程度上的 应承後才决定走马上任的。因此叁人会有一定的“蜜月 ”时期。 其次,这叁个人和中共现政权关系紧密程度有不同。江 泽民是政治上关系紧密,因为他是总书记,政权的兴衰 和他有最直接的关系。但是利益关系最密切的是李鹏, 因为在邓小平死後,如果政权或人事有所更替而影响对 “六四”的评价的话,李鹏将是目前政治上的最大受害 者。此外,李鹏的夫人、子女,经济上不乾不净,传闻 很多,一旦失势,这方面将被彻底揭开。而朱熔基在政 治、经济上利益最少。因此如果要“变节”,朱熔基机 会最大,江泽民次之,李鹏则死抱这个政权。 再次,在这叁角关系中,叁人态度也有不同。朱熔基抱 着战战竞竞的态度,因此荣升之时却谈到“死”,令人 感到不祥。江泽民则担心将来朱熔基不受驾驭,在“江 核心”之外出现一个“朱中心”,江泽民就不易主控大 局。李鹏则最兴奋,因为原来最担心出路的是他,现在 能扳倒乔石由他出任自是最佳选择。固然国家主席地位 最崇高,但没有实权,手下只有一个办公室,基本上是 光杆司令。人大委员长地位崇高,可以是是闲职,也有 相当的权力,整个人大系统可供他指挥,要名、要利、 或者要懒,叁者都可由他自由选择。所以人大正副委员 长和秘书长的选举还没有唱完票李鹏就迫不及待的宣布 自己当选了。而朱熔基以超过江泽民当选国家主席和李 鹏当选人大委员长的高票当选,江泽民脸上显得尴尬, 而李鹏却满面笑容的去祝贺朱熔基;在人大会议闭幕送 走前任委员长乔石时,李鹏甚至向乔石鞠躬致意。以李 鹏IQ的平庸,能有目前的收获,他自然也颇为心满意足 了。 第四,李鹏本人对自己所得到的安排表示满意,他手下 国务院的部委负责人也有较好的安排,一部分朱熔基留 用,一部分安插到人大,一部分安插到政协,从这点来 看,相对江、乔、朱和李瑞环,李鹏可算是一个胜利者 。 不要说乔石和手下几个大将是全退,就是江泽民也不是 随心所欲,他想上调的上海帮人马有些调不成,在副总 理的选举中吴邦国票数最低,在部长的选举中陈至立的 票数最低,而整个人大选举中最低票数的是最高检察院 检察长韩杼滨,他们叁个都是江泽民的爱将,从上海调 到北京的。显然代表们对“上海帮”还有抗拒心,给老 江难看。而朱熔基、李瑞环要接收李鹏的“遗产”而不 能随意用自己的人马,自然也没有那样舒畅了。 第五,乔石担任人大委员长时,建立了好多法规,但要 发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中 国共产党和国务院的监督,一直施展不出,固然原因好 多,但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党内排位上,乔石在总书记江 泽民和总理李鹏之下,全国人大这个机构的地位显然也 要在共产党和国务院之下了。但现在李鹏在党内的地位 仍高过朱熔基,那麽全国人大的地位就要高过国务院了 。因此如果李鹏不想偷懒,而要建功立业,真的发挥监 察作用,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而要捣一下乱,江泽民和朱 □基就要遇上好多的麻烦。 第六,江李朱体制中,江是核心。李鹏左一些,朱熔基 右一些;李鹏保 守一些,朱熔基激进一些;李鹏是庸才,朱熔基是天才 ,这样“核心”就可站在中间搞平衡,永远是“正确路 线”的代表,批左江泽民左不过李鹏,批右江泽民右不 过朱熔基,左右两边都有箭靶挡着,江泽民也就处於最 安全的地位。江泽民兼且还可以“以夷制夷”,确保自 己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也是江泽民为何不顾舆论和李鹏 的工作能力而坚持用上李鹏的原因。 第七,八九年“六四”前江泽民和朱熔基分别在上海担 任市委书记和市长职务,因为作风不同而有矛盾;九叁 年朱熔基调到北京担任副总理,和身为总理的李鹏在观 念和作风上不同也有矛盾。虽然朱熔基是“下级”,而 且脾气火爆,也不一定卖他们的帐,但因为他有本事, 而且务实,所以江、李虽然对他不满,也因为要依靠他 解决问题而只能容忍他、重用他,所有的难题,例如叁 角债,金融的失控都推给他解决,江泽民和李鹏都束手 无策;还要靠他解决老大难的国有企业问题,去年下半 年以後,又要借重他顶住东南亚金融风暴。在这情况下 ,还有谁能坐上总理这个宝座?但是一旦朱熔基解决不 了这些问题,或者他得罪权贵太多而使他们联合起来向 江、李施压,这些都将是朱熔基受难之时;其中包括江 、李不愿支持他的改革而逼使他辞职。而如果经济顺景 了,也就要“良弓藏”了。 不过,因为“叁角”的任期都只有五年而都要退休了, 因此不论团结还是斗争,都要转移到他们各自的接班人 身上。 ------------------------------------------------ 7. 说一个中国 江钱各自阐释 上回说到,江泽民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希望与李登辉互访 ,但钱其琛力言不应与「台独者」谈统一。要在新华社 稿中删去「恳请李登辉」字眼。不过,江泽民则主张保 留且看台湾如何回应?美国又如何表态?他认为这是对 台和对美的一个重要试探。而且《新闻周刊》已经全文 发表,我方亦应全文发表。此事争议了两天,直到十五 日凌晨(九六年九月)才最後决定,删去关於李登辉这 一段,始交新华社发表。 一名熟悉内情的官员回忆说,「当时,新闻周刊和美台 官员都纷纷质疑,我们这边只好一语不发,实际上是无 话可说。你可以想像,江泽民心□甚麽味道。对钱将如 何合作得和谐?」 还有「一个中国」这个大问题,钱和江的方针思想也有 差距。江泽民讲:为了和平统一,「作为第一步」,在 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进行谈判结束两岸之间的敌对状态 。 一个中国为指导思想 「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同「一个中国」是有区别的。「 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是说「以一个中国为指导思想和 共同目标」。而光说「一个中国」,那就是讲当前存在 的现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便是「中华民国」 。钱则常讲「一个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 领土的一部分」。那样,台湾当然不能接受。 今年一月,汪道涵见许历农谈「一个中国,既不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也不是中华民国,而是两岸中国共同努力 建设的统一的中国」。这是江的意思,亦即江讲「一个 中国原则下」的涵义。但是,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立即 批评而否认。钱其琛明知这不可能是汪道涵个人意见, 也知道这是江泽民所授意的思想。但他还是不问问江而 自行否定了。当然又引起台湾和美国的质疑和对江派言 论的不信任。客观上造成外界的印象,外交部的发言才 是最後的结论。 这一回,朱熔基对国务院的人事改革,其中一条是年轻 化。部长级大多在五十五岁左右。 江对此特别支持。那麽,现年已七十岁的外交部长钱其 琛只好请辞,交棒给五十多岁的唐家璇了。不过,江还 是请钱以副总理的身分指导唐家璇。 本报特约记者 ------------------------------------------------ 8. 美国一工程师在广东东莞遭杀害 (中央社田纳西州雅典二十四日美联电)美国金顶公司 表示,在该公司广东东莞电池厂工作的四十二岁美国技 师菲立普斯昨晚在所住旅馆遭到攻击杀害。 金顶公司发言人佛隆女士今天在康乃狄克州贝塞尔 的总公司接受电话访问时说:「我们目前还无法确认他 的死因与凶手行凶动机。」  她说,中共当局不太合作,不愿提供相关资料,金 顶公司正透过美国外交人员□集资料。 东莞位在香港西北方约一百公里,是个发展快速的 城镇,当地警方告诉记者,无法找到了解案情的人员接 受访问。   美国外交人员透露的案情也有限。美国驻广州领事 馆的发言人只表示,中共公安当局正在调查此案。 一位西方外交人士则表示,这起命案的作案动机疑 系窃盗,公安人员将传讯一些人,美国官员将协助菲立 普斯的家人安排将他的□体运回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