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号外 1998.03.31 The Chinese VIP Reference Supplement 1998.03.31 ================================================ 1. 新闻综述:王炳章与海外中国大陆民主运动 2. 钓鱼岛的眼泪:传江泽民九月访日时将签订新日中宣言 3. 朱熔基与江泽民关系决定北京政局是否稳定 4. 《九十年代》创办人李怡畅谈今後动向 5. 中国政府对新闻自由压制严重 6. 知道有多少军警盯着中文论坛吗? ================================================ 1. 新闻综述:王炳章与海外中国大陆民主运动 (记者黄矿春纽约特稿)行事风格常引争议的中 国大陆民运人士王炳章叁月二十六日从台北返抵纽约时 ,企图以伪造的美国护照闯关被美方逮捕,再度引起各 界的争议,也显露海外中国大陆民主运动的一些问题。 现年五十岁的王炳章在一九七0年代末期以中共公 费留学生身分离开中国大陆,一九八二年在加拿大获医 学博士学位之後,放弃在大陆等着他的「高官厚禄」, 投身海外的中国大陆民主运动。他表示,当年是看到中 共大肆迫害镇压民运人士,有感於不能让大陆的民主运 动倒下而毅然决定献身。 王炳章早年曾创办「中国之春」及「中国民联」, 并连任民联第一届和第二届主席,为美国东部地区的中 国大陆民主运动缔造了一波高潮,後来因个人的领导风 格及操守问题被迫淡出民运阵容。 去年十一月,曾叁度获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的大陆着名异议人士魏京生被中共以保外就医之名遣送 到美国,王炳章利用参加各民运团体联合欢迎魏京生的 场合,化解过去与其他民运人士的一些心结,并宣称计 画放弃身边的所有工作,回中国大陆声援国内的民主运 动,探讨海内外民运一体化的可能性。 王炳章果然於今年元月底以化名「齐心」潜回中国 大陆活动,访问多名重要异议人士。他於二月六日在安 徽蚌埠市被捕後被中共当局遣送回美国。二月二十二日 ,号称是中国大陆唯一全国性反对党的「中国民主正义 党」宣布成立,但鉴於大陆目前的特殊情况,总部暂时 设於纽约,王炳章被任为临时总部发言人。 他於叁月十七日再度离开美国,持变造的美国护照 赴香港,後来转往澳门,二十日企图从澳门再度入境香 港时受阻,被遣送回澳门之後转往台湾访问,二十六日 从台北返抵纽约被捕,被控触犯明知或意图使用仿造、 伪造、变造或变更护照罪,目前获法官谕令以七万五千 美元交保候传。 王炳章今年第一次的中国大陆之行在海外民运界引 发极大的论辩,有人对他不顾个人生死企图冲破中共对 海外民运人士的封锁之勇气表示敬佩。另有人批评他个 人英雄主义作祟,不顾大陆内部异议人士的安危,贸然 行动可能害死人。 此次持用变造的美国护照闯关在美国被捕又引起许 多不同的议论,有人认为他持用假护照是出於不得已, 虽不合美国的法律,但合於中国大陆民主运动之情。另 有些人指责他违法持用假护照伤害民运。 海外的中国大陆民运团体众多,组成份子良莠不齐 ,内斗不断,环境复杂,令许多人对民运有许多不同的 看法。王炳章今年来的一连串惊人之举,虽然使他个人 及沉寂多时的海外民运再度引人注目,同时曝露了民运 人士的认知与意见不同,行动步调不一,及相互妒忌的 缺点。 许多长时滞留海外的中国大陆民运人士离开大陆时 持用的护照早已过期,中共为阻绝他们回去当然不让他 们办理护照延期或换发新照。在另一方面受到文化与习 惯的制约,民运人士如果加入外国籍就被视为外国人, 不适从事民运而受排挤。王炳章今年第一次潜回大陆被 遣送回美国之後,就有人大声质疑他有美国人身分。 有些人认为,从大陆目前的情势来看,民运正处於 低潮,面临极大的挑战。为了与中共专制政权斗争,为 大陆民运开创新局,有必要采取一些变通性的办法。 目前为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的中国大陆着名历史 学家辛灏年说,王炳章持假美国护照进入香港联络大陆 民运人士行动本身是正义的,并没有错,却触犯美国法 律。他认为王炳章如此做是「迫不得已」,因为如果不 持用假护照就进不了香港。即使能进入香港,也会在真 实身分被发现後被「中港」当局无理地驱逐出境。 总部设在纽约的「中国和平」组织执行主席唐柏桥 则持不同看法。他认为从事民运就不要弄虚作假,不实 在及欺骗性作法和犯法的事都不足取。王炳章持用假护 照的做法就非常不妥当,会对民运造成损害。 由於中国大陆才是他们活动的真正舞台,海外民运 人士将何去何从,是师法早期台湾的党外人士,大家各 显神通潜回大陆开创民运新局,或继续无奈地留在海外 过着安逸的「民运贵族」生活,势将因王炳章的这一连 串行动而带来省思,也可能因此改变大陆民运的方向及 未来的结局。 ================================================ 2. 钓鱼岛的眼泪:传江泽民九月访日时将签订新日中宣言 (记者赖胜权东京叁十日专电)据读卖新闻今天 在晚刊的报导,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年九月来日访问 时,双方政府将签订一项新的「日中(共)共同宣言」 ,以示双方跨越新世纪的长期合作关系。 报导引用两国政府消息人士说,北京已透过外交管 道向日本提出此项建议,日本政府方面表示「基本上没 有问题」。 这项宣言的内容固有待双方外交当局的协商,但报 导说,除了诉求建立二十一世纪稳固的协调关系之外, 双方可望设定包括地球环境问题、毒品走私和防止国际 犯罪在内的「日中(共)共同课题」。 日本和中共政府之间已签有两份共同文件,即一九 七二年建交之际的「日中共同声明」和一九七八年的「 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今秋的「共同宣言」可视为双方 建交後的第叁份共同文件。 报导说,在建立两国的协调关系时,中共是否会把 与日本的关系视同「夥伴关系」,受到注目。中共已把 中俄关系定在「战略夥伴」的地位。去年江泽民访美时 ,也同意与美国建立「建设性的战略夥伴」关系,但中 共对日本仍有警戒感,迄今仍避免使用「夥伴」字眼形 容其与日本的关系。 最近数年来,日本与中共的摩擦主因来自地下核子 试爆、钓鱼台主权问题和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去年九 月桥本龙太郎首相访问大陆,试图改善双方的关系。报 导说,日方期望今年九月江泽民的访日,可成为彼此新 关系的筑基起点。 江泽民今年的访日是为纪念双方签订和平友好条约 二十周年,也有回应一九九二年日皇访问大陆的涵意在 内。 报导说,北京方面十分重视江泽民九月的日本之行 。中共政府人士被引述说,北京不希望这项访问单止於 礼仪上的访问,而希望双方以冷战後的新国际关系为背 景,签订一份文件,规范面临二十一世纪的日中关系的 蓝图。 报导说,新「共同宣言」的问题,将成为今後双方 重要人士会谈的焦点之一。桥本首相和朱熔基总理四月 二日将在伦敦举行会谈,四月下旬中共国家副主席胡锦 涛将来日访问,而日本外相小渊惠叁也订於五月初访问 大陆。 ================================================ 3. 朱熔基与江泽民关系决定北京政局是否稳定 (记者黄矿春纽约二十九日专电)由独立的中国 大陆学者组成,以美国为基地的「中国局势分析中心」 ,今天发表一份长达八万字的研究报告指出,北京政局 是否稳定将取决於中共新总理朱熔基与国家主席江泽民 的关系。 「中国局势分析中心」成立已五年,一直以中共高 层的走向为研究重点,并不定期发表研究报告。此次以 「朱熔基面临的风险」为题发表报告,传达海外及中国 大陆叁十多名专家、学者和中共官员的观点。 报告指出,朱熔基未来五年内面临的四大风险分别 是:与江泽民的关系,机构改革後政府体制的创新,国 有企业的转型,与金融体制的重塑。其中朱熔基与江泽 民的关系是两人的权位是否稳固,及北京政局安定与否 的关键所在。 报告说,朱熔基不是愿做傀儡的人,扮演「黑脸」 使他赢得巨大的声望,气势盖过江泽民,是否会「功高 震主」而为江泽民所不容?此外,江泽民生肖属虎,朱 熔基属龙,未来两人能否磨合,各司其职,合作互补, 还是陷入「龙争虎斗」? 这篇报告另比较中共前後五任总理的得失,并对朱 熔基面对的困局和潜在的威胁作了全面分析。文章指出 ,邓小平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却把最难摸的石头 留到最後,效益与稳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改革与发 展回旋的空间日窄。 朱熔基得罪了许多既得利益者,并且势将继续得罪 更多的既得利益者。矛盾能否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使 情况不致激化到「玉石俱焚」的极端是其重要课题。 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金融与机构体制的改革重 塑,每一项都是雷区,都有可能出现失误甚至夭折。如 果失败,朱熔基的神话将随之破灭。 这份从二十九日起同时在美国与香港发行的研究报 告特别以疑问的语法说,人们将朱熔基的改革比作「商 鞅变法」,这是热切的期望,还是不祥的预言?两千年 前的商鞅变法虽然振兴了秦国,推动变法的商鞅却遭受 了车裂酷刑。 ================================================ 4. 《九十年代》创办人李怡畅谈今後动向 (记者张谦香港叁十日电)渡过了二十八个春秋 、见证了「中国」近代大事包括七十年代保卫钓鱼台群 岛运动、一九八九年北京「六四」事件及一九九七年七 月一日香港主权的「九十年代」月刊,将於今年五月正 式停刊。 该杂志创办人兼总编辑李怡叁十日接受记者 访问时表示,虽然停办杂志,但他今後还会继续关心和 评论「中国」及香港政局。 李怡在办公室接受访问时表示,他并未对「九十年 代」的结束感到有任何可惜或难过,因为「九十年代」 已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 既然这份严肃探讨「中国」问题的刊物无法经营下去, 也只好面对停办的命运。 但这位研究及注视了「中国」和香港政局近叁十年 的知名政论家强调,「九十年代」的结束,并非意味着 他从此就不关心「中国」及香港政局。他说,虽然杂志 即将不存在,但他人还在,今後还会关切及评论「中国 」及香港政局。 李怡说,停办「九十年代」後,他随时都准备前往 大陆,亲身了解当地的情况。至於中共方面是否会欢迎 他或改变对他的态度,他说,暂时很难置评。但过去中 共方面不欢迎「九十年代」,显然是冲着他而来的,所 以,即使杂志停办了,也不见得会改变对他的态度。 不过,李怡强调,不管怎样,他随时都准备回大陆 。他说:「我从来都是独立的,希望所有地方都接受我 ,我也希望能够去所有地方。但也不要因为我去了(大 陆),而期待我从此就不会做出批评。」 被问到是否有考虑移民,李怡表示,他有考虑这个 问题,但如果这麽早就移民和放弃写文章,恐怕他是不 会习惯的。所以,暂时他还是会留在香港。但在工作上 ,目前没有任何安排。 唯一肯定的是,他今後还会承担评论「中国」及香 港政局的责任,譬如接受媒体访问或在其他报章上发表 文章。 李怡说,香港的情况仍需要外界继续观察和监察, 所以,即使「九十年代」已经停办,今後如果有空间, 他还会继续评论「中国」和香港事务,虽然已踏入耳顺 之年,却仍显露出一副「书生意气、指点江山」的胸襟 和气派。 ================================================ 5. 中国政府对新闻自由压制严重 VOA REPORT: CPJ REPORT ON SUPRESSION OF PRESS FREEDOM IN CHINA MARCH 30, 1998 (宝申报道) 总部设在纽约的民间组织「保护新闻记者委员会」上星期五发表的一份报告认为,中 国是世界上对新闻自由压制最严重的10个国家之一,中国政府继续限制新闻自由,很 少容忍不同政见的表达。 根据「保护新闻记者委员会」的报告,1997年世界上对新闻自由压制最严重的10个 国家分别是阿尔及利亚、中国、古巴、尼日利亚、土耳其、白俄罗斯、埃塞俄比亚 、印度尼西亚、缅甸和阿尔巴尼亚。 这份报告总共有435页。报告的中国部分指出: 1997年2月中共领导人邓小平逝世后 ,中共党内出现了微弱的要求政治改革的呼声。但是,中国领导人江泽民仍然把经济 改革作为中心任务,从而在言论自由方面进步甚微。 报告说,尽管江泽民对现代化社会有所认识,但是他和中国共产党继续对新闻自由加 以限制,并且不容忍不同政见的表达。中国的新闻报道仅限于报道官方活动。比如 ,1997年10月江泽民访问美国期间,中国官方新闻界只发表官方的说法,而根本没有 报道江泽民在美国各地遇到的反对中国侵犯人权的抗议示威活动。1997年2月中国 发表了新的新闻条例,禁止新闻媒体对中国宪法提出质疑、泄露所谓「国家机密」 或者「危害国家安全」。 《《西方新闻学的观点不适合中国?《《 但是,目前定居在美国华盛顿地区的前「人民日报」国际评论员、前中国驻美大使 馆政治参赞陈有为认为,「保护新闻记者委员会」是从西方新闻学的观点来考查一 个国家的新闻自由状况的,而这种方法对中国来说并不一定合适。 据「巴尔的摩太阳报」报道,「保护新闻记者委员会」执行主任威廉〓奥姆表示,报 告涉及的大约100个国家的新闻自由状况既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也不是最坏的。比如 北韩和伊拉克就不在报告范围之内。他说,委员会观察的重点是那些仍然可能受到 国际舆论影响的国家,而不是那些完全封闭的社会。 「保护新闻记者委员会」的报告同时承认,尽管中国官方继续对新闻自由严加限制 ,但是在中国政府内和民间,与官方立场不同的政治见解有不断增长的迹象,这是1989年 天安门事件以来所没有的。报告说,由此断定更多的不同政见的表达会导致更大的 新闻自由仍为时尚早,但是江泽民使中国社会更加现代化、深入进行经济改革的愿 望可能最终促成一种更公开的媒体文化。目前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 问题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的陈有为表示,同过去几年相比,普通中国人现在拥有更多 的言论自由,这将成为新闻自由的基础: 「保护新闻记者委员会」的报告在谈到香港的时候指出,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后,一些 香港新闻从业人员担心北京方面进行恐吓,也对香港新闻机构的某些发行人实行自 律的作法感到不安。陈有为认为,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以后,中国政府并没有干预香港 的新闻事业,香港媒体和过去一样仍然享有新闻自由。 《《中国政府仍然关押15名记者《《 报告说,到1997年底,中国政府仍然关押着包括高瑜在内的15名新闻记者,这个数字 在亚洲国家当中是最高的。1993年,中国官方指责高瑜在写给香港明镜月刊的一篇 有关中国金融的文章中透露了「国家机密」,从而判处她6年有期徒刑。尽管高瑜患 有多种严重疾病,中国有关当局拒绝允许高瑜保外就医。1997年5月3号「世界新闻 自由日」那一天,联合国科教卫生组织向高瑜颁发了一笔两万五千美元的世界新闻 自由奖金。北京方面大为恼怒,威胁退出联合国科教卫生组织。 报告说,1997年,世界各地总共有26名新闻记者以身殉职,比1996年少了一人。「保 护新闻记者委员会」执行主任威廉〓奥姆警告人们不要以新闻记者死亡的人数来衡 量世界新闻自由的程度。他表示,随着一些国家自由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独立新 闻记者开始运用他们的新闻自由权力,从而引起某些人的报复和威胁。同时,在新闻 界内部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腐败现象。 ================================================ 6. 知道有多少军警盯着中文论坛吗? http://nacb.com/bbs/freetalk/messages/14810.html 1、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共有三十个公安厅(局)和三十个 安全厅(局),都设有计算机安全监察处。 3、全国三百多个地级市,公安局也均设有计算机安全监察处。 3、还有各军种各军区的情报部门计算机科室。 这些都是专职从事公共的计算机监察和情报管理的部门,还不 包括其他国家机关内从事自身计算机管理的处室,比如武警、 党报机关等单位的计算机科室,。 前三类专职从事计算机公共监控的部门就有好几百个了,每个 单位上网人数不一,但作为专职部门,上网的加起来总有好几 千吧。 国外中文论坛是最重要的情报来源和监控对象,加上这里信息 量大,大部分专职人员隔一两天都要来看看。假设是每个单位 亲共的十个里有一个人,也就有几百人了,而这几百人的发言 是不会有任何顾忌了。相反,其他几千个中立或倾向支持民主 的人则不愿多发言。以免言多有失。 此外,还有那些由宣传部门和共青团分发津贴上网骂民运的专 职大学生,算是编外人员吧。 而一个中文论坛经常发言的网友总共才多少人?这些人又占了 多大的比例? 这样,大家就可以理解中文论坛上为什么有这么多亲共的声音 了,这些声音绝不是十亿中下层中国人的声音。中国的上网费 用数倍于美国,而收入只有美国的几十分之一,计算机在中国 只有2-3%的家庭拥有,是属于最高档的家庭消费品之一,上网 人数只有70多万,其中大部门还是公费的。自费上网在中国是 比买计算机更高档的消费。总之一句话,能上网的人多数是中 国的中高收入者,相当一部分也是中共现政权的既得利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