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号外 1998.04.10 The Chinese VIP Reference Supplement 1998.04.10 ================================================ 1. 共干斥港记者,引发轩然大波 2. 明报社论:随从面斥记者破坏朱熔基营造的开放形象 3. 毛泽东和王维林 4. 经典镜头: 「无名反抗者」的螳臂挡车 5. 魏京生日内瓦大学演讲,吁西方国家支持中国民主运动 6. 美国之音评论中共成立总装备部 7. 传土耳其遭杀害华人商场老板为中共间谍 8. 北大将举行百年校庆,王丹命运讽刺学者名流良心 9. 中央日报社论评柯林顿北京行 两岸发展「赢、赢、赢」 ================================================ 1. 共干斥港记者,引发轩然大波 朱熔基出任总理後第一次出访,没有在英、法两国掀起 “朱熔基旋风”,却在香港引来轩然大波,其中又涉及 新闻自由问题。不过隐藏在其後的,是另一个敏感的中 (共)港关系问题。 新任外交部长唐家璇在英国把示威抗议的西藏人当作蚊 蝇“嗡嗡叫”已经惹人反感,而四月六日中共驻法国一 等秘书苏旭在一位香港记者向朱熔基提问对无疆界记者 要求中共释放狱中的记者高瑜有何感受时,居然大发雷 霆训斥这位记者,更引起香港的同业和市民的强烈反弹 。 这位苏旭对着提问的无线电视记者廖忠平大声训斥说: “你不应问这种问题。我严肃的告诉你,这不是你该问 的问题。你知道吗?当然你新闻可以自由,但是要跟我 们合作一下。你,你任何活动,你可以报导,但是如果 你要再这样的话,往後我们将跟你断绝一切合作。这可 不是闹着玩的,我可严肃告诉你,这是我们总理,你要 作好思想准备,将来跟你断绝一切合作,再不和你合作 。” 什麽事使苏旭出言恫吓,叁次谈到要断绝合作?只不过 是记者问朱熔基对有人抗议请愿的感受。这个问题使朱 熔基不高兴,下面就“狗比主人凶”了。 去年九月朱熔基去香港参加世界银行年会,香港媒体赞 他有幽默感。今年当选总理,香港媒体对他又大捧特捧 。现在问到敏感问题,幽默感就此消失,到底,他是中 共的党官,一看到群众的抗议示威就老羞成怒,记者再 问他感受,无疑是火上加油,没有好声气的回答说“看 不见”,下面当然心领神会,变本加厉去发作。 廖忠平被训得不敢出声,逆来顺受,失去了人的尊严。 看来他很害怕,因为得罪了中共是了不得的事情,当年 就是中共一怒之下,无线电视买了BBC的毛泽东特辑就 不敢播出;在这以前,六四刚过不久,无线不顾香港人 的感受对李鹏作独家专访,问题还要事先提交,李鹏愿 意回答的问题才可提出。以这个标准来看,廖忠平提的 问题自是“越轨”,加上党官的强烈反应,廖忠平恐怕 担心会被老板炒鱿鱼。 无线电视开始没有播出廖忠平被训斥的镜头,但有线电 视却播出了,从而引起社会舆论对苏旭和中共的谴责, 香港记者协会、新闻行政人员协会、摄影记者协会等均 发表抗议声明,认为干预及压制新闻自由,记协更责问 中共有没有“拒绝合作”的黑名单在内,因为“苹果日 报”至今仍被拒绝进入大陆□访。连亲共的新闻机构也 认为这样威胁并不恰当。也有市民和香港民主党成员到 中共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抗议。香港“苹果日报”、 “明报”等发表了社论批评此事。“苹果”的社论说, 用“官威”来欺压我们屈服是万万不可接受的。 事後,廖忠平所属的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新闻及公共事物 总监梁家荣写信给中共的外交部新闻司表示遗憾,要求 苏旭道歉和作出合理解释。而有关录影带则送到外交部 驻港特派员公署。 也有市民在扣应节目中表示气愤,指香港人被当作是“ 二奶仔”,有的认为那是家长在教训小孩。这实际上反 映了对中港关系的不满。苏旭敢对香港记者大发脾气, 对投掷传单的无疆界记者却不敢出声,根本原因是香港 已经“回归”中共,“香港同胞”和国内同胞的地位越 来越接近,也要听任这些党官的颐指气使了。 但中共上下□外的官员都否认这是威胁和干预香港的新 闻自由。外交部发言人唐国强主动发表声明说,现场人 员只是维持秩序,不是警告,不涉新闻自由。然而电视 录下的那些镜头和录音,明明是对着廖忠平所提的问题 ,难道是假的吗? 还有一个插曲。前几年“苹果日报”刚创立,它的记者 和香港的同行同去北京采访一个会议时,“苹果”的记 者被拒绝进去采访,那位记者即告知在场的廖忠平,原 以为他会声援和报导这件事,但廖却说不关他的事,如 今自己也碰上了。对新闻自由来说,各从业员都应该团 结一致,共同维护。 ================================================ 2. 明报社论:随从面斥记者破坏朱熔基营造的开放形象 (台北八日电)大陆总理朱熔基此次访问欧洲期 间,刻意对外营造开放形象,但大陆驻法一等秘书苏旭 日前在镜头前公开训斥香港记者,却令朱熔基的努力化 为泡影。 香港「明报」今天的社评指出,朱熔基此次欧洲之 行空前成功;然而,在最後一站巴黎,却发生苏旭事件 ,中共外交官的恶形恶相透过电视频道传到世界各地, 不但坏了朱熔基新内阁向世界树立了开放务实形象的努 力,更为这次外交旅程留下一大败笔。 「明报」表示,北京应该从苏旭事件中记取叁点教 训:   第一,现在北京领导人以新的姿态登上外交舞台, 开始以儒雅、幽默取代以往的僵硬、刻板,力图在国际 上塑造改革开放的新形象;然而,开放外交的成功不仅 要依靠领导人的个人魅力,还须提升外交官员的普遍素 质,使他们的观念、学养、风度足以适应现代外交的要 求。   第二,中共领导人要在外交上挥洒自如,不但要花 工夫赢得掌声,也须学会如何应对人们的骂声;在今天 的开放社会,抗议与示威对政治人物来说,是家常便饭 ;在讲坛上能应付裕如,固然是自信的表现;在示威人 的包围下仍然不卑不亢,才真正是大国的气度;如果像 苏旭那样想,大陆的总理连一个记者的提问都经不起, 也实在是小看了朱熔基。   第叁,开放外交必须面对全世界,其中自然包括了 各地的记者,关起门来的外交不是开放外交;苏旭对香 港记者的恶劣态度,不像是在巴黎这一国际场合的外交 官,倒像天安门广场上驱赶外国记者的警察。   「明报」又说,苏旭大概是习惯了在内地对付记者 的一套,而不明白什麽是新闻自由,什麽是新闻记者的 职责,更不懂得如何去与独立的媒体打交道。   另一方面,香港无线电视台已就记者廖忠平遭苏旭 训斥事件,向大陆外交部投诉,并要求苏旭道歉。   不过,陪同朱熔基出访的大陆外交部发言人唐国强 在法国表示,大使馆人员当时是在维持秩序,有关事件 不存在压制新闻自由的问题;大陆驻法国大使馆新闻参 赞李蓓芬则表示,苏旭只是表达个人看法,而香港记者 应尊重自己的总理。 ================================================ 3. 毛泽东和王维林 美国“时代周刊”和哥伦比亚电视台合作,正在为二十 世纪寻找一百个影响力最大的人物,其中的“领袖和革 命者”名单有二十人,中国占了两个,一个是毛泽东, 一个是王维林。“毛王”成为一个组合,连司徒华都感 到莫名其妙,因为王维林在六四时虽然徒手阻挡坦克而 名噪全球,但那是作为时代精神的象徵,如果从本人来 说,除非他以後重现并作一番大事,否则有点像“刹那 的光辉”。 不过细想之下,这种搭配或是含有某种深意在内。这个 名单中的“领袖和革命者”并没有“忠”、“奸”之分 ,只要在本世纪中有重大影响即可,也就是“流芳百世 ”可以上榜,“遗臭万年”者亦“公正、公平、公开” 对待之,所以毛泽东、希特勒之流的杀人魔王也可以有 份。 不过中国十二亿人,只有毛泽东来代表有欠公平。老毛 自己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 幼稚可笑的”。美国的这些传媒人士大概也是毛语录的 信徒,所以在“领袖”老毛之外,再找一个“群众”身 份的小王。一个奸雄,一个英雄;一个混世魔王,一个 博爱小生,是“老贼”,一个是初生之犊;一个是虽死 犹生的霸住天安门广场供人膜拜,一个是至今还生死不 明的令人挂牵____按照毛泽东的哲学观点,这组搭配不 正是“矛盾的统一体”吗? 虽然毛泽东曾经不可一世的主宰中国的命运,但是如今 的中国,已经脱离了他的轨迹,虽然他的阴魂还没有完 全散掉,但现在用他一个人来代表中国是已经不合时宜 了。他的黑暗时代已经过去,可是光明却还没有到来。 邓小平并不能代表光明,因为他留下了一大堆没有解决 的问题,例如非常丑恶的贪污腐败,而他自己的家族正 是在他的包庇之下身先士卒。因此根据中共的文艺方针 而要留下“光明的尾巴”的话,王维林就是一个象徵了 。 为什麽不找王丹或魏京生代表中国的光明?如果找上王 丹,中共也许会老羞成怒,视之为“外国反华势力的阴 谋”,从而影响他的“保外就医”,而魏京生现在作为 “民运之父”地位也可疑。倒不如找王维林这个没有争 议的人物,何况因为他现在的情况不明而提供了更多想 象的空间。(凌锋) ================================================ 4. 经典镜头: 「无名反抗者」的螳臂挡车 日期:98年4月9日 星期四 在二十世纪结束前,美国《时代周刊》选出本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领袖和革命者」共二十人 。其中一人须待明年底二十世纪结束时才公布 。现在公布的是十九人。十九人只讲「影响力 」,不计忠奸,故既包括甘地、曼德拉、华里 沙,也包括希特拉、高美尼、毛泽东等人。 亚洲有四个人列名,包括甘地、毛泽东、胡志 明与在八九年「六四」时以血肉之躯挡住一长 列坦克的「无名的反抗者」。《苹果日报》根 据当时的一些报道,说这个「无名的反抗者」 是王维林。 实际上,这位「无名的反抗者」是否真的名叫 王维林,还未经证实。当时有报道称此人为王 维林,十九岁,挡坦克後,即遭拘捕,下落不 明。 八九年底江泽民接受美国着名电视记者巴巴拉 .华达丝访问时,华达丝拿出挡坦克的照片, 问江泽民这人在哪□,江泽民表示不知道,并 说会跟进此事。其後告知华达丝,查过全国被 监禁者的名单,没有王维林此人。 中国方面在这件事上未必说谎话。挡坦克者很 可能当时就躲起来,或离开北京了。当然也有 可能已被拘捕,甚至死去。但无论发生甚麽事 ,外界一无所知。中国当局是否有人知道,也 只能存疑。 不过,挡坦克的场面,却肯定是本世纪的「经 典」镜头。 它反映了镇压者以坦克对付平民的残暴,也反 映了这位「无名反抗者」的「民不畏死」的精 神,更表现了「无名反抗者」的螳臂挡车,以 卵击石的道德勇气。 这种道德勇气使一位在一长列坦克面前的渺小 的人物,身躯显得如此高大,他的道德力量显 出他足以压倒强权。 这样一个「世纪人物」,而且是中国人,我们 却不知他是谁,今天在何方。这是中国的悲哀 ,也是中国人的悲哀 。 ================================================ 5. 魏京生日内瓦大学演讲,吁西方国家支持中国民主运动 (记者杨允达日内瓦七日专电)被西方国家誉为 中国大陆「民主之父」的魏京生,今天晚间在日内瓦大 学发表演讲时,呼吁西方国家的人民维护世界人权,支 持中国大陆的民主运动。 魏京生的演讲会是由日内瓦大学社会学系主办,参 加演讲会的有日内瓦大学社会系系主任罗修、中国问题 专家、学者和旅居瑞士的华侨、留学生约叁百多人。 魏京生说,欧美西方国家近年来对中共人权所采用 的双重标准,令人失望。美国和欧盟十五国代表认为中 共人权现状「已有显着改善」,决定不再在今年叁月十 六日至四月十八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五十四届联合国 人权委员会年会中,提出「谴责中共人权纪录决议案」 ,更是令人痛心。 他说,西方的政治家,眼前祗知道赚钱,罔顾中国 大陆人权。联合国的人权宣言发表了五十年,仍然允许 中共一党专政,实行暴政,藐视人权,完全是在开倒车 。 他强调,中国大陆的民主反共运动绝不会受国际间 弥漫的姑息妥协气氛而停止,反而在不断壮大之中。他 说,目前正是中国大陆人民需要国际友人支援的时候, 他希望西方国家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伸张正义,适时 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援助,使中国早日建立民主制度 ,十二亿中国大陆人民能享有民主自由。 他在答覆听众问题时说,中共政权高层人士贪污无 能,根据香港的统计,每年中共高干在中国大陆搜刮的 赃款汇到外国银行的数额高达数百亿美元。大陆农民和 工人劳动的成果,全部落入共党高干的口袋。 魏京生今年四十八岁,於一九七八年在中国大陆献 身民主运动,出版「北京的春天」,被中共指为异议份 子,次年被捕下狱,去年十一月被释,以「保外就医」 的名义赴美就医,现居纽约,曾於二月间访问德国、英 国和法国,在海外为争取中国大陆人民的自由和民主而 奋斗。 ================================================ 6. 美国之音评论中共成立总装备部 (台北八日电)针对共军在既有叁总部外,新设 总装备部,美国之音引述相关专家说,这反映中共「军 事革命从理论走上行动」,以及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 万年以职业军人的角色,推动共军提高战斗力的精兵政 策。 报导引述专家说,共军以往受部门主义及路线斗争 影响,在跨兵种协同作战方面「是非常落後的」,但这 次成立总装备部,「恐怕是从装备和技术方面,为未来 的联合作战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组织结构」。 专家指出,美国的军事革命是从武器装备先变化, 进而带动理论和编制的变化,而中共则是从理论和思想 的变化,进而带动编制与武器装备的变化;「现在看来 ,(中共)军事思想已开始落实到编制以上的变化,其 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总装备部的组建」。 但也有专家指出,中共党与军的不分,是影响中共 军事专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设立总装备部,虽能推 动武器装备现代化,但整体上不会对共军现代化起到决 定性作用。 针对上述说法,这则播报引述其他专家不同看法说 ,共军当前政治工作主要是为维持军队战力;「尤其是 张万年,完全是职业军人领导发展的局面,而且最近才 是日新月异的,精兵政策是讲高效的」。 这名专家认为,共军已不再如林彪在文革时期的泛 政治化,所以战斗力有提高,和文革结束後,也就是一 九七九年对越南作战相比,现在的战斗力「恐怕要提高 几倍到十倍的样子」。 ================================================ 7. 传土耳其遭杀害华人商场老板为中共间谍 (记者郭传信安卡拉七日专电)据旅居土耳其新 疆异议人士今天指出,日前遭两名枪手以灭音枪自脑後 击毙的伊斯坦堡「中国城超级商场」合伙人许月珍(译 音,女,四十一岁),实际身分是中共驻伊斯坦堡总领 事馆的情报工作人员。 据警方表示,两名黑发年轻凶手五日晚间约七时左 右,进入位於伊斯坦堡闹区「中国城酒楼」地下室的「 中国城超级商场」,死者许月珍当时站在靠近门口的柜 台里,凶手不发一语举枪击毙许月珍後,随即逃逸,店 里伙计虽紧急将许月珍送医急救,仍不治死亡。 事发後,警方拒绝透露调查详情,并封锁凶杀现场 至今,禁止媒体进入拍摄。「中国城酒楼」及「中国城 超级商场」也关门停业,电话无人接听。但据了解,由 於酒楼及商场均无财物损失,中共驻土耳其外交人员已 要求土耳其当局就「可能政治谋杀动机」方向进行调查 。 据警方表示,凶杀现场遗留新疆独立运动组织的旗 帜与手册。警方怀疑两名行凶枪手可能来自新疆独立组 织「东土耳其斯坦解放组织」。据指出,凶手一枪击中 许月珍脑後右耳下方毙命,手法与中东回教」哈玛斯」 圣战组织相似,杀害目标手法如非一枪毙命,即是割喉 。 不过,上述新疆异议人士今天接受记者电话访问时 ,否认该案与新疆独立运动组织有关。但透露许月珍实 际身分是隶属中共驻伊斯坦堡总领事馆的情报工作人员 ,并与伊斯坦堡另一家「香港大酒楼」负责人徐益勤有 姻亲关系,而徐益勤实际也是「中国城酒楼」及「中国 城超级商场」的主要负责人。 据上述人士表示,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两家由中共「 官方」经营的华人餐厅,包括北京市政府经营的安卡拉 「黄金公园」饭店与安卡拉市区中心的「丝绸之路」饭 店,也都曾经由中共派驻身分可疑人物为餐厅经理,其 中两名现在身分已改为中共官方媒体驻安卡拉特派员与 记者。 据了解,徐益勤是中国大陆温州人,约四年前自匈 牙利移民至伊斯坦堡开设「香港大酒楼」,并在去年相 继增设「中国城酒楼」及「中国城超级商场」。稍早, 一位要求匿名的可靠消息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徐益勤开 设餐厅的同时,也在土耳其开设多家人头公司,伪造聘 书,自大陆温州先後带出约六十人至伊斯坦堡工作打杂 或伺机偷渡至欧洲国家。 这位人士表示,徐益勤等人可能由於台面的餐饮事 业以及台下的人蛇勾当扩张迅速,引起同行或有心人士 的眼红,因而起意勒索加害。据表示,在许月珍遇害前 ,曾传闻有人向「中国城酒楼」及「中国城超级商场」 勒索五万美元,但为徐益勤等人拒绝,可能是导致许月 珍遇害的主因。 ================================================ 8. 北大将举行百年校庆,王丹命运讽刺学者名流良心 (台北八日电)北京大学将在五月初举行百年校 庆,中共校党委书记任彦申表示,已经有一百叁十多位 世界着名大学的校长,确认将参加校庆期间北大主办的 「世界大学校长圆桌会议」。   另外,有两千多名学者、专家将参加由北大主办的 十二个国际学术会议,还有六、七十家世界大型企业的 领导人,也会参加北大的百年校庆。   北京「中国青年报」报导,「世界大学校长圆桌会 议」是北大百年校庆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大陆教 育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高层次、大规模的国际交流。会 议将分别就「二十一世纪高校的使命与角色」、「二十 一世纪的教学要求」、「二十一世纪高校与社会的联系 」及「大学的管理与财政来源」等四个议题进行探讨。   包括哈佛、史丹福、普林斯顿、牛津、慕尼黑、东 京、早稻田、京都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的校长,将参加 这次圆桌会议并访问北大。 至於专题学术会议,包括「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化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数学科学前沿展望研讨会」 、「汉学研究国际会议」、「中国的崛起与二十一世纪 的国际格局」、「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等,都备受学界关注。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可望参加 上述化学国际研讨会。 ================================================ 9. 中央日报社论评柯林顿北京行 两岸发展「赢、赢、赢」 中央日报社论   美国总统柯林顿即将在六月下旬访问中国大陆,尽管华府与北京还在谘 商细部的行程安排,但已有媒体迫不及待地铺陈这场新闻主秀;届时,台 海两岸与美国的关系又势必成为喧腾的焦点。对此,必须澄清的事实是, 台北、华府与北京间的叁组双边关系架构已臻於成熟稳定的阶段;其中任 何一组关系的强化,不仅不会以牺牲另外两组的利益为代价,且将更有利 於整体叁组关系的稳定。诚如美国对两岸政策所揭示的原则,华府所寻求 的是同时与台北和北京建立巩固亚太地区安定的战略目标,以追求美国的 最大利益;因此,台湾对於自身的国际战略与经济地位应有充分的自信与 定见。  在江泽民去年十月访问美国後,柯林顿的中国大陆之行,可以视为美国 与中共建立所谓战略夥伴关系的一个必然过程。然而,值得重视与强调的 一个现象是,自华府於一九九六年逐步与北京发展全面性交往关系以来, 可以清楚看到,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也愈趋於密切,丝毫没有传统叁角不等 边关系的思维。去年年底,国务院主管东亚事务的助卿陆士达曾明确提出 美国与两岸关系可以同时增进的说法;而柯林顿总统在年终记者会中,也 以「最严重关切」的加强语气,重申了美国对台湾的安全承诺。由美国对 两岸的政策轨迹分析,华府正试图将对台湾的政策摆脱於与中共关系正常 化之外,寻求与台北和北京间建立一种平行的关系架构。  当然,从中共的策略来看,与美国发展战略对话关系的目标之一,就是 要利用与美国的外交管道解决所谓「台湾问题」。正因为如此,美国不得 不被动的与中共在多次会谈中讨论所谓的台湾议题;但最终都是以各自表 述立场的结果收场。就此而言,北京仍然无法接受华府所提出与两岸发展 「赢、赢、赢」的「叁赢」政策,甚至寻求突破美国的这个政策思维,企 图将美「中」台关系结构拉回到传统的叁角关系模式当中。  美国是否会屈从中共的策略,关键很显然在於美国的总体利益考量。就 像是一九九五到九六年间,美国派遣两个航空母舰舰队巡弋台海,华府当 时即明确告诉我方,美国此举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同样的,美国之所以会 提出与两岸发展叁赢的关系架构,是基於这是最符合其利益的考虑。更明 确说,华府在发展与中共建立双边战略关系,以及与两岸建立叁赢关系架 构的两个选择上,其政策结论是後者的利益超过了片面与北京发展关系。  华府对两岸的政策结论,除了高度肯定台湾的民主化成就外,在现实面 上尤其凸显台湾具有不容忽视的战略与经济地位。就战略地位而言,台湾 海峡局势的稳定是两岸共同的责任,华府只有与台北和北京建立稳固的双 边关系,并从而促成两岸关系的和缓,才可能确保台海形势的长治久安。 再就经济地位来看,台湾是美国第六大贸易夥伴,华府固然愿意与中国大 陆发展更多的商机,但却显然不愿意以影响台湾市场为代价。因此,美国 与中共关系的加强是基於全球战略的考虑,但台湾的前途却也攸关亚太地 区的安定,以及美国的国家利益。这正是我们所强调,台湾应建立充分自 信与定见的道理所在。  美国试图以全新的政策思维营造与两岸的关系架构,中华民国政府也一 再重申愿意寻求一个两岸双赢的结果;然而,遗憾的却是,中共始终摆脱 不了利用各种可能途径打压台湾的心态。可以预料的是,在柯林顿六月下 旬访问中国大陆前後,北京还是会提出台湾议题;不过,基於美国既定的 政策,华府绝无可能回应中共的无理要求。  美国与中共加强战略对话关系,除了有其全球大战略的考量外,也希望 能将北京纳入国际体系的行为规范。而从台海形势分析,美国与中共的战 略对话也有助於两岸互动的理性化发展。因此,我们对於柯林顿访问中国 大陆并无主观上的好恶,更乐见华府与北京关系的改善,最终能说服中共 接受华府、北京与台北间叁赢的政策。 http://www.cdntaipei.com/daily/1998/04/09/text/870409b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