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号外》1998.04.20 The Chinese VIP Reference Supplement 1998.04.20 《小参考》总第46期1998.04.20 ================================================ 1. 香港支联会对王丹获释既高兴又难过 2. 香港政治评论员评王丹获释 3. 王丹是中共送给柯林顿的「免费礼品」 4. 海外民运人士评王丹获释 王军涛喜 沈彤忧 5. 王丹被释赴美展开人生新旅程 6. 香港民主派人士吁国际勿以为中共人权改善 7. 纽约时报报导中国大陆异议人士王丹获释 8. 欢迎王丹出狱,但愿潜心读书 问题是:民运传统火炬如何传? 9. 毛泽东、王维林:老魔王和小牛犊 10. 香港言论自由的危机 11. 《李鹏下台平民愤》嵌字诗的来龙去脉 ================================================ 1. 香港支联会对王丹获释既高兴又难过 (记者张谦香港十九日电)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 主运动联合会发言人张文光今天表示,支联会对一九八 九年北京学运领袖王丹获释,既高兴又难过。 张文光接受媒体访问时说,支联会高兴的是王丹终 於获得自由,可以离开大陆的监狱。但难过的是王丹的 自由终点不是自己的国家,而是美国。 张文光表示,这次中共释放王丹,让他以「保外就 医」名义赴美,纯粹是一项政治交易,是为了讨好即将 访问大陆的美国总统柯林顿。 张文光批评中共方面仍将异议人士视为「政治人质 」,并把异议人士放逐海外,使他们无法在大陆制造麻 烦。他说,这是令人难过和遗憾的做法。 但无论如何,王丹获释是令人高兴的事。张文光表 示,希望王丹赴美後继续读书,为中国的民主多做一些 事。 ================================================ 2. 香港政治评论员评王丹获释 (记者张谦香港十九日电)香港九十年代杂志总 编辑李怡今天表示,中共方面让前北京学运领袖王丹「 保外就医」赴美,是要为美国总统柯林顿访问中国大陆 前营造良好的气氛。 李怡表示,去年中共国家主席访美前释放了魏京生 ,这次又在柯林顿访问大陆前释放王丹,是意料中事。 他相信中共与美国在释放魏京生和王丹事宜上,早 有妥协。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表示,中共方面此时释放王丹, 自然使人联想到事件与柯林顿访问大陆有关。他并说, 从目前的形势发展看,美国的大陆政策对中共是有利的 。 ================================================ 3. 王丹是中共送给柯林顿的「免费礼品」 (记者宋秉忠特稿)在美国总统访问大陆前夕, 中共今天宣布,六四天安门事件的学运领袖王丹已赴海 外就医。对中共来说,此举既能断绝异议分子在境内串 连,同时又能改善国际观瞻,何乐而不为? 柯林顿是六四事件後第一访问大陆的美国总统,王 丹是六四事件後遭通缉的二十一名大陆学生之首,中共 现在又选择在六四周年前夕释放他(王丹不久前还预测 ,六四之前不可能获释),显示北京急於摆脱天安门事 件带来的不良形象。 据了解,王丹和去年底魏京生的获释,除了国际压 力外,还与两人终於同意在出狱後离开大陆有关。因为 ,直到去年九月中共十五大召开期间,大陆司法部长萧 扬还在国际记者会中对外宣称,王丹和魏京生身体状况 正常,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 魏京生和王丹两人在前一次获释後,都因为积极参 与大陆内部的民主运动,而再次遭到逮捕。根据中共司 法部门的说法,魏京生是在一九九叁年九月假释後,「 进行了阴谋颠覆政府活动」,而於一九九五年十二月被 以「阴谋颠覆政府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王丹则 是在九叁年二月十七日被假释後,「与境外势力勾结, 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而於九六年十月叁十日被 以「颠覆政府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 利两年。显示中共对於民运人士在大陆境内的活动,非 常敏感。 另一方面,过去视人权问题为畏途的中共,近年来 在大陆留学生的建议下,对人权问题化被动为主动。其 中最突出的动作,莫过於安排前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 化部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朱穆之,出任「中国 人权研究会会长」;在这个组织的策划下,大陆自一九 九一年以来陆续召开十多次全国性的人权理论研讨会, 以及百馀次小规模会议;一九九叁年曼谷会议和维也纳 世界人权大会,以及北京世界妇女大会期间,中共也都 是藉「中国人权研究会」出面与世界人权组织周旋。   海外的大陆留学生还协助中共翻译、收集、整理各 国有关人权的文件,进行全面研究,其目的当然不是为 了提升大陆的人权状况,而是企图「引经据典」地反击 西方的人权批评。 而从欧盟和美国接连宣布放弃在联合国提案谴责大 陆人权的情形看,中共以经济利益和国际宣传双管齐下 的策略,已经化解大陆民主运动的外来助力;在此同时 ,随着魏京生、王丹等重量级民运领袖陆续遭「流放」 ,大陆民主运动已面临六四以来的另一阶段。 ================================================ 4. 海外民运人士评王丹获释 王军涛喜 沈彤忧 (记者张谦香港十九日电)流亡美国的中国大陆 异议人士,今天都表示欢迎前北京学运领袖王丹获释, 其中王军涛表示,中共先後释放魏京生和王丹,以及愿 意签署两条国际人权公约,显示出它在处理政治犯方面 ,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态度。 王军涛接受香港媒体长途电话访问时说,王丹的获 释显示出大陆正在发生一些变化。在面对国际的压力下 ,包括江泽民等领导人,均愿意采取一些灵活的措施。 不过,另一位流亡美国,与王丹是同学的沈彤则表 示,中共接二连叁释放着名民运人士,将会令西方国家 降低要求中共改善人权的压力。 他担心,今後中共方面将会更肆无忌惮地压制人权 、宗教和民运活动。 ================================================ 5. 王丹被释赴美展开人生新旅程 (记者张珑台北十九日电)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 门事件中的学生领袖王丹,在大陆先後两次、近五年的 监狱禁闭後,今天终於走出牢笼、走出大陆,带着所有 关心大陆民主运动发展人士的期许,飞往美国,展开他 生命中另一段旅程。 在所有参与六四民主运动事件的大陆青年学子中, 曾就读於北京大学历史系的王丹,受到更多了解大陆民 运的海内外人士的关切和肯定。不仅是王丹个人较其它 民运学生更平静稳定的人格特质,而且与他接触过的人 士认为,王丹的思虑周密、志行单纯,在参与民主运动 中,没有太多个人现实、利害得失的考量。以他的年龄 、经历和想法与其他的民运人士相较,王丹有更大的可 塑性。 叁十叁岁的王丹是吉林人,父母亲都是从北京大学 毕业的大陆高级知识份子,王丹对北大有根深蒂固的感 情。王丹回顾他的生命过程中,最值得他高兴的事是接 到北大的入学通知,而最不开心的事是在狱中知道北大 开除他的学籍。 一九九叁年王丹假释出狱後,立即向北大申请复学 ,虽然未获接纳,但是并未改变王丹对北大的归属感; 他曾说:「北大虽然拒绝我复学,我也无意到其他学校 就读。」此後,求知欲炽旺的王丹选择了美国柏克莱大 学函授教学的方式自修,未进大陆任何大学。 王丹曾对友人说,北大的自由学风及民主传统深深 影响了他,也促使他走向以一生争取自由、民主的道路 。八九年六四事件後,这位被中共列为第一名缉拿的学 生领袖被判十年徒刑,在狱中,读书、思考是生活的重 点。 他第一次出狱後曾透露:「我最常看的是政治和历 史方面的书籍,特别是外国学者所写一九四九年以後的 中国当代史,我希望从多方位的角度,审视这段历史演 变。」 在所有看过的书中,影响王丹最深刻的是约翰密尔 的「论自由」,此外麦克法夸尔的「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美国精神」等,也给他相当启示。这些书,他每 隔一段时间就要再翻阅、再反刍一次。 一九九叁年二月二十八日,王丹坐满监满叁年五个 月後假释出狱,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在大陆萌发, 私人企业、个体经济的兴起,改变了计划经济「大锅饭 」时代「大家一样穷」的社会现象,一部分人先拥有了 财富,影响所及,社会价值观念也有了许多变化。 王丹当时的观察是,发展私人企业的结果使个人拥 有财富,这项因素会对民众心里产生微妙的变化,促进 保护个人权益的意识觉醒,这正是走上政治民主的重要 因素。 王丹说,老百姓追求财富并不代表因而会淡漠对政 治民主、自由的关心,相反的会更实质性的追求自由民 主,这比空喊口号更切实际,也因此他对大陆实现民主 的信心,比一九八八年那段时期还充足。 他认为,社会上中产阶级增多後,势必会影响政策 走向,这是他所谓「财富制约权力」的立论。 观照王丹的想法与大陆社会近年的发展,大体脉络 相绞合。近年大陆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期间,尽管中共 党的强力压制仍有效,但是议案审查过程中,反对和制 衡的声浪在逐年增加。 不过,大陆的现实究竟距离「民主、自由和人权是 小老百姓现实生活中的环节」的情况还很遥远,出狱後 没有找到工作,依靠在海内外刊物发表文章的王丹,九 六年十月叁十日,再度以「颠覆政府罪」,被判有期徒 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监禁在辽宁省的锦州监 狱,直到今天以保外就医的方式,重获自由。 叁十叁岁的王丹,今天离开北京时,要求家人为他 准备的物品中,最重要的是「他要读的书籍」。熟知他 的友人也深信,王丹到美国後,会依自己的心愿,以选 择到大学就读作为第一考虑,从充足自己的学识、开拓 自己的眼界切入,深耕未来。也因此,关心人士对他的 期许,尤重於他人。 ================================================ 6. 香港民主派人士吁国际勿以为中共人权改善 (记者刘坤原香港十九日电)香港民主派领袖李 卓人今天呼吁国际社会,勿以为中共连续让魏京生及王 丹保外赴美就医,是在改善人权方面的一大进步。李卓 人说,把民运人士赶到国外,正是中共践踏人权的具体 表现。 李卓人强调,中共如果有诚意改善人权,就应尊重 当事人的意见,让民运领袖留在大陆,并让他们享有言 论的自由,而不是把他们赶出境,流亡海外,有家归不 得。 李卓人呼吁国际人士,尤其是美国当局,不要以迫 使中共放人出国为满足,更不要天真地以为这是美国与 中共在人权问题抗争上的一大胜利,而松懈了对大陆人 权状况的关切。 ================================================ 7. 纽约时报报导中国大陆异议人士王丹获释 (记者黄矿春纽约十九日专电)纽约时报今天以 头版转内页的方式显着报导,中国大陆着名异议人士王 丹获中共以保外就医名义释放,并被送往美国。 纽约时报在这篇发自华府的报导说,王丹是由一名 美国外交官陪同从北京登机飞往底特律。他可望在底特 律会见中国大陆异议人士。 报导重申,王丹的获释是华府与北京在叁月间所达 成的一项协议的一部分,以交换美国不在今年的联合国 人权委员会议中提案谴责中共的人权政策。 纽约时报说,该报於四月初首先报导此一消息。中 共官员在当时则否认有此一协议,但表示为医疗释放人 犯是人道的做法,最後的决定权在司法单位。然而王丹 的获释与魏京生一样,都是中共最高层的一个政治决定 。 白宫官员在得知王丹获释的消息之後表示高兴。目 前正在智利参加美洲国家元首高峰会议的柯林顿总统可 能在今天稍後就此事发表谈话。 报导另披露,在一九九叁年因为在香港报纸撰发有 关中共预算的新闻,被中共以□露国家机密罪判处六年 徒刑的记者高瑜,及目前正在监狱中服叁年徒刑,健康 情况很差的中国大陆工运人士刘念春,也可能将获得释 放。 ================================================ 8. 欢迎王丹出狱,但愿潜心读书 问题是:民运传统火炬如何传? 王丹终於获准保外就医了。 不管中共是迫於压力也好,或者自己“觉悟”也好,这 都是非常好的消息。他是香港人最系念的学生领袖,也 是最具道德上的力量,因此香港人无疑是非常欢迎的。 王丹第二次入狱时,邓小平还活着,希望有关“六四” 的一切,都算在邓小平身上,中共现领导集团要逐渐去 掉“六四”的包袱,负荷祗能是越来越轻,而不可有任 何的增加。同样,类似“六四”的其他包袱也不应该自 己再找来背上了。做坏事容易,所谓“一念之差”和“ 一失足成千古恨”,但要洗脱,可就没有那样简单了。 就如“六四”解放军清场,一声令下,坦克就可以进城 ,但是要平反“六四”就已经要顾这顾那,後遗症不知 要多少年才能消除?而在史册□是永远记载,无法抹煞 了。 王丹出狱,和六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北京有关,和五 月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应该也有些关系,否则在北大 师生、校友欢庆的时候,他们会忘记还在狱中受苦受难 的王丹吗?王丹的父母能有一丝的欢欣心情吗?还能奢 谈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及北大的兼容并包精神吗?江 泽民如果获授法学荣誉博士的头衔,人们该怎样评价这 个“法”? 中共十五大後,看出中共领导集团是想做一些符合时代 潮流,有助於融入国际社会的事,但本性难移、沉□难 除、积习难改,光靠共产党的“英明”进行自上而下的 闭门改革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群众,由群众来推动, 才会快一些、好一些。 而我们看中国的人权问题,也不应拘泥於放几个名气大 的异议人士,当然这些人都应该放出来,但更重要的是 要做观念上的改革,提高全国人民认识作为“人”的价 值,重视他人和自己的尊严。在这方面,“公检法”问 题最严重,因此必须带头。 王丹来美国,在稍事休息和医病之後,应该清静一下, 不要像魏京生那样被传媒层层包围而透不过气,把脑袋 □面的东西都□出来了;到外面世界看看长长见识是必 要的,但不必周游列国发表讲话。当然更不要□到某些 所谓“海外民运”的浑水□。希望王丹能够潜心读书, 补上被共产党糟蹋而被浪费的光阴,为自己和国家不论 在学识上还是修养上打下坚实的基础。王丹作为民运主 要领袖中还幸存的绿洲,但愿假以时日,扩大绿化范围 而不被沙漠化。 最後向王丹的父母,我的同代人慰问,你们承受了不少 的煎熬,向你们致敬。(林保华) ================================================ 9. 毛泽东、王维林:老魔王和小牛犊 美国“时代周刊”和哥伦比亚电视台合作,正在为二十 世纪寻找一百个影响力最大的人物,其中的“领袖和革 命者”名单有二十人,中国占了两个,一个是毛泽东, 一个是王维林。“毛王”成为一个组合,有些令人摸不 着头脑,因为王维林在六四时虽然徒手阻挡坦克而名噪 全球,但那是作为时代精神的象徵,如果从个人影响力 来说,除非他以後重现并作一番大事,否则有点像“刹 那的光辉”。 不过细想之下,这种搭配或是含有某种玄机在内。 这个名单中的“领袖和革命者”并没有“忠”、“奸” 之分,只要在本世纪中有重大影响即可,也就是“流芳 百世”可以上榜,“遗臭万年”者亦享有同等的权利, 所以毛泽东、希特勒之流的杀人魔王也可以有份。 不过中国十二亿人,只有毛泽东来代表有欠公平。老毛 自己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 幼稚可笑的”。美国的这些传媒人士大概也是毛语录的 信徒,所以在“领袖”老毛之外,再找一个“群众”身 份的小王。一个奸雄,一个英雄;一个混世魔王,一个 博爱小生;一个有名,一个迹近无名;一个是“老贼” ,一个是初生之犊;一个是虽死犹生的霸住天安门广场 供人膜拜,一个是至今还生死不明的令人挂牵____按照 毛泽东的哲学观点,这组搭配不正是“对立的统一体” 吗? 虽然毛泽东曾经不可一世的主宰中国的命运,但是如今 的中国,已经脱离了他的轨迹,虽然他的阴魂还没有完 全散掉,但现在用他一个人来代表中国是已经完全不合 时宜了。他的黑暗时代已经过去,可是光明却还没有到 来。邓小平并不能代表光明,因为他留下了一大堆没有 解决的问题,例如非常丑恶的贪污腐败,而他自己的家 族正是在他的包庇之下身先士卒。因此根据中共的文艺 方针而要留下“光明的尾巴”的话,王维林就是一个象 徵了。 为什麽不找王丹或魏京生代表中国的光明?如果找上王 丹,中共也许会老羞成怒,视之为“外国反华势力的阴 谋”,从而影响他的“保外就医”,而魏京生现在作为 “民运之父”的地位也并未得到共认。倒不如找王维林 这个没有争议的人物,何况因为他现在的情况不明而提 供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王维林是“六四”反屠杀的象徵,把他列为本世纪的重 要人物,表明世人没有忘记“六四”屠杀,中共要淡化 也淡化不了,气死那些独裁者。 (凌锋) ================================================ 10. 香港言论自由的危机 徐大炮在北京发难,炮轰香港电台的言论自由,经党和 国家的领导人表态不予支持後,风波似乎就此告息。但 是事情决非如此,因为徐大炮所代表的是一种政治势力 ,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就是不需要面对人民群众,只 要讨好当权者的既得利益集团。而言论自由无疑是把他 们置於社会监督之下,他们当然不会甘心。因此就在李 瑞环和江泽民先後表态後,也仍有攻击言论自由的声音 此起彼伏。 例如一篇据称有新华社背景的专栏文章谈到好些香港人 在泰国感染到霍乱,但泰国官方和舆论同仇敌忾,死不 认帐,外界也无可奈何。作者於是感叹香港有禽流感时 ,香港传媒逼得政府走投无路,只有杀鸡了事。显然, 在作者眼□,香港传媒不如泰国传媒“爱国”。董建华 开始也指责香港传媒“渲染”禽流感,後来疫情扩大, 把鸡杀了,疫情也得到了控制,他才不出声。不过也可 想像到他对舆论监督始终有心病,所以对徐大炮反言论 自由的发言深有同感,表示要研究和跟进。 最近因为香港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取消对涉嫌制造扩大报 纸销量假象以欺骗广告客户的星岛集团主席胡仙的检控 ,因为不愿说明任何原因而引起舆论哗然。由於胡仙是 全国政协委员,董建华又在星岛集团担任非执行董事长 达八年之久,竞选特区首长时才让给弟弟董建成去做。 因此人们难免怀疑其中是否官官相护,又是否爱国人士 享有法外特权?这种舆论监督是很必要的。但在一个讨 论会上,由香港新华社扶植的工商政党的发言人就指责 因为香港报纸把这事当头条才引起市民的关注。唉,这 又是言论自由的罪恶了。 看来,只要香港没有民主制度的保障,言论自由迟早要 被这些有权有势的“爱国人士”所扼杀,当然香港的人 权和法治也会随着被扭曲和消失。 (林念) ================================================ 11. 《李鹏下台平民愤》嵌字诗的来龙去脉 最近轰动公众舆论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李鹏下台"的嵌字诗的消息传出 後,本报记者从北京方面得知,人民日报社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发稿编辑是有意为之, 而且原稿分栏抄於方格稿纸上,确也不易辨识所嵌字句,遂准备将此事按工作失误处 理。又据悉,此诗正发於人大召开之前,且经外电报导,已在北京传开。中国方面相 当恼火。但考虑到"海外版"在国内个人订户很少,也只宜低调处理。 《新闻自由导报》记者在洛杉矶同学帮助下,已找到嵌字诗作者,并作了简短采访。 以下是采访纪要及嵌字诗的第一稿和最後定稿。 记者∶请问您是怎样想起写嵌字诗这个主意的? 答∶这还是一年前的事情了。天安门"六.四"的是非功过,自有後人去道长说短, 但它居然以屠杀为收场,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忧虑和愤慨。我以为这一切原是可以而且 应该避免,差在就差在当时对李鹏的恶劣态度上。当时大家对李鹏的失望和痛恨,恐 怕与从前大家对北洋军国和蒋介石政府差不多了。荒谬的是,民愤岂可灭?但同学们 除了聊天泄愤之外,多有无可奈何之感。记得古人曾用"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的词句,幽默地抗议满清政府的横行,今日何妨不来个继承传统,如法泡制一点新笑 话来泄一下民众之愤呢?於是我拼凑了几句歪诗,比一些想言不不敢言的"自由"言 论,挟杂於其中,以求得友人们会心的一笑。我想这是有利於当时大家的身体健康的 。 记者∶能讲一讲创作经过吗? 答∶这首诗写了两稿,最後定稿其实是几个人的共同工作(见附件)。友人们读後觉 得份量太轻,不足以表达大家的心情。有人说得"平民愤"才行。於是又加修改,几 易其稿,终於定成投稿时的文字。读起来也不很牵强附会了。大家叫好,提议乾脆加 一小序,堂堂正正地投送《人民日报》,让"奇"文天下共欣赏。大不了浪费45分美 金的邮费。投出以後,如石沉大海,本来大家对它不抱什麽希望,一个玩笑而已。不 料一年以後居然刊登出来了。这下子大家都乐坏了,真是抚额相庆,拍手称快,好像 李鹏真的不久了一样。 记者∶现在这首诗已经引起了世界的注意,您有什麽感想吗? 答∶我一方面是感谢人民日报某位编辑,偶而一个疏忽而让它与广大读者见了面,为 大家增添了一个茶馀饭後的谈笑小品,尤其是正当政府换届的时刻。另一方面,却是 对不起那位编辑,唯恐此事给他带来麻烦。这原是我未及想到而且不愿去想的事。但 愿其上级领导是明理之人,大火而不殃池鱼,让那位无辜的编辑顺利过关,以解除我 的内疚之情。 记者∶您不想对我们的读者说几句话吗? 答∶这原是小事一桩,希望不要引起轩然大波。如果言论真的广开了,大家有了说话 的地方,这种把戏也不会再有人玩了。 (初稿) 春风吹拂摧桃李 海外学子展鹏程 重任在肩下大力 勇攀高台望北京 天生我才该报国 振兴中华有精神 定叫神州添光采 东方报晓分外明 (定稿) 七律.元宵 元宵佳节之夜,登格里菲斯天文台,隔洋望乡,赋句自勉 东风拂面摧桃李 鹞鹰舒翅展鹏程 玉盘照海下热泪 游子登台思故国 休负平生报国志 人民育我胜万金 愤起直追振华夏 且待神州遍地春 注: 这首诗刊登在<人民日报>(海外板)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