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号外》1998.04.26 The Chinese VIP Reference Supplement 1998.04.26 《小参考》总第51期1998.04.26 ================================================ 1. 大陆政治犯姚振宪获释但弟弟仍系狱 2. 大陆异议人士徐文立不愿出国被刁难,徐夫人抵纽约参加座谈会 3. 美促华释放低知名度政治犯 续谋求改善人权状况 4. 港报吁中共勿以异议人士为政治筹码 5. 《今日美国报》称王丹赴美真正获利的是中共当局 6. 《华尔街日报》指王丹获释不应被解释为中共重视人权 7. 港报高度评价王丹记者会表现 8. 港报澄清王丹对六四学运是「愧」而不「悔」 9. 民主沙龙在纽约:王丹清新的呼声 ================================================ 1. 大陆政治犯姚振宪获释但弟弟仍系狱 (北京二十五日美联电)香港「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 」声称,身体染病、两年徒刑已快服完的大陆政治犯姚 振宪,今天获中共释放,不过姚振宪的弟弟姚振祥,则 仍旧被关在狱中,中共对让姚振祥保外就医的吁请,根 本不理不睬。 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说,姚振宪是从服刑的江苏 劳改营被放出来,据他表示,他的健康状况很差,获释 後他做得第一件事情就是进医院接受治疗。 姚振宪的弟弟姚振祥是上海人权团体的成员,被中 共视为异议份子,两兄弟在一九九六年被捕,关押期间 曾遭中共武警的施暴毒打。 民运信息中心指出,最初,中共武警是以姚振祥非 法离境、姚振宪帮助弟弟非法离境的事由,拘押姚氏昆 仲;後来改口指控两兄弟散播色情录影带,并根据此一 罪名判处姚振祥叁年劳改徒刑,判处姚振宪两年劳改徒 刑。 中共武警有权不经审判即判处人民劳改徒刑。 ================================================ 2. 大陆异议人士徐文立不愿出国被刁难,徐夫人抵纽约参加座谈会 (记者黄矿春纽约二十四日专电)中国大陆北京异议人 士徐文立二十四日开车送太太贺信彤到机场搭机赴美国 时,被交通警察故意拦截刁难,直到其太太上飞机之後 才被释放。 根据香港「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今天传抵纽约 的消息,徐文立对中共这种违背人之常情的行为表示愤 慨。 该中心说,徐文立在二十四日上午用吉普车送太太 去机场,一出门就被监视他的两辆公安局车子跟踪,在 快到机场时被叁名交通警察拦截,说他的车有事故嫌疑 ,需要带去交通大队协助调查,交通警察代为送其妻单 独去机场搭机。 徐文立的女儿徐瑾在美国一所学院主修现代雕塑, 今年毕业,因成绩特别优秀,校方将为其举办个人作品 展,并邀请徐文立夫妇参加开幕仪式。 中共当局在得知此一消息之後曾力劝徐文立应邀赴 美,但是他担心出国之後就回不去而决定不去,仅由太 太代表出席。中共当局为此曾不断向他施压及骚扰,希 望他改变初衷。 徐文立在给「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的一份声明 中表示,不管当局采用什麽手法也阻挡不了他留在大陆 从事民主人权事业的决心。他坚定地说,宁可再次入狱 或「意外」死在大陆,也不愿离开中国。 现年五十四岁的徐文立是一九七九年民刊「四五论 坛」主编,一九八一年被判刑十五年,一九九叁年五月 才获释出狱。 (记者王应机纽约二十叁日专电)纽约「中国论坛」将 於二十六日下午在皇后区举行第十一次座谈会,邀请中 国大陆老牌民运志士徐文立的妻子康彤报告大陆形势及 徐文立近况,同时讨论由海外民运团体共同发起一个大 型集会,欢迎十九日「保外就医」来美的着名大陆学运 领袖王丹。 「中国论坛」是由中国大陆学者,作家,专业人士 以及关心中国大陆的朋友所组成的一个自由论坛,它平 均每个月集会一次,讨论与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香港有 关的一些具体问题,试图发出海外中国大陆知识份子的 自由心声。每次座谈会约有叁十人参加,座谈纪要在「 北京之春」与「中国之春」等刊物发表。 第十一次座谈会将由傅申奇,刘国凯与倪育贤叁人 共同主持。联系:(718)699-3985或760-8565 ================================================ 3. 美促华释放低知名度政治犯 续谋求改善人权状况 【明报专讯】一些美国高层官员近日表示,在中国最知 名的几位异议人士先後获释之後,美国将继续谋求中国 人权状□的改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下周对北京的 访问和克林顿总统六月的中国之行,都有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促请中国释放更多不出名的在押政治犯。 美国国务院一名高层官员在为奥尔布赖特东亚四国之行 举办的背景说明会上表示,美国要对中国提起的「将远 远超过两位异议人士而已」,美国策略将由要求释放个 别在押政治犯,转向谋求中国在人权议题的各个层面上 获得进步。 寻求各层面进步 但这位官员不愿说明,奥尔布赖特本月二十九日抵达北 京後,是否将提出要求释放的政治犯名单。他说:「在 她向中国方面提出之前,我不会谈论任何细节,或她对 任何议题的立场。」 至於中国释放六四学运领袖王丹的时机和奥尔布赖特、 克林顿总统本人访问中国是否有关,这位官员说,去年 的克江会谈使得人权问题获得进展,而王丹获释要放在 这个大环境中来看。他并说,克林顿总统特别强调人权 问题的重要性,而中国与美国的关系要有发展,这方面 必须有所进展。 禁出口敏感技术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务院官员还表示,克林顿六月访 问中国时,将从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度提升中美关系, 除了希望中国改善人权记录外,还将要求中国限制向巴 基斯坦、伊朗等国家出口导弹或其他敏感技术。 尽管如此,美国政府官员并不指望将有一些中国的在押 政治犯会立即被释放。而且,中国的贸易记录也让美国 官员不安。一位负责制订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高层官 员称,克林顿视中国的将来为未知数。「在未来的十年 内,中国究竟是好是坏,无人知晓。或许她可能是一个 好邻居也说不定。」这位官员称,如果美国希望影响中 国,就必须和中国打交道。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六日星期日) ================================================ 4. 港报吁中共勿以异议人士为政治筹码 (记者张谦香港二十五日电)香港星岛日报今天发表社 论,呼吁中共方面进行民主改革,并不要继续以政治异 议人士作为政治筹码。 社论指出,前北京学运领袖王丹获得释放的同时, 中共国务院领导层也出现了变化,由朱□基担任总理。 朱□基比较务实、开放,王丹希望他在从事经济改革之 馀,也进行政治改革。除了王丹外,相信海内外的中国 人都希望中共新政府对异议人士宽容些,在政治上求进 步。 但社论指出,中共释放了王丹及之前的魏京生,并 不表示大陆的政治气氛比以前宽松及开放。相反的,可 悲的是,中共方面仍视异议人士为政治筹码。 社论表示,王丹近日在记者会上向全世界控诉中共 的人权状况,令中国人面目无光。再加上大陆监狱里仍 有上千的政治犯,使中国人伤心,这与中共积极参与世 界事务、逐渐走向经济大国的目标不符。 最後,社论表示,期望中共今後加快民主步伐。在 民主发展过程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不要再以异议人士 为政治筹码,让他们在国际间出「中国」的洋相。 ================================================ 5. 《今日美国报》称王丹赴美真正获利的是中共当局 (记者陈正杰华盛顿二十二日专电)在关心中国大陆人 权的人们为王丹获释而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有人认为, 王丹和同样以保外就医名义滞留美国的知名异议人士魏 京生将失去他们做为民主灯塔的效应,而中共释放他们 却是一举两得。 今日美国报二十二日指出,中共当局先後释放魏京 生和王丹,等於使他们流亡海外,一方面扫除了当局的 眼中钉,另一方面使本身形象获得提升,让美国总统柯 林顿可以有藉口解除对中共的制裁。 这家报纸在一篇於王丹举行记者会前夕登出的长篇 分析专文中说,王丹将和魏京生有同样的体验,那就是 他们在中国大陆的监牢里,比在海外过着自由生活更有 份量。 美国前任主管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罗德认为,魏京 生获释之初热闹一阵,後来就不太受到注意。 今日美国报的分析专文说,即使像诺贝尔文学奖得 主索忍尼辛这样知名的前苏联异议人士,一旦流亡海外 ,份量也大打折扣。这篇文章说,索忍尼辛原本在苏联 是个良心犯,一九七四年被递解出境之後,却被有些人 视为政治「怪客」。 根据今日美国报的报导,海外的情况和魏京生本人 的言行,可能也已影响到他身为中国大陆民主运动领袖 的地位。这篇分析专文说,魏京生去年十一月获释後, 马不停蹄为中国大陆民主而奔走,但他在中国大陆境内 的知名度不如海外,而且流亡海外的大陆民运人士之间 也有歧见。 此外,有人对魏京生直言批评西方国家政府的做法 颇不以为然。他今年叁月间在伦敦批评英国外相库克「 表里不一」,在华府也曾公开指责美国政府对中国大陆 的民主运动不够关心。传统基金会的专家叶望辉说∶「 这样对他推动的事情好吗?」 美国政府官员也同意,魏京生和王丹离开中国大陆 ,对大陆民主运动的影响力已大为降低。今日美国报引 述白宫亚洲事务主管克里斯托夫女士的话说∶「他们如 果留在中国,效力会大得多,但我们要一步一步来。」 ================================================ 6. 《华尔街日报》指王丹获释不应被解释为中共重视人权 (记者黄贞贞纽约二十二日专电)华尔街日报社论今天 指出,大陆知名民运人士王丹获释来美一事不应被解释 为大陆当局对待异议人士的态度转趋开放,中共此举的 主要目的不过是为柯林顿总统的六月大陆行营造和谐气 氛。  这篇以「王丹获释」为题的社论说,王丹与去年底 流亡来美的魏京生被释放,不过是中共领导人政治权谋 的手段之一,谈不上大陆当局尊重人类不可被剥夺的基 本人权。  社论中指出,王丹在自己的祖国勇敢追求民主自由 的行径,乃天经地义之事,不应被视为违法,也因此没 有理由遭到中共当局的监禁,现在他重获自由,自是理 所当然。 华尔街日报认为,民运人士对於中共当局来说,不 过是谈判筹码,藉由释放他们以遂其政治目的。文中举 例说,一九九叁年大陆积极争取举办公元二千年奥林匹 克运动会时,为赢得国际人士的好感,一度释放魏京生 和王丹,但在争取主办权失败後,又立刻将他们押回牢 房,居心昭然若揭。 不仅如此,大陆过去两个月来陆续逮捕包括前数学 教师王庭金在内的叁名民运人士,将他们监禁在劳改营 内,由此更显示中共迫害人权的立场丝毫未见改变。 社论进一步指出,大陆企图参与国际事务以提高在 世界舞台的地位,但是以目前大陆低层次的政治自由化 程度,这个目标恐怕很难达到,何况一般大陆民众连基 本人权都无法享有。 文章最後指出,当世人在欣慰王丹获释的同时,数 以百计身系囹圄的人权斗士也应受到大家的关注,如果 错让北京认为,释放几名高知名度的异议人士就可以「 予取予求」,这将使其他无辜政治犯重获新生之日更加 遥遥无期。 ================================================ 7. 港报高度评价王丹记者会表现 (记者张谦香港二十五日电)香港舆论对前北京学运领 袖王丹日前在美国纽约记者会上的表现,有高度评价。 经济日报今天发表社论说,王丹在记者会上的表现 ,令人击节赞赏,一个主要原因是,他放弃充当学运的 领袖和英雄,坚持要做一个有素养的知识分子,而不□ 海外民运组织山头林立的浑水。 社论指出,过去无论是逃亡或是被中共流放海外的 民运人士,他们踏足外国领土後,都忙於展示他们的民 运成绩,巩固他们作为中国民运先驱的形象,并争逐海 外民运组织的领导大旗。结果反因其後种种放言高论、 只顾民运组织内的政治斗争等行为,令其神圣形象幻灭 ,由高高在上一下子摔下来。 但社论认为,王丹在记者会上展现了正直而敢於负 责的形象。他不单没有高捧自己,还自责地评价在一九 八九年「六四」民运上的表现。他能有此高度清醒的认 识,正好体现了他所追求的,是希望做一个求真求实的 知识分子。 社论指出,王丹在记者会上的表现,有了一个好的 开始,相信有利於他今後为向往的「自由、民主、人道 、宽容、平等、博爱」的中国而努力。 东方日报也发表社论指出,在「六四」事件中,王 丹由始至终是主张理性的一位学运领袖,从来就不想见 到学生流血。「六四」的流血悲剧,激进的学运领袖要 负相当的责任,当中王丹的责任最小。现在,王丹勇於 挺身而出负上责任,这是大丈夫光明磊落的胸襟。比起 其他忙於争功的民运人士,王丹的态度无疑是积极进取 得多,也体现了他的理性和智慧。 [按:有些香港媒体的评论实际效果是借抬高王丹而进 一步抹黑其他学运领袖和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六四屠杀 的真正责任者和最大责任者应该是邓小平、李鹏、陈希 同等顽固派中共领导人以及拒绝为六四平反的现任领导 人江泽民、朱熔基等。忘记这个大的前提,片面的比较 王丹柴玲谁“认罪”态度好,是在误导舆论。--编者] ================================================ 8. 港报澄清王丹对六四学运是「愧」而不「悔」 (记者刘坤原香港二十五日电)「六四」民运领袖王丹 在纽约记者会上,对九年前「六四」事件造成那麽多人 死亡表示「终生愧疚」,但翌日香港各报多写成「悔疚 」。香港苹果日报今天特别发表一篇专文,指王丹是「 愧」而不「悔」。 由於「愧」与「悔」的广东话发音相近,昨天香港 各报在报导王丹的记者会谈话时,几乎都将王丹对「天 安门事件」死人感到「愧疚」写成「悔疚」。 苹果日报「顺风耳」专栏指出,王丹身为天安门学 生民主运动的领袖,有维护学生安全的责任。王丹因错 估中共枪口不会朝内,故未及早劝告同学离去,因此深 感惭愧不安是可以理解的。但惭愧绝不是後悔。王丹做 为一个民主斗士,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是无怨无悔,而且 从他在记者会中的谈话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比以前更成 熟,斗志也比以前更坚强。 ================================================ 9. 民主沙龙在纽约:王丹清新的呼声  中国大陆的八九民运学生领袖,曾经被中共通缉的第一号人物王丹,经 底特律来纽约後,於四月二十叁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亮相,为海外民运 吹来了一股新风。  在这以前,不是没有令人担心的事出现,那是因为在底特律发生了采访 媒体的恶性竞争,而导致的不愉快事件;王丹到达纽瓦克机场时,因为没 有料到有几十个记者候驾,担心面对媒体时顾此失彼,所以紧张的冲出记 者的重重包围,没有发表讲话,从而也引起一些抱怨。  经过稍事休息後,王丹在记者会上的讲话和回答问题,恢复了他的正常 状态,显得理性、平实、谦虚、真诚。王丹被中共关押多年,现在也仅仅 是「保外就医」,谈不上期满释放,更非平反。他要骂中共当政者,有千 条万条理由;他要斗争,也有足够的动力。但是他没有那样做,可是效果 比那样做更好,因为更有感染力,更可以抓到人心。所以中共把他作为第 一号通缉犯,而不是革命更坚决的柴玲、吾尔开希,自有它的道理。  叁标准衡量自己希望对得起人民、历史、良心  在王丹的讲话和答问中,最有影响的有几个方向:  一、为他自已定位和衡量自己行为的守则。他说,他的个人愿望是作一 个独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学术上能有所收获,但也了解关心社会事 物是知识分子的天然义务,批评权力与专制,倡导自由与宽容,是知识分 子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他要以叁个标准来衡量自己:即对得起人民、 对得起历史、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王丹的这些观念,相信和他的知识分子家庭,以及他自己所受的教育是 分不开的。由於这些观念,使他能在八九年被历史推上学生领袖的地位, 并且多少年来保持了最好的素质和风范。即使在邓小平以发展市场经济为 名把全国推上「向钱看」的做人标准,人们发出「良心多少钱一斤」的疑 问,而一部分流亡海外的民运领袖也忙於争权夺利时,王丹还能发出清新 的呼声。  两要求自我期许完成学业、作有益民主人权事  二、来美国给自己提出两个要求:第一是完成学业,充实自己;第二是 为推进中国大陆的民主化进程和改善人权状况作一些有益的事情。由於现 在中国的民主运动处於低潮时期,在海外从事民主运动对中国大陆也只能 有间接的影响,因此年轻的王丹把完成学业放在第一位是正确的。这也是 个长远的打算,除了充实自己之外,也只有掌握了谋生技能,才能养活自 己,就是从事政治活动,也不需要看施主的脸色。但他也不像某些人,只 顾自己读书和工作,而无视有关中国大陆的社会运动;王丹其实已把它作 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而在美国的生活,他也公开表示拒绝对他的个人捐款,他要读书,就申 请奖学金或打工。有些人过不了「捐款」这一关,保持不了独立的人格, 也破坏了自己形象。  叁、反思八九民运和对自己的评价。一些八九民运的学生领袖出来以後 ,在谴责中共政权的残暴时,很少对自己进行反思。事隔多年,有的比较 成熟了,有的还留在原来的水平,但是严格要求自己的还不多。王丹在表 示「最该谴责的是中国政府」的同时,他对事件发展到最後死了那麽多人 表示了「终生的愧疚」。他表示:「任何正义的行动导致死了人,哪怕只 是死一个人,作为它的积极参与者和领导者,都要负极大的道义责任。对 此责任我永远不会推卸。」  谈六四民运自责要用一生来弥补这个歉疚  王丹的这个表态和中共的草菅人命,不论是六四大屠杀或平时的漠视人 命,而且对这些恶行死不认帐,都形成极强烈的对比。王丹要用他的一生 来弥补这个歉疚,去推动中国大陆的民主和人权,我对他寄以希望。  四、对中共政权和海外民运不是一成不变的看法。他对中共领导人没有 全都否定,认为朱□基比较务实,希望他除了推动经济改革,也能推动政 治改革,但也担心他用政治上强硬的态度来推动经济改革。而对推动中国 的进步,他也不认为单纯是政治问题,应包括整个社会的变化,例如作为 「土壤」的文化。对海外民运,他抱着敬意,他的基本判断是,在海外从 事民主运动,可以有各种方式、各种行为,这就避开了各种无谓的争论。 会後他在接受传讯电视的访问时,谈到美国和中共的关系,也认为应该以 多种方式进行,不是说非在制裁或接触间选一个不可。这种多元化的心态 是「民主」的起码准则,有的人□要求别人民主,对别人则无民主可言, 这也会破坏民主运动的形象,也不可能争取到真正的民主。  面对媒体好气度答问有内涵政治家亦不及  当然,王丹大学还没有读完,又是刚从监狱里出来的,回答问题不可能 是十全十美的。例如他认为从一党专政也可能走到民主、自由,他举了苏 联和东欧的例子,这是比较简单化的提法,容易造成误解。对「六四」镇 压事件,对中共的谴责太简单,自责部分则太多,也容易被人利用,这些 都是瑕疵。从整个来讲,他回答的问题很不简单,就是政治家也不一定能 答得那样好。  此文写了一半有多的时候,居然接到王丹亲自打来的电话,我们相互没 有打过交道,他只是听说我们夫妇去飞机场接过他,就打电话来,并且要 我们参加第二天在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北大民主沙龙的活动,讨论北大百 年校庆的问题。那天记者会上我本来已排队要向他提这个问题,因为提问 的人太多而没排上;原来也有意参加这个沙龙活动,有王丹的亲自邀请, 更非去不可了。(台湾中央日报 作者凌锋先生为旅美政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