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参考》总第113期1998.06.29 ================================================ 1. 上海六名异议人士要求与克林顿会晤 克林顿抵沪前 异见者调外地 2. 中共续在大陆各地拘押逼离异议人士 3. 星岛日报:克林顿今北大演讲或禁直播 4. 克林顿在北大演讲:未来中国没有自由就没有稳定 5. 克林顿藉崇拜鼓吹宗教自由 6. 江泽民在中南海瀛台设家宴款待克林顿 7. 港报指克林顿谈人权对大陆有影响 8. 全国直播记者会引起轰动 美国主要报章一致叫好 9. 许家屯:克江会江泽民失分多於得分 10. 凌峰评克林顿访问大陆这场戏 11. 大陆异议人士王有才对克林顿批评中共人权表示欢迎 12. 记者招待会直播 中共花招 美国人太容易高兴了 13. 彭定康:港民主难扼杀 预测经济困局两年内克服 14. 革委会发言人关于最新时局的评论 ================================================ 上海六名异议人士要求与克林顿会晤 (上海二十八日法新电)上海市的六名异议人士 恳请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访问上海时与他们会晤,这些异 议人士并誓言,如果中共警察逮捕他们,他们就要进行 绝食抗议。 六人之一的韩立法今天向记者表示,他们已在两天 前致函美国驻上海总领事,要求与克林顿会晤。 不过其他五人|姚振宪、戴学忠、李国涛、蔡桂华 和周建和,担心地方当局将逮捕他们,以防在克林顿停 留期间出现任何麻烦。 韩立法说:「如果他们逮捕我们,我们将要进行绝 食抗议。」 他说,周建和已被所雇用的国营造船厂「强迫」至 青海省进行十天的商务旅行。 他说,便衣警察正在跟踪他,并监听他的呼叫器。 ■上海异见人士周健和照片: http://www.appledaily.com.hk/pages/980629/newl302.jpg 克林顿抵沪前 异见者调外地 【苹果综合报道】中国政府在美国总统克林顿今日离 开北京到上海访问前夕,对上海当地的政治异见人士 加强监控,并以「出差工作」为由,将多名异见人士 调到外地出差。而六名较早时联署要求与克林顿会面 的异见人士昨日表示,若公安人员强行阻止他们和克 林顿接触,他们将进行绝食抗议。 较早时,当克林顿抵达古都西安前不久,中国当局曾 一度拘留四名异见人士,克林顿在抵达西安後就此事 反应说,他已经下令驻华大使向中方提出抗议。 至於该六名联署的上海异见人士,分别为周健和、姚 振宪、戴学忠、李国涛、蔡桂华及韩立法。 要求讨论人权问题 他们上周五向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递交一封函件,要 求与今日抵达上海的克林顿会面,讨论人权问题。其 中一名异见人士周健和昨日表示,日前接获所属的工 作单位通知,要他到青岛出差十日。 前「中国人权」组织发起人的周健和说,他们所要争 取的只是言论自由,政府没有理由压制。 他说:「虽然我们不能参政,但是议论一下也可以吧 !如果说多一句话,好像不得了的事情,我们觉得不 可理解。」 不过周健和也承认,当局现在的做法,已较过往进步 了许多。至少公安人员会将异见人士带到办公室□问 话而不是直接关到拘留所内,说明中国政府已采取比 较温和的做法,谨慎处理有关问题。 促克林顿到访劳教所 与周健和一同发表联署书的韩立法透露,他们六人已 有共识,一旦不能争取到与克林顿见面,遭受当局无 理拘捕,他们将进行绝食抗议。 较早前,韩立法透过「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公开 呼吁,要求克林顿访问上海期间,到上海第一劳教所 参观,了解劳教所内近八百名劳教犯所遭受到的不人 道对待。(苹果日报) ================================================ 中共续在大陆各地拘押逼离异议人士 (记者黄矿春纽约二十八日专电)在美国总统柯 林顿结束访问西安之後,西安地区四名被逮捕的异议人 士已全部获释,但中共当局仍继续在克林顿将前往访问 的其他地区拘押当地的异议人士或强迫他们离开。 ================================================ 星岛日报:克林顿今北大演讲或禁直播 (综合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将於今天到北京大学发表演讲,而 白宫官员昨天表示,克林顿很可能会在演讲中向中国领导人 作出建议,在带领中国在廿一世纪继续富强时应采取甚麽措 施。 该名官员说:「克林顿的讲话主要是有关中国日後应怎样做 ,必确保中国在廿一世纪仍然富强。」 约八百名经过抽签的北大学生可以聆听克林顿的演讲以及提 问,然後克林顿会在校园散步并与学生交谈。 另一方面,美报章昨日报道,由於克林顿与中国国家主席江 泽民於廿七日的联合记者会上对人权问题激辩,可能令他在 北大的辩论无法再被现场直播。 随同克林顿总统访问中国的高层官员指出,在克江会谈後的 记者会举行前,美方并没有向中国暗示克林顿总统准备就天 安门事件发表评论,以免使江泽民对此采取防备,甚至取消 实况转播。 克林顿是第一位在中国电视上公开批评中国以军队镇压六四 天安门学运学生的外国元首,许多民众收看电视转播时都不 敢相信克林顿对中国人权的公开批评。 对於这场「意外」的人权问题辩论,美国官员感到十分得意 ,并相信克林顿这番直言不讳的表白,将有助他为「积极交 往」的中国政策作辩护。 但是美国官员也担心,克林顿在大陆抨击北京人权问题的「 剧本外」演出,可能使中国取消转播他在北大的演说,不过 即使如此,克林顿对人权与西藏问题的「惊人之语」已达到 宣传的效果。(Singtao) ================================================ 克林顿在北大演讲:未来中国没有自由就没有稳定 Clinton says freedom key to China future, freedom strengthens stability 10:11 p.m. Jun 28, 1998 Eastern By Larry McQuillan BEIJING (Reuters) - President Clinton declared on Monday the United States wanted a ``new relationship for a new century'' with China and said freedom was the message of the times for the communist giant. ``We want China to be successful, secure and open ... working with us for a more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future,'' Clinton said in a speech prepared for delivery at Peking University -- the keynote address of his nine-day state visit to China. He said China's greatest strength lay in the minds and hearts of its 1.2 billion people. ``It is profoundly in your interest -- and the world's -- that those minds be free to reach the fullness of their potential. ``That is the message of our times and the mandate of the 21st century,'' he said. BEIJING (Reuters) - President Clinton urge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n Monday to respect and preserve the basic human righ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arguing that ``freedom strengthens stability.'' ``We do not seek to impose our vision on others,'' Clinton said in remarks prepared for delivery at Peking University. ``But we are convinced that certain rights are universal.'' Clinton was making the most important speech of his nine-day visit to China at the university, a breeding ground for the pro-democracy movement that was smashed by the communist authorities at Tiananmen Square in June 1989. The massacre of hundreds, perhaps thousands, of youngsters has blighted U.S.-China relations for years. Clinton, on the fifth day of a nine-day state visit, is the first U.S. president to come to China since then. ``I believe that everywhere, people aspire to be treated with dignity, to give voice to their opinions, to choose their own leaders, to associate with whom they wish, to worship how, when and where they want,'' Clinton said. He touched relatively delicately on the issue of human rights, one of the main stumbling blocks to Sino-U.S. relations and a source of criticism of the president at home from many members of Congress who feel he should be more aggressive. Clinton and Chinese President Jiang Zemin clashed on human rights in an extraordinary news conference after their summit on Saturday broadcast live to millions of Chinese homes. Clinton said the Tiananmen Square killings were wrong, but Jiang insisted a tough crackdown on people he called lawbreakers was necessary to ensure stability. In his speech to the students, Clinton praised the Chinese for taking steps to allow economic freedom, saying it would be a source of strength in the 21st century. ``But true freedom must mean more than economic opportunity. In America, we believe that freedom itself is indivisible,'' he said. ``We believe, and our experience demonstrates, that freedom strengthens stability. In the global information age, freedom is a powerful engine of progress. China's greatest source of strength resides in the minds and hearts of its citizens,'' he said. Clinton also appealed to China for a fuller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for the next century. ``Everything we know about the way the world is changing and the challenges your generation will face tell us that our two nations will be better off working together than apart,'' he said, challenging domestic critics who want the United States to stand aloof pending substantial human rights advances in China. ================================================ 克林顿藉崇拜鼓吹宗教自由 (综合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昨日早上到北京崇文门基督教堂参 加主日崇拜。 他向会众发表讲话说:各种族和不同背景的人都应该在共同 的信仰下合一,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是上帝的儿女,都是兄弟 姊妹,他称:「我们今天就是怀着这种精神来到这□。」 克林顿以及夫人希拉莉和女儿彻尔茜上午九时二十五分一起 到临崇文门堂。克林顿是继布殊之後,第二位来这个基督教 教堂做礼拜的美国在任总统。 克林顿在与一千叁百名信徒一起听完道後发表演说,其中传 达了宗教自由、宽容和信徒合一的讯息。他又说,这次聚会 令他感到像在家中般亲切。 克林顿一家到达这座罗马式建筑的教堂,与神职人员和信徒 们握手,互致问候,随後,克林顿走到教堂正堂圣台前给他 预留的椅子上坐下,随着会众一齐起立唱诗、诵经。 克林顿等人静心地聆听教士用英语进行的讲道,并祈祷感谢 上帝的创造。随後,教堂年仅叁十五岁的主任牧师吴巍主持 礼拜,并代表教堂向克林顿赠送了一本中文《圣经》、赞美 诗和一盒赞美诗录音带。参加主日礼拜的还有北京的一千多 名基督教徒,他们中有老先生、老太太、有中年人、也有小 孩,其中也不乏一对对的情侣。 克林顿在其後的讲话中说:「我们一起欢迎赞美我们的信仰 在中国得到身体力行和发展……教会和其他力行信仰的崇拜 地点也在增多。」不过,克林顿并未直接提及中国遏制宗教 和限制宗教自由的问题。 他引述新约圣经使徒行传第十七章二十六节所讲的:「他从 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呼吁基督徒影响神的呼召 ,与全球各种族、各宗教、各文化背景的人合一,他说:「 身为上帝的子民,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是兄弟姊妹。今天我们 就是以这样的精神来到贵宝地。」克林顿的演说赢得长达一 分钟如雷的掌声。 较早前,克林顿与会众仔细聆听崇文门教堂牧师石哲生透过 翻译以约翰福音第十七音二十叁节为基础的讲道。这节经文 说:「我在他们(信徒)□面,你(上帝)在我(耶稣)□ 面,使他们完完全全的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 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当礼拜活动结束後,克林 顿一家还与牧师、信徒举行了座谈。 崇文门堂是北京城中教徒最多的官方教会。虽然较早时中国 官员承诺不会阻止公众到来参加崇拜,但公安还是在教堂四 周广泛范围设置路障,连当地居民也禁止出入。 为了能够与克林顿一起做礼拜,多数教徒昨天晨早六七点已 赶到现场,所有进入教堂者均须经过一道临时设置的安全检 查门。整项活动大约持续一个半钟头。 克林顿原希望这项活动能传达出宗教自由的讯息,并与更多 不同的中国平民接触,但最後附近的居民连经过教堂也不可 以,更有市民抱怨对他们造成不便。 早上外出购物後正欲返家的当地居民王志星说:「每次我去 到这些路口,公安就叫我离开,十二时後才回来。那我怎样 做午饭呢?」另一名女子则在距教堂二百米处显得很不耐烦 ,大声向公安说:「我要上班去!我要上班去!」 虽然克林顿在教堂内并无直接批评中国的宗教政策,但国务 卿奥尔布赖特在另一个周日崇拜中呼吁中国容许宗教自由, 而且表示对精神价值的需要是全球一样。 她说:「精神价值无分东西,无分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完 全是属於人类的。」(Singtao) ================================================ 江泽民在中南海瀛台设家宴款待克林顿 (台北二十八日电)大陆国家主席江泽民今晚偕 夫人王冶坪在中南海瀛台设家宴,款待美国总统克林顿 一家。在中国人心目中,瀛台并非吉地,清末光绪皇帝 支持戊戍变法失败後,成为慈禧太后的「阶下囚」,在 此被囚禁至死。 据「中新社」报导,今天晚上,在北京参观游览了 一天的克林顿总统进入中南海,与江泽民「话别」。   在中南海一幢毛泽东生前居住过的房舍前,江泽民 迎候克林顿,两人随後走进会见大厅。   江泽民边走边向克林顿介绍大厅的装饰品,特意在 一幅巨大的国画前伫足。画面上是一棵粗壮的梅花,枝 上开满了鲜红的梅花。克林顿凝神观赏之际,江泽民在 一旁介绍说,这幅画称为「铁骨生春」。   报导说,今晚的话别活动气氛相当轻松。克林顿的 夫人希拉蕊、女儿雀儿喜和岳母都到场。王冶平也同客 人们一一握手,亲切交谈。   江泽民请克林顿落座後,介绍了他们所在的这幢建 筑物的历史|一九七四年,毛泽东曾住在这里。江泽民 还指出,在这幢房子的後面,有一棵非常大的玉兰树, 可惜现在已经过了玉兰花开的季节了。   第一次走进中南海的克林顿似乎对一切都充满了兴 趣,落座後不断向四处观望。不过,今天的一系列游览 活动给他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当江泽民问起游览长城的 观感时,克林顿不加思索地回答:「太棒了!」   随後,江泽民夫妇引领克林顿一家人前往瀛台。在 这座极具中国传统建筑之美的殿堂内,江泽民设宴招待 他的贵宾,将他们的私人交谊拉升到一个新的高潮。 明天,克林顿将结束他在北京的「政治之旅」,飞 往上海进行「经贸之旅」。 ================================================ 港报指克林顿谈人权对大陆有影响 (记者张谦香港二十八日电)香港星岛日报今天 发表社论指出,昨天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中共国家主席江 泽民在记者会上对人权自由的辩论,对中国大陆的影响 是深远的。 社论指出,这次记者会在中国大陆进行直播,大陆 人民都可以看到及听到他们的言论,其影响是深远的, 对大陆人权及「六四」事件的平反必定有帮助。 社论认为,克林顿向大陆方面解释人权及自由是美 国成功及繁荣之道,这样的信息,对大陆会有正面影响 。而江泽民没有避谈「六四」,也可以鼓励人民谈「六 四」,终有一日,可还「六四」本来的面目。 在人权及「六四」事件问题上,虽然克林顿与江泽 民各说各话,但这也是中共愿意看到的,因为符合它的 「求同存异」原则。 社论指出,这次克林顿访问大陆,虽然象徵意义大 於实质意义,但将对「中」美关系带来实质影响。譬如 透过交往,中共才可以逐渐接受美国的人权自由概念, 从而改善本身的人权,加强法制,在政治上持开放态度 。 ================================================ 全国直播记者会引起轰动 美国主要报章一致叫好 【本报专讯】中国有关当局决定直播江泽民、克林 顿在峰会後的记者会,不仅让白宫感到惊喜,也得到了 美国主要报章的一致叫好。 《洛杉矶时报》记者昨天刊登的报道称,「这是一 个有声有色的奇迹:克林顿总统与江泽民主席就一系列 话题展开面对面的辩论,包括八九年六四事件这样的敏 感事件,他们的一切应对和一举一动皆由中央电视台第 一台节目不加删剪地向全国实况转播。 在这个仍然对资讯实行严格控制的国度,周六由覆 盖面最大的中央一台向全国即时完整转播中美两国元首 的记者会,使中外观察人士皆深感意外。」 《华盛顿邮报》记者写道:「直到中央电视台第一 台节目开始直播江克联合记者会之时,这个星期六对在 北京某公司担任会计的李先生和家人来说与往常没什麽 两样□□搓几圈麻将、看一会儿电视。『真有意思。我 们根本不知道这次记者会要上电视。』李先生与父母和 妹妹看完转播後如是说。『他们能现场直播整个记者会 让我们感到惊奇。不过,我愈看愈觉得这是完全正常的 事。』」 「同李先生一家一样,全中国至少数千万电视观众 目睹了江泽民主席同克林顿总统就一些政府最忌讳的问 题进行辩论,其中包括人权、言论自由和政府对八九年 民主学运的血腥镇压。当克林顿赞扬学生们当年『为民 主呐喊』并且宣布『用武力导致无辜丧生的惨剧是一大 错误』时,近十年来的新闻封锁瞬间成为历史。」 《纽约时报》如此报道,「就周六的江克联合记者 会而言,虽然辩论的内容包括从人权到西藏的许多敏感 问题,但最难得的大概还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台节目将整 个过程向全国实况转播。 「中央电视台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编辑说:『我认 为这是第一次。我们从来没有对国家领导人与外国领导 人的联合记者会进行过实况转播。』」(Mingpao) ================================================ 许家屯:克江会江泽民失分多於得分 (记者刘坤原香港二十八日电)流亡美国的前新 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今天在香港报刊发表评论,指 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昨天在北京的记 者会变成辩论秀。客观言,无论是台风或答辩内容,江 泽民失分都多於得分。 许家屯说,从记者会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克江两人都 是有备而来。但克林顿态度从容,从头到尾都不看稿, 且遣词用字婉转,但观点鲜明,原则坚定,该说的都说 了,既可堵国内反对派之口,又力求能让东道主面子上 过得去。 反观江泽民,即使与新华社套招,仍无法做到自然 陈述,必须照稿宣科。对非己方记者提出有关西安异议 人士被捕的问题,明显看出临场急智不足,不但支吾词 穷,一再重复,最後竟连「胡诌」这种不登大雅的字也 用上了。 许家屯并批评江泽民在讲到西藏问题时,强调自己 是无神论者,想不通为什麽西方不少高文明、高科技的 发达国家人民,居然对喇嘛教有兴趣,他要研究其中道 理,这种在大庭广众前自暴其短,与一个大国政治领袖 的身分并不相称。 许家屯说,江泽民如有自知之明,应极力避免在国 际媒体前与精明的克林顿举行「辩论会」。尤其如果对 克林顿的批评不能接受的话,只要叁言两语反驳就行, 话讲多了漏洞百出,失分连连,不败也难。 ================================================ 凌峰评克林顿访问大陆这场戏 克林顿和江泽民的高峰会,号称有四十七项协议,似乎双方的确是“战 略性夥伴关系”,尤其是双方不将核弹头瞄准对方,更是和“战略”有 关了,实际上以现在的电脑科技,从不瞄准到瞄准,也不过是弹指工夫 ,因此这种协议也只是象徵意义而已。其他四十几个协议,也都是七并 八凑,不关痛痒。而最重要的,例如人权问题、台湾问题、加入世贸组 织等问题,都没有取得协议,而且克、江在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各弹各的 调。在主要问题上存在分歧而称之为“夥伴”,真有些滑天下的大稽了 。 不过克、江两人都要向自己内部交待,所以就算面和心不和,也要吹嘘 一下这次峰会的成功。特别是江泽民,原先声称这次高峰会是中国在本 世纪最重要的外交活动,真不知“最”在哪□? 人权问题,大陆能赖就赖,根本就不能期望它有较明显的改善,这是它 的政权本质决定的,因为它以保住特权阶层的利益为第一宗旨,因此既 不会关心民间疾苦,更不容许有批评和反对的声音。所谓“生存权”、 “发展权”云云,只是对抗批评的挡箭牌。试想,民间要求反腐败和建 立民主制度的呼声,不就是要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吗?何以要血腥镇压 ? 正是美国和世界的舆论认为克林顿此行是对中共的姑息,批评声浪四起 ,特别是接受中共在天安门前举行的欢迎仪式,连“土耳其日报”的社 评都认为这是克林顿和江泽民在天安门前的千人冢上共舞,所以白宫表 示克林顿会对中共的人权问题有公开表示。因此一会有消息说克林顿将 不和李鹏握手,一会说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将穿素白服装出席天安门前的 欢迎仪式,但这些又将如何同“战略性夥伴关系”取得平衡呢? 最後我们所看到的,克林顿不在天安门前讲人权,而是记者会上讲;不 是批评中共,而是“正面教育”,所以达不到揭露中共谎言的目的。天 安门前李鹏没有出现,免掉克林顿握手的尴尬,但在晚宴时见面热情握 手。奥尔布莱特没有穿白衣素服,也不是黑色,而是深蓝色;第一夫人 希拉莉亦然。 政治如果不是搞对抗的话,就是充满因为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达成的妥协 ,连理念也要妥协,为主义献身的,只能是“傻瓜”。美国和中共既然 已经声言要建立“战略性夥伴关系”,哪怕有再重大的分歧,也需要有 在各怀鬼胎基础上的“合作”,在“合作”的同时不断剃对方的眼眉, 但又不能伤及肌肤,对方也不能有过度的反应而坏了整场的演出,从而 也就没有什麽战略夥伴可言了。(凌锋) ================================================ 大陆异议人士王有才对克林顿批评中共人权表示欢迎 (北京二十八日法新电)中国大陆的异议人士今 天对美国总统克林顿公开批评中共的人权记录表示欢迎 ,但说他们将继续奋斗,以争取共产党统治下的自由。 曾是六四天安门民运人士、且在周四向中共当局申 请成立反对党,挑战共党统治权威的王有才说:「经过 克林顿总统的批评後,中国的人权情况能否明显改善, 难以判断。」 他说:「在国际社会的这种公开支持後,中国人民 将有更多的自信,这是可以确定的,但其结果要看我们 自己,而非克林顿。」 克林顿与江泽民昨天在一项对中国人民现场转播的 记者会上,为了言论、结社及宗教的自由而唇枪舌战。 克林顿呼吁中共给予人民更大自由,并批评六四天 安门事件的镇压行动。 中国大陆的十二亿人若有观看电视现场转播,都将 听到克林顿以毫不含糊的字眼说:「使用武力并造成悲 剧性的人命损失是错误的。」 北京大学的退休教授许良英说:「我认为这次访问 对中国政府可能带来冲击。」 他说:「江主席已表示中国将在今年签署联合国民 权及政治权利公约,我乐观地认为会有一些改善。」 但对於错过这场电视现场转播的大陆民众来说,大 陆官方媒体并未报导克林顿对天安门事件的评论或他对 政治自由的呼吁。 大陆的所有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及光明日报都刊载 新华社版的报导|只说克江两人「对记者有关人权及西 藏的问题各自陈述他们的看法」,只字未提六四天安门 或政治犯或周五中共公安逮捕西安异议人士所引发的外 交争议。 香港「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发言人卢四清说: 「我对短期内改善不表乐观。」 他说:「克林顿的提出这些问题,给了中国警察一 个教训,告诉他们如何行事,也让中国的一般民众知道 西方民众关切这些问题,其他事项我就不敢确定。」 而在克林顿访问北京期间被中共公安要求留在家里 的许良英说,他对克江两人的记者会,「印象非常深刻 」。 他说:「中国人直接看到民主大国的总统与中国国 家主席间的不同点,这是头一遭。」 ================================================ 记者招待会直播 中共花招 美国人太容易高兴了 江泽民和克林顿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中央电视台临时决定直播,据说美 方因为有这个意外的收获而大为高兴云云。美国人实在太天真了,大概 以为中共在新闻自由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实际上给中共玩弄在掌股之 中。 在克林顿启程访问中国大陆前几天,中共驻美使馆突然打电话给自由亚 洲电台,没有说明任何理由的取消随团访问的叁名记者的签证。自由亚 洲电台是美国政府给的经费,因此明摆着矛头对着美国政府,克林顿的 反应相当软弱,已经输了一仗。“华盛顿邮报”批评克林顿应该取消部 分行程对北京扼杀新闻自由表示抗议。 克林顿到达西安前夕,中共当局不但大抓异议人士,连美国ABC电视台访 问异议人士杨海,记者也被公安人员包围而无法下车,杨海後来更被公 安抓走,在克林顿叫经常为北京讲好话的驻北京大使尚慕杰去交涉後, 那些人才获释。 中央电视台直播,并没有太多值得兴奋的地方,因为事先没有预告,因 此看得人不多。此外,克林顿是“正面教育”讲人权和民主是如何重要 ,北京并不否认这点,只是要求符合中国“国情”而已。江泽民对六四 镇压“有理”的似是而非的狡辩,克林顿未能进一步驳斥,擦不出火花 反而使克林顿看来居於下风。既然成效有限,又何必高兴? 中共在克林顿眼鼻子底下做这些事,显然是在给克林顿下马威,使克林 顿感到“不安和困扰”,然後做一个小小的让步,美国官员就喜出望外 。对中共这种一打一拉的手法没有认识,被打时感到不安、沮丧,被拉 时则大感兴奋,这样玩政治岂能玩得过中共? 北京挑新闻自由问题给克林顿颜色,是因为这是中共的马其诺防线,决 不许被攻破之故。中共专制独裁政权之所以能够维持下去,最大的功劳 是毛泽东以封锁资讯和歪曲事实为主导的愚民政策。因此,对争取言论 自由的新闻从业人员,中共从来是绝不手软的,动不动以“泄露国家机 密”、“危害国家安全”来判罪。现在仍在北京身陷囹圄的高瑜就是一 例,她和王丹一样,六四给抓过一次,九四年又再抓一次。香港记者协 会趁江泽民来香港时发动签名运动要求释放高瑜,看看把和克林顿会晤 也叫“德谟克拉西”的江泽民,对香港新闻工作者的请愿是采取“民主 ”,还是“主民”的态度。(凌锋) 照片:http://www.mingpao.com/newspaper/980629/29caa.jpg 北京的中央电视台前天实况转播江克记者会,令美 方感到意外惊喜。中国老百姓也觉得是一大突破。 但昨日北京各大报,都是照登新华社的通稿,不敢 越雷池一步。像北京青年报这样的「小报」,也只 能在版面上玩玩花样。(美联社) ================================================ 彭定康:港民主难扼杀 预测经济困局两年内克服 【本报讯】香港回归一周年在即,在英国管治下的香 港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认为,香港仍然是个崇尚法治 的自由社会,港人对自由及民主的热爱并没有减少, 没有人可以扼杀港人的民主精神,而香港自由的火□ 一直在燃烧,以後也会如是。 虽然香港人仍可能要面对一、两年的经济困境,但彭 定康相信只要放眼将来,对自己充满信心,香港定可 度过难关,再令全世界赞叹。他又首次透露,期望能 在今年秋天其书本完成後访港,再感受这个被他形容 为「具有英国特色的中国城市」的生命力。 彭定康在香港电台节目《给香港的信》中回顾香港回 归一周年的情况。他表示,亚洲金融危机源於泰国, 刚好在去年香港主权移交後两天。这令他觉得自己十 分幸运,因为在他担任港督时,区内的经济环境相对 平静。 他对於特区政府在他离开後面对的困境深表同情,明 白及寄予祝福。 不过,彭定康认为,香港人不应因此而气馁,因为香 港并没有亚洲很多政府所出现的叁大问题,包括大量 的外债;银行及金融体系监管松懈、贪污、讲裙带关 系以及经济发展超越政治体制的发展。 港仍是自由法治社会 他认为,经过了一年,香港仍然是一个自由及法治的 社会,香港仍然非常富裕,有丰厚的储备,具备良好 的经济管理基础。 这位曾被北京形容为「千古罪人」的末代港督还说, 「每当有人对他说,港人不重视自由,对民主没兴趣 ,他便十分气愤。」 他觉得港人在过去一年已表明自由如何在香港根深柢 固,他最感到有意思的是就算很小的□象公民权利会 受缚束,公众也会作出巨大的反响。立法会选举的高 投票率,以及确认那些支持民主及法治的候选人,均 说明港人关心民主和自由。 彭定康又表示,他总相信,没有人可以扼杀香港的民 主精神,而且只有这些维护自由社会价值的人才可以 领导香港,走向未来。 每逢六四皆不能自已 对於今年的六月四日,港人冒□滂沱大雨悼念八九年 的死难者,这位前港督更为感动。 「我当港督时,每逢『六四』,我不能自已,因为我 因种种原因不能出席。但我一直以羡慕的眼光看□。 」今次他像其他人一样,在美国参加了「六四」的悼 念活动。 彭定康说「自由的火炬在香港燃亮□而且永不会熄灭 !」他相信香港会以较其他亚洲地方更有能力抵抗暴 风雨。 他相信香港可再次令全世界为她的成功而大表赞叹! 并且继续在中国展开第二次现代化时扮演重要角色。 他表示,期望今秋访港,他和家人都十分怀念香港的 朋友、景物及美食。 另一方面,特首董建华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访问 ,亚洲地区的金融风暴只是一次「痛苦的调整」,对 香港并不构成威胁,皆因香港是个「富裕城市」,有 九百七十亿美元的储备,高的存款及勤奋的劳力。 他又说,以北京的贸易情况,要人民币贬值没有意义 。(苹果日报) ================================================ 革委会发言人关于最新时局的评论 送交者: 叶向农 于 June 28, 1998 19:45:28: 1. 江泽民时代与后蒋经国时代出现了类似的局面,中国的政教合一 的局面将有可能被钱权合一的局面所取代.由于"共产党"以枪炮 为后盾,以"稳定"为借口,强制中国人民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 转变他们的政治角色和社会角色,经过足够长时间的转变,他们中 的绝大多数人已成功地从中国的有权人转变为中国的有钱人. 正如我们早就预料到的那样,即将来临的中国"民主" 将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民主",这与我们无产阶级革命人民 所追求的以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民主,是完全南辕北撤的. 所以,我们无产阶级革命人民的基本方针依然是八个字,即"丢掉 幻想,准备革命". 2. 革命人民已经注意到:转变期的中国与当初的转变期的台湾,在 社会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分配和分布上有着两点本质的不同.第一,当 初台湾的转变是一维的,即从不民主的资本主义转变为民主的资本主 义,而如今大陆所面对的变革显然不止是一个民主与不民主的问题; 第二,当初国民党"松绑"之后,首先得益的并不是国民党自己,因 为他们是一个外来的政权,相反,他们的"松绑"首先使当地的"土 著"成了台湾的地主(landlord),而"共产党"是中国土 生土长的一个由革命党蜕化出来的地头蛇党,很明白,在"共产党" "松绑"之后,他们将率先成为未来中国的地头蛇,贫苦无助的广大 中国劳动人民将依然如故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 如果"共产党"开放党禁,如今的自由派人士显然会公开成立党派,但 这些党派会被"共产党"所收买和吞并.其结果将与如今台湾的民进党 与国民党之间的双簧关系完全一致. 美国与北京就过去一直被视为 禁区的问题直接对话,使在野的自由派人士失去他们的市场(niche market),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所以,革命人民要在"丢掉 幻想,准备革命"的总方针下,随时准备公布一支现在就必须着手建立的 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力量. 1998.6.27 摘自《北美自由论坛》: http://www.nacb.com/bbs/freetalk/messages/1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