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参考》总第118期1998.07.04 ================================================ 1. 中央日报社论:在克江会後坚决贯彻既定方针政策 2. 争鸣:江泽民不改新叁不将永无希望 3. 旅美大陆异议人士指克林顿大陆之行失败 4.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批评克林顿「叁不」说词 5. 亚洲华尔街日报评论克林顿表明叁不政策之举 6. 华尔街日报社论声援台湾 7. 美国人民对克林顿总统大陆之行成就看法分歧 8. 克林顿大陆行九天活动剪影 9. 专家指克林顿对台湾问题采怀柔立场相当危险 10. 加拿大报纸指克林顿大陆行为跛行 11. 克林顿认为从中共领袖下手更能促进人权 12. 郝柏村指克林顿访问大陆是对台独的沈重打击 13. 大陆流亡美国民运人士谋生不易 14. 克林顿希望有生之年看到大陆共产主义瓦解 15. 克林顿在香港演讲中强调民主法治的重要性 16. 克林顿香港记者会问答全文(1) ================================================ 中央日报社论:在克江会後坚决贯彻既定方针政策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大陆行程,在昨天离开最後一站香港後划下休 止符。从国际战略形势的大局来看,克林顿此番在中国大陆亲身实践与中 共积极交往的政策,一再宣扬民主、自由、人权的普世价值,确实达到了 为中国大陆注入迈向文明国家动力的战略目标。对於中华民国来说,虽然 克林顿在上海有一次非正式提到对台湾的「叁个不支持」,但是他强调台 海两岸叁边关系均衡发展的论述,催促中共恢复与台湾对话寻求和平解决 问题之道,以及在香港记者会强调对台政策没有任何改变,这就如同李总 统登辉先生所说的,克林顿显已遵守了不损害中华民国利益的承诺。  在克林顿访问中国大陆期间最具政治意义的克江高峰会上,美国与中共 双方达成「不再以战略核子武器相互瞄准」、「防止将核武设备出口到南 亚」、「重新恢复人权对话」,以及其它关於经贸、环保、法治等方面的 合作事项。当然,双方在对待异议人士、加入世贸组织等问题上,还存有 歧见。不过,克林顿访问中国大陆的主题得以完成,相当程度缓解了中共 对区域安全的潜在威胁。克林顿企图藉由与中共积极交往,促使中共循正 确的历史方向前进,而且接受国际规则的约束,应已初具成果。  事实上,克林顿在六月二十五日抵达首站西安的公开演讲,就已经明白 揭示了他访问中国大陆的政治主题。克林顿开宗明义指出,「尊重每一位 公民的价值、尊严、潜能与自由,是美国得以富强与成功的重要根源」; 他强调「任何国家的伟大,要以人民来衡量」,所以「让所有人类都有发 展全部潜能的机会,也是新的中国富强与成功之道」。二十七日,克林顿 与江泽民出席记者会时,除了公开批评中共当局在一九八九年天安门事件 中「动用武力造成生命丧失的悲剧是错误的」之外,也鼓励中共「恢复与 台湾对话,因为这是通往和平解决最好的道路」;此外,他还呼吁江泽民 「恢复和达赖喇嘛的对话,承认西藏独特的文化及宗教遗产」。对於中共 的「特殊国情人权观」,克林顿也做了不留情的批评。  克江记者会透过电视直播,不但让世人直接看到克林顿和平演变中国大 陆的言行,也让中国大陆的人民首度普遍听到传扬民主、自由、人权等珍 贵价值的声音。隔天,克林顿还透过参加崇文门基督教堂礼拜,宣扬宗教 自由的理念。叁十日对北京大学学生演讲时,克林顿进而扩充说,「有些 权利是人类普遍的需求,不只是美国人、欧洲人或已开发国家人民才能享 有的,而是所有人类都应享有的,这些权利包括接受有尊严的待遇、言论 自由、选择自己的领导人、与他人交往的自由和宗教自由等」。在香港, 克林顿总结强调,「民主是每个人应享有的,所有人均应公平选举他们的 领导人」。  克林顿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在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把民主、自由、人 权的普世价值宣扬得震天价响,而且毫不顾虑中共当局的忌讳,不啻以实 际行动为自己与中共积极交往的政策,写下了最好的注解。虽然如此,美 国国内对於这位民主党的总统的一些作法,包括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中共的 军礼欢迎式,仍然表达了不满。特别是克林顿叁十日在上海非正式提到对 台湾的「叁个不支持」,被美国国内批评为「拿二千一百万人民的人权去 和中共交易」,虽然他在访问期间更多强调了继续支持台湾的决心。事实 上,中华民国作为一个以国民自由意志决定政治型态的民主主义国家,与 克林顿在中国大陆所宣扬的政治价值,以及美国社会根深柢固的文明价值 ,是毫无二致的,也是不容许、不可能被交易的。  客观了解克林顿访问中国大陆的宏观战略和具体成果之後,如何理性、 冷静地评估此行对美国与台海两岸叁边关系产生的影响,是一个严肃的课 题。早在克林顿访问中国大陆行程确定之初,政府当局就以准确认识问题 本质的态度,审慎因应情势的发展。在此期间,美国也透过管道向我保证 ,克林顿此行将兼顾台海两岸关系的均衡发展,不会损害中华民国的利益 。事实证明,克林顿固然公开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并在上海非正式提 到「叁个不支持」;但是,克林顿更侧重敦促中共恢复与台湾的建设性对 话,确保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而且还将「台湾关系法」与「叁个公报」 等量齐观,保证继续提供台湾防御性武器。  凡此在在显示,克林顿即使与中共积极交往,依旧不脱美国历届政府维 持台海两岸叁边关系均衡发展的基调。可以说,积极交往所可能带来的区 域安全与稳定的增进,符合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在 美「中」走向建立「战略性夥伴关系」的同时,民主台湾对美国的军事战 略价值,以及与美国的政治战略关系,应可朝向新的平衡稳定而不致因此 受损。国人只要掌握形势的客观发展规律,发挥主动创造契机的能量,便 足以有所作为,实不必杯弓蛇影、庸人自扰。  令人遗憾的是,从克林顿确定访问中国大陆行程乃至抵达中国大陆以来 ,国内某些言论昧於克林顿的整体战略构想,毫无道理地集中突出只是台 海议题一部分的「叁个不支持」,刻意传播所谓的「新叁不危机」偏差论 述,制造一种言过其实的紧张气氛。现在,克林顿已经结束访问行程了, 只要全面观察、理性考量克林顿在西安、北京、上海、桂林和香港的一言 一行,就可以明智判断,这些危言耸听的言论犯了极大的错误。  仔细解读那些「新叁不危机」偏差论述的内容,不难发现他们是片面撷 取美国对台湾早已表明的既定政策的一部分,企图动摇社会人心,进而塑 造一种惶惶不安的「内部危机」。而他们的意图所在,也不过是为了抒发 对国人已有高度共识的大陆政策、务实外交的愤闷不满,以慰藉自己自外 於主流社会的「边缘化危机」。至於指克林顿此行造成美国向中共所谓 u倾斜局面」的夸大渲染,无非只是企图藉此散播更大的烟雾,以加紧遂 行自己历来在国家立场上倾斜到另一面的事态。所谓「新叁不危机」到底 是谁的危机,谁在倾斜,不是很清楚了吗?  显而易见,克林顿透过这次访问中国大陆所标志的与中共积极交往政策 ,具有超越单纯两岸关系的宏观战略意义。这项发展会使台海两岸叁边关 系动向出现新的均衡变化,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政府意料所及而必须相应 审慎以对的事。国人在盱衡大势所趋,严肃思考国家未来发展之道时,一 定要实事求是地准确掌握客观事实,继续大力支持政府十年来始终一贯推 动的国家安全与务实外交等全盘生存发展政策战略,发挥一切操之在我的 坚强奋斗意志,进一步主导台海两岸与美国的叁边关系,朝平衡稳定、互 利共荣的积极健康方向前进。 ================================================ 争鸣:江泽民不改新叁不将永无希望 (记者刘坤原香港四日电)最新一期香港「争鸣 」月刊发表评论指出,除了海峡两岸间的「叁不」外, 江泽民另有一个「叁不」,那就是「不平反六四」、「 不宽容异议人士」及「不进行政治改革」。 「争鸣」指出,江泽民藉克林顿来访大出锋头,国 际形象也稍有改善,但如果继续死抱「新叁不」,江泽 民将仅止於此,中共也永远没有希望。 ================================================ 旅美大陆异议人士指克林顿大陆之行失败 (华盛顿二日美联电)大陆异议人士二日说,克 林顿总统幼稚的轻信大陆东道主,当他踩上天安门广场 的红毯时,就好像践踏六四牺牲者身上的血一般。 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运领袖连胜德(译音)说:「 我们对克林顿总统此行感到失望。他的谈话丝毫无法帮 助中国人。」 在克林顿即将结束其九天大陆行之际,旅居华盛顿 的大陆异议组织领袖对他此行表示失望,尽管克林顿此 行曾与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就人权问题公开交锋,也曾 对北大学生发表演说。 这些异议领袖称,克林顿并未强有力的敦促江泽民 与其他官员改善人权与宗教自由,他应该对中共领袖施 压,敦促实施法律来保护那些权利。 的确,部分民运领袖,譬如因为提倡民主活动而遭 中共虐待的人权运动领袖叶宁(译音)就说,克林顿此 行对中国大陆的民主运动反而造成伤害。 他说:「克林顿予世人|尤其是中国人民以及反对 势力|一种印象,以为美国政府强烈而且无条件的支持 主流的中共领导人。这种讯息对促使中国改变的潜力与 在野势力,伤害非常大。」 因为创办人权之声、领导民主运动而遭监禁的鲍戈 说,克林顿虽然跟江泽民大谈人权问题,但其实并没有 达致实质改善。 鲍戈说:「他并没有对江泽民施以任何压力。要是 江不予理会,克林顿下一步要怎麽做?」 曾因为天安门民运被监禁两年的连胜德说,人权进 展应该以实际发生的事情来衡量,譬如克林顿访问期间 中共对异议人士的逮捕行动,而不是以中共官方蓄意做 出的「公开表演」来衡量。 连胜德说,克林顿「非常天真」,他说,北大学生 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当局安排好的,其中有一个问题迫 使克林顿批评美国本身的人权情况。 连胜德说,克林顿应该会见天安门广场牺牲者的亲 人与反对运动领袖。 他说:「在天安门广场,克林顿对中国的民主运动 丝毫没有任何表示。他踩上红毯,许多中国人民跟我都 觉得,他好像践踏在共党政权下的牺牲者的血一般。」 ================================================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批评克林顿「叁不」说词 (记者黄矿春纽约二日专电)美国「基督教科学 箴言报」今天发表社论,批评克林顿总统日前在上海回 答中国大陆一名教授的问题时有关美国对台湾「叁不」 政策的说词,并认为中国大陆本身的政治发展才是解决 此一问题的关键。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这篇以「台湾的未来」为 题的社论中说,克林顿此番谈话减损了他在本周访问中 国大陆所获得的正面评价与光彩。 克林顿仅重申美国长期以来的政策,即一个中国与 不支持台湾独立。这套说词看似简单,但是台湾的未来 较诸其他问题更加突显美、中关系的复杂性。 社论指出,中共视台湾为一个叛离省份,但台湾本 身已发展为一个生气蓬勃的自由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 和共产主义的大陆有很大的差别。 虽然美国已转向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美国与台 湾的关系仍然密切。华府不会抛弃爱好和平的台湾人民 。台湾在美国政府内有强大的支持者。美国对台湾的军 事协助也会继续。 社论接着说,但是美国与中共加强关系和不支持台 湾独立息息相关,究竟有无办法解决此一矛盾?答案在 北京,而不是华府。 中共的政治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中共领 导人应该了解武力征服和压迫手段已不再行得通。允许 人民在文化、学识与经济方面自由发展才能确保稳定。 社论说,香港与西藏是中共的两项考验。香港的民 主是否受到尊重及西藏能否获得应享的自由,中共也趁 机展示其抛弃蛮横迫害的旧习。如果这些是肯定的,将 是「双赢」之局。 社论最後说,如果中共能通过这些考验,台湾或许 会考虑和一个民主化的大陆统一。直到有那麽一天来临 之前,任何国家,尤其是美国,都不应对台湾的未来问 题施压。 ================================================ 亚洲华尔街日报评论克林顿表明叁不政策之举 (记者吴显申香港叁日电)亚洲华尔街日报在社 论中说,美国总统克林顿迎合中共,在访问上海时表明 了对台湾的「叁不」政策,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最後 将会损害而非改善中共与美国的关系。 该报说,美国对台湾的政策的基础在於美国和中共 一九七二年发表的上海公报。在上海公报中,美方宣称 「认知」台海两岸所有中国人坚称中国只有一个,而台 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关心的是台湾问题应由中国人 自己和平解决。亚洲华尔街日报指出,这是刻意的模糊 ,保持美国立场的弹性。 克林顿表明的「叁不」政策为不支持台湾独立、不 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以国家为入 会条件的国际组织。亚洲华尔街日报说,这与上海公报 中的谨慎措词相较,超出太多了。 该报说,中共企图藉美国迫使台湾与大陆统一或至 少使美国在中共进犯台湾时袖手不管,现在中共在这方 面已有收获。 至於不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的问题,该报认为尤 其荒谬。 该报说,台湾是世界上前二十大经济体之一,而且 拥有巨额外汇存底,却不能加入重要的国际组织,美国 应采取行动不要再让这种荒谬的事发生,而非使这种情 况更加不能改变。 亚洲华尔街日报说,克林顿表明的政策最终影响如 何将取决於後续的反应,包括美国国会和台湾等其他方 面的反应。 ================================================ 华尔街日报社论声援台湾 (记者王应机纽约二日专电)全美销售量最大的 纽约「华尔街日报」今天刊出一篇社论,声援台湾,对 美国总统克林顿屈从中共的对台「叁不」政策表示非常 不以为然,认为克林顿此一向中共「叩头」的动作可能 触发一连串反应与反反应,最终只会损害而非改善美国 与中共的关系。 这篇以「克林顿的叩头」为题的社论指出,一九七 二年发表的「上海公报」一向是美国对台湾政策的基石 ,美国在「上海公报」中宣称,美国「认知台湾海峡两 岸的中国人都主张中国只有一个,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份。美国政府并不挑战此一立场。它重申美国希望台湾 问题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美国在公报中遣词刻意 模糊,就是为了避免触及华府认为有朝一日可能不复存 在的某种可能性。 社论指出,克林顿虽也表示美国的政策一向是「( 中国的)统一必须以和平手段达成」,但这并不等於要 求中共放弃使用武力。而克林顿只选择在一个与一名特 别挑选出来的中国大陆学者对话的场合发表支持「叁不 」的谈话,这等於表示,美国政府虽声称对台政策并无 改变,它仍以此谈话为耻。 社论在引述克林顿的「叁不」谈话後指出,任何一 个阅读英文的人都看得出,他的遣词用字与尼克森和季 辛吉在「上海公报」中的谨慎小心相比,相去不止以道 里计。克林顿赤裸裸地说:「我们不支持台湾独立,或 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同时我们不相信台湾应成为以 国家为条件的任何组织的成员」。 社论指出,台湾加入国际组织的问题尤其荒谬。可 以不谈纯属象徵性的联合国,但主权条件不致影响台湾 申请加入承认「关税地区」的世界贸易组织。不过,尽 管台湾经济名列世界前二十名,也拥有钜额外汇存底, 但它照样已被国际货币基金与世界银行之类应属正经的 国际组织排除在外。「作为世界仅存的强权,美国应采 取行动粉碎此一笑话,而非自掘壕沟躲起来」。 社论指出,克林顿为了一时讨好听众,攀上了玩政 治的高峰,但他这番谈话的最终影响,仍有待其他身居 幕後者,台湾与国会山庄来决定。它指出,台湾对此感 到不安可以理解,台北外交部发表声明,指美国与中共 「无权就与我国前途相关的任何问题进行双边谈判」。 主张台湾独立的民进党领袖之一张旭成更直截了当地指 出:「克林顿与中共独裁政权勾结,企图限制民主国家 台湾的未来,在道德与政治上都犯了错误」。 社论指出,民进党的立场是,台湾是一个单独国家 ,承认现实就是进步。「该党有可能出组下一个台北政 府,克林顿同意「叁不」几可确定会增加他们的选票」 。它认为,在华府,一向支持台湾的美国国会也会反对 克林顿片面改变长期以来遵行的美国对台湾政策。 社论在结语中指出,今日台湾是一个民主国家,它 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不论克林顿本周在上海说了什麽 ,到头来,美国不会违背此一原则。「克林顿此一谈话 可能带来的危险是,听到此一谈话的中国领导人,最後 不但会失望,还会暴跳如雷」。 ================================================ 美国人民对克林顿总统大陆之行成就看法分歧 (纽约叁日合众国际电)一项新的民意调查结果 显示,美国人民对於克林顿总统访问中国大陆之行到底 有多大成就,看法分歧。 由时代杂志和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联合进行 的这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四十六的受访者认为 克林顿的大陆之行有很大或相当大的成就,但是百分之 四十一的受访者认为成就有限或根本没什麽成就。 至於克林顿在访问大陆期间在人权问题上的发言是 否够强硬,受访者看法同样分歧。百分之叁十八的受访 者认为克林顿的发言够强硬,百分之叁十六认为不够强 硬。 这项民意调查结果还显示,百分之叁十的受访者认 为中共正在变好,只有百分之八认为中共正在变坏,但 有百分之五十一的受访者认为中共仍然不变。 这项民意调查是在上月叁十日至本月一日之间进行 ,以电话访问一千零二十四名年龄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 上的美国人。此一抽样调查误差率为百分之叁点一。 ================================================ 克林顿大陆行九天活动剪影 (香港四日美联电)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大 陆期间,在天安门广场接受红地毯盛大迎宾仪式,接着 公开指称一九八九年中共在天安门广场的血腥镇压行动 是悲惨、错误的。他提醒美国人不要忘记美国难掩瑕疵 的历史,并应「尊重中国在努力向前迈进时所面临的巨 大挑战。」 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就北京当年在天安门广场所采 取的行动有力辩驳的语气显然毫无歉意:没有人民解放 军采取「果决行动,中国现在不可能享有安定」。 克林顿将一个仿兵马俑武将头纪念品运回美国,他 在现场直播的大陆电台访谈以及透过北京中央电视台实 况转播、与江泽民共同举行记者会等场合,留下许多摄 影镜头,却不曾与任何大陆异议人士或者人权活跃分子 合照。 尽管克林顿在中国大陆停留九天期间,曾与许多人 亲切的握手,中共更以隆重的排场欢迎他到访,然而他 此行真的抚慰了美国人九年来对天安门广场发生之悲剧 的伤痛了吗?抑或他此行终於使长达四十九年的中共高 压统治开始松动箝制? 对於坊间盛赞克林顿在人权议题上获得突破的说法 ,加州众议员裴洛西女士嗤之以鼻,她说,这种现象「 反而只有证明大家对克林顿此行的期待不高。」 克林顿辩称香港民主党派活跃人士说,克、江会谈 後举行的记者会对全大陆人民作实况转播的事实,「长 期而言将对人权情况造成莫大的冲击」。 至於克林顿此行的其他剪影,以下几个议题值得一 提: 言论自由 克林顿认为言论自由是他此行的最大惊喜,因为一 向由官方控制的传媒,竟然对克、江会谈後的共同记者 会实况未作新闻检查的广泛报导,且对他在北大的演讲 亦作同样的处理,此外他在上海广播电台还接受上海市 民长达一个小时的现场叩应。克林顿开心的表示,「我 没有料到能与大陆人民有这样开放、广泛的沟通。」 对於这一点,现任华盛顿亚太政策中心资深研究员 的布朗说,记者会实况转播对中国大陆人民来说比较稀 奇,因为这是大陆领导阶层第二次容许作这样公开的质 询。 武器科技 克林顿声称「中」美达成核子飞弹互不瞄准对方协 议,象徵美「中」邦谊巩固,而这「应该可以让其他亚 太国家感到轻松」。在另一方面,他则坦承未能做到促 使中共保证加入全球遏制危险飞弹科技输出的机制。 宗教自由 克林顿在北京禁止礼拜活动的八座基督教教堂之一 完成主日崇拜,并称呼一起礼拜的大陆与美国教友为「 神的子女,主内的兄弟姐妹」。克、江两人已达成共识 ,将加强政府官员与宗教领袖之间的沟通。 贸易问题 美国政府贸易谈判人员连续数月来的努力,依然未 能在克林顿此次大陆访问中达成进展,中共仍不愿降低 限制美国商品打入大陆市场的各种贸易壁垒。中共对美 国每年高达五百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势将有增无减。由於 大陆未承诺开放市场,美国将无法准许中共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 台湾问题 江泽民说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平顺发展的 最重要议题。克林顿公开支持中共反对台湾独立的言论 ,令台北当局感到惊愕。 亚太政策中心的资深研究员布朗说,虽然美国外交 官员早已表明立场,美国政府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与 世界卫生组织等需以主权国资格加入的国际组织,但克 林顿摆出与江泽民立场一致的态度公开传达的这项讯息 ,「其实应该在台北宣示,而非在北京。」 达赖喇嘛 克林顿说达赖喇嘛是一个诚实可亲的人,而西藏的 文化是人间瑰宝,江泽民闻言表示,只要这位流亡的宗 教领袖肯公开承认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而 且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他与达赖喇嘛晤谈的大门是 敞开的。过去中共官方的立场向来视普遍受到爱戴的达 赖喇嘛为眼中钉。 ================================================ 专家指克林顿对台湾问题采怀柔立场相当危险 (记者唐秉钧布鲁塞尔四日专电)法国政治学者 暨中国问题专家杜蒙纳克评论指出,美国总统克林顿在 中国大陆访问时对台湾问题采取的怀柔安抚立场是很危 险的。 目前担任法国政治科学国家基金会主管与政治研究 所教授的杜蒙纳克是在接受此间「自由比利时报」驻巴 黎特派员韩德专访时,作以上表示。 「自由比利时报」今天以「杜蒙纳克:克林顿对台 怀柔立场,一个新且...危险的事实」为题,在国际 版刊出专访内容。 杜蒙纳克指出,目前并无法评论克林顿的中国大陆 之行到底是成功抑或失败,不过,克林顿此次访问的首 要动机是与中共当局研商方案,以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再 度发生。至於是否已找到解决方案,杜蒙纳克表示仍是 一个谜,但他认为,凭着克林顿在台湾问题上所作的相 当怀柔的声明来看,显然北京已给予克林顿某些保证。 杜蒙纳克指出,克林顿在中国大陆面对敏感的台湾 问题时选择了新的辞汇,同时避免说出二个中国,也未 提及美国将协助保护台湾的保证。 对於克林顿此一立场,杜蒙纳克认为是危险的,「 因为克林顿所做的毫无疑问已超过美国国会预备接受的 范围」。他说:「倘若中国侵略台湾,美国国会会接受 不采取行动且不寻求保护台湾,将令人极为惊讶。」 杜蒙纳克在专访中并指出,香港在主权移转後一年 的表现极差。他说:「在经济上几乎没有成长,经济危 机也将一部份民众推向反对派,这将会造成政治难题。 」 谈到克林顿在中国大陆大胆地谈到人权议题,杜蒙 纳克认为,克林顿得以在电视上就人权发表谈话,肯定 会对他在中国大陆的知名度有相当大的冲击,他大胆的 谈话增加了他的知名度。但矛盾的是,江泽民因让克林 顿如此做,也增加了他的知名度。 ================================================ 加拿大报纸指克林顿大陆行为跛行 (记者张声肇渥太华叁日专电)渥太华公民报叁 日评论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中国大陆之行虽然有许多 潜在效力,但大多只是一种「精神对等的演练」。 在美国独立纪念日前夕,渥太华公民报以「向前一 大跛行」为题发表社论,评论这位自由世界领袖对中国 大陆的访问。 这篇社论引述起草独立宣言的杰佛逊的话说,他决 不会一方面捍卫自由,另一方面又以「看法不同」轻言 放过此一坚持,如同克林顿在与江泽民电视「辩论」上 的做法一般。 渥太华公民报说:「克林顿的表现虽然引起政界与 媒体的赞赏,不过,对真正重视自由的人士而言,克林 顿那种捍卫人权的作风令他们作呕」,社论说,他整篇 言论弥漫着精神平等主义。 社论说,克林顿告诉中共东道主,西方国家不喜欢 中共处理事情的方式,且直言无讳。不过他又说,对基 本人权的看法不同,并不会妨碍双方友谊。 社论说,克林顿在天安门发表崇高言论说:「本人 认为,美国人民也相信,使用暴力导致人们悲惨的丧失 性命是错误的」,但事後又给这番谈话打了折扣,这是 很可惜的事。 ================================================ 克林顿认为从中共领袖下手更能促进人权 (香港叁日美联电)美国总统克林顿为这次大陆 之行避开政治异议人士辩护,说他相信直接对中共领袖 施压,更有助於提倡异议人士的主张。 克林顿叁日在临行记者会上被问到有什麽话要对异 议人士说时,他说:「美国支持诸位,我们已经尽最大 努力。」 克林顿说,他希望此行将促使中共领导人释放被监 禁的异议人士,包括因为参与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抗议活 动,目前仍被关在狱中的一些人。 克林顿说:「本人认为,我从国家主席开始,直接 跟中国方面的人士交谈,尤其利用机会在全中国人民之 前进行自由公开的辩论,无论就短期或长期而言,对促 进人权主张都有更大作用。」 中共传统以来都是在面对国际强大压力时,才释放 主要异议人士。克林顿说,他希望这次改以对中国与其 政府表示尊重,温和理性的讨论这个问题,将可产生更 大的效益。 克林顿叁日稍早会晤了香港最近选举产生的二十位 立法会议员,包括民主党领袖李柱铭以及其他民主派议 员。 李柱铭告诉记者,克林顿此行有助於为中国大陆带 来新的开放。不过他说,他希望看到更多具体步骤,使 香港与中国大陆迈向改革。 李柱铭说:「我们希望看到克林顿此行产生具体成 果|即在人权、法治与民主方面更快速的改革。」 克林顿此行,尤其在北京时,决定不会见异议人士 ,也不会见非经选举产生的民主派人士,引起美国国会 与人权活跃人士的抨击。 克林顿说:「本人一直持续提出个别案件,而且将 继续向中国政府与国家主席提及此事。」 他说:「我们相信,此一策略最能够提倡言论自由 、结社自由以及宗教自由的思想。」 克林顿与李柱铭会谈约二十分钟,他们两人上次系 於一九九七年四月在华盛顿会面。接着,克林顿并会见 经选举产生的一些香港领袖,他们说,克林顿大多数时 间只是聆听他们讲话。 李柱铭与其他民主派人士说,自从中共接管後,香 港六百五十万居民仍然保有大部分自由,不过,香港经 济却遭亚洲经济风暴波及而衰退。 李柱铭说,他告诉克林顿:「要是香港能够维持自 由与民主的基本价值,对这整个地区将有很大的帮助。 」 克林顿说,他希望中共重新评估其对部分仍遭监禁 人士的立场。 他说:「譬如,目前可能还有一百五十人因为天安 门广场事件被监禁,他们都因为非暴力攻击被定罪。」 ================================================ 郝柏村指克林顿访问大陆是对台独的沈重打击 (记者陈永昌台北四日电)海峡两岸和统会荣誉 顾问郝柏村今天表示,美国总统克林顿这次大陆行,与 大陆成为建设性战略伙伴有助美国处理国际问题,强调 民主和人权则有助两岸和平统一,公开不支持台独则是 对台独沈重的打击。 海峡两岸统一促进会今天在世界贸易联谊社举办第 一届第一次荣誉顾问暨理事联席会议,由会长梁肃戎主 持,议程除了梁肃戎致词外,荣誉顾问郝柏村、李焕和 许历农等人都针对这次克林顿访问大陆对两岸关系的影 响发表谈话,会後也对现行政局发表促进会共同声明。 谈到克林顿访问大陆的影响,郝柏村认为,从苏联 瓦解後,中共成为美国主要敌人,面临核子扩散、环保 、贸易、打击恐怖主义和反毒等多边问题,如果没有中 共的配合,美国是无法单独解决,因此美国与中共建立 建设性战略伙伴的关系,这项策略是正确的。 至於克林顿此行对两岸关系的影响,郝柏村认为, 美国对大陆政策明显是希望达成和平共存、和平竞争和 和平转变的目的,与我方的「叁民主义或自由、民主均 富统一中国」基本策略是一致,而美国与大陆关系的稳 定,则是保持海峡和平的基础。 郝柏村表示,克林顿主动提及不支持台独、不支持 一中一台和不支持台湾参与主权国家名义的国际组织的 谈话,则是对台独的沈重打击,对於我国重返联合国和 参加国际组织也是不利的。 郝柏村强调,克林顿这次大陆行,是打所谓的民主 牌和人权牌,相关谈话对台独是沈重的打击,但对於两 岸和平统一则是有利的,我方应该主动向大陆打出民主 牌和制度牌,甚至可直接就统一问题举行政治谈判,因 为二十一世纪的民主潮流是谁也挡不住的。 ================================================ 大陆流亡美国民运人士谋生不易 (记者张声肇渥太华叁日专电)加拿大国家广播 公司叁日报导,对流亡美国的中国大陆民运人士而言, 侨居异乡的生活并非事事惬意,他们有些得靠为人做保 姆或送披萨维持生计。 报导强调说,北京将这些民主斗士驱逐出境,流亡 美国,以做为一种惩罚他们的方式。在美国,这些流亡 民运人士得以享有自由,但他们的生活却不好过。 在克林顿前往中国大陆访问两个月前,一九八九年 天安门民主运动学生领袖之一的王丹被放逐到美国,与 其他知名度较小的大陆民运人士相比,他是较幸运的一 员。他已获得哈佛大学的奖学金及私人基金会的捐助。 报导说,其他五百名居住在美国的大陆异议份子无 法返乡,且在美国这个自由世界的生活又遭逢困难。报 导引述纽约中国人权组织执行主任萧强的话说:「对多 数在美大陆异议人士而言,异乡谋生是一大挑战。」 这些挑战包括学习英文、许多人靠做保姆和送披萨 等低薪工作维持。报导强调说:「生存的挑战时常凌驾 於争取人权之上,许多人半途放弃,也有些人坚持下去 。」 报导指出,鲍戈便是为争取人权坚持到底的人之一 。曾在上海劳改营服刑多年的鲍戈去年春天获释,之後 被迫流亡海外。报导说:「鲍戈如今寄宿友人家中,平 时睡在地板上,靠着为一本民主杂志撰稿糊口。」 ================================================ 克林顿希望有生之年看到大陆共产主义瓦解 (记者王曼娜香港叁日电)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 在香港表示,他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大陆共产主义瓦解 ,至於怎样情况下才会发生,他并不知道。 克林顿今天下午在香港举行的记者会上,被记者问 到大陆共产主义制度会否在他有生之年终止,克林顿回 答,当然希望有这种事情发生。但他说,由於这个问题 很重要,到底怎样情况下才会发生,他并不知道,他也 不想对这个问题有太多的表态。 不过,克林顿强调,一些有高瞻远瞩,以及非常有 勇气的领袖,将会对历史作出澄清。当一些地方发生变 化的时候,这些领袖就会感到历史有些问题是不对的, 是应该改进的。 他说,从中国大陆过去五十年历史来看,大陆正从 一边走向另一边。毛泽东在世的时候,他采取百花齐放 手段,包括镇压地主、发动文化大革命以及若干政治斗 争;其後大陆又发生「六、四」天安门事件。他形容大 陆这种现象就像高压锅一样,随时都会发生爆炸。 克林顿表示,可能大陆有些人觉得受到委屈,尽管 他们对政府的批评不一定都是对的,但如果有个管道使 人民将不同的感觉讲出来,这样就会使人民的政治立场 走向一条直径,而不是有时向左、有时向右。他认为, 当人民需要表达不同意见时候,即使得不到政府满意的 回答,但都是好事。 克林顿又说,他多次与大陆领导人见面,感觉到大 陆领导人非常重视历史,看问题经常与历史比较,看有 无相同或不同的地方,他认为,中共当局从历史角度看 问题是明智的。 ================================================ 克林顿在香港演讲中强调民主法治的重要性 (香港叁日电)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在香港表示 ,香港在首届立法会选举中,投票率很高,显示香港可 以加快推行民主。 正在香港访问的克林顿,上午十时叁十分在香港贸 易展览中心向九百多位香港和美国的商界领袖发表演讲 ,历时叁十分钟。这次演讲是他在中国大陆及香港整个 访问行程中,继在北京大学演讲後,另一次重要演讲。 克林顿在演讲中强调,亚洲各国的民主自由和法治 ,对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其中,他特别鼓励香 港人更投入民主进程。 对於中国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克林顿表 示,美国支持中国大陆尽早加入,但由於这个问题也要 考虑全世界的利益,所以必须采取公平及开放的原则, 他希望大陆先解决内部的问题,并要更加开放市场。 ================================================ 克林顿香港记者会问答全文(1) (香港叁日电)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结束在香港 的访问,他在临行前的记者会中强调,他并未宣布任何 对台政策的改变,他认为自己有关台湾的谈话是适当的 ,也没有伤害台湾的利益;他同时推崇中共国家主席江 泽民是一位有潜力、有远见的领导人,并相信在他的领 导下,未来大陆将会有力量改善人权。 以下是克林顿在记者会中的问答内容: 问: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说你这趟访问相当成功, 你回去如何向国会报告? 答:实质上,我觉得,我们增加了互相的区域安全 共识,在未来几个月或几年有关南韩、朝鲜半岛、印度 、巴基斯坦的核武状况,我们都有共识;此外,我们对 防止核武扩散也有共识。「中国」政府也承诺,全面参 与核武限制的机制;另外我们也达成法治社会的共识, 我认为,法治非常重要,他可以改变「中国」同胞的生 活,不仅在商业交易上,每天生活事务都需法治社会解 决。 此外,我们在科技等方面签订的协议,对美「中」 两国都很好,我们也签订了核武互不瞄准的协议,我们 在环保上的合作也将展开,我相信,美「中」都有绝对 的责任,对於我们的国民以及全世界的国民。我相信, 我们在记者会公开辩论的议题以及歧见,这是相当重要 的。 有很多的香港民主派人士说,从某种角度来看,已 经反映在我们公开的歧见,长远来讲,对「中国」的人 权有很大帮助。我也坦白说,我们在贸易上没有达成太 多共识,但是我们互相更加了解,「中国」想加入WT O,他们也想在开放市场上负起责任,而且要降低关税 ,他们也承诺要让国有企业民营化,这创造很多就业机 会,他们希望进入WTO,我想在回美国後,是否大家 一起想想看,让他们及早进入WTO,还有维持我们与 「中国」的贸易进程,我觉得这些都是很实质的成就。 问:是否和江泽民谈及策略夥伴关系?何谓建设性 的策略夥伴?如何维持? 答:「中国」不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公平贸易原则或 是阻止其他国家进入市场的国家,日本也是,还有其他 盟友。我们有战略夥伴关系,但这是策略关系的一种方 法,首先我们对稳定亚洲最有兴趣,也就是它必需要是 进步的基础,我们希望和世界最大的国家尽量交往、接 触、合作;我也说过,朝鲜半岛和印巴之间的问题以及 亚洲的金融危机,这些都是我们必须一起负起的责任, 我觉得这立意非常清楚,也要进一步合作,找一个方法 ,真的开放、互相沟通,然後建立一个夥伴关系。 问:你先前在与江泽民的记者会上说过政治献金的 非法问题,你到底讲过些什麽话? 答:江泽民自己也说过,中共自己也做过调查,政 治献金完全是空穴来风,政治献金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 议题,有关中共高阶官员是否透过政治献金、参与方式 或什麽管道利益输送出去,以致违反了美国的法律,江 泽民说,中共已经调查过,找不到任何证据,他否认中 共官员做过这样的事。 我告诉他,这就是美国的责任,如果任何人有这方 面的证据,希望他们能告诉我,因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问:有很多民主派人士受到你的鼓舞,带民主讯息 到大陆,你在北京的演讲、参访是不是要介入鲍彤被捕 的事情? 答:因为我们一直和中共讲个案的问题,也和江泽 民讲过,中共的逮捕标准要建立起来,比如说,有一百 五十人因六四天安门事件被以政治犯身分拘捕,这是非 暴力性的罪行,很多人犯了连大陆本身都不认为是罪行 的犯行都还被关。 我已经尽力跟中共社会各种阶层的人士接触,尽量 带来民主改革的事情,也是此行最主要的目的,近十年 来是美国总统第一次到大陆访问,要尽量审慎、要用最 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大陆民主。 问:在访问大陆之前,美国有人认为中国大陆实施 强制节育、堕胎,请问你是否问过江泽民?他又是如何 回答? 答:他们说的都是一样:这不是中国的政策,而且 堕胎一事也违反「中国」的政策。我的看法是,大陆的 监督系统需要改进,我们非常关切这个问题,也希望他 们正视它。几年前,北京召开妇女大会,第一夫人希拉 蕊也来过,也曾提到这个问题。我确曾和江泽民谈过这 件事,我讲得非常清楚:这是我们非常反对的事。 问:在人权问题上,美国是否要等到「中国」释放 所有的政治犯才算圆满?同时,是否未来应有机制,不 断促使大陆改善人权? 答:在江泽民、朱□基坚持改革的领导下,相信未 来会有力量促使「中国」改善人权,同时在「中国」渐 渐撤除防卫心理之後,相信「中国」不仅可能、也会真 正做到改善人权。至於让「中国」继续释放异议人士的 有效方法,希望是「中国」在政策上做改变,而不只是 和美国政府的协议而已。在人权问题上,「中国」政府 不需要外力介入。 问:在你公开宣示「叁不」之後,台湾民众认为美 、「中」、台的叁角平衡关系已经改变,美「中」逐渐 靠耍,美台关系渐趋薄弱,你为何要公开宣示「叁不」 ?这是否代表美国这几年的中国政策游移不定? 答:在这问题上,台湾方面和你有不同看法,昨天 李登辉总统已经表示肯定美国坚持维护台湾的权益、不 伤害台湾。对於我的公开谈话,我认为非常适当,同时 我并没有宣布任何政策的改变。事实上,美国一向不支 持台独,同时台湾的政府也没有宣布独立的状况。「中 国」政府同意,循序渐进、和平解决两岸问题,这也是 「中国」政府的承诺和意图。在我的公开谈话中,并没 有改变任何立场。 问:你到西安时有人权斗士被抓了之後又被释放, 到底对那些想见你一面的人,你希望传达什麽样的讯息 给他们?为什麽你认为见他们并无助於中国大陆的人权 问题? 答:我感觉长期以来「中国」需要改变政策,不仅 只是在一、两个个案或是仍在狱中的异议人士,我们也 很高兴魏京生、王丹被释放,但我们真正想做的是:我 们并不是在向「中国」施压,我们是在做正确的事。我 们与「中国」的关系常常有误解,如果双方能够直接的 交往,例如从主席的关系开始交往,我们就有机会公开 辩论,尤其这次我和江泽民在记者会上的辩论能够让全 「中国」的人看到。 至於有无讯息给那些想见我的人,那就是:美国站 在你们同一边,任何人都应有言论自由,美国不支持监 禁政治犯等。 -- The Chinese V.I.P Reference ┌──┐ reference@pathfindermail.com The Best Chinese e-Magazine │则兼│ http://come.to/dck i SUPPORT FREEDOM OF SPEECH │明听│ Da4 Can1 Kao3~{《大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