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参考》总第121期1998.07.07 ================================================ 1. 加拿大媒体预言大陆出现民主发展论调不再愚不可及 2. 华盛顿时报称克林顿讲话实况转播是条件交换 3. 纽约时报指克林顿对江泽民赞誉过当言过其实 4. 克林顿重申「新叁不」政策,台独政党阵脚大乱 5. 许信良指一制一国策略是建议给国民党 6. 王希哲等支持许信良先谈一制再谈一国主张 7. 达赖不赞同台独,第二次访台无限期押後 8. 海峡两岸广播交流 中广将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 9. 奥卿诠释「新叁不」 10. 彭定康是对抗中共强权政治的英雄吗? 11. 美国之音:民进党和中国增进了解,关系改善 ================================================ 加拿大媒体预言大陆出现民主发展论调不再愚不可及 (记者张声肇渥太华六日专电)美国总统克林顿 访问中国大陆九天的活动,不乏一些令人惊喜的景象, 为此加拿大媒体预言,有朝一日中国大陆终将出现民主 发展。 蒙特利尔日报六日报导,予人惊喜感受的景象是克林 顿按照惯例前往长城参观,与在桂林泛舟的自由活动。 至於在天安门广场上接受迎宾仪式,则予人杀风景的感 受。 报导称,「最令人感到惊异的景象还是克林顿在中 共的国营电视台萤幕上多次亮相,许多人质疑这究竟只 是中共政治变化的昙花一现?抑或大陆政治真正在起变 化的明证?」 蒙特利尔日报的社论指出,许多人不假思索的认为, 上大陆的电视台亮相只不过是方便克林顿好对期盼他畅 谈人权的家乡父老有个交代罢了。 既然克林顿已经返回美国,面对媒体对他大陆之行 的检视评论,他所传达的讯息是否也将随着他打道回府 而仅只於在美国境内发酵? 蒙特利尔日报认为情况「或许如此」,因为尽管近日 以来中国大陆相对的出现开明的迹象,究其本质仍不脱 共党独裁本色,许多大陆人士只因举行和平政治活动便 遭到监禁。 报导指出,即使如此,中国大陆当前的质变迹象还 是值得留意。社论强调,「变革的进程一旦启动,是很 难踩煞车的。只需问问前苏联领袖戈巴契夫这方面的心 得,就不难领会了。」 克林顿准备离开中国大陆时曾经预言,中国大陆有 朝一日将发展出民主体制。目前中国大陆离这一步还远 得很,但蒙特利尔日报总结道:「近来,这种预测论调听 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愚不可及。」 ================================================ 华盛顿时报称克林顿讲话实况转播是条件交换 (记者陈正杰华盛顿六日专电)华盛顿时报今天 报导,美方因克林顿总统在国内面临诸多批评,强力要 求中共帮忙使他的中国大陆之行成功,就因为如此,克 林顿此行发生若干精心设计和美方始料未及的状况,让 白宫可以宣称获得成功。 报导引述政府高层官员的话说,国家安全顾问柏格 在克林顿行前向北京领导人提出警告说,除非此行获得 成功,美方将很难持续对中共的积极交往政策。 这篇由时报随行采访记者史楚贝撰写的报导说,六 月叁十日在上海,中共顺应美方的要求获得了回报,那 就是克林顿亲口说出「叁不」。即使中共未能获得书面 保证,报导仍形容这是中共「重大的胜利」。 报导说,美国官员发现,在克江正式会谈中,江泽 民只有在谈到台湾时显得「教条化」。他们说:「江泽 民的讲话内容以这一部份最强硬。不算好战,而是有点 刺耳。」 报导引述好几位官员的说法指出,美方虽未言明, 但官员在高峰会之前好几个月,一再利用机会要求中共 同意直播克林顿在北大的演说,以便让他在国内可以辩 称此行确实值得。 美国官员事前还一再测试北京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能 力,以免到时未能转播,中共方面以技术问题搪塞。美 方并且自行安排直译人员。 报导说,美方官员过於专注北大演说的安排,以致 於根本没料到江泽民会决定转播六月二十七日的联合记 者会。美方是在记者会前半个小时才知道会有实况转播 ,当时官员曾考虑让克林顿告诉江泽民说,他在记者会 上会「放炮」,但後来打消这个念头。 美方事後担心克林顿在记者会上指中共镇压天安门 示威是「错误的」,可能会使二十九日的北大演说无法 获得转播,但他们向中方保证,克林顿在北大无须重复 已经说过的话。结果中共让北大的演说也获得实况转播 。 华盛顿时报说,江泽民因为与克林顿联合举行记者 会,在国际间也赢得中共领导人从未有过的宣传机会。 ================================================ 纽约时报指克林顿对江泽民赞誉过当言过其实 (记者黄贞贞纽约六日专电)纽约时报今天批评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大陆期间对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的 赞誉过当,多数外交专家并认为,北京当局到目前为止 并没有传递任何结束专制统治的信息,美国不应过早下 结论。 文章说,与其说江泽民是大陆的「戈巴契夫」,不 如说他是「布里兹涅夫」,不仅无意民主政治改革,反 而汲汲於巩固他的一党专制。 克林顿在九天的大陆访问期间,对大陆的经济改革 及个人自由提高指称这是「道德上正确的事」,在香港 结束访问的记者会上,克林顿更是以「富有想像力与远 见、智慧超群、充满活力」等字眼形容七十一岁的江泽 民。 对於中共新任总理朱□基,克林顿也大表赞赏,表 示大陆在适当的时机有此杰出领导人,前途必是一片光 明。这些对共产党领导班子不寻常的赞美,美国的外交 专家看法不一。 前尼克森及雷根政府官员罗德曼说,克林顿对中共 大陆的前景是「言过其实」,尽管大陆确实进行部分政 治改革开放,但江泽民不过是个过渡型领导人,江泽民 并无意将大陆推向克林顿所说的自由民主。 华盛顿卡内基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卡根表示,克 林顿对大陆太多不切实际的认识,「如果连大陆人民都 不相信改革共产党这回事,我们凭什麽这麽笃定?」 罗德门表示,江泽民与他的领导班子是「戈巴契夫 」学派的信徒,戈巴契夫以为温和且多元化的共产统治 方式可以受到民众的欢迎,因此他决定放弃铁腕管理, 一旦专制统治不再,民众所要的就是真正的自由。 布鲁克林研究中心外交政策主任哈斯则认为,克林 顿表达对江泽民的支持,与美国一贯的政策相符合,当 年雷根总统表达对戈巴契夫的强烈支持,才使苏联共党 统治划下句点。 哈斯说,尽管克林顿在大陆力陈自由民主的重要性 ,主张民主改革是经济改革的重要基础,需要优先进行 ,但大陆早有定见,仍坚持应先经改再政改。 哈斯认为,当经济改革需要更多政治放松时,北京 当局届时将作好准备,放宽或放弃政治的箝制。 人权观察组织华府分社主任任德齐兹克说,克林顿 对中共过度赞誉、自吹自擂,使得这次访问大为失色, 他认为「美国与中共在人权等问题上都未能取得共识, 如何称得上是个成功的访问?」。 ================================================ 克林顿重申「新叁不」政策,台独政党阵脚大乱 美国总统克林顿重申对台「新叁不政策」,使台独人士的阵脚大 乱,在国家定位和台独路线上出现严重分歧。「台独基本教义派」建 国党被民进党主席许信良讥为「愚蠢」,建国党则批评民进党是「打 □台独旗帜反台独」。多位民进党高层干部将陆续访问大陆的消息曝 光後,也引起党内质疑,「反登陆」之声一时四起。 内部出现大分歧 「江克会谈」後,建国党和部分民进党人士主张尽速办理全民公 投(公民投票),台湾前途由人民自决;但是民进党中央则发表声明 ,「台湾已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不会随意进行公投」,民进党前,现 任主席施明德和许信良更痛批建国党现在宣布台独是□於国际现实、 愚蠢。 许信良继而更提出「一制一国」的策略,主张两岸民主程度相近 时,再谈统一问题,引起更大争议。建国党昨天批评许信良的主张是 一厢情愿,民进党新潮流系也严批许信良的说法是自我否定台湾的主 权地位。 民进党秘书长邱义仁昨天指出,许信良提出的「一制一国」是比 许先前提出的「大胆西进」还要糟糕的策略,不仅违反民进党的主张 ,反而可能使台湾陷入「一个中国」的困境中。邱义仁表示,即使大 陆变成民主制度,台湾仍然是一独立国家,而且改变现状必须经由公 投决定。 访大陆计划受阻 即将上任民进党主席的林义雄昨天也表示,「一制一国」是许信 良个人的主张,不是民进党的主张。林义雄还说「我也是台独」,严 正回应许信良、施明德批评建国党「愚蠢」的说法,认为民、建两党 应维持良好关系。 「叁不」使得民进党的台独路线陷入混沌,也使得民进党高层有 意赴大陆访问的计划受到影响。新潮流系领导人吴乃仁、洪奇昌日前 赴大陆的行程曝光後,民进党即接获许多党员的抗议电话,邱义仁和 许信良准备於七、八月访问大陆的计划也因此受到质疑,许信良已在 考虑是否暂缓大陆行,新潮流系昨晚也开会评估邱义仁是否应取消赴 厦门行程。(明报驻台记者刘绍华) ================================================ 许信良指一制一国策略是建议给国民党 (记者陈盈盈台北七日电)民主进步党主席许信 良提出「一制一国」说法後引起党内派系指责,许信良 今天改口表示,这个策略是要给国党用的,因为执政党 也谈一个中国,至於他个人或是民进党都不可能接受「 一个中国」。 许信良日前提出先要求中共民主化,再谈一个国家 的建议,被党内人士批评是自毁台湾独立立场,反陷入 一个中国的泥沼。许信良今天解释,他的用意是以「一 制来搁置一国」,等中共完成民主制度再谈主权。 至於他个人是民进党员,不可能赞同一个中国的观 念。 他指出,两岸关系议题应该严肃看待,他不希望这 个说法成为政争的议题,对於派系的批评他无意去争论 ,但任何认真的意见应该了解、研究,他希望党内人士 不要只顾选票或保护自己,未研究清楚前就急着争辩。 许信良指出,一制一国只是一个较方便的说法,他 根本无意使用这个名词,两岸先谈一个民主制度後再谈 主权问题,这是对台湾非常有利的策略。 他表示,朝野应该尽速建立共识一致对外,至於谈 判策略与态度,党内也应该凝聚共识。以民进党的立场 ,如不愿触及主权问题,可以拒绝与中共对话,但这违 反民进党达成的全方位对话的共识,他所提的一制一国 策略,如果中共拒绝,台湾可获得国际同情、支持。他 并强调一国是定位在对话的前提,并非接受的前提。 ================================================ 王希哲等支持许信良先谈一制再谈一国主张 (记者黄贞贞纽约七日专电)针对台湾民主进步 党主席许信良日前所提台湾与中共「先谈一制,再谈一 国」的主张,总部设在纽约的中国民主正义党今天表示 高度肯定,并保证将给予全力配合。 今年二月由知名的大陆民运人士王希哲、王炳章及 傅申奇等人筹组设立的「中国民主正义党」,认为「先 谈一制,再谈一国」是一个非常具有创造性的政策,因 为中国本来只有一个,也就是孙中山先生所缔造的中华 民国,现在中国的领土上客观存着两个中国政府,是不 争的事实。 中国民主正义党进一步指出,半世纪以来,中国大 陆挟地广人稠的优势,胁迫国际社会承诺所谓「中华人 民共和国是全世界惟一合法政府」,国际社会出于现实 的政治经济利益考量,不得不对中共作出妥协与让步, 这不但对大陆反对中共非法政策的人民不公平,对台湾 二千一百万同胞更是不公平。 王希哲等人认为,中共的高压手段是台湾独立运动 迅速发展的主因,而非台湾人民心甘情愿舍弃「祖国」 ,但这种方法是消极的抵制中共暴政,因为台独不但不 符合台海两岸人民的长远利益,事实上也行不通。 许信良主张台湾与中共谈判,先各自实行民主制, 再谈一国,「中国民主正义党」认为这个策略可以我之 长克敌之短,不但在政治上非常主动,而且完全合情合 理,除了百分之七十的台湾人民赞成,将来也必能得到 大陆人民和海外同胞的支持与向应。 尽管许信良并不主张两岸统一,但王希哲等人认为 ,这个新的策略有利推动国家朝着民主统一的大方向发 展,因此他们建议民进党与国民党联手要求在北京设立 联络处,与共产党对等地在北京和台北设点发售自己的 报纸杂志,以此向大陆人民及国际社会广泛宣传「先一 制,再一国」的谈判方针,争取更多的支持。 ================================================ 达赖不赞同台独,第二次访台无限期押後 【本报专讯】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说,他已经无限期延後其对 台湾的第二次访问,因为北京不满达赖在印度的流亡政府在台北设立 西藏代表处。 达赖喇嘛在印度偏远的喜马拉雅山区拉达克,接受时代杂志记者 拉曼的访问,达赖说:「中国确曾向我们表达不满。尽管台湾方面再 度邀请我前去访问,不过我已经无限期延後此项访问,因为我非常重 视与北京建立某种谅解。」 达赖喇嘛说,他已经透过私下管道跟北京方面有所接触,此种交 流「颇有助益」。 记者问及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的条件,谓达赖必须先承认台 湾为中国的一省,江才肯跟达赖会谈一事,这位西藏精神领袖说,「 关於台湾独立的要求,以当今世界而言,完全独立的概念并没有太大 意义。」 他说:「为了经济与防卫,台湾必须跟中国大陆维持非常密切的 关系。不过,重要的是,台湾必须捍卫他们的自由与民主。」 达赖喇嘛说,他并不寻求西藏独立,而是寻求真正的自治。不过 他也承认,要就此事跟北京达成完全的谅解非常困难,因为北京当局 对他的动机持疑。他说:「重要的是建立互信。我们正在努力中。」 达赖喇嘛说,美国总统克林顿与江泽民日前进行的电视辩论,显 示出扩大开放的期望。「这种情况对西藏可能不具直接关系。不过, 西藏的问题出在中国进驻西藏,而西藏的未来跟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 。中国增进民主与新闻自由,我们将可更易於达成双方都可接受的解 决之道。」 ================================================ 海峡两岸广播交流 中广将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 (记者蔡素蓉台北七日电)两岸广播节目交流可 望更向前迈进一步!国内中国广播公司与大陆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正商谈合作下半年度旅游性、文化性节目的可 能性,同时也将进行两方节目主持人互访交流计画。 由中广公司所主办的一九九八年海峡两岸广播事业 交流研讨会邀集两岸广播人共聚一堂,交换广播心得, 经过两天研讨交流下来,中广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在 洽谈文化性节目的合作计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主任梁继红今天指出,两岸由 於语言、文化相同,更有血脉相连的共同性,实在有必 要藉由广播做为两方交流的桥梁,她建议两岸广播界可 定期提供制作好的节目互相播出交流、针对中秋节等大 型节日合作制播节目、共同举办广播学术研讨会、加强 广告的经营合作等。 目前中广已与中央人民电台洽谈若干合作计画,虽 然大陆方面一直希望能进行广播广告的合作,开启商业 利基,不过,中广则认为两地广告制作的差异很大,广 告合作可能性较低,不过,在艺文、旅游、体育等文化 性的合作空间较大,例如旅游性节目的交流,可使台湾 了解大陆如长江叁峡的风光,大陆听众对台湾海岛风光 有所领略。 中广总经理李庆平则表示,今年台湾前往大陆旅游 的人次就高达一百九十万人次,累计至今已有一千多万 人次前往大陆旅游,而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也高达叁百四 十亿美元,两岸人士共结连理也已高达一万五千对,因 此,藉由广播增进交流实有必要。 中央广播电台副总经理李厚生表示,中央电台此次 也与中央人民电台洽谈中秋节合作制播节目的可能性, 他说,原本今年端午节双方也想合作节目,不过,由於 时间太赶,公文往返来不及而作罢。 海峡两岸广播交流研讨会於一九九五年由中广发起 在台北举办,一九九六年由大陆方面举办,今年则是第 叁届,负责主办的中广表示,未来将持续举办类似的交 流研讨会,以增加两岸广播人的合作机会。 事实上,由於此次来访的广播人也有身兼无线台或 电视方面负责人,因此,国内知名制作人周游及负责数 位化影视器材的福茂公司等也都与大陆代表团商谈合作 计画。 在台中相当受到欢迎的台中全国电台副总经理李悦 心今天也表示,自己制作的「悦心时间」的节目与大陆 近十个电台都有合作播出,如云南昆明电台、江苏常州 交通音乐台、吉林东北亚音乐台及抚顺、贵州等地的电 台,她认为,举办两岸广播交流研讨会的确有助於两岸 广播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不过,她说,事实上,国内广播节目在大陆发声必 须受到监听,的确不容易,两岸的广播交流仍需进一步 扩大空间。 ================================================ 奥卿诠释「新叁不」 (综合报道)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昨日表示,总 统克林顿六月叁十日在上海提到对台湾的「叁不 」政策,是美国官方的「标准的表达方式」。她 重申,美国依台湾关系法与台湾维持非官方关系 。 奥尔布赖特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访问时为克 林顿亲口说出对台「叁不」辩护,被问及美国过 去未如此明确表达「叁不」立场!她答覆称,她 本人不久前访华就说过同样的话,「这是我们标 准的表达方式」。克林顿只是重申政策。 此外,白宫发言人指出,克林顿在中国所说的没 有任何一句话改变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他说:「 (叁项)公报的内容没有任何改变。我们与台湾的 关系是由这些公报和台湾关系明确规范的。」 被问及假如中国若攻击台湾,美国是否仍有义务 防卫台湾的问题,国家安全会议助理秘书克劳里 表示:「我们对台湾的责任已由叁项公报和台湾 关系法明白规定。(克林顿总统)这次访华期间发 生的任何事都未改变这一点。」 此外,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鲁宾强调,美国特别不 以书面方式纪录克林顿在北京与中国之间有关台 湾问题的讨论,就是不要让人产生这是美国与中 国间谈判的一个主题的联想。 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周一在台北向台湾 政府简报克江会谈时,总统李登辉曾问他美国在 讨论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之前何以不先与台湾 谘商。 鲁宾在国务院例行新闻简报会中答覆问题时说, 克林顿在北京是陈述了美国有关「叁不」的政策 ,但这是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过去已陈述的一项政 策,此一政策对北京或台湾来说都不是新闻。 这位国务院发言人指出,美国将继续追求它认为 曾增进台湾海峡两岸人民利益的一项政策,那就 是鼓励双方和平解决问题。 ================================================ 彭定康是对抗中共强权政治的英雄吗? “末代港督”彭定康在东南亚考察并访问台湾。彭定康来台湾和李登辉 总统的会晤,就算抛开它的政治涵义,也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因为 他们分别致力於香港和台湾的民主发展时,都被中共先後戴上“千古罪 人”的帽子而口诛笔伐,台湾甚至还是飞弹演习的目标。 彭定康的来访,正显示台湾在国际上应有其相应的地位。记得英国首相 戴卓尔夫人离任以後,美国总统布希落选以後,都在很短的时间内来台 湾访问,说明他们对台湾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视,祗是在中共利用所谓“ 一个中国”的原则打击台湾的情况下,他们在任期间无法亲自来感受台 湾的发展成果,只能下野後来“补课”了。彭定康在离开香港一年後来 台湾,他和戴卓尔夫人及布希不同处在於他年纪仍轻,他在香港担任总 督期间的出色表现也为他积累了丰厚的政治资本,在日後的英国政坛上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来台湾访问和经验交流,有助於未来两国关系 的发展。 彭定康之所以被中共斥为千古罪人,正是因为他对香港的政治和其他方 面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香港“回归”一年之後,他所作的那些努 力是看得更加清楚了。在九六年十二月董建华开始“当选”为香港特区 行政长官之後,一些民意调查的评分,董建华在大部分情况下都略高於 彭定康,原因是董建华貌似忠厚的态度容易惹人好感,又因为他是未来 香港人的“父母官”,媒体也不乏趋炎附势者。而彭定康是“末代港督 ”,在中共密集的炮火和煽动狭隘民族主义的情况下,又面临墙倒众人 推的处境,评分略低於董建华已很不容易。但是今年六月香港大学社会 科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一系列有关香港回归一周年的民意调查中,在“董 建华表现比彭定康好还是差”的问题上,认为董比彭好的仅占百分之十 叁点七,认为董比彭差的却占百分之四十叁点五。这是“实践检验”的 结果了。 彭定康在九二年七月九日到香港接替卫奕信出任总督。当时卫奕信被视 为对中共软弱而被撤换,而彭定康在来香港前是执政的保守党主席,有 舆论更指当时的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在地位上同彭定康不相匹配, 英国的这个态势使北京,特别是周南对彭定康充满了敌意。而彭定康在 香港又做了什麽事值得我们这样肯定而又被中共大骂为“千古罪人”和 无限上纲为“叁违反”(违反中英联合声明,违反基本法,违反中英来 往信件所达成的协议)呢?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最早开始触怒中共的是彭定康在该年九月提出来的政改方案,也就 是立法局、行政局、区议会这叁级议会的选举方法,被指为“叁违反” ,其实只是钻基本法的灰色地带,主要在新的九个功能组别中扩大选民 基数而被称为“变相直选”。董建华上台後就将之推翻,剥夺了一百多 万选民的投票权以利亲共人士当选。 二,垫定香港开放政治和问责政府的基础。彭定康上任,在每年作施政 报告後都会公开接受从政人员和市民的质询,也会上电台做些政策说明 。而到各区作基层巡视更成为制度。董建华上任後也被逼这样做,江泽 民最近来香港到商场和市民接触也是以彭定康为师。不过彭定康当时被 骂“做秀”。 叁,推行公务员本地化,在主权交接前除了律政司外,所有司级官员全 由华人出任,使九七得以顺利交接;但他又以铁腕抗拒北京任何提前介 入香港事务的压力,并使公务员绝对听从他的指令,不因主权交接而令 军心涣散或提前向中共效忠,从而在最後一分钟都保证了港英的统治权 威和社会稳定。而被中共吹嘘为“中”葡友好典范的澳门,一年多来黑 帮的失控成了绝妙的讽刺。 四,展现了民主国家政客的风度。中共骂彭定康是无所不用其极,除“ 千古罪人”外,还有“小偷”、“海盗”、“妓女”等等,香港党报更 是连篇□牍对他进行人身攻击,彭定康很少作出回应。但在适当时後会 抓住对方弱点很平心静气地用两叁句份量重而又具幽默感的话进行反击 ,使中共官员再度暴跳如雷出洋相。 五,中共和它的应声虫指彭定康只搞政治不理经济和民生来贬低他,其 实正是他要扩大老人福利,被中共诅咒“车毁人亡”。九四、九五年期 间收紧银行按揭来压抑楼市炒风和压低楼价,但九六年因为迎接“明天 更好”的回归被中共和华洋大鳄吹成泡沫经济。最近香港在传说彭定康 当政时私下曾说对楼市的干预要非常小心,否则会闯祸。董建华正是胡 乱干预,使之雪上加霜。倒是新机场的建设他没多管,是前任卫奕信为 在六四後加强香港人的信心而提出建造的,却为中共百般刁难,害得连 他都丢了官。可是这次新机场开幕,民意调查谁的功劳最大时,回答彭 定康的有百分之四十九。 我还认为,在国际间弥漫一片对中共独裁政权的姑息和叩头时,彭定康 以小小的英国和香港作後盾,也遇到在中共威胁下不识大体、只顾赚钱 的英国工商界和香港大资本家的压力,演出一场对抗中共强权的好戏, 振奋世界上自由、民主追求者的人心。我曾经主张九七年“时代周刊” 的封面人物应该是彭定康。当然人微言轻,这个主张没有人理。 彭定康离开香港後在法国南部隐居着书,最近即将出版。不过他一直关 心香港事务,在亚洲金融风暴袭击香港时,他一再表示香港会克服困难 再向前进。最近香港回归一周年,香港电台邀请彭定康写“给香港的信 ”,彭定康历数香港的优点和没有东南亚国家所具有的那些问题,希望 香港人对自己有信心来度过难关。他还赞扬香港人对自由民主的追求。 彭定康没有利用香港的困境对董建华和中共落井下石,也体现了他的政 治风度。但中共和特区政府在新机场落成典礼上没有请彭定康和卫奕信 参加。在江泽民和董建华的讲话中,也同主权交接时一样,一点也没有 表示向英方表示谢意,好像新机场是完全是中共一手完成的。不但罔顾 事实,也是小家子气,和彭定康对比,更显它的下作。(凌锋) ================================================ 美国之音:民进党和中国增进了解,关系改善 VOA REPORT: CHINA AND DPP: A CLOSER RELATION? JULY 7, 1998 ****民进党高层干部访问大陆**** 台湾在野党「民进党」几位高层干部即将对中国大陆进行访问。分析人士认为,这 表明在国际局势的变化下,「民进党」内部和中国大陆对对方的态度也开始发生转 变。下面是「美国之音」记者方远的综合报道。 「民进党」几位高层干部将先后访问中国大陆。「民进党」秘书长邱义仁日前透露 ,大陆有关方面已经同意他以及另外几位「民进党」高级干部参加将于7月下旬在厦 门召开的亚洲经济展望及两岸关系研讨会。北京曾在1996年拒绝邱义仁前往大陆参 加同样的会议。 另外,即将卸任的「民进党」主席许信良也透露说,他计划在9月底访问中国并会见 包括总理朱熔基在内的中国领导人。即将先后访问大陆的「民进党」干部还有新潮 流系领导人吴乃仁和立法委员洪奇昌。 早在10年前,因访问中国大陆而被指责为"台奸"的「民进党」领导人张俊宏指出,10年 前到大陆的先行者都被台湾称作台奸,而现在去大陆已经完全合理化了。分析人士 认为,这种转变与国际格局以及海峡两岸政治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中国大陆一位 研究两岸关系的学者认为,自克林顿总统公开表达美国的"三不政策",显然说明美国 在对华政策上的大方向已定,台独成为一种"麻烦的制造者。" ****两岸先达到"一制",再谈"一国"**** 在「民进党」方面,「民进党」主席许信良提出,「民进党」准备呼吁中国大陆自上 而下实行十年的民主选举,等到两岸民主程度相近时再谈统一问题。许信良认为,如 果台湾坚持''两岸各是一个国家''的主张是,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台湾在政治 谈判中坚持这一立场,也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同情,因此在策略上,台湾可以 要求两岸先达到"一制",即实行比较接近的民主体制,当大陆民主程度和台湾接近时 ,再谈"一国",也就是统一问题。 许信良认为,这并不表明「民进党」改变了独立的主张,这样做只是政治谈判的策略 ,能够有效地反制中国"一国两制"的主张。如果中国真的能够完成民主改革,也许不 会要求台湾与中国统一了。 ****希望改变大陆对「民进党」台独主张的看法**** 针对「民进党」内部和中国大陆相互之间态度的改变,台湾大学的葛永光教授也认 为这是由国际社会和两岸内部形势的变化所促成的。 葛永光教授说:“我想分几点来谈。第一点就是最近克林顿总统访问大陆回来以后 ,因为他在上海曾经提到"三不"政策,其中特别强调美国不会支持台湾独立,美国公 开表态以后,很明显将会使「民进党」的台湾独立政策受到非常大的挑战,在这种情 况下,整个国际局势非常清楚,美国和国际社会如果对台湾独立不支持的话,那么将 来「民进党」台独的主张是不太有实现的可能。因此对「民进党」领导人来讲,如 果还坚持一个不能够实现的政治主张,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台湾内部的政治上面 ,「民进党」的发展都会面临很大的困境。所以「民进党」一部分领导人认为有必 要调整它的政策,才可能在国际国内寻求更大的支持。第二,「民进党」在去年的地 方县市长选举中取得了比国民党还多的席位,因此「民进党」内部一些领导人认为 ,他们执政的机会越来月增加,尤其是今年年底台湾即将进行立法院的选举以及台北 、高雄市长选举,统独问题还是选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加入「民进党」向要 争取执政地位,它必须要使其政策让台湾老百姓安心,从各种民意调查来看,台独很 明显是他们成为执政党的最大障碍,因此「民进党」领导人必须提出一些更具有说 服力的主张。台独政策就可能作一些调整。因此他们的领导人想要去大陆访问,为 制定「民进党」中国政策提供更好的依据。最后,中国大陆本身政策改变也是一个 很重要的因素。随着近年来台湾内部局势的改变,大陆也发现,好像「民进党」不是 没有机会执政,而且趋势是在逐渐增加,将来大陆和台湾打交道的对象不止国民党,大 陆希望通过结束改变「民进党」的政策。" 葛永光教授还认为,「民进党」领导人希望通过对大陆的访问改变大陆对「民进党 」台独主张的看法,但实际上「民进党」党纲所规定的台独实质没有改变,只是在形 式上、在策略上、在手段上作了一些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