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参考总第363期(1999.03.15)全面报道中国政治反对派的新闻和评论 Xiaocankao Daily News - A Subsidiary of Chinese VIP Reference P.O. Box 33554, Washington DC 20033, USA Phone 1-202-296-51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中国民主党拟在杭州集会抗议公安无理扣押党员 2. 接力绝食转到浙江 民运人士吴义龙、毛庆祥为政治权利绝食 3. 总理朱熔基举行直播记者会:“外国人不要支持民运份子嘛!” 4. 朱熔基记者会发言稿(梗概) 5. 台报评论朱熔基风格:自信、强硬 6. 网友评朱熔基的记者招待会:内外交困、连连出错 7. 卢四清指朱熔基对人权问题有心无力 呼吁外国就人权问题向中共施压 8. 是否提案谴责中共人权 欧盟内部意见分歧 德奥芬兰十六日派员访北京 所提报告欧盟将据以评估再作决定 9. 透视中南海:唐家璇屡屡出错却不下台的奥秘何在? 10. 华盛顿邮报专论:民主放诸四海皆准 11. 美众院可能解密公布国会对中共窃密调查报告 12. 《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报道:中共“吸尘器”无所不在 13. 前国防部长佩里新书指中国可成美国头号威胁 14. 台湾是中美关系中的棋子--介绍二本新书: 《大转向》和《基辛格档案副本──与北京和莫斯科的绝密谈话》 15. 鞭腐毛,评林彪 16. 读者来信照登:上海市一起官商勾结欺骗商品房购买人的实例 ~~~~~~~~~~~~~~~~~~~~~~~~~~~~~~~~ 中国民主党拟在杭州集会抗议公安无理扣押党员 (记者王曼娜香港十五日电) 杭州市的「中国民主党」成员为了抗议当地 公安昨天扣留数名成员,今天向杭州公安局申请在三月十八日举行静坐集 会,抗议公安侵犯人权。 香港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今天指出,四十名杭州「中国民主党」成 员原定於三月十四日下午举行「如何推进中国民主进程」研讨会,但会前 多名党员被公安扣留,其中来金彪更被扣留七天,他正在拘留所绝食抗议 。 信息中心指出,杭州「中国民主党」成员今天向当地公安申请於三月 十八日下午一时至五时在杭州湖滨公园举行静坐集会,抗议公安拘押民主 党成员的行动,共有五十名成员参加。 另外,信息中心又指出,武汉市「中国民主党」成员姜汉生的父亲姜 保民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姜汉生、陈忠和、萧诗昌和吕新华四名河北「中国 民主党」核心成员的命运,他们自二月二十三日起被扣留至今已有三个星 期,根据大陆「刑事诉讼法」扣留不超过一个月的规定,这四人有可能在 下周被正式逮捕,这也意味著他们即将被判刑,姜保民希望外界施加压力 ,促使大陆尽快释放被扣留的民主党成员。 此外,「中国民主党」更呼吁美国及欧盟对大陆在人权问题上施加更 大的压力,迫使大陆改善人权。 ~~~~~~~~~~~~~~~~~~~~~~~~~~~~~~~~ 接力绝食转到浙江 民运人士吴义龙、毛庆祥为政治权利绝食 (中国民主党浙江筹备委员会3月14日消息) 中国政府在去年签署《公民权 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至今未向人民公布《公约》内容,更不允许 人民了解《公约》各条款,对于渴望知道《公约》内容的群众,竟然出动 大量警力以暴力驱散,这是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理应受到文明社会的谴 责。 中国民主党浙江筹备委员会希望中国政府和有关方面不要再在违反人 权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让人民享受政治权利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条 件。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刚刚提出建设法治国家的时候,连人民起码的社 交生活都被非法骚扰,不得不使人感到极大的遗憾。 全国各省民运人士为抗议有关方面对徐文立、秦永敏和王有才的政治 迫害,自98圣诞日开始接力绝食,从1999年3月14日起由浙江省民运人士继 续。由于大家踊跃参加,人数远远超过原先所公布的,第一批公布的绝食 者名单安排日期如下: 希望大家将时间安排在当日0点到次日0点,参加绝食者必须是完全自 觉的行为,如有身体不适,请提前通知下一任绝食者接上,请尽量写下《 绝食感言》,联系人可由姓名排列在前者担任。 日 期: 姓 名: 联系电话或传呼: 3月14日(星期日) 吴义龙 0571-6969095 3月15日(星期一) 毛庆祥 0571-6066394 3月16日(星期二) 王荣清 0571-6042826 3月17日(星期三) 李锡安 0571-8014148 3月18日(星期四) 祝正明 0571-8097075 3月19日(星期五) 朱虞夫 0571-6064283 3月20日(星期六) 王东海 0571-7910207 3月21日(星期日) 余元洪 0571-4144995 3月22日(星期一) 王培剑 0571-126-20672809(BP) 3月23日(星期二) 来金彪 0571-6082041 3月24日(星期三) 戚惠民 0571-8854311 3月25日(星期四) 聂敏之 0571-5186140 3月26日(星期五) 萧利彬 0571-6958629 3月27日(星期六) 杨 子 0571-8052206 3月28日(星期日) 池建伟 0571-5151168-22501(BP) 3月29日(星期一) 杨建民 0571-7975280 3月30日(星期二) 洪家炯 0571-6965203 3月31日(星期三) 高天佑 0571-7070700-90320(BP) ~~~~~~~~~~~~~~~~~~~~~~~~~~~~~~~~ 总理朱熔基举行直播记者会:“外国人不要支持民运份子嘛!” (北京十五日电)随著中国大陆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今天落幕,总理朱熔基 於下午五时三十时分,在北京人大会堂举行现场直播的记者会。 据有关方面透露,朱熔基的记者会将对中外记者开放,并且由大陆中 央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国际广播电台进行现场直播。 朱熔基∶外国人不要支持民运份子嘛! (记者刘济凯北京十五日电) 五十年代曾被中共打成「右派」而吃尽苦头 的大陆国务院总理朱熔基,今天指中国大陆的民主运动人士都是刑事犯罪 份子,并要求外国人「不要支持民运份子嘛!」 朱熔基在记者会上被问到人权问题时回答说,中共领导人会见来访的 外宾,很少不谈人权问题,好像不谈中国大陆的人权问题,回去就不好交 待。 他透露,最近美国国务卿奥布莱特访问中国也同他谈到人权问题,「 我告诉她,我争取和保障人权运动的历史,比你早得多。她说∶『是吗? 』我说∶『不是吗?』」 朱熔基对奥卿说∶「我比你大十岁,当我冒生命危险和国民党政权斗 争,争取中国的民主、自由、人权时,你还在中学念书呢。我们在人权的 观点上有很多是一致的,我在中学从课本上就学习到法国卢梭写的民约论 、忏悔录,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的观念,我早就知道了。」 他又称,中国的五四运动,就是为民主、为科学而斗争,後来在共产 党领导下,一直进行著反对专制独裁,反对反动政权侵犯人权的斗争。 他依据上述理由反问,中共今天怎麽可能反过来压制人权呢?并称∶ 「只有我们才知道在中国如何才能够实现保障人权。」 朱熔基承认,中共在人权的问题上不是没有缺点,不可能没有缺点。 因为中国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独裁的传统,再加上殖民地心态,不可能 没有缺点。 不过他辩称∶「中共建政才五十年,五十年跟几千年比较,怎麽可能 把所有问题都解决?」 这名中共第三号人物说∶「我们愿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人民 群众的意见,我们天天都在看人民来信,思考怎麽满足他们的愿望,实现 他们的要求。我们也愿意倾听国际友人的意见,并有许多对话渠道,同美 国、欧盟、澳大利亚都有对话渠道。」 他表示,他会见很多国际友人,一见面对方就掏出一张单子,指中共 又逮捕了多少人,是不是可以释放,因为他们是民运份子。他则回应称∶ 「我们十二亿五千万人,我们每天都有刑事犯罪份子,天天都在抓人,不 知道你说的是谁?请你把名单给我,我回去查一查好不好?」 朱熔基宣称,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修改宪法,增加了依 法治国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容,「我们天天都在立法,都在加强法制 ,保障人民的人权,我们会继续做下去」。 他欢迎外国朋友批评中共的工作,「但不要太急了,我比你还急嘛!」 他要求外国人,「不要去支持那些民运份子嘛!」因为,「让那些人 回来以後,中国没有法制,没有民主,不是你想像的那样!」 ~~~~~~~~~~~~~~~~~~~~~~~~~~~~~~~~ 朱熔基记者会发言稿(梗概)  在中美两国元首实现互访以後,中美之间开始致力於建设性的战略夥伴 关系,发展势头本来是很好的,但是由於种种原因,不讲你们也知道,在 美国出现了一种反对中国的潮流,这使我们感到心里很不安。  我不认为我的访问美国将要进入地雷阵,但是确实要遇到很多敌意,或 者是不友好的气氛,在二月二十二日的BUSINESSWEEK(商业周刊)上登了一 篇文章,题目叫作CHINA, WHAT'S GOING WRONG,这篇文章十分特别,它认 为中国已经面临灾难和破产,好像中国已经大祸临头了,我至今还没有看 到过美国的杂志发表这样的文章,我想这样文章的出现,也反映出现在美 国的那股潮流,实际上是由於美国内部的斗争,把中美关系作为牺牲品, 我也成了一个受害者,因为在这个杂志的封面,登了我的照片,看起来像 一个死人。  在这种气氛中间,我应邀访问美国,当然是一个很不轻松的任务,很多 媒体也预言我的访问不可能取得成功,但是我还是要去,因为既然你们有 气,我就去为你们消消气嘛!我刚才讲了,这不是一个地雷阵,无非是气 氛不好,我的访问,就是要去说明真相,为你们消消气,恢复中美建设性 战略夥伴关系的好势头。  关於中国盗窃美国军事机密的问题,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方面的 人士犯了两个过低估计的错误。第一个就是美国自己的保密能力,据我所 知,在美国的阿拉莫斯实验室的保密措施是十分严密的,那〖的人都只知 道很小一部分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泄漏什麽机密,所以到现在,他没有 能找出那位李文和博士泄漏机密的证据,不能够起诉他,只能把他解雇了 。我们不要忘记历史,历史上曾经有这种时代,弄得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在美国有这种时代,在中国也有这种时代,那就是文化大革命。  第二是过低估计了中国开发军事技术的能力,中国人是很聪明的、很勤 奋的,华裔的美国人就能够证明这一点,中国独立自主的开发了两弹一星 ,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完全有能力开发任何军事技术,仅仅是一个时间 问题。但是请记住,中国是最先声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我们已经 停止了核试验,我们和美国已经签订了导弹互不瞄准的协议,我们为什麽 要冒政治上和道德上的风险去盗窃什麽人的军事机密呢?所以所谓中国盗 窃美国军事机密的问题,可以认为是一种天方夜谭。  所有访问中国的外宾很少不谈人权的,好像不谈中国的人权问题回去就 不好交代,因此在这个问题上,重复了这麽多遍以後,我实在不想再讲了 。不过,今天我只想讲一件事,美国国务卿奥布莱特日前访问时我们有一 段对话,我告诉她,我争取和保障人权的历史比你早得多。她说;「是吗 ?」我说:「不是吗?」我比你大十岁,在我和国民党斗争,争取中国民 主、自由、人权的时候,你还在念中学。我说我们在人权的观点上,有很 多是一致的,我在中学从课本上就学习过法国卢梭写的「民约论」、「爱 弥儿」、「忏悔录」,他的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的观念,我早就知道了 。  我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就是为民主、科学而斗争,所 以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直在进行着反对专制、独裁,反对反动政权 、侵犯人权,一直是为这个问题在做斗争,我们今天怎麽会反过来压制人 权?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中国需要怎样的民主。  当然我们在人权的问题上不是没有缺点,不可能没有缺点,中国几千年 的封建殖民地专制独裁的社会,再加上殖民地的心态,不可能没有缺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成立了五十年,五十年和几千年来比较,怎麽可能把所 有问题都解决了。但是我们愿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人民群众的意 见,我们天天都在看人民来信,怎麽满足他们的愿望,实现他们的要求。 我们也愿意听听国际友人的意见,因此我们有很多对话的渠道,同美国、 同欧盟、同澳大利亚,我们都有人权方面对话的渠道。  我们反对TMD,尤其坚决地反对把台湾纳入TMD,因为,TMD违 反了导弹的国际协议,同时也干涉了中国的内政,以及侵犯了中国领土和 主权的完整。  为什要建立TMD,中国在台海部署了六百枚导弹,过去只有几十枚, 我就不知道你怎麽知道有六百枚,因为,我都不知道。  部署导弹是我们自己的主权,我们的导弹绝对不会瞄准台湾的兄弟姐妹 ,也不会轻易的使用导弹,但是我们不能不部署,因为我们希望和平统一 中国,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放弃使用武力,否则台湾将永远被分裂出去。  美国建立TMD另外一个理由是北韩发射导弹、研制核武,中国并未对 它施加影响。那我就要问了,我们怎麽不知道北韩在研制核武器呢?我们 也无法干涉它,因为它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美国对此事过高估计,世界什麽先进武器都是美国出来的,美国害怕什 麽呢?  中国进行恢复GATT的地位,以及加入WTO的谈判,已经整整谈了 十三年了,黑头发都谈成白头发了,现在该结束这个谈判了。  目前中国加入WTO存在着机遇,一方面是WTO各会员国认识到没有 中国加入,WTO是没有代表性的,是忽视了中国这个潜在的市场;第二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所积累的经验,已经使中国提高了加入WTO的 承受能力,因此中国也准备作出最大的让步。  最近中国与美国、欧盟等国家所进行的谈判,双方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但是还有相当的差距。只要双方从大局出发,从促进国际市场的繁荣出 发,大家都作一点让步,那麽达成协议是很有希望的。(根据:中国时报) ~~~~~~~~~~~~~~~~~~~~~~~~~~~~~~~~ 台报评论朱熔基风格:自信、强硬  【记者王绰中特稿】观诸中共领导人的记者会,通常都是正经八百,死 气沉沉。不过,朱熔基的记者会,总是充满活力,很另类。  与去年朱熔基就职记者会不同的是,这次他单枪匹马赴会,不再需要其 他副总理助阵,举凡内政、经济、外交,甚至两岸关系,都由他亲自回答 ,这显示,他在经历一年的磨练之後,已经能够全盘掌控大局。  朱熔基在今天的记者会上,开头就向现场数百名中外记者展现他的亲和 力。在提问前,他语带恳切地表示:「我愿意接受记者任何的提问,但因 时间关系,如有向隅,我先道歉。」  记者会上,朱熔基引经据典,妙语如珠,充分展现他风趣幽默的一面; 不过,在触及中共一些基本立场时,他不但有为有守,而且以揶揄反讽的 口吻捍卫中共的立场,让一些经常批评中共专制政权的境外记者,又气又 好笑。  朱熔基在谈到中共令人诟病的人权问题时,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反 驳说:「欢迎对中国人权批评,但不要太急,因为我比你急。」他甚至语 出惊人地表示,他曾经向近日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奥布莱特说,「我争取和 保障人权的历史比你早得多」。  在谈到令中共尴尬的窃取美国军事机密事件时,他竟然脸不红气不喘地 讽刺美国,低估了自身的保密能力,也低估了中共开发军事技术的能力。  朱熔基这些说词,虽然展现出他自信的一面,但也同时暴露出他强硬的 一面。记者会结束後,有些老外就表示,朱熔基全身充满了「开明专制」 君主的特质,虽然他不是中共最高的领导人,但他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为 「威权、开放中国」的表徵。  朱熔基的开明和亲和力,在中共领导人中,无出其右,不管是在境内或 境外,他的声望一直威胁着中共最高领导人江泽民。这也难怪有人指出, 前年中共十五大时,江泽民同意让李鹏以全国人大委员长的身份,继续在 政治局常委会中排名第二,主要就是希望李鹏当作江泽民的「安全瓣」。  不过,朱熔基已经是七十岁的人了,总理再干也只有四年,在江泽民党 政军一把抓的情况下,朱熔基只是一个执行官,有责无权。虽然外界普遍 认为,他有心而且有能力把中国带上富强的道路,但真正的舵手毕竟不是 他,他最多也只能让船安全稳妥地前进。(中国时报) ~~~~~~~~~~~~~~~~~~~~~~~~~~~~~~~~ 网友评朱熔基的记者招待会:内外交困、连连出错 送交者: 冷笑 于 March 15, 1999 11:25:01: 去年的踌躇满志少了许多,但因为并不真懂经济,所以更是自以为懂,令 人不禁为其今后的所作所为感到担心。 不懂礼貌,卖弄蹩脚英文,甚至还要纠正翻译。 故做幽默(自己的说法没有申请专利,故不会要商业周刊记者稿费等),结 果弄巧成拙,除了自己没人觉得风趣,落个尴尬的冷场。引用沙翁之威尼 斯商人更是牵强,有卖弄之嫌。如果没有老毛的博学,建议最好不要乱引 经据典。否则引得不恰当时轻则让人耻笑,严重的甚至会象唐家璇那样说 美国是我们和台湾的“洋天子”,无意中犯原则性的错误。 在美国处处同中国过不去时硬说目前中美关系很好,完全是在讨好美国人 。说自己在俄罗斯受到热情欢迎,想以此刺激美国人下月也对他热情欢迎 ,更是在耍小聪明。说叶利钦同他“贴脸”,真有点贻笑大方了。 中国在海峡附近部署了多少导弹,外国都知道,总理能不知道?坚持说不 知道,只有两种可能:失职或撒谎。朝鲜搞导弹核武,总理都不知道,说 明总理或政府无能。中国的情报机关都是吃干饭的?!反问美国为什么知 道,只能说明自己无知。 关于WTO的发言抱怨别国不让中国入关就是忽视了中国市场,则充分暴露了 他根本不懂什么是中国的经济利益、以及如何保护中国利益。去美国是为 了给美国人出气,就未免有点奴气了。中国人有气人家还要幸灾乐祸。为 什么美国人生气了,我们的总理就要如此不安?还“一定要去”美国好“ 让美国人出出气”呢?! 谈到广信破产案时说“以后不会有这种事了”未免轻率,向可能遭受损失 的日本银行道歉则完全是多余。中国因为外国企业或银行不公平竞争甚至 诈骗而陷入财务困难的企业或银行多了!哪国总理向我们道过歉?! 纵观整个新闻发布会,朱熔基为自己贵为一人(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 光地位而洋洋自得之情溢于言表,但发自心底的忧国忧民之情则鲜有真诚 流露。甚至所谓的“来之不易”也几乎成了他个人的来之不易。了解内情 的人都知道,九三年的紧缩政策是在国家安全部门的警报之下,以江泽民 为首的整个政治局的正确决策。总理虽然提了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 但发布会给人的印象还是只有总理自己才是真正有先见之明的大功臣,而 并非只是“落实和执行者”。 在市场经济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纷繁复杂,任何人都不可能给市场经 济制订具体增长目标,连准确地预测都是经济学家公认的难题。总理检讨 自己工作失误时缺乏诚意,明显是在用洪涝灾害、亚洲金融危机、和某些 部门地方没有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来为自己推卸责任,而不是深刻地反省自 己观念中计划经济根深蒂固的老套和对市场经济浮浅的了解。 到了今天总理也没有真正认识到,他一年来的最大错误是去年担保百分之 八的经济增长率,结果一步错,步步错,在内忧外困的形势下自己把自己 引到了绝路,最后只好瞎编个百分之七点八来给自己圆场。事实上,即使 没有上面提到的那些借口,不管总理是否担保,中国经济去年也不可能增 长百分之八,通货膨胀也不可能高于百分之三。这不是总理的功劳或者过 错,而在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赶上了经济周期和改革引发的的衰退期。总理 给自己找借口都不知怎么找,幕僚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翻译嗓音宏亮,但英文发音一般,且有过强的北外口音,如把类似really 中的[i]都读成[ei]。但翻译水平极差,几乎没有不带毛病的句子。乱用定 冠词,70%以上的定冠词都是不该用的。最糟糕的是知识面太窄,知识太贫 乏。稍微涉及到什么非日常话题时,英文就立刻变得一蹋糊涂,而且明显 不是因为紧张造成的。 不知何故,中国电视台的摄影师经常把镜头对准其他记者而不是新闻发布 者和主席台,难道是为了宣传或证明新闻发布深会受记者的重视与欢迎? 这在全世界独一无二,更令记者和电视观众反感无比。 不过,能够公开搞新闻发布会毕竟还是进步。只是希望这种被逐渐认可的 认知权主要是给自己的人民,而不是给外国媒体的。我们的总理客观地讲 这么大的岁数也的确不容易。但愿以后主持新闻发布会的总理们更加年富 力强,有着更新的知识,有着更好的头脑,更懂得如何真正为我们自己的 人民谋福利。 中国要崛起! 原载: http://www.nacb.com/bbs/freetalk/messages/16200.html ~~~~~~~~~~~~~~~~~~~~~~~~~~~~~~~~ 卢四清指朱熔基对人权问题有心无力 (记者张谦香港十五日电) 香港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卢四清今天表示, 虽然中共国务院朱熔基的思维可能有些微的民主素养,但他在人权问题上 肯定是有心无力。 朱熔基今天在北京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表示,自己很早就争 取人权。 对於朱熔基发表这番谈话,卢四清表示,从朱熔基过去的行为来看, 他毫无疑问是一位比较开明的政治领导人,有民主素养,与中共中央的一 贯专制做法有所不同。譬如,最近朱熔基曾要求地方政府不要以强硬手段 对付农民,显然与中央近期实施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不符。 此外,一九八九年大陆爆发民运期间,当时在上海的朱熔基并未强硬 对付学生,而是采取对话和化解的方法,与北京武力镇压学生的极端手段 迥异,尽管事后上海市也枪毙了一些所谓“暴乱份子”。 卢四清认为,比较起来,朱熔基有民主素养或尊重人权是事实,但对 今天的中共政局已起不了作用。首先,朱熔基主要处理经济问题,人权并 非他首要处理的事务。况且,目前朱熔基在处理经济问题上也面临困难, 自顾不暇,那有余力过问人权问题。 其次,国家主席江泽民才是人权问题的「拍板」者,一切由他决定。 卢四清表示,最近的迹象显示,江泽民对自己的地位是否稳固已失去信心 ,因此,其行为愈来愈左,包括对异议份子采取镇压手段,务求稳定压倒 一切,以免自己的权力受动摇。在这种情况下,朱熔基更难以过问人权问 题。 呼吁外国就人权问题向中共施压 (记者张谦香港十五日电) 针对中共国务院总理朱熔基今天在记者会上说 ,大陆民运人士都是一些刑事罪犯,放出来会为大陆社会带来动乱,因此 要求外国不要协助他们。香港中国民运信息中心创办人卢四清强烈指责朱 信口开河,并呼吁外国继续就人权问题向中共施压,以改善大陆的人权情 况。 卢四清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朱熔基发表有关海外民运人士的谈话肯定 不对,也是中共方面在处理人权问题上的一贯态度。他说,大部分海内外 民运人士都是真心为推动中国的民主发展而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且对中 共政权已造成一定压力。 卢四清表示,只要外国在人权问题上给予中共更多的压力,才有望改 善大陆的人权情况,尤其是今年以来大陆人权情况转趋严峻,中共方面大 肆逮捕民运人士,外国更不应该袖手旁观。 他认为,西方国家应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谴责中共人权纪录的提案, 以敦促它改善人权,绝不能纵容它。 ~~~~~~~~~~~~~~~~~~~~~~~~~~~~~~~~ 是否提案谴责中共人权 欧盟内部意见分歧 德奥芬兰十六日派员访北京 所提报告欧盟将据以评估再作决定   【中央社德国艾尔特维十四日电】欧洲联盟今天同意,暂缓决定是否要 在叁月二十二日开幕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年会中提案谴责北京的人权纪录 ,先派遣一个代表团到北京讨论人权问题後再作定夺。  欧盟各国外长今天在部长会议中讨论了这个问题,外交人士在会後告诉 记者,大部分欧盟国家「不希望与北京具建设性而重要的对话中断」。不 过,官员们也承认,由於北京未能推行改革,欧盟去年采行的不批评北京 人权政策遭到了相当大的压力。  一位欧盟外交人士说,欧盟十五国中的德国、奥地利与芬兰叁国将派遣 外交部高级官员,组团於十六日抵达北京访问,与北京领导人讨论人权问 题。这个代表团结束访问後将提出一份报告,欧盟将在评估这项报告後, 再决定是否在日内瓦的人权会议中提案谴责北京。前述外交人士说:「所 有选项都有可能,包括批评中国。欧盟希望在叁月二十二日确定共同立场 。」欧盟各国外长将在当天举行下次会议,就此事作一决定。  目前欧盟对是否谴责北京的问题立场分歧,这并不是第一次,去年以法 国为首的几个欧盟大国为免与北京冲突,不愿共同提案,丹麦迳行在人权 会议中提案谴责北京,招致北京经济制裁,该案也和往年一样未获通过。 今年丹麦对北京仍持批评态度,法国也仍不愿采取与北京冲突的立场。国 际人权团体则力主欧盟今年应该谴责北京,因为过去一年来中国大陆的人 权状况不但没有改善,而且更为恶化。  人权运动人士说,今年提出谴责案别具重大意义,因为今年适值北京一 九九八年以军力镇压天安门学生民主运动的十周年。美国国会众议院十一 日也通过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决议案,敦促美国政府在联合国这次会议中支 持谴责北京迫害人权的决议案。 ~~~~~~~~~~~~~~~~~~~~~~~~~~~~~~~~ 透视中南海:唐家璇屡屡出错却不下台的奥秘何在?  中共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可以说是一个较为平淡的会议,主要是这 次会议没有不可预测的议题,包括修宪、财赤高达一千五百亿元人民币, 以及今年经济增幅预测指标为百分之七等,都是预先知道,而且也必定通 过。原来以为北京与香港有关司法管辖权的争论,会放入这次会议议程, 但也未料到北京设法禁止在这次会上讨论,连北京的记者都说:「这次会 议没有亮点。」  为唐安排记者会凸显地位  但是,留心的记者可以发现,朱熔基有意让江泽民抢锋头,而且是有意 将锋头的距离拉大,即让江泽民高出好几个「八度」。会议开幕以後,江 泽民起码每天参加两个以上的分组讨论,朱熔基和李鹏也勤於「跑团」, 但在中央电视台的画面,在新华社的发稿份量,「人民日报」的版面处理 ,明显是江泽民远远抛离朱熔基、李鹏。中共官方传媒处理规格,已将江 泽民接近邓小平和毛泽东的规格。  当然,这与中共官方越来越凸出江泽民的核心地位有关。但朱熔基也有 自己的苦衷,一是海内外传媒焦点仍放在他身上,而他在去年人大当选总 理,发表就职演说「勇闯地雷阵」,将去年的人大会变成了朱熔基大会, 江泽民、李鹏颇为不悦。事後,朱熔基的幕僚,也认为不妥,孤军凸出, 会成众矢之的。因此,可以看出这次朱熔基是利用总理之权,刻意压低对 自己的宣传力度。二是去年「保八」不成,「国企三年脱困」头炮不响, 下岗工人大增,朱熔基不但说话本钱不足,而且还有心理准备等待人大代 表炮轰,低调也是正常之理。不过,据悉由於朱熔基清廉和负责,与会者 对他同情者众,责难者少。  由於这次人大会「亮点」少,外长唐家璇的记者会遂引起注意,各路传 媒踊跃参加。因为这次记者会在最早的日程安排上没有,因此也有猜测是 江泽民和钱其琛有意让唐家璇有表演机会,以洗刷江泽民去年访日,外界 对其的不好印象。也许,这种分析是一种猜测,但唐家璇得到江泽民、钱 其琛信任则是事实。  早在去年八月底,中共召开了第九次外交使节会议,解放军外事工作及 武官工作会议,唐家璇是这次会议的主持人,作为北京驻美大使的李肇星 也返京与会。八月二十八日,江泽民为这次会议代表讲话,讲话题纲是由 钱其琛和唐家璇准备的。  钱图以外交贯彻台海政策  中共第八次外交使节会议是在九三年召开,当时「中」美关系仍然相当 紧张。而第九次会议是在江泽民访美和克林顿访问中国大陆之後召开,国 际大环境有很大的转变,那麽中共的外交策略有什麽变化呢?从钱、唐为 江泽民准备的讲话稿可见,北京外交策略已从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改 为了「积极进取」,要「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积极角 色。讲话中,规定了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原则,进行必要斗争和卓有成 效工作」的领域:一、凡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根本利益;二、涉及发展 中国家的权益;三、涉及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四、涉及建立公正合理的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  事实上,这四项要「斗争」的领域,反映了中共要积极外交的主要方面 。由於中共目前外交已抛弃了毛泽东的「世界革命论」,执行的是邓小平 「国家利益至上」的方针,所以,钱其琛和唐家璇要「卓有成效工作」的 领域,主要是第一条:「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根本利益」。具体来讲, 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服务於经济建设,另一个就是台湾问题。  而在台湾问题上,钱其琛和唐家璇在外交上要积极进取的就是「大国外 交」和围攻台湾邦交国,用钱其琛的话来说,这就是要「正视」世界发展 的客观形势。在中共的长期战略上看,这两方面的外交攻势是要完全封杀 台北的国际外交空间;而在短期策略上看,则是要配合北京对台湾的「政 治对话和政治谈判」攻势,逼使台北尽早坐上谈判桌。  此次人大会,可看到所有对台谈话主调都是「台湾问题不能再无限期拖 延下去」,江泽民公开表示「心情是迫切的」,其近期目的就是推动汪道 涵访台时在两岸和谈上有所突破。当然,北京也明白,和谈对未来台湾总 统选举是一大变数,想急也急不来,但是北京又不耐事情毫无进展,要求 要有进展。  江泽民拔擢上海帮不避嫌  唐家璇作为钱其琛的得意门生和接班人,参与这些战略的制定,并且逐 渐也将在对台问题上扮演角色,一方面源於江泽民、钱其琛「上海帮」的 特殊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亚洲事务一直就是他的强项。  唐家璇的使节生涯主要是在日本度过,九三年出任外交部副部长,主管 亚洲事务。他曾担任中共与印度、中共与越南边界谈判「中」方代表团团 长,代表中共与印度签署了「关於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 安宁的协定」,同越南达成了关於解决「中」越边界领土问题的基本原则 协议,使「中」印、「中」越边境地区趋向稳定。另外,唐家璇又多次出 访南北韩,对解决北韩核武和启动旨在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四方会谈 ,扮演了重要角色。  唐家璇在北京对周边地区的外交成绩是他晋升外长的阶梯,但亦是他晋 升的阻力,因为近年中共外交主要方向是美国,搞对美的最易升迁,因此 一直以来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刘华秋是接替钱其琛呼声最高的人物。自 九五年台海危机以来,刘华秋多次穿梭北京华府,并曾单独会见克林顿; 而且刘华秋与李鹏关系密切,李鹏当时是中共外事领导小组组长,对外交 人员任命有重要发言权。还有刘华秋比唐家璇年龄还小一岁,在中共重视 年轻化的今天,一岁也就是非常大的优势。所以,刘华秋与唐家璇激争, 曾处於胶着状态。後来,由於钱其琛坚持仍由外交部里面产生外长,不让 外人调入,唐家璇才得以出线。  提前布局「第四代」接班  由於唐家璇是中共的「日本通」,江泽民访日时也由他作最後的谈判, 所以到最後日本仍坚持在历史问题和对台「三不」问题上维持基本立场, 海外舆论一直指唐家璇要负重要责任。但实际北京只是认为日本顽固,唐 家璇并无责任。而唐家璇与日本谈判的最後结果,也是钱其琛和江泽民首 肯的,当时钱、江虽在俄罗斯,但唐家璇在日本一直与其保持密切联系。  但是,江访日期间,唐家璇有关民间对日索偿言论相当不智。虽然放弃 对日索偿是北京国策,从国际法角度北京辖下的民间组织和个人应与国家 保持一致,但在日本对江泽民访日保持强硬态度背景下,唐家璇的话一出 口,自然便引火烧身,成为了众矢之的。  在江泽民、钱其琛眼中,唐家璇只缺应付传媒经验,多经磨练便可。不 过,北京舆论已有感觉,江核心现推出的第四代似乎都难以叫响,胡锦涛 、吴邦国都火不起来,这将是「後江时代」权力布局的一大难题。  (作者石沙先生为香港专栏作家) ~~~~~~~~~~~~~~~~~~~~~~~~~~~~~~~~ 华盛顿邮报专论:民主放诸四海皆准  民主的政治利益显而易见,但许多贫穷国家仍在担忧,民主是否会构成 他们经济发展的负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沈恩曾在上月针对这个棘手问 题在新德里予以探讨,他是一位杰出的贫民问题研究者。为了协助美国国 家民主基金会创立「世界民主运动」,沈恩在新德里以「民主是一项放诸 四海而皆准的价值」为主题进行研究。  明显的事实效益  他承认,新加坡以专制方式达成的高成长与前总理李光耀息息相关。然 而,在检讨了「所有比较研究」之後,发现经济成长与民主未必不相容。  经证实对发展有益的政策〖开放竞争、运用国际市场等〖没有一项是与 更大的民主相违背的。「相当多的证据」显示,带动成长的是较为友善的 经济气氛,而非较为严酷的政治体制。  民主还有其他经济效益。沈恩指出,「明显的事实」显示在世界饥荒史 上,没有一次严重的饥馑是发生在享有较多新闻自由的独立而民主的国家 。  免於不民主统治  同时,即使是最贫穷的民主国家,也曾避免了饥馑的威胁。差别在於民 主国家拥有较具因应能力的政府,他们能采取对策以减轻饥饿。印度在英 国统治下、直到独立之前,遭遇数次饥荒。在多党民主制度和新闻自由建 立後,饥荒就消失了。沈恩指出,「民主的保护力量」促使许多国家免於 「不民主统治的惩罚」。  这种型态可延伸到亚洲当前的情势。沈恩认为,南韩、泰国和印尼金融 危机,与当地的金融体制缺乏透明度和欠缺民众的参与有密切关系。一旦 危机恶化成衰退,就没有「民主的保护力量」来分散经济收缩的重担。这 种保护力量对那些贫穷的人、那些在金融地震中被踢下「经济阶梯」的民 众,尤其重要。「有经济需要的人也需要政治发言权。」  至於文化差异,一个普遍的看法是亚洲国家一向比较重视纪律,而较不 重视政治自由。沈恩不以为然。  他的结论是:「将亚洲价值武断解释为对立於民主与政治权利,这是禁 不起严格检验的。」这种武断的解释出自政治人物,而非学者。  人类的核心理念  他表示,民主的诸多益处在性质上「不是地区性的」。他也指出:「价 值的异质性,似乎是大多数主要文化的特徵。」人类的智慧照亮此一核心 理念:民主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作者Stephen S. Rosenfeld为邮报专栏作家) ~~~~~~~~~~~~~~~~~~~~~~~~~~~~~~~~ 美众院可能解密公布国会对中共窃密调查报告 (华盛顿十四日法新电) 美国众议院共和党党鞭戴雷今天指责白宫未能迅 快采取行动,对付中共窃取美国核子机密的事情,并透露众议员近期内将 进行表决,以公开国会调查中共窃取指控报告的局部内容。 戴雷指出,众院将在两周内表决是否把所谓的柯克斯报告予以解密。 戴雷是在接受福斯新闻访谈时,作以上表示。他说∶「众院表决通过 ,柯克斯报告才能解密,这份报告公告周知後,我认为会引起美国民众的 公愤。」 询以整份报告会否完全公开,戴雷说∶「我不知道这份报告有多少地 方会被解密,我想应有相当大的部份会被解密,从中美国民众可获知过去 六年来发生的内幕点滴。」 戴雷指控克林顿政府未能迅速采取行动,因应中共窃取美国核子机密 的企图。 美国能源部直到上周才下令将一名涉案的华裔科学家革职,这名在洛 萨拉摩斯国家实验室工作的华裔科学家,据悉把有关美国核子飞弹科技的 敏感情报泄露给中共。 窃取活动据信始於一九八0年代中期,美国於一九九七年察觉有异, 并对该涉案华裔科学家前後展开了三年的调查行动。 戴雷指称,「花费三年调查涉案嫌犯,可是却容许他在洛萨拉摩斯实 验室继续工作。他们早该在一开始,也就是三年前便开革这家伙,然後再 进行调查,但是他直到上周才被炒鱿鱼。这就是柯克斯报告要凸显的问题 所在,事情不光是洛萨拉摩斯实验室而已,克林顿政府在转移科技给中共 方面,潜存有不少的问题。」 ~~~~~~~~~~~~~~~~~~~~~~~~~~~~~~~~ 《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报道:中共“吸尘器”无所不在 (记者王应机纽约十四日专电) 明天上市的最新一期「新闻周刊」与「时 代杂志」,分别以巨大篇幅显著报导华裔美籍科学家李文和涉及中共窃取 美国飞弹机密的间谍案,认为此案在中共总理朱熔基四月访美前夕爆发, 可能会进一步考验美国与中共之间所剩无几的善意。 亚洲版「新闻周刊」在以「中国间谍」为主题的这一期封面报导中指 出,李文和案曝光後,该杂志发现一些中国大陆学生可能已不自觉地成为 中共间谍。中共可能透过少数它在美国的留学生,以及在美国工作的大陆 专业人士在学术会议及实习中分享研究心得,获得它所需要的大部份科技 资讯。 「新闻周刊」报导,洛萨拉摩斯实验室间谍案另一嫌犯--美国女科学 家琼安辛顿喊冤说,指她与中共分享制造飞弹机密,完全是「麦卡锡时代 的指控」。她指出,「他们只需引起人们对间谍的恐惧,然後媒体爱怎麽 报导就怎麽报导。」 「新闻周刊」投稿作家扎卡里亚在一篇专文中指出,华府与北京的关 系开始像云霄飞车,连混乱、恶心的副作用都一应俱全。扎卡里亚认为, 美国的对中共政策应该是「接触与吓阻并行」,因为美国一方面必须承认 中共作为一个大国的军事潜力,同时也要劝阻中共不可采取侵略性的立场 。 不过,北京出生的哈佛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亚生 (译音) 在这一期「 新闻周刊」刊出的一篇客座专栏中表示,「中国人其实都是美国价值的代 理人」,现在竟然被怀疑是间谍及核子窃盗,值得发人猛省。他指出,比 洛萨拉摩斯实验室一案更严重的问题在於,「 (美国) 黄色新闻放大了人 们对『黄祸』的恐惧。不论中国作什麽,媒体都会把它解释为意图不良。 」 「新闻周刊」说,白宫原希望朱熔基下个月访美会是一场外交胜利, 或许会导致中共加入世贸组织。美国届时除了与朱熔基谈贸易、人权及中 共对外汇的管制,也将警告北京,它在华南沿海布建飞弹将使台湾在国防 上居於十分不利的地位。 新闻周刊:中共「吸尘器」无所不在  【纽约新闻中心记者王良芬十五日电】最新一期新闻周刊报导指出,中 共无所不在的「吸尘器」策略,全美到处都有所谓的「爱国」科学家或研 究生为北京〖集高科技机密。美国面对这一波中共间谍,联邦调查局混乱 中正思谋新策去辨认,以及逮捕这批滑溜的新一代间谍。  周一发行的新闻周刊以「公开的秘密」为主题报导表示,中共官方握有 一份在美各领域的杰出人士名单,北京锁定全美数千个华人科学家与研究 生,为其〖集机密,除了军事机密外,工业科技与科学技术都是中共的目 标。  【大陆新闻中心台北报导】预定十五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引用美国政府高 层人士话说,被美国联邦调查局疑为中共间谍案主嫌的李文和,一九八八 年赴香港参加一项学术研讨会时,当着中共官员的面,泄漏了涉及设计及 制造缩小飞弹弹头W-88的消息,但是美国政府迟至一九九八年才开始正 式调查李文和。  美国政府高层人士指出,一九九五年中情局获中共研制W-88的文件, 由文件上注明时间发现,中共早在一九八八年就开始制造W-88弹头,而 且美国情报分析师研究一九九○年至一九九五年中共的核试资料时,发现 中共使用的缩小弹头几乎就是W-88的复制品;而且,中共也已经获得其 他五种美国飞弹弹头的机密。  另一名美国官员表示,直到九六年中期,美国情报官员调查李文和的差 旅纪录後,才确定他是泄密嫌犯,而对他进行讯问及监视;李文和相当不 小心,没有把机密文件上锁的习惯,但当调查人员要求他交代到香港开会 的情形时,李文和极不合作,但由於联邦调查局和能源部还想进一步追查 案情,因此当时并未开除他。  九八年八月,李察逊接掌能源部後,立即要求联邦调查局对李文和测谎 ,李文和通过测谎,但李察逊怀疑他的忠诚性而将其调离敏感职位;李察 逊同时还接受前联邦调查局反情报专家的建议重整能源部的反情报计划; 大约一个半月前,李察逊命令能源部再度对李文和进行测谎,李文和这次 则未过关。  三月六日,纽约时报揭露李文和案所涉及的丑闻,联邦调查局此时开始 加紧审讯李文和;次日,李文和宣称,他不会透露任何事,他准备坐牢; 三月八日,美国政府以「与敏感国家人员接触没有报备」、「没有保护机 密资料」等理由,开除李文和,但直到现在,美国政府都未以刑事罪起诉 他。 「时代杂志」引用一名美国政府高层人士的谈话表示,被美国联邦调 查局疑为中共间谍案主嫌的李文和,一九八八年赴香港参加一项学术研讨 会时,当著中共官员的面,泄漏了涉及设计及制造W-88飞弹弹头的高 度敏感的「缩小科技」资讯。W-88是目前美国所生产的最新式的飞弹 弹头。 「时代杂志」说,美国情报分析师後来研究一九九零年至一九九五年 中共的核试资料时,发现中共使用的「缩小弹头」几乎就是W-88的复 制品。消息来源对「时代杂志」透露,中共也已获得其他五种美国飞弹弹 头的机密。时代杂志指出,台湾出生的李文和虽然丢了差事,但到目前为 止并未被刑事起诉。李文和的邻居马歇尔对「时代杂志」说∶「他 (李文 和) 不相信他曾作下任何错事,也不了解为什麽偏偏会挑上他。」马歇尔 把李文和的遭遇解释为「命中注定,躲也躲不开」。 ~~~~~~~~~~~~~~~~~~~~~~~~~~~~~~~~ 前国防部长佩里新书指中国可成美国头号威胁 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最近在一本新书中指出,中国可能会成为美国安全的 最大威胁之一。他认为美国二十一世纪在国家安全方面应该采取「预防性 的防御战略」,对於中国,克林顿政府应把握机会令她成为「夥伴」而非 「敌人」,否则太平洋地区将会出现极严重的危机。 刚结束台海两岸访问之行的佩里,与他的旧下属、国防部前俄罗斯政策专 家卡达合着了一本有关冷战结束後,美国安全战略转型问题的书〖〖《预 防性防御战略》。佩里在书中提到,目前美国的安全不像在冷战时般,受 到类似来自苏联这样的严重威胁。 保持接触但限制售武 书中指出这虽然好,但担心会使美国放松其国防政策,并且警告「无威胁 时代」不会持续太久。他认为,一些原本对美国只构成较次要威胁的国家 ,例如中国,会演变成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而俄罗斯则是威胁美国安全 的另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其威胁主要来自核武器。 佩里认为美国要把冷战时期的「围堵政策」,转型为「预防性的防御」策 略,防止一些可能会影响美国安全的威胁发生。 换言之,美国应该把中国变成夥伴,而非敌人。他说:「如果把中国看成 是敌人,它肯定会变成(敌人)。」 佩里批评美国未能促成中国晋身为亚洲超级大国,从而纳为夥伴,令美国 少一个敌人。他建议美国要与中国保持军事关系,但同时亦要限制售卖给 对方的军备。 不直接牵涉两岸问题 佩里又指出,在中美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美国不应直接牵涉其中,而应 鼓励两岸加强实务关系、劝谕双方不应设法改变现状,以及游说双方就台 湾享有国际空间的程度问题上达成协议,避免触发台海危机。 最新发表的美国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官商领袖亦认为中国是最影响美国利 益的国家,其次是日本、墨西哥及俄罗斯等;但受访的平民则尚未认同此 点,他们觉得日本对美国才是最重要,中国只排第四。 ~~~~~~~~~~~~~~~~~~~~~~~~~~~~~~~~ 台湾是中美关系中的棋子--介绍二本新书: 《大转向》和《基辛格档案副本──与北京和莫斯科的绝密谈话》 洪辉   在中美建交二十周年之际的1999年1月,美国连续出版了两部震 惊学界和外交界的新著,一是现任《洛杉机时报》驻华盛顿记者和专栏作 家James Mann的《大转向─从尼克松到克林顿的令人好奇的中 美关系史》(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以下简称《大转向》;另一是乔 治·华盛顿大学国家安全档案馆资深研究员William Burr的 《基辛格档案副本──与北京和莫斯科的绝密谈话》 ( The Kissinger Transcripts - The Top Secret Talks with Beijing and Moscow),以下 简称《基辛格》。   这两本书的共同特点,是首次披露了大量尚未解密或刚刚有限解密的 美国政府档案,包括基辛格个人保存的绝密档案、尼克松个人绝密档案, 以及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和国务院的绝密文件,还包括 作者对关键历史人物的直接采访。几乎所有文件的密级都是“绝密、敏感 、仅为专人可看”(TopSecret/Sensitive/Exc lusive Eyes Only),属美国政府秘密档案的最高级别 。   一般而言,美国的国家档案是只解密到三十年前的历史资料,许多研 究尼克松和基辛格七十年代初秘密外交的学者,都准备在下世纪初大显身 手。但两书的作者捷足先登,利用美国国会新近颁发的《自由信息法》(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迫使有关方面有条件地提前公布,尤其 是有关基辛格部分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编制的“1967-1984年中美 政治谈判大事记”(‘US-PRC Political Negot iations,1967-1984’),并不是控制档案的单位和个 人自愿提供的,而是两位作者经过无数努力和挫折,迫使对方提前公布。   笔者之所以将这两本书结合起来介绍,是因为它们在资料、档案和时 空上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为中美建交前的那段历史秘辛提供了较为完整 、精确和精彩的全景,是目前为止研究中美关系史最有价值的资料汇编。 《基辛格》一书主要是档案资料汇编,涵盖1971年开始的基辛格秘密 外交到1977年初基辛格离职为止,主要披露美、苏、中三国之间的秘 密外交。不过,《基辛格》一书并没有迫使基辛格所控制的秘密资料公布 ,尤其是有关基辛格1971年7月第一次密访北京和10月第二次访问 北京的会谈资料,因为基辛格认为这些资料仍然十分敏感,不宜面世。当 初,基辛格准备离职时,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黄镇最担心的就是有关中 美之间秘密外交内情的外泄,基辛格当场保证一切会严格保密,后来基辛 格就转移和垄断了这些绝密资料,并声称,必须等他死后五年才能公布。 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美国的《自由信息法》部分打破了有关特权人物 和机构的信息垄断,促使基辛格手中的一些绝密档案副本被公诸于世。另 外,《基辛格》一书的编者在每章前,都有一段精彩的历史背景介绍,而 每一段重要档案前,又有一段高水平的评述。   《大转向》则主要是一本有关中美关系秘辛的论著,时间涵盖196 8年尼克松就任总统起,到克林顿1998年访华为止。也就是说,从主 题广度而言,《基辛格》不仅涉及中美关系,还有美苏关系,但从历史长 度而言,《基辛格》只论及基辛格离职就结束,而《大转向》则延长到克 林顿为止,尤其是运用了大量的《基辛格》一书所没有的秘密档案,如基 辛格第一、二次访华的秘密记录。但在1984年里根总统第二次任期后 ,《大转向》却少有秘密档案作为其论点的支撑,而主要以当事人的面谈 、回忆、个人的亲身经历和各种报刊的报道为依据,因为作者精心所得到 的美国中央情报局资料只开放到1984年为止。   尽管有关报刊已对两书的主要观点和情节有所报道,但缺乏系统,也 没有列明出处,更没有将两书有机地相结合。对此,笔者将结合《基辛格 》全书和《大转向》中有关尼克松和基辛格部分的档案材料(约占全书四 分之一),分“中美暗盘交易”和“台湾问题秘辛”两个议题,略作评介 。   此外,与上述两个议题相关的另一个有趣现象是,中美之间的这种所 谓“大国外交”,双方皆不能不受制于本国政治。比如,尼克松访问北京 之后的中美“小蜜月”,到1974年就冷却下来了。当时,中国方面, 邓小平开始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并代周恩来处理外交事务,而“批林批孔 批周公”成为中国国内政治的新动向,周的身体也自六月起开始恶化,住 院治疗;尤其,在美国方面,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于1974年8 月8日宣布辞职,导致他当初所保证的1976年中美建交的承诺,也受 到极大冲击。随后,由福特继任美国总统,而福特是更保守的共和党人。 就在尼克松离开白宫那天(1974年8月9日),基辛格立即召见中国 驻美联络处主任黄镇,重申“所有尼克松总统以前与中方的讨论、谅解和 承诺”不变。随后,基辛格引见黄镇与福特总统见面,福特请黄镇转交给 毛泽东一封绝密信,表示美国对华政策的持续性、基辛格留任国务卿、对 台政策不变,美国所有政策的“最大优先”莫过于加快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大转向》,页66)。但后来的事实证明,美方无法履行它们的全部 承诺。1974年11月,基辛格再度访华,但只在医院短暂地见了周恩 来一面,而毛却不在北京,不过毛仍然在外地接见了菲律宾总统和丹麦总 理等。很显然,毛拒不见基辛格是借此表达对美国不满。   时至1975年,中美关系出现全面冷冻。其原因之一,是在任的福 特总统,必须向保守派靠拢,才有希望获得连任。当时的福特总统正与同 党保守派对手里根争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资格。5月6日,福特总统在 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美国“再次重申对台湾、以及南朝鲜、印度 尼西亚和菲律宾的义务”,并且故意不提改善中美关系,这显然与美国几 年来的努力不同,并显示美国仍然“需要”台湾(《基辛格》,页372 )。   基辛格1975年10月访问北京返美后,福特的政治顾问极力劝告 福特取消12月的访华,因为保守的里根与福特争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 之战,正越演越烈,而且“你(福特)将在晚间电视上与中国共产党人一 起微笑,与(杀害几百万人的凶手)毛主席干杯”,其负面的公众形象, 不言而喻(《大转向》,页71)。尽管基辛格也认为取消北京之行是一 个可能的选择,但福特还是认为,这将导致更大的灾难,宁愿没有联合公 报,也只能去北京(《基辛格》,页71)。12月,福特如期访华,并 见了毛泽东。有意思的是,毛对福特说:“上帝已经向我发出了邀请”, 福特竟然很高兴地对毛说:“我希望你尽快收到上帝的邀请”(《大转向 》,页71)。在福特眼里,上帝的邀请意味着荣幸地成为上帝的选民, 而不理解毛的意思是他快要死了,由此成了一大国际笑话。   到了1976年,中美两国都出现了巨大的人事变化。在中国,周恩 来、毛泽东相继去世,邓小平下台、华国锋继任,并在10月四人帮下台 。在美国,福特在11月大选中失败,由民主党的卡特继任,由此导致国 务卿基辛格自动让位,由万斯继任。而且,在大选之年,两党在中美关系 问题上都日趋保守,如福特总统支持台湾参加加拿大召开的奥运会、共和 党的党纲明确提出“两个中国”的政党,尤其是,民主党候选人卡特建议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是,中国保证台湾将不受武力威胁,并在当选总统 后,卡特公开称台湾为中国。同样,在北京,副总理张春桥在会见美国参 议员时,提到中国将准备用武力解放台湾,以及强调和平解放台湾是根本 不可能的(《基辛格》,页407)。   在“四人帮”事件后的10月29日,基辛格专门召开由国务院和国 家安全事务委员会高级官员参加的中国形势评估会。会上得出的结论是, 中国激进派的倒台,将有助于中美关系的进程。在这一绝密讨论会中,基 辛格提到一些他个人对中国政治的观察。基辛格认为,1971年的林彪 事件,他个人不相信林彪人在飞机上。基辛格还观察到,1973年以来 ,周恩来就失去了权力,中方官员甚至都不再提周恩来的名字,基辛格甚 至怀疑,有人对周下了毒药(《基辛格》,页413)。同时,基辛格也 提到中国的政治实在太难预测了,如林彪事件、邓小平事件、以及刚发生 不久的江青事件,都在事后使美国情报部门大吃一惊。基辛格还认为,对 台湾问题,最好是“台湾决定重新加入北京(的行列)。如果他们双方能 够提出什么(和解)方法,那对我们而言将绝对是理想的解决之道”(《 基辛格》,页414-417)。 台湾是中美关系当中位置   秘密档案的披露,对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 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中美秘密外交中,台湾问题是最敏感、最复杂的焦点 ,但又是双方最频繁地拿来做交易的筹码。   首先,在中美苏三国的大国外交格局下,台湾只是一颗被大国玩弄于 鼓掌之中的“棋子”,舍弃或利用往往只是在大国的一念之间,国际的生 存空间大都由国际战略格局所决定,人为的努力变得无力回天。令人感慨 的是,许多台湾民众却未能吸取历史的教训,至今仍然存在一厢情愿的认 识误区,以为两岸一旦发生战争,美国一定会“拔刀相助”。   其次,美国外交在七十年代初的“大转向”,再次证明外交关系的一 大规律:“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一旦 一个大国的国家利益改变,那么它的敌友阵营也随之改变,于是就会毫不 犹豫地放弃老朋友,并且化旧敌为新友。外交不相信真情,更少有正义可 言,一切以国家的利益为依归。   再则,中美之间的暗盘交易显示了秘密外交存在双重功能,它既能有 效推动本国的外交进展,避免不必要的人为障碍,但又存在极大的政治风 险,一旦秘密爆光,当事人就要面对政治和外交的诚信压力,难以同时取 信于两国的民众和左右势力,最后只能以一百个新的谎言去掩盖一个旧的 谎言。为了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基辛格就成了一个悲剧性的“谎言大师 ”,由此也给外交事务带上了强烈的“虚伪”、“神秘”和“欺骗”的色 彩。   有关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题所展开的秘密外交和暗盘交易,主要表现 在下列重要的时间和空间。   其一是在基辛格1971年7月第一次秘密访华期间。当时有关台湾 问题并不是象基辛格回忆录所说,“只是简单提到,而且并不重要”。相 反,基辛格在与周恩来谈判中,多次向中方保证,美国将不支持台湾独立 或台湾独立运动,提出没有两个中国、没有一中一台、没有台湾独立的“ 三没有”原则。有意思的是,时隔二十七年后的1998年6月,当美国 总统克林顿在上海将类似的“三没有”原则,以“三不”的语言公开说出 来之时,竟然引起台湾社会的强烈反应。殊不知,这早已是中美高层的秘 密共识。   同时,基辛格向周恩来承诺,美国将在尼克松的第二届任期内承认在 北京的共产党政府。当天下午,基辛格讲得更为明确,中美两国关系正常 化可能在尼克松连任后的前两年内实现,还明确表示,美国将不支持台湾 对大陆的军事攻击(《大转向》,页33)。   其二是在尼克松1972年首次访华之时。2月23日,尼克松曾在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写下了令人震惊的一段文字:“台湾=越南=交换。1 、你们(中国)人民期望(我们)在台湾问题上有所行动;2、我们(美 国)人民期望(你们)在越南问题上有所行动。没有一方能够对之(台湾 和越南)立即行动──但双方(的行动)又是不可避免的──让我们互相 不要为难(对方)”(《大转向》,页13-15)。尼克松认为,中美 之间不能因为“不能处理(台湾和越南问题),而伤害或削弱我们(中美 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而且,在提到美国能做什么时,尼克松的笔记写道:“1、减少(在 台湾的)驻军──是的;2、但如果这样做好象是我们出卖了台湾,那么 来自左翼的苏联将向我们扔鸡蛋,而右翼将为此制造事端──;3、所以 我们必须说,(美国)维持承诺;没有秘密交易──但我知道我们的共同 利益要求正常化,而且(这种正常化)将成为事实”(《大转向》,页4 6)。   另外,公开发表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远远不如尼克松私下对周恩来的 承诺。尼克松曾秘密地向周保证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几个原则:“1、( 台湾的)地位已经决定──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2、(美国 )将不支持台湾独立;3、尝试抑制日本;4、支持(台海两岸问题的) 和平解决;5、将寻求(中美之间的)的关系正常化”。在此之前,美国 一直主张台湾地位未定论,如今不仅确认台湾的地位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并提出“不支持台湾独立”这一中方苦争了二十多年的美方立场。   对此,中方也作了回应。周恩来在1972年2月22日与尼克松的 第一次会谈中提到,“即使当台湾回归祖国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在那里建 立任何核武器基地”(《基辛格》,页66)。在2月24日的谈判中, 周向基辛格提出,中国希望在尼克松的第二届任期内,解放台湾。而且, 周表示,“坦率地说,当基辛格博士说要花十年时间(解决台湾问题), 这将太长了……最好不要提时间,我不能再等十年,你有十年时间”(《 基辛格》,页68)。   其三是1973年2月基辛格在北京与周恩来的秘密会谈。基辛格透 露了美国计划在台湾撤出F-4空军中队和9000美军的一半。基辛格 并重申,尼克松保证在1976年中期建立中美外交关系,并提出新的承 诺:“在1974年期中选举之后,(美国)将仿照日本处理(与台湾) 外交关系的方式”,来建立与台湾的新关系,即断绝美台外交关系,只是 保持非官方的机构,促进贸易和文化联系。也就是说,基辛格暗示,19 74年后美国将开始推动断绝与台湾外交关系的进程(《基辛格》,页1 14-115;《大转向》,页61)。   其四是1973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北京与基辛格进行的长达 三个小时谈话。毛首次提出,中美关系应与两岸关系相分离。毛认为,“ 我们与台湾的问题很复杂,我不相信能和平转型。……他们(台湾)是一 帮反革命,他们怎么可能与我们合作?我说,没有台湾,我们照样过日子 ,让它在一百年后再回来吧。在这个世界上,不要把事情做的太快。为什 么需要这么急?台湾只是一个拥有一千两百万人口的岛屿而已”,但毛认 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就不需要一百年了。毛认为中美关系的形式改善或建交 并不重要,因为中苏、中印都有外交关系,但还不如中美关系更为友好( 《基辛格》,页186-187)。   其五是在1974年11月26日和27日,基辛格与中国第一副总 理邓小平举行的三次会谈,这是一次有关台湾问题的最激烈、最尖锐的中 美谈判。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邓小平是以强硬的鹰派面目出现在美方面 前的。两人的会谈主要涉及五点敏感问题。   一是有关中美建交后台湾的外交地位问题。基辛格表示,如果“美国 能在台湾设立一个联络处、在北京设立一个大使馆”,那将使问题变得很 容易了。对此,邓小平的回答直接了当,指出基辛格的建议已经不是什么 “日本模式”了,而“在本质上仍是一中一台的变种和翻版”,因为美国 只是将今日大陆和台湾的外交地位换一下而已,即目前是在台湾设大使馆 、在大陆设联络处,建交后,在台湾设联络处、在大陆设大使馆,其实质 仍是“一中一台”,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难以接受这种方式”(《基 辛格》,页297)。   二是有关美国从台湾撤军问题。基辛格表示,美国“准备撤出所有的 驻军”,至于撤军的时间表,“我们将在1976年夏季前,减少驻军一 半,并在1977年底前撤出所剩下的军队”。基辛格还强调,上述承诺 “在1975年底不能对外公布”(《基辛格》,页295))。   三是一个最具争议性的问题,即关于美台之间的共同军事防御关系。 基辛格坦率地说,这件事尚无好的答案,他表示,这当然是荒唐的,美国 一方面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另方面又与台湾保持一个军事防御的安 排。不过,基辛格强调,美国需要一种方式,有助于美国至少在一段时间 内,评估和确定中国与台湾存在“重新和平统一”的可能(《基辛格》, 页296)。言下之意,美国不信任中国会用和平的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但邓小平强硬地认为,一旦中美建交,遵照上海联合公报,美国与台湾的 共同防御条约“必须取缔”。   四是关于解决或“解放”台湾问题的方式。对此,基辛格提出了一个 模糊的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条件:美国从台湾撤军、与台湾断交、承认中国 是合法政府的行动,都必须与中国的“重新和平统一”相联系(《基辛格 》,页296)。也就是说中国必须承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对此,邓小 平强调,一旦中美建交,台湾就是中国的内政,任何人都不能干预,包括 用何种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五是关于如何理解毛泽东在1973年会见基辛格时的讲话含义。基 辛格认为,毛在当时提出了有关台湾问题的二大原则:一是台湾问题的最 终解决将不得不使用武力,二是中国可以再等一百年将台湾拿回来。但邓 小平提醒道,毛泽东说的“一百年”只是象征性的比喻,不能用呆板的数 学方式去理解。而且毛还有一条原则,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必须由中 国人自己解决。同时,邓小平又暗示道,毛说中美关系不需要等一百年, 也就是说应该先解决中美关系问题,再解决台湾问题。由此表明,毛不仅 把解决中美关系放在大三角(中美苏)的模式下去思考,而且把中美关系 的正常化当作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大组成部分,借中美友好来扫除武力 解放台湾的障碍。   对于邓小平对毛思想的解释,基辛格只能自我解嘲地说,周恩来说他 很聪明,但“以中国人的聪明标准,我只是中等聪明”(《基辛格》,页 298)。所以,基辛格从此非常不喜欢邓小平,他在1974年11月 访华期间,曾给福特总统一个秘密电报,提到:邓是“一个矮胖、倔强的 人物……他没有周(恩来)所具有的优雅、眼光、宽容、或者敏锐”(《 大转向》,页57)。   其六是1975年10月基辛格在北京与毛泽东的谈话。基辛格这次 访华的主要任务是为年底福特总统的访华,准备联合公报和一些具体事务 。这是基辛格最不愉快的一次中国之行。在谈到台湾问题是,毛对基辛格 说,中国现在不要台湾,“台湾现在最好在你们(美国)手里”。毛说, 很难说我们要花多长时间拿回台湾,也许“五年、十年、二十年、一百年 。当我去天堂见了上帝后,我会告诉上帝,台湾最好由美国管着”。基辛 格说:“上帝会非常惊讶地听到主席这么说”。毛说,“不,因为上帝只 保佑你们,而不是我们。上帝不喜欢我们,因为我是一个军阀,也是一个 共产党人”(《基辛格》,页392)。   事后基辛格认为,毛和邓在1975年10月的谈话姿态,是对美国 “最傲慢、最蔑视的表现”(《基辛格》,页373)。根据历次毛与基 辛格的谈话,基辛格几乎没有对毛的观点表示异议,大都是唯唯附和,而 这次显然不同。   其七是美国国务卿万斯在1977年8月的北京秘密谈判。1977 年后,民主党卡特继任总统,共和党的基辛格离职,他所担任的国务卿和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两大职务分别由万斯和布热津斯基继任。在北京, 万斯告诉中方,美国准备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满足中方以前的主 要要求,但前提是,美国必须在台湾设立具有政治功能的领事馆。对此, 邓小平强硬地表示,这等于美国继续在台湾建立一个“没有国旗的大使馆 ”,中国绝不让步(《大转向》,页85)。   其八是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1978年5月的访华之 行。此时此刻的美国外交决策层再次发生严重分歧,万斯就象七十年代初 的国务卿罗杰斯,扮演鹰派角色,而布热津斯基则犹如当初的基辛格,成 为鸽派的代表。中方也深解其中的奥妙,故意以极高的规格欢迎布热津斯 基。在北京,布热津斯基首先秘密送给中国许多见面礼,包括允许中国购 买美国高科技产品、允许中国购买西欧的军事武器、提供详尽的苏军情报 ,尤其是布热津斯基在台湾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决定在中美建交后,美 国将从台湾撤出所有官方机构和人员,不建立任何领事馆,但中方拒不接 受美方要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条件(《大转向》,页82-89)。   最后是1978年下半年,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在北京与 中方的建交谈判。有关是以武力、还是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争议, 双方都各让一步,即“美国将寻求和平的方法解决台湾的未来,中国将不 表示异议或挑战美国这一立场”。有关出售武器问题,美国表示将在中美 建交一年后,再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并暂停售台武器一年。最后,卡 特和布热津斯基竟隐瞒国务卿万斯,突然对外宣布,1979年1月1日 中美将建立外交关系(《大转向》,页90-94)。 http://www.nacb.com/bbs/freetalk/messages/15979.html ~~~~~~~~~~~~~~~~~~~~~~~~~~~~~~~~ 鞭腐毛,评林彪 凌锋 曾经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接班人林彪同志“准媳妇”的张 宁在“世界日报”和读者见面,推销她写的“尘劫”,讲述出书和她的一 些情况,并且回答听众的一些问题。 只要伟大领袖毛主席没有被揪出来示众和鞭尸,我对中共高层权力斗 争中败在他手下的人都寄予同情态度,包括後来因为毛主席翘辫子而被公 审的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尽管他们各自有不同的问题,但是 他们都是毛伟大手中的一颗棋子。把毛伟大的一块腐肉放在天安门广场供 愚民们膜拜,却要他的虾兵蟹将们代毛受罪,天地良心,这绝对不是一件 公平的事;报应也会落在毛伟大的後人身上。 对林彪我也抱这种态度,如果要为他“打抱不平”,有以下几点: 一,毛伟大在林彪及江青、毛远新之间选择江、毛,所以要想办法收 拾林彪; 二,毛伟大事先已到处放风表示对林的强烈不满,逼林出逃,批林才 师出有名,并且可以“卖国贼”把他彻底搞臭; 三,批林是“新帐老帐一起算”,把以前的功绩也全否定掉了,特别 是否定了平型关战役,暴露毛伟大在日本人面前并不伟大,甚至是个耻毛 ; 四,中共“九大”时林彪已打算发展经济,但他找陈伯达写的政治报 告被毛江批为“唯生产力论”,由张春桥另起讲稿,说明毛江张比林更左 ; 五,我很欣赏那个“五七一工程”,不管这是否和林彪有直接关系, 在中共党内能有计划有纲领反毛者,都称得上是英雄,因为连邓小平在毛 面前也是狗熊一个,何况这个纲领不乏真知灼见,正确分析了当时的社会 形势,并且揭露了毛的卑鄙权术,在文革期间起了暮鼓晨钟的作用。 当然,因为林彪做毛的打手太卖力了,得罪其他高干太多了,他们反 毛伟大不举,反林则勇猛有馀,因此在一定时间内不容易为林做公正的评 价。特别是还要林代毛受罪之时。同理,只有彻底批毛之後,才能给中共 和那一代的中共领导人做全面公正的评价。江泽民为自己的特权利益,不 会批他的毛祖宗,不过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共体制内的人,应 该造这个制度的反,为自己补过,才对得起中华民族。因此张宁应该更彻 底的“反戈一击”,把“敏感部分”都摊出来,不要畏首畏尾,难道现在 的“毛江体制”还同二三十年前的“毛江体制”一样是“铁桶江山”吗? (1999.3.15) ~~~~~~~~~~~~~~~~~~~~~~~~~~~~~~~~ 读者来信照登:上海市一起官商勾结欺骗商品房购买人的实例 小参考编辑, 您好! 我们是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苑"一期商品房的部分业主。现向您反映我们 与"三林苑"开发商上海市开成综合开发总公司(该公司自称隶属于上海市建 设委员会)之间发生的纠纷。即开成公司在售房中欺诈我们,严重地损害了 我们的合法权益。 1996年至1997年初,我们中的部分人(采用一次性付款方式的)与开成公司 签订了《商品房购销合同》(合同文本由开成公司自编印制),购买"三林苑" 一期商品房。合同中明确写明我们购买的是商品房,开成公司负责办理该 商品房权属登记手续,并将办妥的商品房房地产权属证书及时交付给我们 。另有部分人(采用公积金贷款、按揭方式购房方式的),与开成公司签订 的是《上海市内销商品房出售合同》(合同文本由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印 制),该合同也明确规定了所购房屋的性质为商品房,并在第十二条明确规 定了房屋的土地使用权系通过出让/转让取得。但是,令我们感到吃惊的是 ,在我们将房款付清、搬入新居之后,要求办理产权证时,竟然被开成公 司告知房子的性质属于安居房,"三林苑"我们购买的房子的土地使用权是 通过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至此,我们方知开成公司在"三林苑"促销及合 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欺诈了我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广大业主自发召了几次座 谈会,推选了六名代表负责与开成公司处理此事。业主们,对开成公司的 欺诈行为,感到非常气愤,情绪比较激动。对此业主代表们做了大量的疏 导劝解工作。经过反复讨论,业主们基本达成的共识是:相信法律,相信 政府,一定要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力求避免采取任何不 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式解决纠纷。随后一九九七年六月我们,及后一九九七 年九月委托律师与开成公司进行了长时间交涉,并向上海市主管领导夏克 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市建设委员会付主任市安居房主任)皋玉凤和消费 者权益保护协会写信或登门反映,揭露此事。要求纠正,至今不解决问题 。 同时一九九七年六月<新闻报>也二次刊登文章:问"三林苑"究竟是商品 房还是安居房? 我们中也有人不得已于一九九八年十月只好向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判决开成公司履行其应履行而未履行的部分合同义务(十月二十八日 开庭),我们期待司法公正。我们坚信会胜诉。因为合同中明文规定:该房 是商品房,土地使用权系通过出让/转让取得。而且我们绝对不是政府规定 安居房配售对象。但是,如此事实简单、清楚,证据充分至今拖着。皋玉 凤身为市安居房主任对开成公司这种欺诈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皋玉 凤身为市安居房主任对这种欺诈行为近二年来,不纠正、不处理。 皋玉凤 这种"公务员" 老百姓决不养! 皋玉凤 应该下岗! 政、企要分开,政府应自律。 开成公司盗用政府政策进行欺诈、严重损害公众权益,我们强烈要求严厉 打击。 我们期待公正! 此致 敬礼! "三林苑"一期购房业主 陈胜星、周耀平、陈美琴、蔡志敬、许近华、乔慧萍、 徐立、房彩虎、陈寒春、周仰仍、胡年顺、赵秀娟、 褚文、李震海、朱瑞芳、贺芬芬、陈启伟、朱丽萍、 陈睿韬、吕德宝、张豪一、徐海音、林应、张学慧、 陈驹、曹胜华、谢彦晖、秦惠英、陈培苓、李金光、 吴学平、李志雄、陈行、屠柏森、宗玉明、王国珍、 朱松强、景菁、朱建康,叶勇 一九九九年__三__月__十五_日 联系人:叶勇 地址:长安路1001号长安大厦1号楼19层28室 电话:63175792 63171863×132 BP: 128×214640 邮编:200070 E-mail:abcdb@online.sh.cn -- The Chinese V.I.P Reference ┌──┐ mailto:BigNews@email.com The Best Chinese e-Magazine │则兼│ http://welcome.to/BigNews i SUPPORT FREEDOM OF SPEECH │明听│百家争鸣大参考-新闻自由小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