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参考总第393期(1999.04.14)全面报道中国政治反对派的新闻和评论 Xiaocankao Daily News - A Subsidiary of Chinese VIP Reference P.O. Box 33554, Washington DC 20033, USA Phone 1-202-296-51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民主党山东筹委会谢万军不堪迫害追捕铤而走险逃到国外 日内瓦人权会议:美国谴责中国骚扰和逮捕民运人士 2. 华盛顿邮报文章严词批评克林顿答辩朱熔基的表现 3. 朱熔基访波士顿:亲共分子和抗议人士发生冲突,三人被捕 MIT演讲:中美贸差朱熔基矛头指向台外商 朱老板先称六四事件後说风波 柴玲果然站在记者堆 4. 朱熔基访纽约--600华裔抗议示威特写 国民党员高呼「中华民国万岁」 民运人士、台湾人社团、西藏学生呐喊「自由」 5. 纽约州长柏德基会朱熔基 递交144名大陆政治犯名单 朱坦承听到了呼吁中国改善人权的呼声 6. 朱熔基在CNN电视专访公开承认当年学生是追求民主 朱指八九学运要民主不要法治 7. 中文传媒采访受中共官员歧视 8. 劳安探桑兰问寒问暖 9. 访加拿大第一站:圣约翰市长拒绝赠送市钥给朱熔基 10. 港报指朱熔基避免功高震主 11. 朱克会谈显示:中共十个方面无牌讨价还价 12. 中国的承诺没有一项是按照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件 13. 世界日报:中共在朱熔基访美後势将调整外交型态 14. 因应朱熔基访美台湾立院将组团赴美说明立场 15. 美国之音:中国正在成为什么样的世界大国?(二) 16. 专稿:胡耀邦的清廉形象仍然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17. 争取平反六四鲍彤遭当局警告「危害国家安全」 18. “中国可以说不”的祖师爷石原慎太郎当选东京市长 批评中共人权纪录 拒绝前往北京进行访问 19. 建议中国采用帝制 ~~~~~~~~~~~~~~~~~~~~~~~~~~~~~~~~ 民主党山东筹委会谢万军不堪迫害追捕铤而走险逃到国外 自由亚洲电台13日消息:中国民主党海外筹委会发言人庄彦星期二向国际 新闻媒体透露,中国民主党山东省筹委会主要发起人之一的谢万军,由于 不堪忍受半年多来中共的迫害、逮捕、软禁以及对其家庭的迫害,因而不 得不铤而走险并于上星期五成功地逃脱当局的追捕到了国外,目前滞留在 远东某地。中国民主党海外筹委会已经和美国国务院接洽,要求安排谢万 军一家前来美国。 庄彦指出,谢万军的出逃是中国民主党对中共压迫人权的有力控诉。 美国谴责中国骚扰和逮捕民运人士 日内瓦消息:美国星期一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谴责中国骚扰和逮捕民运人 士。 美国负责全球事务的国务次卿洛伊发言说,在中国,民主活动人士继续被 骚扰、逮捕和拘留。中国政府还禁止出版一些书籍并查封报纸。洛伊说, 美国承认中国在人权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中国公民比他们的上一代人在 经济选择、国内旅行以及选择地方官员方面有了更大的自由。但洛伊又说 ,中国人权还有许多严重的问题和缺陷,有待改进。 美国正在联合国人权大会上寻求其它国家的支持,以便共同提出批评北京 人权政策的谴责案。 此外,洛伊在发言中还批评阿富汗、古巴、伊拉克等国的人权纪录。他还 间接谴责南斯拉夫政府侵犯人权的行径为实在令人毛骨悚然。他说,许多 国家的政府使自己的国民受尽屈辱。它们口头上拥护民主,但在同时又搞 假选举、野蛮镇压异议人士、并且压制新闻自由。洛伊呼吁联合国人权委 员会主动推动民主,宣布“人人有权享有一个民主的政府。”(RFA) ~~~~~~~~~~~~~~~~~~~~~~~~~~~~~~~~ 华盛顿邮报文章严词批评克林顿答辩朱熔基的表现 (记者潘应辰华盛顿十四日专电) 美国国家周刊主编凯利今天在华盛顿邮 报上发表专文,严词批评克林顿在与中共总理朱熔基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现 极差,克林顿数度在朱熔基发表荒谬言论时,陪笑脸表示礼貌,这种做法 糟透了。 这篇文章说,克、朱四月八日联合记者会,最引人,却也最令人厌恶 及可怕的部分,并非让人一眼立即感觉出来。 这篇以讽刺手法铺陈的文章说,它不是朱熔基谈到和台湾统一的时候 。朱熔基扬言北京从未放弃使用武力,还说林肯总统为了维持美国的统一 ,也曾诉诸武力,因此林肯是个典范。 文中说,它也不是朱熔基谈到中共涉嫌窃取美国核武与中子弹机密的 时候。朱熔基答覆时竟开玩笑说中共今年十月一日将展示最新式武器,他 应该指示武器上都印上中国大陆制,而非美国制的字样。 至於政治献金传闻,华裔商人锺育瀚已招认中共情报头子姬胜德要他 转交三十万美元,帮助克林顿竞选连任;朱熔基再次开玩笑说,中共有一 千四百六十亿美元外汇存底,他应该拿一百亿美元出来做这件事,怎麽只 拿三十万,那不是太笨了吗? 文中说,它也不是朱熔基回应美国批评中国大陆人权的时候。朱熔基 的回应根本是赤裸裸地威胁美国。他说美国在干涉中国大陆内政,然後朱 熔基再侮辱美国说,他很多朋友要他带一些美国违反人权的资料交给克林 顿,但他没有,因为他相信克林顿及美国「可以处理他们自己的问题」。 凯利的文章接着说,克、朱记者会上真正最粗暴与可怕的地方,不在 朱熔基上述发言,而是站在朱熔基旁边的人做出的回应。克林顿时而跟着 朱熔基笑,这种态度虽礼貌,却糟透了。 凯利说,克林顿对於朱熔基侮辱美国前总统林肯的言论,先是以玩笑 回应说:「我想如果可以的话,我必须说句话,因为我被林肯打败了。」 然後克林顿接着对朱熔基的战争威胁,以重申美国「一个中国」政策回应 。 凯利也指出,克林顿回应朱熔基以嘲弄方式否认核子间谍案及政治献 金案时,他竟然回答说:「你知道,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有庞大的政 府,美国也是,有时候这个政府发生的事,连我都会不知道」。 凯利说:「反覆去想想这种答案。」他质疑,难道克林顿真以为中共 的总理会不知道有窃取核子科技及中子弹的事吗?难道克林顿真相信朱熔 基不知道他的政府情报单位捐钱给克林顿的竞选基金吗?难道克林顿相信 美国政府的调查是基於虚假的指控吗? 克林顿说他已要求朱配合调查,朱说只要美国拿出证据,中共愿意配 合。凯利说,难道克林顿相信他的司法部调查竞选非法献金,到现在还没 有拿到半点证据吗?难道克林顿相信能源部的核子间谍案没有任何证据吗 ?朱的政府拒绝美国国会调查,拒绝发给美国调查人员签证,也拒绝美国 引渡证人回美国接受传讯,克林顿还能相信朱熔基的「愿意配合」保证吗 ? 凯利在文章结尾质疑克林顿是不是希望这些问题都永远不要回答,他 讽刺说:「毕竟我们不愿意让我们的挚友朱熔基,或是朱的挚友克林顿难 堪吧。」 ~~~~~~~~~~~~~~~~~~~~~~~~~~~~~~~~ 朱熔基访波士顿:亲共分子和抗议人士发生冲突,三人被捕 [路透社报道]数千名欢迎和抗议朱熔基的人士今天上午发生冲突,至少三 人因行为过激而被警察带走。抗议人士焚烧了中共国旗,呼喊反共口号, 亲共的大陆留学生则高唱爱国歌曲,表达对中共总理的欢迎。朱熔基在麻 省理工学院以「中美关系」为题的演讲后接受提问时,一听众大声质问: "When will you cease this dictatorial rule?'' (你们什么时候结束 这种专制统治?) 朱回避了关于中国民主党徐文立的问题,只是承认中共 人权确有需要改进之处。 抗议人士烧旗照片:(波士顿环球报) http://graphics.boston.com/images/daily/14/tibet.jpg Protesters scuffle, burn flag before Zhu visit By Al Yoon, Reuters, 04/14/99 CAMBRIDGE - Thousands of demonstrators shoved and yelled at each other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n Wednesday shortly before Chinese Premier Zhu Rongji was scheduled to give a speech. Pro- and anti-Zhu demonstrators waved signs, chanted slogans and burned Chinese flags in the hours leading up to Zhu's speech, which began at 10:59 EDT . Police in riot gear made three arrests for disorderly conduct, "and we may have more,'' said Frank Pasquarello, public information officer for the Cambridge police. One officer on the scene estimated the crowd at 3,000. Zhu's visit, the final stop on his U.S. tour, was expected to draw activists to protest China's human-rights record in Tibet and its treatment of dissidents. Outside the hall where Zhu was to speak, hundreds shouted ''Shame on China'' in an effort to drown out Beijing supporters who blared patriotic Chinese songs over loudspeakers. Shoving matches broke out and at least two Chinese flags were burned, but one police officer on the scene said officials did not want to make arrests over the flag-burning out of concerns that it might spark a larger outcry. Most of the protesters appeared to be of Asian descent. "Our specific issue is that human rights is the solution, not the problem,'' Carl Williams, a member of the Coalition for Freedom and Human Rights in Asia, told Reuters. "It's a very simple act to release political prisoners and to stop torture.'' "These aren't things that take huge investment in money,'' Williams said. Williams said Beijing should release Xu Wenli, imprisoned in December 1998 for trying to register the Chinese Democratic Party, as a statement of good faith on human rights. Xu's daughter, Xu Jin, a 26-year-old Ph.D. student at Boston University, told Reuters, "I'm here to protest and send a message to the Chinese leader to free my father immediately and unconditionally.'' "He did not break any Chinese law and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violated international law,'' she said. Feng Li, a 30-year-old MIT Ph.D. student from Fuding, China, said he came to show his support for Zhu. "I think everybody has the right to express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he said. *** During a question and answer period following the speech, Zhu sidestepped a question about prominent dissident Xu Wenli. A Chinese court sentenced him in December to 13 years imprisonment for trying to set up an opposition party -- the longest sentence given to a dissident in three years. "When will you cease this dictatorial rule?'' asked a man in the audience. The premier said human rights have been improving in China, although he acknowledged some shortcomings. "We wish to establish a nation which is ruled in accordance with law,'' he said. "As for any individual case, I don't think this is the appropriate time to go into details.'' MIT演讲:中美贸差朱熔基矛头指向台外商  【中国时报特派记者王良芬波士顿十四日电】中共总理朱熔基十四日在 麻省理工学院以「中美关系」为题演讲,矛头转而指向在沿海福建设厂的 台商,指出中美贸易逆差中很大一部份是其他国家利用中国低廉劳力,进 口外来原料与零件,在大陆制产後向美国出口,这些国家对美贸易逆差减 低,却使中国贸易逆差增加。  波士顿是朱熔基在美国九天访问的最後一站,也是他在美国公开露面的 最後一次演讲,他於演讲後与波士顿市长会晤,随後在下午两点搭乘飞机 转往加拿大进行访问。  出身清华大学的朱熔基一开始以幽默语调表示,清华大学有「中国的麻 省理工学院」之称,他以未能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获得学位为遗憾,他已 经七十岁了,此生是没有可能拿到该校学位,不过他对所谓政治贡献的荣 誉学位没有兴趣。  朱熔基说,他昨日在纽约与季辛吉会面时,季辛吉称他是第二个有勇气 到麻省理工学院演讲的中国领导人,其实他并没有勇气,但是即使被打得 鼻青脸肿还是要来。  他并回忆过去在清华大学念书时,所用的教科书都是从麻省理工学院来 的,当然都是原文版本,至於是不是盗印,他就不知道了。说毕,当场全 场观众哄堂大笑。  朱熔基在演讲中以台湾鞋业大王为例,指出台湾鞋业大王对全世界销售 量是第一名,在中国沿海的福建设厂对美出口,一双爱迪达、力霸、耐吉 的名牌运动鞋,台商在大陆制造才二十美元,但是出口到美国後的零售价 为一百二十美元,其中仅有二美元归中国人民,二美元是付给美国专利权 所用。  朱熔基向麻省理工学院师生十分仔细地替中美贸易逆差算帐,表示台商 在大陆制鞋的主要原料来自日本及其他国家,很多自大陆出口的产品的原 料都是来自日本、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美国在总得贸易逆差上加减 之後,总数还是一样。 **朱熔基波士顿演讲 据报道柴玲也在座** 他星期三到达波士顿后, 将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表讲话, 强调两国的科技 和教育交流。中午, 朱熔基总理将会晤当地重要的金融和商界领袖。据「 路透社」报道, 当年天安门广场学生运动的著名领袖柴玲也将在座。柴玲 现在是一家因特网公司的总裁。柴玲表示, 她希望她的公司能在今年6月4 号, 也就是 “六·四”10周年纪念日那天, 能在中国登记注册。另外, 有5百多位人权活动人士还准备在朱熔基总理到达波士顿后举行抗议中国践 踏西藏人民和异义人士人权的抗议示威活动。(VOA) 朱总先称六四事件後说风波 【苹果日报记者报道】今日是引发八九年「六四」事件的中共前总书记胡 耀邦逝世十周年,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总理朱熔基昨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 视新闻网(CNN)访问时,出现「前言不对後语」的情况。 他先说「六四事件」这一海外民运人士惯用的用语,後来在麻省理工演说 时,又用回官方的口径「政治风波」。 柴玲果然站在记者堆 在中国总理朱熔基在MIT(麻省理工)演讲会场入口处,有一名港人非常熟 识的稀客--柴玲。她站在记者堆中,要不是本报记者两年前在香港访问过 她,还真难相信,这名操标准美国口音的华裔女子就是当年在天安门广场 指挥千军万马的学运领袖。 柴玲说,这次到会场外,是应传媒邀请,现场谈论中国加入世贸问题。 柴玲说,自己是「pragmatic activist」(务实的活动家),目前还参与 争取中国人权工作。至於对朱熔基的印象,她认为,应该看他具体做了甚 麽,现在还不能做结论。  ~~~~~~~~~~~~~~~~~~~~~~~~~~~~~~~~ 朱熔基访纽约--600华裔抗议示威特写 国民党员高呼「中华民国万岁」 大陆民运人士、台湾人社团、西藏学生呐喊「自由」 【世界日报记者林潜修纽约报导】中国大陆总理朱熔基昨(十三 )晚接受 美国商界领袖在曼哈坦中城欢迎餐会的同时,街上 也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来 自各处华人跨族裔跨党派的抗议示威 ,六百多人在曼哈顿第六大道希尔顿 大饭店对面以扩音器大 呼「西藏自由」、「台湾自由」、「中国自由」等 口号。  参加这场示威的社团之多,表达的意见之广,在近来的纽 约华人对北京 示威行动中并不多见。热心人士老早就以登广 告、打电话、发电子信的方 式动员人潮,参加的社团彼此立 场虽有差距,但在事先协调下并未出现内 部冲突。  这大概也是朱熔基此次访美遭遇的抗议人潮中,唯一出现 中华民国国旗 和国民党党旗的阵容,纽约忠贞国民党员的抗 议群众挥舞着庆祝双十节、 元旦节「库存」国旗、党旗,发 旗的林必勉一边还大喊「请支持中华民国 」,带来的两百多 幅青天白日旗在各党派族裔的代表手中挥舞,反中共示 威中 比较少听到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又在耳边响起,由海外 国民党 王涵万热心号召的队伍据说「只得到党部口头上的支 持」,华埠闻人前任 中华公所主席锺侨征也和群众一起大喊「中华民国万岁」的口号。  穿着「台湾独立」背心的台湾人社团,则由台湾学生社和 台湾同乡会等 社团号召组队和亲国民党社团并排,主要诉求 有两点:「给台湾外交承认 」、「终止中国武力扩张」。台 湾学生社也是华人社团中准备最充分的团 队,沿路散发诉求 清晰的传单,要求民众同声谴责中共扩张军备、持续以 武力 恫吓台湾。远远的在队伍的最尽头,则有几位右派人士举牌 批评克 林顿爱人民币更甚於爱人权。  海外民运人士昨晚则统一在「结束共产专 政」的旗帜下,炮口一致,攻 击中共侵犯人权,打压中国民主党。昨天到场的民运人士包括「中国自由 民主党」倪育贤、「民联阵自民党」郑 源、「北京之春」胡平、「中国民 主党筹委会」成员姚振宪 、「中国和平」的唐柏桥等数十人。  昨天下午五点开始,人潮就在警方的疏导下,在警戒线内 集结,申请在 此时段示威的「自由西藏学生社」展现的阵容 最浩大,团员升起一只十三 尺长的汽球,上书「西藏自由」 大红字。近来曝光率逐渐提高的内蒙、新 疆独立人士也出现 在抗议人群中。  示威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之後,始终未见支持北京的群 众出面反制, 突然间在隔着六大道的马路上出现一名自称从 杭州来纽约观光的女士,指 着群众大喊「卖国贼」、「丢中 国人的脸」,警察见状马上架送这位赵姓 女士到一街之隔的 另一个警戒区,原来这是纽约警局划给支持朱熔基群众 专用 的区域,但那里人丁单薄,只有一位女士和两个美国人。  在晚间九点的活动结束後,零星的西藏社团还散步到朱熔 基下榻的华尔 道夫饭店,「对朱熔基道晚安」,同一批西藏 社团昨天下午也在柏德基和 朱熔基於华尔道夫饭店会面时, 来到这里示威了一阵。 ~~~~~~~~~~~~~~~~~~~~~~~~~~~~~~~~ 纽约州长柏德基会朱熔基 提交144名大陆政治犯名单 【世界日报记者王凯捷纽约报导】中国大陆国务院总理朱熔基 ,於十二日 中午在下榻的曼哈坦中城宾馆开玩笑地对 纽约州长柏德基表示,他的「人 权」到纽约的头一天便遭到 「侵犯」。在双方进行的廿分钟会谈中,柏德 基州长向朱熔 基提出一份由「中国人权」提供的遭到中国大陆当局拘押的 一百多位政治良心犯名单。  原本共和党籍的纽约州州长柏德基及纽约市长朱利安尼, 都没安排见朱 熔基的的计划。但是经过特殊背後斡旋,柏德 基州长在前晚宣布将与朱熔 基见面。 两人在下午一时半在饭店见面,应中方要求,仅有「美 联社」 摄影记者在场。  根据中国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昨日下午表示,柏德基 以纽约州主人 的身份对到访的朱熔基表示「欢迎」。朱熔基 则向这位共和党籍的州长说 出对纽约的印象。他称上海很像「中国的纽约」。柏德基则回答「纽约像 美国的上海」。  朱熔基对柏德基说,纽约与大陆间双边贸易的比例,比美 国其它的州市 都低。 他希望纽约和大陆都能够开放市场,加强双边间的贸易往来 。柏 德基对朱熔基提高大陆与纽约间的贸易领域表示「赞同 」,并希望中国大 陆政府能够继续改善人权。  谈到中国大陆人权问题时,朱熔基又表现出惯有的幽默机 智本色。他对 柏德基表示,在他访美期间,几乎每一站都会 遇到不同的团体示威人群, 不懂得为何纽约的示威人数特别 多。这点他其实并不在乎。但是,当他从 肯尼迪机场到达下 榻的华尔道夫饭店後,示威者的口号声一直持续到凌晨 ,令 疲惫的他无法入睡。朱熔基风趣地表示,他此次访问纽约头 一天的 「人权」便遭到如此「侵犯」。示威人群也应尊重他 的「人权」。  在廿分钟的会谈行将结束前,柏德基向朱熔基提交一份由 「中国人权」 提供的一百四十四名政治犯名单。在 这份名单上的犯人,目前都是被中共 政府以「抢劫」「扰乱 社会秩序」等莫须有的罪名判刑。州长新闻办公室 发言人米肯(Mike Mickeon)在接受本报询问时表示,朱熔基没有对这份 逾百人的囚犯名单作出评论,他的一名助理代收下这份名单。  中国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在朱熔基与柏德基的会谈 结束後举行的 记者(吹风)会上,描述朱熔基与柏德基会面 的情形,称两人的会谈气氛 友好轻松。 朱坦承听到了呼吁中国改善人权的呼声 「纽约时报」报道说, 朱熔基总理给人以温文尔雅, 诙谐幽默的形象, 他比江泽民主席1997年访问美国时给更多的美国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江 泽民主席1997年美国之行到达纽约时, 当时的纽约州州长柏德基和纽约市 长朱利安尼曾故意回避他。而这次, 柏德基州长却亲自前往朱熔基总理下 榻的旅馆对他进行礼节性拜访, 并就人权和贸易问题交换了意见。当然, 纽约州在中国人权问题上的官方立场并没有改变。柏德基州长会晤朱熔基 总理时向他提交了一份要求释放144名因1989年天安门事件而被关押的中国 异义人士的名单。就在一个月前, 纽约州还庆祝了所为的 “西藏国家纪 念日”, 以表示对西藏人争取自由, 独立和民主的支持。(VOA)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14, 1999 China Leader Concentrates on Capitalism in New York By JOSEPH KAHN The prime minister told media guests Tuesday morning that he had listened to protesters on the street below his hotel room Monday night, shortly after his arrival in the city. But the demonstrators, most of them calling for the independence of Tibet, had dwindled by mid-day Tuesday, outnumbered by uniformed police officers around the hotel. In fact, perhaps the bigger story was that urbane and jocular Zhu, who ranks third in China's Communist Party hierarchy, seems to incite less animosity toward China than his boss, the often reserved President Jiang Zemin. The two have embraced in an awkward political dance since they were the top officials in Shanghai in the late 1980s. At that time and more recently, after the two moved to Beijing to take the top posts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Zhu served Jiang loyally even though Chinese and foreigners like him much better than they do his boss. When Jiang visited New York in 1997, Gov. George Pataki and Mayor Rudolph Giuliani avoided him, generating headlines. Pataki might also have snubbed a Chinese leader this time, as well. Just one month ago, under an executive proclamation from the governor's office, New York celebrated "Tibet National Day" in honor of the state's official support of Tibetans "in their fight for freedom, independence and democracy." Instead, Pataki accepted Zhu's invitation to make a courtesy call at the Waldorf. They held a wide ranging discussion on human rights and trade. Pataki said he gave the prime minister a letter urging the release of 100 people still imprisoned for their roles in the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of 1989. Pataki declined to discuss the reasons why he was willing to meet one Chinese leader and not his superior. But he reflected the views of many American politicians, scholars and even a few exiled Chinese dissidents when he said that he sees Zhu as someone who can help change China. (Business executives also like Zhu, but they are eager to court Jiang as well). "I think he's been a strong advocate of an open economy, but also the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said Pataki after his mid-day meeting. "This is something we want to encourage." Members of Students for a Free Tibet, who protested outside the Waldorf, said they were surprised that Pataki chose to meet with Zhu after the Jiang snub. "We suspect there was a lot of pressure for the governor to meet with Zhu -- from other Republicans and from the governors of other states that Zhu has visited," said John Hocevar,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student's group. Sonam Zoksang, a Tibetan-American photographer who was among the two dozen protesters at the hotel, said he had no problem with Pataki meeting with Zhu. "I believe it's important to engage, but we also have to let them know very clearly that what's happening inside Tibet needs to be addressed," he said. At least in public, Zhu allows no discrepancies between his position and Jiang's on human rights and Tibet. In fact, the prime minister seems less willing to engage in serious discussion of that topic than Jiang, who debated human rights, Tibet and Taiwan at length with President Clinton during a state visit to the United States visit and during Clinton's reciprocal visit to China. But Zhu's relentless focus on economics shields him from the criticism often directed at Jiang and the No. 2 man in the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Chairman Li Peng. ~~~~~~~~~~~~~~~~~~~~~~~~~~~~~~~~ 朱熔基在CNN电视专访公开承认当年学生是追求民主  【综合外电报导】即将结束美国之行的中共总理朱熔基十三日接受了美 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伍德罗芙的专访,谈到了中共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WTO)与中共、美国关系,台湾纳入战区飞弹防御系统(TMD)、政治献 金及「六四」等问题。在谈到十年前中共当局在天安门武力镇压示威群众 事件时,他肯定当年学生是追求民主,这是中共高级领导人第一次公开承 认八九学运。以下是朱熔基谈这几个问题的内容摘要:  问:另一个敏感的问题是政治献金的问题。你是否知道总参情报部部长 姬盛德将军透过锺育瀚先生捐款给民主党?  答:我说过,如果中国认为捐款有用而且要捐款,我们不会那麽蠢,蠢 到只有捐三十万美元。你提到的姬盛德,我不认识,也没碰过面。  至於他是否有做这件事,或者他这麽做的动机是什麽,我毫无所悉。但 是我向克林顿总统承诺过,我们会配合来调查这件事。这里顺带一提,我 也问过江泽民主席,他也重申说他完全不知道。  问:今年北京民主示威(「六四」)即将届满十周年,你在访美前接受 华尔街日报访问时这麽说,「我们希望不要再看到这样的事重演」,你这 句话的意思是什麽?  答:你说的是发生在一九八九年六月四号的事。在中国我们已经对这个 事件做出非常明确结论。到目前,我们没有改变这样的结论。但是我相信 这样的事不会再发生,因为我们已经有经验。  问:什麽事不会再发生?你说的是民主示威还是政府处理的方式?  答:我们肯定中国现在已经有适当的民主措施,所以我们觉得像那样的 事不会再发生。  问:民主会引发你们的担心吗?  答:我一生都在为民主奋斗。所以我对民主没有什麽好担心的。我们要 民主,我们也要法治。所以要民主,同时当然也不能违法。民主和法治的 发展应该要同步并进,同时推进。一九八九年发生的事是因为他们讲民主 不讲法治。现在我不想去评论,他们要的是不是真民主,或者他们要的是 什麽形式的民主。 朱指八九学运要民主不要法治 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总理朱熔基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专访时指出 ,十年前发生「六四」事件,是因为学生只要求民主而不要法治所造成。 他说,中国在这方面已有了经验,同时也有了足够的民主,相信类似的事 件不会再发生。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公开承认当年学生是追求民主。但朱 熔基也补充说,现在其实也说不清他们是否真的要求民主或是要求怎麽样 的民主。  中共一直将「六四」的抗议人士视为「反革命分子」,认定他们企图推 翻政府。中共当局迄今尚未公布天安门事件的死亡人数,一般认为,天安 门的死难者即使没有数千人之多,起码也有数百人。  十五日是被罢黜下台的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逝世十周年纪念日,他的死 是引发一九八九年大陆骚动的导火线之一。大陆异议人士日前呼吁民众群 集前往江西省东部德安县胡耀邦的墓园为他举行追悼,但中共公安已迅速 地逮捕了其中若干人。  朱熔基承认,中国大陆在改善人权问题上仍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 他表示,中共正在努力改善人权,并培训一批律师和法官,以克服在人权 问题上的「不足」。他说,「请你们务必切记,我们有两千年传统思想的 包袱,这些思想深深地影响到我们人民的心理状态」。  他强调,「我们的宪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这意味着宪 法赋予了人民这些权利」,「当然,这必须是在不损害任何公共利益的情 况下」。他说,「我们需要民主,同时也需要民主法治,所以在追求民主 的过程中,不能违反法律,民主与法治应同时并进发展」。  当记者询问中国大陆是否将永远一直做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时,朱熔基 以英文加强语气地回答说,「是的」。这是他在三十分钟的访问中,唯一 的英文用语。  朱熔基在展望未来数十年时表示,「中国的政治改革将持续进行,但我 们仍将继续维持社会主义」,「我们将继续维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 体制,因为这是可以使我们避免发生经济危机的唯一体制」。 ~~~~~~~~~~~~~~~~~~~~~~~~~~~~~~~~ 中文传媒采访受中共官员歧视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总理朱熔基访美的全过程均表现出开放及亲民的作风 ,不仅始终保持笑容,还对传媒有问必答。但是,由於中方官员的官僚作 风,令朱熔基昨日在纽约的最後一场活动闹出了「当地华文传媒与狗,不 得入内」的歧视性事件。 朱熔基在纽约前夕,特别安排在晚上与中国驻外官员、中资机构、留学生 、台胞及侨界人士见面,当地各大华文传媒均派记者到场采访,一早就到 现场等候朱总理,引颈以待。 但是,中方领事馆侨务组郑路领事却突然要求华文传媒离场,理由是以免 朱总理到达时华文传媒引起骚动,三家中文报纸记者被逐出会场後,被保 安人员赶至偏厅,再用屏风隔开,旁边还有三名美国保安人员带着狼狗监 视。 当朱熔基到达,拍照开始时,一位姓孟领事再宣布「上头」政策,只准一 名记者作代表进入会场拍照,然後各传媒分享照片,由於时间仓促,记者 们要求每人只拍一张照片,仍被拒绝。 但是,中国官方报纸记者则不受任何限制,享有随便采访和拍照特权。当 地中文传媒对这种歧视性的安排均十分不满,认为是朱熔基纽约行程中的 一个污点。 http://www.singtao.com/news/15/0415eo06.html ~~~~~~~~~~~~~~~~~~~~~~~~~~~~~~~~ 劳安探桑兰问寒问暖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随朱熔基出访的夫人劳安,昨天在纽约代表朱总理登 门看望桑兰,并告诉桑兰国内已经为她回国後的生活、医疗、学习作了安 排。 昨天上午,劳安专程到桑兰在纽约的临时住所看望在美国比赛时受伤致残 的中国体操运动员桑兰。劳安拥抱坐在轮椅上的桑兰。劳安说,她是代表 朱总理来看望她的,并说桑兰受伤以来坚强乐观的精神令全国人民感动, 并以她为荣。这些天,也有不少美国人向她提起桑兰那永恒的笑容。 劳安向桑兰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礼物,一条洁白厚实的羊皮褥子,在上面坐 卧不易长褥疮;两条在一侧系带的真丝内裤裙,可为胸以下全无知觉的桑 兰免除套裤管之苦,此外还有全国残运会的录影带,有关残疾人的唱带、 书籍、画册等。面对朱总理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平时反应敏捷的桑兰感动 得一时无以对答,只是连声:「谢谢朱爷爷」「谢谢奶奶」「谢谢」! 劳安向桑兰在美国的监护人、美籍华人谢晓虹、刘国生夫妇和桑兰的妈妈 详细了解桑兰的身体、生活和学习情况,向刘、谢夫妇和全家在桑兰受伤 以後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示感谢,并说,国内已为桑兰回国後的生活、 医疗、学习作了安排,桑兰一定会很快适应新的生活。 ~~~~~~~~~~~~~~~~~~~~~~~~~~~~~~~~ 访加拿大第一站:圣约翰市长拒绝赠送市钥给朱熔基 (综合外电报道)中共总理朱熔基访加诸事不顺,抵达加拿大的第一站就受 到当地市长和人权团体的抗议。加拿大公营广播公司十四日报导,纽芬兰 省会圣约翰市的市长威尔斯决定不遵守致赠市钥给来访贵宾的传统礼节, 拒绝赠送市钥给朱熔基,以抗议中国政府蹂躏人权。  朱熔基一行预订十四日下午飞抵纽芬兰,在当地过夜後,十五日下午前 来渥太华,展开高层会谈。  这位中共政权的「明星」领导人不但将受到圣约翰市长的轻蔑,也将遭 当地人权团体的示威。加拿大广播公司说,当地一个人权团体将以示威方 式表达反对朱熔基来访。  此外,加广指出,朱熔基在圣约翰市停留期间,加拿大西藏委员会也将 在市府广场升西藏旗帜。加广引述该委员会发言人皮尔格林说,这麽做的 目的是希望引起大家关切中共的人权纪录。  今年是中共入侵、占领西藏,引发大规模抗暴四十周年纪念,加拿大西 藏委员会从三月十日纪念日起不断联合其他人权团体举行示威活动,要求 中共「滚出西藏」。  另据多伦多和温哥华华文媒体报导,朱熔基访问这两大都市期间,也将 遭遇不少加拿大民间社团举行的示威场面。 ~~~~~~~~~~~~~~~~~~~~~~~~~~~~~~~~ 港报指朱熔基避免功高震主 (记者张谦香港十四日电) 香港信报今天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指出,中共 国务院总理朱熔基访问美国期间声称国家主席江泽民是「一号人物」,是 要避免功高震主。 文章指出,朱熔基到了美国後,在十分不利的政治背景与环境下仍十 分受欢迎,显然高过当年江泽民访美。对此,朱熔基不能不加以注意,於 是就在适当时机强调江泽民才是中共的「一号人物,我是听他的,根据他 的指示办事」。 根据文章的解读,朱熔基以上的表白有双重意义:第一,在中共里还 是江泽民说了算数,并非是他;第二,朱熔基在大陆所做的一切,都是在 江泽民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一些重大经济成绩离不开江泽民。 朱熔基这番表白,不但对外有所说明,也藉此告诉江泽民,他是服从 其领导的。 文章警告说,朱熔基不但是一位强势总理,国际形象也颇佳,这次访 美又甚受欢迎,固然显示出其个人的魅力,但如果他的威望进一步提升, 便有功高震主的可能了。 文章指出,对於外界一直赞扬朱熔基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江泽民的 智囊已做出反应,强调自一九九二年以来,大陆经济上所取得的成果,以 及许多正确的主张,并不是由一个人提出来的,江泽民也曾提出了很类似 观点。这些谈话传达了一个强烈讯息,就是江泽民才是中共的一号人物, 并非朱熔基。对此,朱熔基应该有所警惕。 ~~~~~~~~~~~~~~~~~~~~~~~~~~~~~~~~ 朱克会谈显示:中共十个方面无牌讨价还价 曹长青 北京这次所以没有在朱熔基访美时加入世贸,除了其它原因外,也在於朱 熔基手中没有降服美方的法宝。例如,在下述中、美分歧的10个问题上, 朱熔基手中都缺乏制约美方的「牌」。反而美方在这些问题上更有主动权 ,手中牌很多,挥撒馀地较大。 一、人权问题:朱熔基除了强调是内政外,在美方抨击下,几乎没有   什麽讨价和「还手」的馀地。美联社报导,朱熔基在和克林顿会   谈时,也不得不承认,在人权方面,中国存在改进的馀地。 二、北京窃取美国核武机密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朱熔基只有被动地   申辩,也是毫无与美方讨价的馀地。朱在洛杉矶和华府只是用开   玩笑的方式自我解嘲:中共庆祝建政50周年阅兵时,将在武器上   贴上标签:「中国大陆制造,不是来自美国」。 三、部署飞弹威胁台湾问题:朱熔基在3个星期前在北京记者会上说,   他不知道有多少导弹对准台湾。在此次与克林顿的记者会上,朱   避开多少导弹问题,而是援引美国总统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再   次表示北京不惜动武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朱的话当即遭到柯林   顿的反驳,认为比喻不当,并重申美国的立场:台湾必须和平解   决。而在克、朱会谈之前,克林顿发表了外交政策谈话,其中特   别强调,「我们一向鼓励台海两岸致力以和平方式解决双方的争   议和歧见,如果任何一方破坏这些原则,它们将不可能获得我们   的认同和接受。」而在台海两岸,只有中国大陆方面具有这种   「破坏」的意图和能力,显然克林顿的这项宣示是说给北京方面   听。 四、北约空袭南斯拉夫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北京毫无对美国的制约力。   朱熔基恐怕只能惯例性地向美方表达中国的态度。而美方在这个   问题上有充分理由加以反驳。 五、美国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支持谴责北京案问题:朱熔基在这个问   题上也只能是空洞地向美方提出异议,但美方绝不会让步。柯林   顿在对外政策演讲时仍然严词批评中共镇压异议声音。 六、北京加入世贸问题:虽然双方都说取得重大进展,但没有达成协   议本身已说明全部问题。那就是双方还有根本性的分歧没有解决。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也是一面倒需要求助於美方,手中没有任何   牌。 七、朝鲜半岛问题:这恐怕是华府唯一需要求助的问题,即期待中国   制约北韩,不要制造和输出飞弹。但目前北韩问题一是没有严重   到成为美国舆论焦点;二是美国一直在和北韩方面直接谈判,有   沟通渠道;三是北京到底对平壤有多大的制约能力,也是未知数。   因此,即使表面上朱熔基手里有这张牌,实际上是张小牌,缺乏   力量。 八、向伊朗和巴基斯坦出售核武技术问题:北京方面早已承诺不向这   些国家输出核武技术。这次朱熔基来访,这个问题只是旧话重提,   没有多大讨论馀地。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朱的讨价还价机会也很小。 九、环境保护问题:虽然美方担忧中国环境污染会损害整个地球,但   毕竟这和美国现有的国家安全等问题比较没有紧迫感,因此美方   也不会十分看重北京在这问题上的承诺。从这个意义上说,朱熔   基手〖的这张牌也是虚的。 十、美国将在日、和台湾部署防御飞弹系统问题:北京在这个问题上   虽然一向态度激烈,认为这是「干涉中国内政」,但除了宣示不   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之外,也不会有什麽可以说服美方   或威胁到美方可以改变态度的办法。 由於北京方面在上述10个问题上都没有向美方讨价还价的牌,都是需要求 助於美方,因此向美方施压、促使其让步、以和北京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就 大大降低。因此朱熔基的此次来访,可以说还没有离美,就已经显示了失 败。 ~~~~~~~~~~~~~~~~~~~~~~~~~~~~~~~~ 中国的承诺没有一项是按照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件  中国这次显然是在出於最高阶层的政治性决定下,在过去几周与美方的 WTO谈判中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让步,这不仅可从中方主谈代表龙永 图的积极乐观表态中见其端倪,更可从会后美方所发布的资料中得到证实 。  美方到目前为止已经得到的中方承诺显示出中国日后在其经贸体系上开 放的程度是既广泛又深厚的,不但横跨农产品、工业产品与服务业的市场 开放,而且具体的开放时程与措施也令人印象深刻,包括取消不公平贸易 行为如进口配额、出口补贴、不合理之检验制度以及降低关税等等。  而且中国这次的承诺也没有一项是得以比照“开发中国家”之条件享有 较好的“优惠”,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农工商品调适期少则一年多则五年, 关税更是农产品降至14.5%(平均税率),工业产品更降至7.1%,这样之 水准已相当於一些“已开发国家”(如澳、纽)的程度。  种种让步之承诺,也引起美国业界相当正面之反应,这可从许多业界团 体立刻发布新闻表示欢迎的立场可以显见。  至於双方毕竟没有达成一个最终协定,暂且不谈谈判本身的复杂层面, 就政治层面而言,克林顿显然是不得不有所顾虑而选择了“暂缓”之计, 正如朱熔基公开点出:“我看真正的问题已不是在那些小差异上,主要是 在(美国的)政治气氛上!”  克林顿知道美国国会对中国在许多问题上反感很深,对克林顿的中国政 策也正在严厉批评中,如果此时达成美中WTO协定,将只会让其政治对 手批为“对北京让步”或是“为挽救其失败的中国政策而仓卒行事”等指 责。  更实际的威胁还是在於克林顿政府需要国会就给予北京“永久性之最惠 国待遇”(现称“正常贸易关系”)通过法律才行,这是WTO会员所一 致享有的待遇,如果国会日后作梗不让中国享有该待遇而仍坚持每年进行 检讨,那美中历经艰困谈出来的双边协定必将受到重创。朱熔基在国内当 然也有反开放市场的势力。 (原载《中国时报》1999.04.10) ~~~~~~~~~~~~~~~~~~~~~~~~~~~~~~~~ 世界日报:中共在朱熔基访美後势将调整外交型态  总括而言,中共总理朱熔基这次美国之行证明了邓小平早年的断言:中 共与美国的关系,好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因此,我们也可 预言,中共与美国之间这种关系,将维持相当一段时期。  这次访问对朱熔基个人而言,既没有得到出人意料的收获,也没有受到 意料之中的困扰,不论是他的美式幽默,还是机敏的直率,都使他不仅没 有血流满面,反而脸变短得令美国朝野十分受落。正如中共元老所言,朱 熔基这个人,给他多大的舞台,他就能唱多大的戏。美国之行,将朱熔基 个人的政治生命推到高潮之点。当然,朱熔基是有所得也有所失的。就访 问成果而言,朱熔基的第一个目的「消气」,已经基本达到,朱熔基在美 国广泛会见白宫官员、国会议员、地方政要、商界领袖以至传播媒体,大 多对他表示好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纾缓了去年底以来因中共打压民主党 人而造成的较为紧张的敌意环境。在共产党政府还没有洗心革面彻底改革 以前,处在现在这样一个敌视共产统治的国际大环境和美国国内两党政治 角逐的气氛之下,朱熔基未来也不大可能把中共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推上新 的战略高点,或者是拉回去年克江互访稍嫌短暂的蜜月之中,但他起码作 到了令双边关系在一系列新考验下没有恶化。  朱熔基访美的第二大目标,是中共要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美国达成协 议。这次在华盛顿未能就加入世贸达成全协议,朱熔基在美国所说的忙碌 的一天、糟糕的一天、度假的一天,正好反映出其由满怀希望,十分失望 到无可奈何的心态。和美国达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对朱熔基来说 是要只争朝夕的事,因为不仅美国的事随时可能生变,欧盟国家虽唯美国 马首是瞻,但也不能说有百分百的把握,中国大陆国内对加入世贸付出的 代价,也不是没有争议,而且有些事也可能说变就变。因此,越早拿到与 美国的协议越好,因临时生变拿不到协议就会满脸失望。当然,有联合声 明承诺今年之内一定加入世贸,算是大局初定,有了基本成果,是一个安 慰。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共今天的体制之下,在中国大陆今天的政治 和经济环境下,朱熔基回国之後,在为加入世贸而作出的让步、付出的代 价上,仍会形成一定的反弹压力。  朱熔基访美的最大获利者,是白宫主人克林顿。克林顿尽其所能,为朱 熔基来搭建表演的舞台。在朱熔基甫抵美国,克林顿即发表对华政策演说 ;他为朱熔基举行高规格的迎接仪式,更在白宫草坪上盛赞朱熔基政绩; 克林顿和朱熔基的联合记者会长达九十一分钟,是他就任以来第二长的记 者会,在记者会上他让朱熔基充分表现,自己反而未如在北京与江泽民的 联合记者会般唇枪舌剑;在中共加入世贸问题上虽未有最终协议,但打破 外交惯例单就中共加入世贸问题而发表联合声明。这一切举动都是意味深 长,他不只是要打破因政治献金案、军事技术间谍案、人权问题和贸易逆 差问题而形成的与北京开始结冰的关系,而是要防止对手共和党明年底的 总统选举前,塑造成新冷战氛围,陷民主党和自己於不义、无威、无力的 难堪境地。  总而言之,不论是朱熔基还是克林顿,也都只有二至五年的政治生命, 不论能耐多大的政治领袖们,在处理中共与美国的基本关系上,也都只能 因形就势。 朱熔基的这次访问,再一次说明在基本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市场机制 、战略利益有着极大分歧的情况下,不确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尚多。在今 天美国独大的国际形势下,美国处理与中共的关系,不再以国际力量对比 为主要考量因素,其国内政治力量的作用更加凸显。对於中共,因为与美 国的关系在一轮元首外交和拓展与美国的战略夥伴关系之後,反而出现较 大的波折,也因应美国的政治新态势,以这次朱熔基访美为起点,中共势 必将重新调整对美关系,展开新型的对美外交,这种外交将是更为全方位 、多侧面,针对美国不同的政治层面。 同时,美国大选之前政治形势更趋复杂,可能将令中共与美国的关系出 现相当的起伏,这不是朱熔基能消解的。在中共与美国关系有重要影响下 的台湾与美国关系、两岸关系,在相当一段时间也将转趋更为复杂。 ~~~~~~~~~~~~~~~~~~~~~~~~~~~~~~~~ 因应朱熔基访美台湾立院将组团赴美说明立场 (记者林沂锋台北十四日电) 中共总理朱熔基访美,在台湾引发立委的关 切,立法院朝野党团今天协商後决议将组成代表团,前往美国华府说明台 湾的立场,维护我国形象。 今天的协商是由立法院长王金平主持,经协商後决议将由朝野立委组 织代表团,并由立法院副院长饶颖奇出任领队,朝野党团依照三:二:一 :一:一:一,的比例派员参加,在一个星期内到华府表达台湾立场。 王金平表示,访美行程是由立法院自行提出,朱熔基访美对台湾造成 影响,朝野立委赴美进行国会外交,有助於说明台湾的立场,维护台湾的 形象。他也强调,此行也是顺道感谢美国国会一向支持台湾的做法。 今天的协商中也决议将由饶颖奇决定时间,邀请行政院、内政部、直 辖市议会、各县市议会、各乡镇市民代表会、各党团负责人、立法院内政 及民族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协商地方制度法修法事宜。 ~~~~~~~~~~~~~~~~~~~~~~~~~~~~~~~~ 美国之音:中国正在成为什么样的世界大国?(二) (VOA记者陈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朱熔基对美国的访问已经接近尾声, 尽管朱熔基说,由于北约轰炸南斯拉夫,他差点儿就取消了这次北美之行 。观察人士指出,这虽然不及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在前来华盛顿的途中 飞了半截,听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后,立即掉头折返莫斯科来得那么强硬 ,倒也显示出中国在扮演世界大国角色时的微妙态度。当然,中国舆论继 续对北约的行动口诛笔伐,而且还在联合国投票支持俄罗斯提出的谴责北 约的提案。其实,在有关美中关系的讨论中,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关于中国 会不会对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形成挑战的辩论。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 同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成员,我们两国的紧密合作就为世界和平,防止 争端奠定了基础。”这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朱熔基上个星期四在白宫向克林 顿总统说的一番话。观察人士指出,朱熔基的讲话再次表明,北京领导人 对于中国的全球性角色是毫不讳言的。人们普遍认为,和以往相比,中国 在国际事务中正在发挥着日益广泛的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实力增 强,另一方面也因为中国与外界的接触扩大。最近,在华盛顿的一次圆桌 会议上,美国国会众议院亚太小组委员会主席道格-贝罗伊特说,考虑到中 国在各种国际问题上的不同角色,特别是在亚太地区事务上所起的作用, 美国必须慎重对待中国。贝罗伊特说:「作为一个核武器大国,一个地区 性军事大国,一个拥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全球性角色,中国 对亚洲地区的持久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接触,为 跟中国建立长期关系打下坚实基础。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相互之间的 明显分歧,以及有的时候在各种问题上相互冲突的政策,使美中关系变得 非常复杂。」 **台湾问题美中关系的争执焦点**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兰普顿同意,在多边国 际事务中,美中关系的确非常复杂。但是他认为,美中关系的复杂性不同 于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复杂性。当年,美苏对峙,手段差不多,目的却大 相径庭。如今,美中交往,目的似乎大致相同,但手段却各不一样。 兰普顿说:「美中两国都希望创造一个稳定的世界环境,特别是保持东亚 地区的稳定。在这个层次上,我们目标一致。可是当我们从大的共同点具 体到个别区域时,便经常遇到麻烦。比如,在朝鲜半岛,中国历来不愿意 像美国那样对北韩施加压力。尽管我们都希望朝鲜半岛稳定,但是在如何 实现稳定上,却不见得意见相同。美中两国在南亚稳定上也具有共同利益 ,然而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还是各持己见。中国认为,在印度和巴基斯坦 之间平衡力量是最好的办法。美国则强调核不扩散,要防止巴基斯坦拥有 核武器。在日本的角色上,也是一样。美国认为,美日安全联盟有利于促 进稳定,防止日本谋求军事现代化和扩充军备。可是中国担心美日联盟会 用来干预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美国坚持一个中 国的政策,要求台湾问题和平解决。可是在中国看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归根结底,更为重要的是,台湾问题要按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愿望来解决。至于怎么解决,并不关美国的事。」 **中国对国际事务积极表态立场鲜明** 兰普顿列举的这些事例说明,美中两国在多边问题上的往来目前仍然集中 在亚太地区。但是观察人士注意到,中国现在的兴趣已经不再局限于家门 口的多边问题了。中国对于一些过去不大理会的国际事务,如今也逐步显 示出明确的立场,甚至严厉批评美国的作法。去年年底,当美英两国对伊 拉克发动空袭时,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沈国放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 的时候,指责美国蔑视联合国的权威,擅自对伊拉克采取行动。最近,当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时,中国又强烈表示反对,要求尊重南斯拉夫的主 权和领土完整。美利坚大学的外交政策教授约翰-卡拉布雷塞指出,中国在 这些看似遥远的多边国际事务中表现出这些新的姿态,并不是多管闲事, 而是为了保护中国的切身利益。不久前,中国失去了跟前南斯拉夫的一个 共和国马其顿的外交关系,使中国感到有必要加强在前南地区的影响。而 北约武力干预科索沃危机,更使北京担心西方国家将来会以同样方式干预 台湾问题或西藏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越来越严重,中东局势自然引起中国的高度关注。不过,美利坚大学的卡 拉布雷塞教授说,尽管美中两国在这些问题上立场相反,但双方仍然有合 作的潜力。 **中国在国际舞台还没有真正发挥任何实际作用** 卡拉布雷塞说,「我认为中国有兴趣维护这些地区的稳定。在这些地区, 美中合作的潜力是很大的,因为双方有共同利益。问题是双方有没有相互 合作的政治意志。不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中东,美国从来都处于主导地位。 美国是要保持这个地位呢,还是跟中国合作,分享这个地位?这些问题都 牵涉到政治意志。在中国方面也是一样:中国能不能克制自己,不要让美 国和其他国家把中国的行动看作是对他们的安全利益进行挑战? 也就是说 ,在这些地区,美中合作的空间是有的,然而两国有没有相互合作的政治 意志,从而实现真正的合作,就是一个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了。」 华盛顿老资格的国际问题专家赫尔穆特-索南费尔特指出,这个问题之所以 尚未找到答案是因为中国还没有真正发挥任何实际作用,或者说中国还不 能发挥任何作用。索南费尔特认为,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声音和发挥作用 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索南费尔特说,「中国实在没有能力改变其他地区的形势,对其他地区发 挥影响或产生作用。中国也就是在自己的边界上或临近地区小露锋芒而已 。这种情况也许会演变,但是却很难说。再说,中国的国家主席江泽民缺 乏其前任所具有的那种世界领袖的形象。江泽民虽然频繁出访,而且接待 不少来访的外国元首,到处发表讲话,可他还是没有世界领袖的威望,在 这一点上他连朱熔基都不如。」 加图研究所的副所长卡朋特认为,中国的 地区性角色是实的,全球性角色是虚的。所以,在多边国际问题上跟中国 打交道,也要采取不同策略。 ~~~~~~~~~~~~~~~~~~~~~~~~~~~~~~~~ 专稿:胡耀邦的清廉形象仍然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时报特派记者宋秉忠北京调查报导】明(十五日)天是中共前总书记 胡耀邦逝世十周年,在「六四」十周年前夕,中共当局仍对纪念胡有关活 动保持高度警惕。中共各大官方媒体迄今未见报导胡耀邦逝世十周年相关 新闻,中共安全系统特别警告胡的秘书林牧不得到江西共青城吊祭。另一 位前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也被警告不要再议论「六四」。但这一 切仍阻止不了大陆各界,藉各形式怀念胡耀邦。  胡耀邦生前所展现的清廉及开明形象,与部分中共当权者贪污保守的现 状,形成强烈对比。全国性大报虽对胡避而不谈,但地方性报纸却知道百 姓喜欢的是什麽。  大陆一报纸最近报导,胡耀邦一个亲外甥目前在深圳摆地摊,一家人一 天只能吃两餐,消息传出後,引起各方关注,不少媒体还以此反衬现在官 员子弟走後门的风气。  不要说胡耀邦的外甥,就连他的亲生儿子胡德平至今也不敢忘记父训。 一名台籍政协委员回忆说,有一次他与胡德平一起开会,由於室内太热, 胡德平把外套脱下,他看到胡德平的毛衣手肘部位,竟然有一个大补丁。  胡耀邦一名旧部属也表示,胡耀邦虽然去世多年,但在他的精神感召下 ,大部分的旧部属和亲属都过着廉洁的生活,与其他中共高干子弟形成强 烈对比。  拿邓家来说,去年三月中共政府换届时,中共元老邓小平的长子邓朴方 在政协九届常委选举中,得到最低的赞成票,但获得最多的反对票,计一 百一十七张。在前年九月的十五大时,邓朴方在候补中央委员中排名倒数 第二。众所周知,邓朴方曾是知名的康华公司负责人,这家公司由於以权 牟利,於「六四」後被解散;邓小平另一名儿子邓质方,则因为涉入前市 委书记陈希同之子陈小同的舞弊案,而从前年邓小平丧礼後,深居简出。  与此成强烈对比的是,胡耀邦虽已经去世多年,但他的长子胡德平却因 为忠实奉行父亲的清廉遗训,而深受大陆人民爱戴;因此,同样在去年的 政协常委选举中,胡德平得票比邓朴方多出一百三十二票。这不但反映大 陆广大官民对胡耀邦的怀念,同时也是其子承继胡耀邦精神的肯定。  如同胡德平所说,在大陆的改革开放建设中,胡耀邦是一个「不能不提 」、「不能不涉及」的人物。特别是当大陆目前陷入九年以来最严酷的政 治寒冬时,胡耀邦所展现的开明形象,虽然不容官方大传媒,但仍以其他 形式出现。  中共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在最近一期的「炎黄春秋」撰文纪念胡耀邦。张 爱萍指出,胡耀邦不是完人,也有失言之处,但他却「虚怀若谷,从谏如 流」,因此得到万人崇敬;他强调,国家要兴旺发达,「执政党的民主作 风至关重要,而执政党领导人的闻过则喜、乐於纳谏之作风起着决定的作 用」。  张爱萍还意有所指地写道,胡耀邦「身上的许多美德及优良作风,都是 我们今天十分需要的。这也是人们时常怀念他的重要原因。」  在张爱萍的纪念文章後面,「炎黄春秋」又紧接着发表胡耀邦与七九年 第四次文艺界代表大会的历史,时任中宣部长的胡耀邦首次主张,要将被 视为文艺界「管教所」的中宣部,变成文艺界的「服务站」;此後,胡耀 邦又多次要求中宣部,「要在文艺界广交朋友,要多为他们做事服务,和 他们常来常往,不要把中宣部办得门可罗雀」。  此外,不久前在「忆周扬」一书的出版座谈会上,虽然主持人刻意强调 毛泽东对大陆思想解放的作用,但台下一群中共知名人士却起哄,要与会 人士谈谈「胡耀邦同志」,结果数名改革派人士纷纷发言,把主持人原本 安排好的议程打乱。  当年,胡耀邦之死燃起「八九民运」的火花,十年过去了,中共当局仍 对这位前总书记保持高度警惕,可见胡耀邦在大陆心目人民中的地位历久 不衰。 ~~~~~~~~~~~~~~~~~~~~~~~~~~~~~~~~ 争取平反六四鲍彤遭当局警告「危害国家安全」  因一九八九民运而下台的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秘书鲍彤,十四日表示 ,上个月他致函给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等领导人一封要求平反「八九民运 」事件的信,已经被警告为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综合外电报导,赵紫阳的首席智囊,也是「六四天安门」事件後,唯一 被捕坐牢的中共高阶官员鲍彤,今天向记者透露,上个月他写了一封信要 求江泽民等中共高层领导人平反八九民运後,上个星期五,四名公安人员 到他家中,他们告诉鲍彤,他的信危害国家安全。  他说,公安人员还「要求我要尊重邓小平的决定,包括他下令军队镇压 一九八九年六月发生在北京的『反革命叛乱』。」  公安还向鲍彤强调,邓小平理论现在已经是宪法的一部分,但鲍彤反驳 说,毛泽东思想也被载入宪法,但是,邓小平还不是批判一九六六年到一 九七六年的文化大革命。  鲍彤表示,「我强烈抗议公安的态度。」他说,公安人员还向他说,因 为怕鲍彤会到国外泄露国家机密,因此已经拒绝他的护照申请。  鲍彤是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秘书,他在六四事件後被捕坐牢七年,并 被软禁在家一年。  上个月他写了一封信给江泽民等中共高层领导人,信中强调中共使用武 力屠杀手无寸铁的学生,是一件错误且可耻的行为,并要求平反此事件。  人权观察组织则认为,公安人员造访鲍彤显然只是警告性质,鲍彤还没 有被捕的危险。不过,该组织强调,很明显地,他们是在恐吓他,鲍彤不 应该因为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受到威胁、恐吓。 另外,在「六四」事件中有丧子之痛的丁子霖说,她在上周得知,德国 留学生为「六四」受害者筹得一万一千六百二十马克,已被当局继续冻结 。 这笔款项去年十月份开始被冻结,原本於本月七日到期,但丁子霖上周 到中国人民银行在无锡的分行查询时,被告知接到公安局的命令,将冻结 期限延长至十月十日。丁子霖已致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联合国人权专员罗 宾逊夫人,指这是公安人员在「六四」十周年之际「蓄意制造问题」。 (许志嘉) ~~~~~~~~~~~~~~~~~~~~~~~~~~~~~~~~ “中国可以说不”的祖师爷石原慎太郎当选东京市长 批评中共人权纪录 拒绝前往北京进行访问 (东京十四日美联电) 甫当选东京都知事的民族主义派作家石原慎太郎, 在朝日新闻今天刊出的访谈中批评中共的人权纪录和西藏政策,并表示他 不会前往北京进行正式访问。 石原慎太郎说,他不会参加今年的东京与北京友好交流满二十周年庆 祝活动 (北京是东京的姊妹市) 。石原说:「由於他们对人权和西藏问题 的立场,我不喜欢目前的中国当局。双方的交流无需中断,但倘若一定要 前往访问,将由副知事前往。」 素以鹰派论调闻名的石原慎太郎十一日当选东京都新知事,他在合撰 的「日本可以说不」一书中呼吁日本采取更果断立场,他也反对美国在日 本驻军。 此书影响深远,连中国大陆也兴起一阵“中国可以说不”的反美浪潮 ,一时间,坊间充斥各种伪政论书籍,让书商狠狠地小赚了一把。 石原上台中日麻烦 日本极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最近被选为东京市长,对於石原其人,香港和 中国的读者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威胁论」的始作俑者,曾强行登上钓 鱼台向全球华人的保钓运动示威。他至今仍用日军侵华时的污辱性字眼「 支那」来称呼中国,甚至公开叫嚣中国应分裂成六个国家,并且,石原一 贯主张打台湾牌来牵制中国。他曾扬言当选後会邀请台湾的李登辉总统访 问东京,因此,可以预料石原上台後会给中日外交增添不少麻烦。 然而,更大的麻烦还不在石原本人,而在於把他捧上台的那股势力,石 原以独立人士身分参选,得票率足足超出位居第二的对手鸠山邦夫一成有 馀。东京市长选举一向被视为日本全国大选的指标,因此,可以说军国主 义复活势力在全日本已渐成气候。在日本政治急剧向右转的同时,日本军 方趁机大幅扩张军力,中日冲突的潜在危机愈来愈严重,恐怕中日两国之 间的问题,已不是能不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而是到下一世纪能不能避免 再度交战。  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是战後那一代人拒不悔罪的结果,因此,年轻一 代不知本国这段耻辱历史,反觉得周围邻国对日本的过去纠缠不休,敌视 和轻视亚洲国家的情绪在日本中生代十分普遍,这些人正成为石原势力的 社会基础。当然,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美国和台海两岸的中国人也有 责任,美国的养虎遗患、台湾李登辉的认贼作父、北京的姑息养奸都为石 原势力的坐大创造了条件。(金子言/明报) 反美《日本可以说不》作者当选东京市长 一位以经常发表反美言论和反华言论为著称的日本政治家石原慎太郎星期 天在东京市长选举中获得胜利。石原慎太郎是日本的一位民族主义作家, 他的得票率遥遥领先於其他18名候选人。石原慎太郎是1989年出版的日本 畅销书《日本可以说不》的作者之一。他主张一个强大的日本, 减少在经 济上和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石原慎太郎获得的选票 比最接近的候选人的票数多出一倍。这次竞选日本东京市长职务的候选人 共有19人。今年66岁的石原慎太郎曾经是自民党议员,四年前他退出自民 党,这次是以独立人士的身分参选。他说,「他的获胜表明,日本人民正 在期待着发出一个强烈和清楚的信息。」他说,「他的获胜反映了日本人 民意识到了危机,而目前现存的党派对危机熟视无睹,因而这些政党已经 变得毫无价值。」 **日本人民不满经济衰退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言论大胆的石原除了主张日本在国防上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以外,还经常发 表会触怒中国的言论,海外媒体认为他可能成为首相小渊惠三外交政策上 的一大麻烦。华盛顿邮报分析说,石原慎太郎的获胜不会显著改变日本的 对外政策,但是他的获胜再次表明,日本人民对日本政党政治软弱无力, 使日本陷入经济衰退感到厌倦。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分析说,石原慎太郎获胜表明日本民族主义情绪越 来越强烈。这也许会给日本领导人造成一些麻烦,但是东京的分析人士和 专家认为,这只是日本人民厌倦了政坛老一套的做法,希望能够看到一些 新的变化。 **石原慎太郎新招要求美军撤出为竞选政见**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援引一位日本分析人士的话说,人们投票选石原慎 太郎并非意味着他们赞同石原慎太郎的政见。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日本经 济在衰退中长期徘徊,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在这种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 下,人们转向石原慎太郎,希望有一个人能够直言不讳,领导他们走出经 济衰退的低谷。日本人民希望看到一种和执政的自民党截然不同的政策。 纽约时报刊登驻东京记者纪斯道的文章说,石原慎太郎在竞选期间誓言, 他当选后会要求美军撤出在东京都横田的空军基地。石原慎太郎说,如果 美国认真地把日本作为对等夥伴对待,美国应该慎重地对待我的要求。不 过纽约时报指出,石原慎太郎的权力没有大到可以决定是否把美国部队从 军事基地中赶出去的程度,但是,由于他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政治家, 他把这个问题诉诸公众舆论的做法,会使美国保持在日本军事基地驻军的 问题更加复杂。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明石康败阵而下**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说,日本在倾盆大雨中,展开地方选举投票工 作。大约8688万合格选民将在这4年一次的地方选举中,投选12个县的县长 和议会议员。这次选举的焦点是在东京都,其每年的预算额高达6万亿日元 ,几乎等于纽约市预算额的两倍。东京的经济规模也大过西班牙或加拿大 。日本执政自民党则是支持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明石康角逐东京市市长。不 过,明石康在民意调查中的表现不佳,被排挤在前三名之外。投票工作从 星期天早上7时开始,晚上8时结束。(VOA) ~~~~~~~~~~~~~~~~~~~~~~~~~~~~~~~~ 建议中国采用帝制 送交者: 遮羞布 于 April 14, 1999 08:28:56: 在中国有一个尴尬的现象,就是最高领导人其实就是皇帝,但是由于有“ 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块遮羞布,皇帝最终也不至于让子孙后代继承皇位。 党的主席“鞠躬尽瘁”之后一般由新皇帝即位,这种现象看似比封建制度 有所进步,其实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远大于前者。党国皇帝在位时,他自己 和他的家人都清楚风光的时候就是老爷子在世之时,于是为了能永远富贵 ,唯一的办法就是乘老爷子在世的时候利用权势大肆榨取民脂民膏,以备 子孙万代享用,党国经历64之后,此风与“留后路”思维结合,越刮越烈 。比如,邓家子女乘邓小平在世时大捞特捞,现在黄菊又帮助江泽民儿子 大捞特捞,等江过世,一定又有新的太子大捞特捞。其中原因都是预计自 己不能继承“皇位”,乘有权有势积蓄后备。 上梁不正下梁歪,此风直接导致了整个太子党阶层的集体腐败,国库被盗 窃一空,更糟糕的是民脂民膏还被他们流失到海外,不能在国内周转。在 这种情况下,“反腐败”从何谈起?这样意味着党国将永远处于腐败而带 来的混乱中,近来党国“通缩”,主要有二个原因:1,人民已经被剥削得 没钱可花。2,在社会福利,医疗,义务免费教育等保障体系崩溃的情况下 ,人民有限的储蓄不敢花。而这二个原因都与太子党掏空国库和各级官员 的腐败有直接联系。比如邓朴方开了房地产公司,所以老百姓福利分房就 成了高价购房,李铁映掌管教育,于是九年义务教育取消,连上大学都要 收费。加上生老病死没有保障,你们说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吗?腐败的 “力度”居然可以导致人民购买力严重下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大概 也是“中国特色”吧! 以上弊端如果采用世袭帝制,可以一举解决。太子不用担心因为皇位肯定 是他的,他不用大肆腐败搜刮民脂民膏来确保老爷子之后的“将来”,如 果有他人违法腐败作乱,则皇室下诏讨之,反腐败由此可以做到真正的从 上到下进行。 吾国不幸,民主自由可能还太远,先恢复老祖宗的帝制救我国民吧! http://www.china101.com/politics/messages/63202.html -- The Chinese V.I.P Reference ┌──┐ mailto:BigNews@email.com The Best Chinese e-Magazine │则兼│ http://welcome.to/BigNews i SUPPORT FREEDOM OF SPEECH │明听│百家争鸣大参考-新闻自由小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