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参考总第440期(1999.05.31)专门报道各种受中共查禁的言论和新闻 Xiaocankao Daily News - A Subsidiary of Chinese VIP Reference P.O. Box 33554, Washington DC 20033, USA Phone 1-202-296-51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六四烛光之夜”----让我们点燃一支蜡烛! 2. 中国民主党驳斥人大外委会有关「六四」言论 3. 中国留德学生学者将举行六四纪念会 4. 哈佛举办研讨会纪念「六四」十周年 5. 王丹象徵性的抗议函遭中共象徵性的践踏 6. 六四前夕中共严防海外民运人士潜返 展开“严打”一周 华尔街日报:中共打击民主民运组织备受困扰 7. 中共紧急查禁上海陈晓东的长篇报告文学《宁玛的红辉》 8. [六四]将至,中共已如惊弓之鸟 9. 中共军方有14枚核弹可射达美国 新闻周刊引述中情局官员的报导称美有250枚核弹对准中国大陆 10. 时代CNN最新民调:中共是美国的头号威胁 11. 明报:真正的危险是为什么这么多美国人不喜欢中共? 12. 纽约时报:美与中共双边关系将再起新波澜 13. 商业周刊指美「中」关系数年内难平复 14. 民意论坛:民族主义勿走极端 15. 世界日报社论:「三讲教育」不可能根治中共的癌症 16. 亚洲华尔街日报: 天安门事件十周年中共仍执迷不悟 17. 加拿大报刊评论:天安门学生有美丽的梦,愚蠢的梦 18. 英国媒体仍未忘怀天安门受害者处境 19. 苹果日报社论:不会忘记 还会再来 20. 评论:六四星火,必然燎原 21. 丁子霖:致读者(《苍雨》代序) 22. 书摘:《苍雨》-六四难属证言实录 23. 党报社论:睽睽众目岂容狡辩 屠杀学生罪责难逃(1945年12月11日) 24. 中国的经济那里出错了? 25. 当年喊打倒李鹏今说美煽动学潮 政协李国强被轰侮辱中国人 ~~~~~~~~~~~~~~~~~~~~~~~~~~~~~~~~ 言━╋━论 ┃则╋兼┃ ╋╋●╋╋ ┃明╋听┃ 由━╋━自 请你点燃一支蜡烛吧! 朋友们: 十年弹指一挥,众所周知的“六四”纪念日就要到了。十前年的那个 深夜,全副武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北京的群众开了火,无数人被打死。 时间: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夜十点半。对平民的战争延续到六月四日凌晨 三点半,坦克部队终于占领了天安门广场。 十年来,中国在世界上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道义谴责。 这是中国的耻辱! 这是人类文明的污点! 今天,中国政府仍然拒绝向人民道歉。 作为个人,我们是多么渺小啊。可是,我们还是要呼吁:每一个中国 人,不论你在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海内,海外,五湖四海的同胞们 ,不论你在城市、在农村,也不论你在漆黑的矿井里、在漂泊的渔船上, 还是在计算机旁,在六四之夜,也就是六月三日夜幕降临至六月四日凌晨 ,在十年前死神披着血幕盘旋在我们首都的上空的时候,请你点燃一支蜡 烛吧。这微弱的烛光不仅仅意味着过去,而且意味着希望,它代表着你对 于稳定的工作的希望,对于没有苛捐杂税的希望,对于公平竞争的希望, 对于自己尊严的希望。在这深浓的黑暗当中,你的希望就是你的一切。我 们集体的希望就是人类的明天。虽然在你眼前燃烧的仅仅是一盏烛光,在 千百万人眼睛当中,它就是千百万盏烛光。 我们坚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在天安门广场,点燃一柱不息的火炬, 燃烧我们的苦难,照亮明天,照亮人类的未来。 请相互转告。 http://bignews.hypermart.net/forum/messages/133.html ~~~~~~~~~~~~~~~~~~~~~~~~~~~~~~~~ 中国民主党驳斥人大外委会有关「六四」言论 (记者周佳虹香港三十一日电) 对於中共全国人大外交委员会指摘美国参 、众议院煽动反华浪潮,大陆中国民主党今天发表公开信表示有关言论是 谬论,并强调世界各国有权对中共践踏人权、镇压人民提出批评。 中共人大外委会负责人昨天发表谈话,指「六四」早有定论,不需平反, 而且「六四」的「果断行动」维护了社会稳定。人大外委会并抨击美国等 西方国家的反华「势力」在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对此言论,中国民主党北京及天津党部委托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 发表公开信,逐一反驳人大外委会的言论。公开信表示,中共官方对「六 四」的定论是错误的,一定会被历史推翻。公开信表示,在暴力镇压下的 政治稳定是一种假象,「六四」的镇压造成了真正的不稳定,成为大陆今 後发展的最大障碍。 中国民主党在信中并提出三大建议:一、立即停止镇压民众纪念「六四」 的行动,并释放被拘捕的人;二、成立「全国人大六四事件」特别调查委 员会及公布事实真相;三、在大陆开放「六四」事件全民讨论,相信人民 有公论,历史自有公论。 ~~~~~~~~~~~~~~~~~~~~~~~~~~~~~~~~ 中国留德学生学者将举行六四纪念会 (记者林琳波恩三十一日专电) 中国大陆留德学生及德国华侨代表与德国 的人权组织将於六月四日下午在波昂的中共大使馆前举行「六四」十周年 纪念大会,除了游行、演讲及散发传单,并邀请华人演唱家演唱「为自由 歌唱」组曲。 纪念活动由民阵民联德国分部主办,全德学联、中国人道互助会、留 德学人报、德国越棉寮华侨协会、内蒙古人权保障同盟、德国绿党、德国 基督教民主大学生联合国、国际特赦组织德国分会、德国国际人权协会、 德国西藏组织及德国保护受威胁民族协会协办。 全德学联将於六月十二日晚间在波鸿博物馆举行「中国之夜」 -- 「 六四」十周年纪念音乐会,有琵琶、小提琴及中提琴独奏及四重奏。作家 刘宾雁将在会中演讲并参加座谈。 ~~~~~~~~~~~~~~~~~~~~~~~~~~~~~~~~ 哈佛举办研讨会纪念「六四」十周年  【联合报系纽约记者曾慧燕/廿九日电】波士顿是天安门「学运明星」 云集之地,包括柴玲、王丹和沈彤等,目前都在波士顿求学或自立门户创 业。六月二日至三日在哈佛大学将举行纪念「六四」十周年研讨会,由中 国民主基金会、天安门一代联合会以及哈佛大学宪政研究联合主办。  主办者认为,今年是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十周年,「六四」屠杀 十周年。 在世界各地的大规模纪念活动中,波士顿的活动具有特别意义。八九民运 学生领袖王丹、吾尔开希、沈彤、项小吉等和包括魏京生、胡平、王军涛 等多位知名民运人士、以及从北京赶来的张祖华,将共聚一堂,共同回顾 和反思八九民运,展望民主未来。  八九民运学生领袖项小吉、常劲、李录、张伯笠、周锋锁、童屹、王丹 、吾尔开希和沈彤等当事人,将在会上回顾反思天安门民主运动。 ~~~~~~~~~~~~~~~~~~~~~~~~~~~~~~~~ 王丹象徵性的抗议函遭中共象徵性的践踏 (记者张声肇渥太华三十日专电) 加拿大广播公司今天在一则天安门大屠 杀十周年特别报导中说,当年学运领袖、如今在哈佛大学念历史的王丹每 年都以自己的方式纪念天安门惨案,星期四他在多伦多中共总领事馆前宣 读的抗议函,遭到中共官员象徵性的践踏。 加广说,王丹在大陆监狱四年,以及九五年再度入狱期间,都以自己 的方式象徵性的纪念六四,到了国外也不例外,不管人数多少,王丹都会 参与向中共抗议的活动,今年的人数与十年前他领导的百万示威群众相比 ,实在是强烈的对比。 加广引述王丹宣读「我们的要求是四条,第一,释放魏京生...」 王丹知道读错了,立即更改过来,加广继续报导他要求中共释放政治犯等 四项要求。 (其他三项要求是:对六四事件进行彻查并清算责任、对六四 死伤者进行道歉和赔偿、停止一切对从事纪念六四活动者的迫害。) 加广报导指出,王丹把这封抗议信装进一个大信封,把它塞进大铁门 内,几分钟以後,一辆汽车在门前停了下来,准备进入总领管。大门打开 这辆车从王丹的信封上碾了过去,」。 多伦多「世界日报」对这段动作的描述是:「随後,王丹将抗议信塞 进大门已关上的中国总领事馆铁栏杆内。」该报引述王丹的话说,六四至 今十年仍未平反,是人类的耻辱。 加广结束这则报导时,先以王丹等人用沙哑的声音高呼「民主、人权 、人权、人权」的悲戚声音做结束,同时配上一小段中国箫吹奏的凄凉音 乐,益发令人感觉流亡海外的王丹的中国民主之路,何其苍凉寂寞。 ~~~~~~~~~~~~~~~~~~~~~~~~~~~~~~~~ 六四前夕北京严防海外民运人士潜返 展开「严打」一周  【综合北京三十一日外电报导】官方消息指出,在六四事件十周年前夕 ,中共边防部队已奉命加强戒备,防止流亡的民运人士潜回大陆,公安也 加强监视境内民运人士和六四受害者的亲属,将致力防范境内外有人借「 六四」闹事。中共公安部也决定,从六月一日起展开为期一周的“严打” 活动,而在六月底前,所有公安取消休假。 “严打”是中共特有的镇压社会的手段,可以越过正常法律程序,剥夺 公民的自由。  中共官方消息表示,公安已要求记者不得采访禁忌性题材和自由派知识 分子,部分外交官也遭到监视;公安同时也加强监控北京西郊的几所大学 ,这几所大学曾是八九民运的主要发源地。  在这段期间,留在大陆的民运人士处境更加困难。据香港的人权团体估 计,异议人士当中至少已有一人入狱,三人受审及数人被拘留。  此外,在上海,电讯部门已命令网路公司切断一些看起来「可能危及国 家安全」的讯息;要在境内网站张贴政治新闻,必须得到当地政府批准; 在北京,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的国际频道,都受到干扰,要 到六月二十四日,线路才可望恢复。  中共官方消息指出,目前最令中共担心的,还是六四受难者亲属与法轮 功信众串连;法轮功信众曾于四月份包围中南海,引起中共高层震动。 华尔街日报:中共打击民主民运组织备受困扰  【大陆新闻中心台北报导】美国「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共在北约轰炸 事件後高举民族主义大纛,以打击大陆内部及海外民运组织的作法,正逐 渐造成民运组织的困扰。  民运电子杂志「大参考」VIP Reference的主持人表示,他筹设这个杂志 的目的,原是认定网路收信户的知识水准较高,对於大陆民主运动与国际 事务较能拥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因此他才起意透过电子邮件,定期将海外 媒体关於大陆的报导,如实传递给大陆的网路收信户。  但「华尔街日报」报导说,北约轰炸事件,使「大参考」的「如实」报 导原则产生变化。主持人说:「我们从读者那里受到不少压力」,尤其当 传递北约轰炸中共贝尔格勒大使馆是一场意外「误炸」的消息时,遭受的 抗议声浪更高。据称,有读者反应说:「你究竟是不是中国人?为什麽要 帮北约说话?」 (摘自:中国时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May 31,1999 ------------------------------------------- Antigovernment News Site Struggles to Sort Fact, Fiction By MARCUS W. BRAUCHLI Staff Reporter of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ASHINGTON -- Only a few blocks from the White House, and not much further from the U.S. Congress, Li Hongkuan struggles each day to separate truth from politics in the perilously confused realm of U.S.-China relations. His task has been getting harder. Mr. Li, a 36-year-old former biochemist and stockbroker, casts himself as the prime purveyor of truth to propaganda-fed residents of his distant homeland, China. He's also a pioneer: Mr. Li uses the Internet to reach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Chinese e-mail accounts each day. His assumption is that technology users in Communist Party-led China tend to be sophisticated intellectuals sympathetic to news of their country's underground democracy movement and independent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ose are the sort of things Beijing's propaganda machine suppresses and that Mr. Li's service, VIP Reference, spreads. That assumption no longer holds. 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s bombing May 7 of China's Embassy in Belgrade and now the publication of a lengthy Congressional report accusing China of stealing U.S. atomic-bomb secrets over 20 years have complicated Mr. Li's old inferences. 'Pressures From Readers' "We're getting back a lot of pressures from readers," says Mr. Li, especially in response to reports he sent out describ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hand in organizing demonstrations that erupted outside U.S. diplomatic missions in China after the Belgrade bombing. "They say, 'Why do you defend NATO? You are Chinese.' " Beijing is riding a wave of nationalist indignation that has swamped antigovernment groups at home and abroad advocating political reform and human rights in China. To some extent it's a natural extension of China's view of itself as a victim of Western imperialism, invasion and ignorance over the last century and a half. But it's also an intentional conflation: China's rulers soon will face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army's bloody crackdown on June 4, 1989, against pro-democracy protests in Beijing's Tiananmen Square. A patriotic movement could obscure that memory -- something Beijing appears to want. The Communist Party-controlled People's Daily ran an article on May 17 hinting that overseas dissidents were betraying their country by hewing to Western norms. Leaders of outlawed pro-democracy groups are being detained in droves. Human rights -- which Beijing last year accepted as universal, by signing a United Nations covenant -- are once again the subject of propaganda campaigns placing the China ahead of Western notions of rights. "It is time now to put an end to the fallacy that human rights are above state sovereignty, cooked up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major allies," the state-run Xinhua news agency commented last week, arguing that it is the "logic of a gangster" for NATO to apply its own standards of human rights to justify attacking Yugoslavia. Robin Munro, a longtime human-rights activist in Hong Kong, says he's dismayed that Beijing has cynically tried to "blacken the credentials" of dissidents and others seeking to change China peacefully. Sharing the Government's View Yet, as Mr. Li and his colleagues at VIP Reference have discovered, plenty of Chinese share their government's views. The entire subject of the war in Yugoslavia has become risky territory for open discussion. Even though China's state media report almost nothing about Belgrade's support of ethnic cleansing in Kosovo and still imply that the NATO bombing of the embassy in Belgrade was intentional -- not the accident NATO says it was -- Mr. Li doesn't feel comfortable reporting those issues in too straightforward a way. "We don't just want to report the issues the way they are reported in the Western media," he says. "Nobody will believe it. We need to find our own truth." That's a new spin on the way Mr. Li used to define VIP Reference's goals. The Internet news service was founded nearly two years ago by Mr. Li to spread news of pro-democracy activists inside the mainland and to inform people on the mainland, where news is government-filtered, of events abroad relating to China. "I'm trying to promote the free flow of information, especially banned news," Mr. Li says. "We publish only that which is not allowed to be published" in China. At first, the operation was low-key. Mr. Li, who immigrated to the U.S. in 1990 after a stint teaching biochemistry in Beijing, worked for a time as a stockbroker before deciding he wanted to get into politics. Until lately, he used a pseudonym, Richard Long, in identifying himself as editor of the service. Each day, VIP Reference sends out in Chinese as many as a couple of dozen small news items, gleaned from its own reporting or from Hong Kong and Taiwan news sources, to tens of thousands of Chinese e-mail accounts -- a kind of subversive "spam," as unsolicited e-mail is sometimes called. Databases of Names He gets the e-mail addresses from Internet businesses that keep databases in China, usually by swapping them for his own list. Last year, a Shanghai businessman, Lin Hai, was sentenced to three years in jail for selling a database of 10,000 names that eventually was used by VIP Reference. The service was a hit from the start. Even the service's name drew attention: The internal government newspaper that provides uncensored news to China's top leaders is called Reference News. By calling his service VIP Reference, Mr. Li implies that his reader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readers of Reference News. "It's a cute name," Mr. Li says. "People just love it." Readers -- many of whom undoubtedly are in government or high-level positions, given their access to Internet accounts -- send him tips and information. Last year, he obtained a letter from former Communist Party General Secretary Zhao Ziyang, who was ousted during the democracy protests of 1989, calling on the party for a reassessment of the events that year. Nowadays, though, such closeness to antigovernment forces doesn't pay. Nor does VIP Reference's strong U.S. connection, at a time of deep strains in Sino-U.S. relations. VIP Reference rents office space from Freedom House, an international advocacy group, on the third floor of a town house in the heart of Washington. Mr. Li says he knows he will be demonized by some, but he believe he's in a war with a powerful propaganda machine. "If they are trying to stir things up" in front of U.S. diplomatic missions, he says, "then we take a different line." He took an especially controversial line on the Belgrade embassy bombing. "The government doesn't have the moral ground to ask for an apology because [it] didn't apologize for the people killed at Tiananmen Square in 1989," Mr. Li says. That provoked a torrent of angry mails from readers, who accused him of being a lackey to the U.S. Mr. Li dismisses those complaining as dup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whose propaganda he says he will continue trying to erode. "China can't block me," Mr. Li boasts. "I have the upper hand as long as they want to keep modernizing." ~~~~~~~~~~~~~~~~~~~~~~~~~~~~~~~~ 中共紧急查禁上海陈晓东的长篇报告文学《宁玛的红辉》 据本刊读者31日从北京发出的可靠消息,国家新闻出版署日前饬令各地新 闻出版局,查禁甘肃民族出版社刚出版的长篇纪实作品《宁玛的红辉---- 今日喇荣山中的一块密乘净土》,严防扩散,已售出的要设法追回。新闻 出版署严厉指称《宁玛的红辉》及同一作者尚未来得及出版的另一著作《 走近当代觉囊的法王》有“严重问题”,任何出版社一律不准出版这两部 书稿。据悉,两部书稿皆为描写今日藏传佛教的纪实作品,题材新颖,客 观真实,且有很强可读性,因有悖大陆官方宣传口径,故一书刚出版、一 书尚未问世,即遭此查禁厄运。 据上海文学圈子的知情人士介绍,该书作者陈晓东,毕业于复旦大学中 文系,为佛门皈依弟子。陈曾在上海市委工作多年,因在上海《文汇月刊 》发表《我们眼中的江泽民》招江不满,被逐出市委机关,调上海某出版 社当一编辑。几年前,因写作长篇报告文学《八十年代上海文坛内幕》, 被有关部门逮捕关押,以“泄密罪”判处“一年缓刑”。港、澳、美等中 文媒体曾对此桩“九十年代新文字狱”作过报道。 ~~~~~~~~~~~~~~~~~~~~~~~~~~~~~~~~ [六四]将至,中共已如惊弓之鸟 陈德海 1999.05.31 据直接来源的可靠消息报道,湖南大学有五名大学生因所谓参加了地下反 共组织于两周前被湖南省公安厅拘捕。事发时校领导一无所知,故此受到 上级严厉批评。 据直接来源的可靠消息报道,湖南省各高校奉上级指示,每日组织教师在 校内24小时巡逻,以防可能发生的抗议事件。 据某银行高层领导透露,中共中央已于五月上旬向各省拨专款,用于平抚 “失业工人”,以防可能发生的抗议事件。......。 “八九六四”中共在天安门广场调动几个军的野战军部队,用坦克、机枪 、大炮、手榴弹屠杀在天安门广场上和平请愿的、手无寸铁的学生!残暴 、惨无人性、疯狂、无耻,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中共政权的滔天罪行謦 竹难书! 现在离“六四”十周年只有三天了! 我谨呼吁: 第一,网友们,向毛共的网页进攻!将真实的新闻贴遍全世界的网络论坛 !揭穿毛共的谎言,教育人民团结起来,为争取民主与自由而奋斗!为大 小参考收集Email地址;向普通老百姓普及电脑和因特网的知识,普及利 用代理服务器突破中共网禁,访问RFA、VOA、大小参考的方法。 第二,抢救历史,匹夫有责!中共篡改历史,以千百遍重复的谎言来欺骗 中国人民。例如毛泽东与富田事变、八年抗战的真相、“镇反”、“土改 ”、三反五反、朝鲜战争、人民公社、大跃进、反右、三年所谓“自然” 灾害、四清、文革、天安门大屠杀、六四大屠杀.......别说是年青人, 不少在世的普通老百姓也难知道真相。我谨呼吁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将 你所知道的事都写出来,经Email、Fax等方式,寄给RFA、VOA、大小参考 。 中共谎言真正被广泛地彻底揭穿的一天,也就是中共彻底完蛋的一天! 民心不可侮,天意不可违! 夫民心者,十亿国人渴望民主与自由。 夫天意者,民主与自由之波涛汹涌澎湃。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十亿国人行动起来控诉毛泽东及其龟子龟孙们所犯下的謦竹难书的滔天之 罪,对毛泽东及其龟子龟孙们进行公审和判决!! 谨向六四殉难者的家属表示慰问! ~~~~~~~~~~~~~~~~~~~~~~~~~~~~~~~~ 中共军方有14枚核弹可射达美国 新闻周刊引述中情局官员的报导称美有250枚核弹对准中国大陆  【综合廿九日电讯报导】中央情报局官员指出,目前并无证据显示中共 正在利用窃自美国的军事机密研发核武,而且,中共军方的核武科技远不 及美国,全国有十四枚射程可及美国的核弹,如果要对美国发射,需要二 到六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弹头的组装作业。  最新一期「新闻周刊」引述中央情报局官员的话说,美国则有二百五十 枚瞄准中国大陆的核弹,而且北京对这项军事部署心知肚明。  报导指出,在中共间谍案爆发後,美国能源部仍继续推动与外国科学家 的交流计画,目前在洛萨拉摩斯实验室内就有四百名来自十七个「敏感」 国家的科学家,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就有一百人,另外还有来自印 度、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  报导中指出,中共过去数十年来所以能够从美国窃取许多军事机密,要 归咎美国政府无视调查单位的警告,并热中於与北京改善关系,大开门户 造成的。联邦调查局官员指出,早在一九七○年代末期卡特政府时代,中 共就从劳伦斯.利佛摩国家实验室取得W七○中子弹设计资料,并於一九 八八年进行测试。  相对於众议员柯克斯在调查报告中言之凿凿中共窃取了美国多项军事机 密,联邦调查员仍无法确定中共究竟偷窃那些美国机密,对於这些〖密给 北京的科学家动机何在也找不出头绪,更令他们困惑的是,一九九五年一 名中国人将中国大陆许多的军事机密主动交给中央情报局,其中有一页记 载包括W八八和其他精密核子弹头资料。  中情局最後结论认为,这名主动送交情报的人事实上是被北京情报单位 控制和指使。至於中国大陆选择这麽做,可能是要美国相信,大陆拥有更 多美国的军事机密。  一名联调局官员坦承中共利用间谍渗透到美国的手法让人「自叹不如」 ,他们不仅训练专业的间谍人员,并利用与美国的商业交易、学术研讨会 及留学生奖学金等,甚至吸收即将赴美进修的留学生为其搜集科技资讯, 这些被纳编的留学生自认是忠贞爱国的留美学人,根本不是间谍。 (世界日报) ~~~~~~~~~~~~~~~~~~~~~~~~~~~~~~~~ 时代CNN最新民调:中共是美国的头号威胁 (华盛顿二十九日法新电) 根据有线电视新闻网和时代杂志今天公布的一 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将近半数--百分之四十六--受访的美国人相信中共 对美国是一项「严重的威胁」。 根据这项调查结果,有百分之三十四的受访者对伊拉克有同样的感觉 ,另有百分之二十四的人说,俄罗斯是严重的威胁,百分之十六认为南斯 拉夫才是。 这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柯克斯报告发表後,有百分之八十一的美国公 众相信中共的间谍继续在美国政府机构内活动。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将北京成功的获得美国军事机密归咎於克林顿政府 ,但也有半数以上的人说,过去历届的美国政府也难辞其咎。 不过,同样也有百分之五十八的受访者说,美国应继续维持与北京的 密切经济关系。 ~~~~~~~~~~~~~~~~~~~~~~~~~~~~~~~~ 明报:真正的危险是为什么这么多美国人不喜欢中共?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与《时代周刊》昨天公布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 这项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十九的美国人相信「柯克斯报告」,认为美国军 方已受到过去二十年中国间谍活动的严重威胁。有百分之五十七的美国人 表示,应当对北京侵犯人权采取强硬立场,即使这样做也许会危及双边贸 易。同时,有百分之四十六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对美国构成的威胁比伊 拉克、俄罗斯或南斯拉夫更大,也就是有将近一半的美国人把北京看成头 号敌人。应该说,这才是中美关系的真正危险。 北京始终认为,中美关系总是好一阵坏一阵,临近美国大选就会走入低谷 。可是他们没有反省一下:为什麽在大选中,政客会以反华去讨好美国选 民。在江泽民访美、克林顿访华和朱熔基访美时,中美关系热了一阵。北 京就很为其外交手腕自鸣得意。其实,他们忘记了美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 ,民意对政府政策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 笔者曾在评江泽民访美的一篇社评中指出:「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反覆无 常,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态度则不然,多数人会从自己的价值和道德标准去 看外部世界。美国人的基本信念就是所有人都有维护尊严的权利,并享有 言论、选举和宗教自由。中国的人权状况显然难被一般美国老百姓接受。 要使中美关系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不但要有政府间的互信,更要赢得美 国民众的支持。否则,克林顿政府与北京的合作就必然有限。北京可以对 白宫施展外交技巧,也可以对美国大财团诱以商业利益,但对美国一般民 众只能用事实去改变他们的看法。」(见1997·10·30明报社评)相信这 个当初不为人注意的论断,今天是能够被多数人认同的。(金子言) ~~~~~~~~~~~~~~~~~~~~~~~~~~~~~~~~ 纽约时报:美与中共双边关系将再起新波澜 (记者黄贞贞纽约三十日专电) 美国与中共的双边关系一波未平,一波又 起。针对中共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准备重新安置数万名西藏与蒙古居民 案,美国政府打算在下个月世银董事会进行讨论时提出反对,此举预料 将使因中共使馆误炸案和间谍案陷入低潮的美「中」关系更趋紧张。 「纽约时报」报导说,中共准备以一亿六千万美元安置六万名在西部 青海地区生活贫穷的农民,将他们搬迁到向西三百英哩处的青海海西自治 区,希望能藉此改善偏远地区贫穷农民的生活。美国亲西藏的民间团体近 来积极游说,杯葛中共这项安顿计画。 批评者指出,将大批的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农民搬迁到中共规划的西 藏和蒙古自治区,将进一步弱化在德兰省藏族的影响力。世界银行如果资 助中共,便违反了世银内部规定:不得因金融资助而对少数民族的存在造 成负面效应。 美国财政部长鲁宾上周在众议院银行委员会被询及本案时说,美国政 府对中共重新安顿数万名农民的贷款申请案十分关切,他暗示美国的立场 是倾向反对。 位在华盛顿的西藏人权国际组织发言人艾希利说,中共重新安置农民 将对西藏人的存在带来极大的威胁,西藏文化更可能因此被淡忘。 目前看来世银倾向支持中共的计画,世银认为中共近来大力降低贫穷 人口数字,由十年前偏远地区的两亿八千万人减少为八千万人。这些被列 入迁移的农民每年的收入只有六十美元。但世银也坦承,如果计画施行可 能会危及西藏与蒙古的地位。 ~~~~~~~~~~~~~~~~~~~~~~~~~~~~~~~~ 商业周刊指美中关系数年内难平复 (记者黄贞贞纽约二十八日专电) 最新一期「商业周刊」报导说,美国众 议员柯克斯上周公布的中共窃取美国军事机密调查报告,使克林顿政府的 中国政策成为一场「政治足球赛」,预料在未来数月甚至几年来华府与北 京的双边关系都将因此「馀波荡漾」,难「破镜重圆」。 报导指出,柯克斯报告在华府政坛投下威力十足的炸弹,不仅暴露柯 林顿政府对於机密文件未提高警觉加以保护,自雷根、布希政府起对中共 采行的「建设性交往」政策也受到共和党的猛烈抨击。 一位美国驻大陆外交官员说,柯克斯报告使得美商前往大陆投资开始 「裹足不前」,克林顿政府虽然希望大陆及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双边 的会谈在中共使馆被误炸之後未再有进展,中共今年入会的前景已蒙上阴 影。 柯克斯报告中指出,中共窃取美国的反飞弹及中子弹科技,并以三千 家在美国的「幌子公司」持续大量收取美国的科技资讯,不过外交关系委 员会中国问题专家曼宁说,过去三十年中共的武器系统几乎都是失败,很 难令人相信中共已取得美国的军事技术。 报导进一步指出,随着明年总统大选的来临,共和党将利用柯克斯报 导佐证克林顿政府外交政策的失当,柯克斯在公布报告当天公开表示,「 中共是美国的竞争对手而非合作夥伴」,在国会反中共的情绪逐渐升高之 际,前商务部官员鲁斯科夫认为,克林顿总统在剩下任期内,应全力避免 与中共陷入另一场「冷战」。 可以预见的是,可能代表民主党角逐下届总统宝座的副总统高尔,势 必将因柯克斯报告遭「池鱼之殃」。 柯克斯报告中建议加强管制高科技产品出口已引发科技产业的高度关 切,全球排名第二大的惠普电脑执行长普拉特说,如果因美国国家安全问 题而将大陆的电脑市场拱手让给对手,将使美商蒙受极大的损害。全球第 三大晶片制造商摩托罗拉亚洲事务特别顾问也说,限制科技产品到大陆将 使得美商在大陆推展商务更为困难。 报导说,在大型科技企业的大力游说下,预料国会可能在科技出口外 销管制上会略为放宽。 ~~~~~~~~~~~~~~~~~~~~~~~~~~~~~~~~ 民意论坛:民族主义勿走极端  北约的导弹击中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不管是误炸还是故意,都是个极 大的错误,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此表示抗议和愤慨也是应该的。但中国当局 得理不饶人,利用此事将民族感情渲染到极至,同样也犯了个大错误。中 国当局一开始就将此事定性为蓄意侵犯,极力宣传北约的轰炸後果,而只 字不提南斯拉夫当局的暴行及美国和北约即时表示的歉意,这使本来处於 有利地位的中国政府反而失去了世人的同情。  一个专制的政权,为应付国内矛盾和危机,凝聚民众向心力,最常用的 方法就是宣传极端民族主义。在民族主义的大旗下,不同派别不同政见的 人都抱成一团,各种矛盾也可暂时放到一边。利比亚的格达费曾经这样做 过,伊拉克的胡森也正在这样做。中国当局的某些人未必不谙此道,当年 申办二○○○年奥运会,就曾把一件普普通通举办体育盛会的事情,拔到 关乎民族兴衰荣辱的高度,煽起强烈的民族感情。一旦失败,不是自找原 因,而是指责西方的反华阴谋。这次也是如此。一方面是连篇累牍刊载煽 情武断指责列强欺负中国的文章,另一方面却丝毫不见关於塞尔维亚当局 种族清洗暴行的全面客观报导。无论这是宣传部门的有意行为,抑或是政 治制度所决定的新闻报导的片面性,客观上就造成了中国人民心中的强烈 反弹,其反美情绪的大爆发也就可想而知了。持续多日的大规模反美示威 ,其暴力和过激行为与十年前天安门民主运动中学生的理性抗议有天壤之 别,但当时学生的和平行为被定性为动乱而遭血腥镇压,而现在的暴力抗 议、偏激言行却被认为是正义合理,这真是个极大的讽刺。  其实民族主义也并非灵丹妙药,她是把双刃剑,用得不好会伤了自己, 处理使馆被炸事件也是如此。这边厢江泽民访美唱歌跳舞的亲善举动还记 忆犹新,朱熔基「我爱美国人民」、「我的性格像美国人」的话语还言犹 在耳,那边厢反美怒潮就一浪接一浪。这种矛盾充分反映了中共内政的复 杂和外交的不稳定性,也反映了不同势力集团在领导层内部的角力。就实 质而言,使馆被炸事件,损毁的是使馆,震动的是中共领导层内部。最终 中共当局能否理智地处理此事,对中国今後的发展至关重要,人们不妨拭 目以待。  生活在北美洲的华人,实在应该保持清醒,不要让极端民族主义冲昏头 脑。 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衡量是非的标准,首先是公理和正义,而绝非 民族至上。自己同胞的伤亡固然会使我们哀伤,但更多的成千上万的科索 伏阿族人死於种族清洗不更应该让人愤怒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示威的华 人,不也同样应该去抗议南斯拉夫当局种族清洗的暴行吗?中美关系瞬息 万变,如果我们能抛弃狭隘民族观,就能处变不惊,因为我们衡量是非的 标准,已不再是单纯的本民族利益,而是人类的正义和公理。 (作者:余丹清,多伦多自由撰稿人,原载世界日报) ~~~~~~~~~~~~~~~~~~~~~~~~~~~~~~~~ 世界日报社论:「三讲教育」不可能根治中共的癌症  正在中共县处级和军队团以上干部队伍中进行,被视为「整风」行动的 「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三讲教育」,不仅是一场整饬中共党风 党纪的运动,实际上也是一场中共自我救亡运动。现在这一运动已结束「 学习阶段」,转入「民主评议」阶段,由於这一阶段已经具有实质性,又 关系到能否取得具体成果,能否过民众这一关,因此上下内外都咸表关注 。  「三讲教育」江泽民一九九五年就在提倡,但直到去年底才开始发动, 今年四月初全面铺开进行,并由胡锦涛、曾庆红联袂主持。这次的「三讲 教育」,被定为是「事关大局的重要任务」。之所以定位如此高,是因为 中共的党风之不正、官风之不正、政治之腐败,已成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其表现之一是中共官员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的久治不愈和泛滥化、普遍 化;表现之二是上上下下弄虚作假成风,虚报浮夸成风,欺上瞒下成风, 从企业领导人到地方政府和一些部门,都在层层相骗;表现之三是组织人 事腐败,现在不少个人、地方和部门不仅跑官要官,更是公开买官卖官, 在一些地方甚至标价求售,有人更勾结黑社会刺杀政敌,其猖獗可知;表 现之四是干部的腐化堕落,送礼、吃请、用公款大吃大喝,晚上桑拿、跳 舞、搞三陪;表现之五是干部子女经商、干部太太经商捞钱成风,捞完钱 就送到外国去,最近反美风潮,就有学生提出中央领导人子女在美国有多 少,靠甚麽活的问题;表现之六是政治上欺压百姓,经济上不理民众的死 活,不管民众的要求是否合法合理,动不动出动警察打压百姓,官民关系 高度紧张和恶化,这种种问题的存在,早已「触目惊心、令人发指」,严 重威胁到中共施政能力、执政地位,中共不想出新招来治理,当然已经不 行。  中共高层对这次救亡行动作了精心的部署。一是分阶段进行,先以「三 省四部」来作试点,试点得到经验之後,又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划出一 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机关的近乎全部部门,来作为第一批进行教育;二 是在教育中分阶段进行,先是学习阶段,全面学习邓小平的文选和江泽民 的多个讲话,之後开始「民主评议」阶段,这一阶段中要求县处级干部都 要「自我剖析、听取意见」,写出「自我剖析材料」。第三阶段就是检查 验收阶段了,这一阶段要决定哪些官可以过关,哪些不能过关了。这次「 三讲教育」还有一个高招,是用对付大型国有企业派出稽查员的办法,组 成了「中央巡视组」,每个巡视组又挑选了退居二线的部长级老干部来当 组长,每个组长领导着四五名组员,分别下到各省区或中央机关各部门监 督「三讲教育」,其中发现重大问题,随时回到北京向胡锦涛、曾庆红报 告。这一招的目的,是叫地方和部门都不敢走过场。  中共历史上曾数度开展整风运动,一九八二年,中共就曾大搞整党整风 ,但走了一个大过场,没有解决基本的问题。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之後, 开展过清理整顿,但是以政治清算、解决异己为主,没有积极的政治效果 。这次「三讲教育」,是一场不叫整风的整风运动,中共能否总结历次整 风的经验教训,教育出名堂来,是关系到中共现在能否有效执政,在将到 来的下个世纪能否继续执政的大事。  我们认为,中共政治机制早就出了问题,吏治早就严重腐败,靠整风之 类的传统疗方、靠「教育」之类的慢药绝不能治本,必须要大动手术来切 腐祛脓,方可奏效。这大手术,无非是政治体制上的全面改革。在宪法已 规〖出的「依法治国」框架下,拿出真心,动以真情,进行「依法治党」 、「依法治官」的体制再造,同时开门纳谏,对中共官员、对中共执政的 政府、对中共都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包括舆论的监督。把官治好了,把 中共党治好了,把体制理顺了,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 亚洲华尔街日报: 天安门事件十周年中共仍执迷不悟 (台北三十一日电) 亚洲华尔街日报今天报导,在天安门事件十年後,中 共政权就像一名暴饮暴食者一样,他在心脏病严重发作而幸运保住性命後 ,却仍不注意改进生活方式。 促使中国大陆数以百万计各阶层人民走上街头的基本问题,从未获得 适当处理,遑论在天安门事件後的十年中获得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官员贪 腐、言论自由、法治、政府的职责,以及民主。天安门示威者鼓吹民主与 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国大陆几乎每一次大规模示威活动的呼声并无二致。事 实上,天安门事件本身在中国大陆仍是一个禁忌话题,就像当年布里兹涅 夫或毛泽东致命的疾病不得公开讨论一样。 此外,十年前,中共在共党世界是领导改革者,但是,今天,它在许 多方面均落後。 多数前共党国家已享有新闻自由,它们的人民可以阅读异议消息。但 是,在中国大陆没有新闻自由。多数国家都重视货币汇兑,但中共人民币 仍不能自由兑换。在天安门事件十周年数天後,印尼将举行大选,印尼人 民将前往投票,但中国大陆人民仍不能投票。新加坡正缓和对政治反对势 力的压制,但中共持续逮捕异议人士。 或许最令人忧虑的是,几乎每一个国家,军事经费都不断减少中,但 是,中共不然。它现在似乎向往一个苏维埃式的势力。 而使情况倒退的竟然是先知马克斯。马克斯认为,他着名的辩证过程 缓慢的将人类和经济均质化,从封建制度转变为最後有单一共同利益的无 产阶级。他认为,届时,共产主义将能掌权,更重要的是,可轻易的统治 ,因为在共产主义下将不存在待调解的不同利益,历史已完全将它们铲除 。但是,历史并未简化其中的错综复杂,反而使问题更严重。 因此,共产主义仅在俄罗斯和中国等落後的国家成功,这是因为它们 是落後的,且易於人治。但是,在两国变得较复杂时,即不再适合实施共 产制度。俄罗斯已扬弃共产主义,而中国仍在为共产主义奋斗。 一个暴虐政权或许可以实施生存农业,但是,对一个有教育水平的工 业化国家,某一要素已证实是必要的。此一要素是民主,这并非因为它是 道德而公正的,而是因为它能发挥作用。除了让人民自由发言,你还能如 何将人民的智慧做最充分的利用?除了让人民参与决策,你还能如何调解 不同的利益? 在天安门事件十年後,今天,中共并没有比十年来避不减轻体重和不 作运动的心脏病患来得健康或可能避免未来发生「事故」--心脏病或其他 疾病。开放新闻自由、准许成立反对党、民主化决策,对中共统治者来说 或许是猛药,却可能真正治愈疾病。 ~~~~~~~~~~~~~~~~~~~~~~~~~~~~~~~~ 加拿大报刊评论:天安门学生有美丽的梦,愚蠢的梦 (记者张声肇渥太华二十九日专电) 加拿大仅有的两份全国性大报今天不 约而同以巨大的篇幅,刊载资深特派员写的深入特稿和代表性新闻照片, 纪念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震惊世界的天安门大屠杀。 环球邮报先在头版报头下面,刊登一幅当今天安门红旗飘扬、游人稀 疏的彩色照片,标题「十年以後,」然後在周末「焦点与书评」版的头版 ,刊登三张当年大屠杀前後天安门的情形的档案照片,以及两篇特稿。 国家邮报则在周末「评论」版正中间三栏刊载「老中国通」艾博尔所 写观察这十年来变化的系列专文第一篇,配上一幅路透社提供的彩色照片 ,描绘一名中年男子骑摩托车满载货品、打行动电话,在北京市中心商业 区送货的行情。艾博尔的结论是,当今的中国一切向钱看,政治社会管他 娘。 国家邮报「评论」版转内页第三页,整页篇幅除了载完艾博尔「中国 的味道」专文,还配上一张美联社的档案照片,形容十年前北京街上年轻 人被解放军枪火击毙,倒在一堆凌乱脚踏车中,尸体面朝下,路人掩鼻而 过的惨状。同页另一篇特稿是远东经济评论苏珊.劳伦丝发自北京的专文 ,标题是「 (共产党) 与人民的新约无法抹灭天安门的记忆。」 环球邮报第一篇特稿是由它现在的北京特派员色内提格所写,题为「 民主政治的大屠杀」的长篇分析报导。文章指出,人民解放军屠杀数百名 和平抗议者的记忆在大陆已经逐渐褪色,当年中国学生追求的民主理想不 复,中国人民对西方也逐渐感到厌腻。 色内提格说,不只现在的大学生没听过或不关心民主问题--部分原因 是共产党的查禁和消毒宣传生效--连当年支持学生、亲自参加示威的中年 男女都不再相信西式的民主,亦即天安门学运的梦想。 这对西方国家的人也许是很震惊的消息,却是「中国广大社会的一大 基本趋势,」他说。现在西方对中国人还具吸引力的是物质主义、消费主 义和享乐主义--实际言行上,等於虚无主义。 他引述移民到加拿大的电影制片家王水泊 (奥斯卡提名「日升天安门 」的作者) 分析其中道理说,对西方人来说,向铁腕独裁政权争自由的代 价是死亡,颇有悲壮英勇气忾,但对中国人来说,天安门广场是一场梦魇-- 谁愿意永远活在梦魇里? 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商德文则分析道,天安门血案的後遗症造成一代 不关心政治的人,这一代人认为结社抗议争政治权利,是「死路一条,」 至少目前是「死巷一条--走不通。」 王水泊的结论是,中国还不到实行民主的阶段,也许将来有一天可以 ,但那是不知几年以後的事,也许再等一代吧。 商德文说,如果天安门惨案有什麽「好处,」唯一的好处大概是让共 产党政府死心蹋地放弃共产教条,专心努力改革经济。 邮报最後引述一名北大学生,在校园里湖岸垂柳下接受访问时说了这 麽一句:「天安门的学生有个美丽的梦,但那是愚蠢的梦。」 邮报的第二篇特稿是当年亲自耳闻目睹大屠杀部分实况的名记者,华 裔的加拿大人黄明珍所写的回忆,标题就是「坦克开进来的时候我在那儿 。」当她目睹有人死亡倒地,从恍似梦中惊醒後,「我尖叫、咒骂,用中 国话、用英语,直到我看到自己把一位英国广播公司同业的录音带摧毁了 。」 ~~~~~~~~~~~~~~~~~~~~~~~~~~~~~~~~ 英国媒体仍未忘怀天安门受害者处境 (记者欧俊麟伦敦三十一日专电) 英国卫报今天 以显着篇幅,对十年前在 天安门广场上单人力阻中共坦 克车队的王维林的生死表示关切,并指出许 多天安门事 件的受害者至今冤屈未雪,仍被关在可怕的中共监牢里 备受 折磨。 卫报重新刊出十年前王维林在天安门事件期间力阻 坦克车队前进的照 片,它说这是二十世纪里最有力的一 个画面,然而它也表示,许多人和王 维林一样,事隔十 年至今仍是生死未卜。卫报的这篇报导显示,在这个惨 剧的十周年前夕,若干英国媒体仍未忘怀受害者的处境 ,也希望他们获得 平反。 卫报说,江泽民曾表示中共遍查停尸所,监牢和电 脑纪录,却都没有 王维林的半点消息。朱熔基最近在被 问到此事时则说他并没有被枪毙;该 报表示,这完全是模糊了事情的焦点。 这家左派报纸说,有一种比较不祥的说法是王维林 在事後即被中共抓 走而被枪决或终身监禁;只是因为此 人目标太大,中共绝对不敢承认。另 一种比较乐观的看 法是王维林在混乱中被他的一些朋友迅速带走,至今仍 藏在某一个地方。 卫报说,王维林是否为他的真名,以及是否真的幸 运逃过中共的缉捕 都还不得而知,但他至少留下一个有 力的历史画面,而另外数以百计的人 ,包括学生,音乐 家,老师,工程师,农民,小商人和公务员,他们因为 当年的和平抗议行动而分别被关十年到终身监禁,至今 仍在苦牢受罪,他 们的际遇可能更惨却少有人知。 该报为此特别根据人权团体的资料刊出了四个例子 ,表示这是在中国 大陆上作为异议份子所须付出的惨痛 代价。它也引述中共官员说,大多数 的中国人没听过有 什麽异议份子;但是该报表示,既然这些事都未经报导 ,甚至於家属都不知他们被关在何处,一般人当然是未 曾听过什麽异议份 子了。 ~~~~~~~~~~~~~~~~~~~~~~~~~~~~~~~~ 苹果日报社论:不会忘记 还会再来 十年前的五月份,北京的街道上挤满了要求「民主、反对官倒、支持改革 」的市民,即使在李鹏杀气腾腾的宣布戒严以後也没有改变。那时的北京 也挤满了各国的传媒、电视台,它们除了爱拍摄广场上的一举一动外,也 少不免访问一下走上街头的市民。我还记得其中一位市民说,他对於这麽 多人上街、游行既高兴又骄傲,因为站出来的千千万万普通市民向全世界 说明,中国人是可以这样和平、理性的争取民主、自由的。「这真是漂亮 极了!」他说。 不可磨灭标记 昨天的纪念六四十周年大游行,表现的是同样的精神,也同样的让人感到 高兴、骄傲。 是的,十年前的学生运动、民主运动没有能即时改变甚麽,当权的依然还 在台上当权,政治改革依然遥不可及,政治异见分子依然被无理的扣锁起 来,失去自由。但是十年前的运动、所发出的民主呼声却成了现代中国历 史不可磨灭的标记,迫使中国政府、当权者不能不面对。江泽民、朱熔基 固然要面对,他们的承继人同样也必须面对;这正是天安门民主运动的成 就,不管谁也不能轻忽。 依然牵动人心 而其後每年成千上万的市民参与纪念天安门民主运动的游行、六四烛光集 会,除了悼念运动中的死难者、追究镇压的责任外,更向全世界说明中国 人没有放弃那份对民主的渴求、没有放弃那种和平、理性的态度。在未来 政治强控稍有松懈的时候,不仅香港、其他中国的地方也会响起同样的呼 声,而六四将成为最重要的一面旗帜。其实除了厚重的历史意义外,十年 下来香港市民始终不辍的悼念六四事件,以行动表明那份坚持、那份执, 也非常值得我们骄傲。 这正好说明在大是大非面前,香港市民并没有退让,也没有含糊。想想, 十年来,香港的楼价像过山车那样高高低低几回、经济从好景掉下深渊、 依附权贵者不断为镇压涂脂抹粉,只有纪念六四事件依然牵动人心,成为 每年最大规模的群众政治集会。大家冒雨、冒酷热的阳光默默的往前走, 不是为了打倒谁,而是以行动说明我们没有忘记、不会忘记;也说明我们 还会再来! ~~~~~~~~~~~~~~~~~~~~~~~~~~~~~~~~ 评论:六四星火,必然燎原 凌锋 纪念“六四”十周年,香港扔有四千人参加游行,比去年多了一千五 百人,可说很了不起了。 最近香港出现的情况对民主派、人权分子和法律界人士不利。 一是特区政府制造大量内地的港人子女要涌来香港的恐怖气氛,把民 意骗到邀请北京来解释基本法,为今後北京干预香港的司法独立大开方便 之门。因此关心香港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人士在社会上显得比较孤立。 另一个事件是北约轰炸北京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香港亲共人士配合中 共的反美步伐煽动假民族主义,企图孤立关心香港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人 士,把他们打成“汉奸”、“卖国贼”。 不过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有时真理是在少数人手里。他又说 :不要做群众的尾巴。本着这两个可以“打着红旗反红旗”的信条,香港 的民主派人士必须坚持自己的理念,旗帜鲜明的宣扬自己的理念,哪怕黑 云压城、群魔乱舞,必定能够争取最後的胜利。这点又可以引用毛伟大的 语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四千人上街,而且比去年还多,正是表明了以他们为代表的香港人坚 持不懈要求平反“六四”的决心。 当然,也有人十年内根本上转变了立场,在国内外都有这种人存在, 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有的本来就是政治投机分子,有的後来被北京收买 ,或者要考虑自己的“前途”。“六四”情结的淡化完全可以理解,但颠 倒黑白、混淆是非就不可原谅了。特别是某些人声称当年也在广场上,如 今已经“觉悟”而来“教育”他人者更加不可原谅,因为他们和没有参与 而不明真相者不同,这样做是出卖战友、出卖死难者的无耻之徒,如果因 此而拿到“六四血卡”者,建议他们应该在“觉悟”後主动交出血卡,不 要为中共充当第五纵队了。 我们争取平反“六四”,不是为平反而平反,而是要逼使中共当局觉 今是而昨非,走上政治改革,铲除贪官污吏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道路。 就是只有少数人,也要坚持做下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又是伟大毛 说的。(1999.5.31) ~~~~~~~~~~~~~~~~~~~~~~~~~~~~~~~~ 致读者(《苍雨》代序) 丁子霖(1999,3,30)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 我是一个在十年前中国的“六四”惨案中失去儿子的母亲。 五年前,我在海外出版过一本书,书名就叫《丁子霖“六四”受难者 名册》。在那本书里。我记录下了当时已经寻找到的九十六位死难者和四 十九位伤残者的名字,披露了受难亲属所遭受的不幸和痛苦。今天,我要 向大家推荐另一本有关”六四“的书。这是一本非常特殊的书,一本由二 十位死难亲属和伤残者的血泪凝成的书,在这本书里,人们找不到欢乐, 也找不到爱情和温馨,能找到的只是破碎,只是哀伤,书中所记录的一切 ,都来源于当事者的亲身经历,书中的每一字,没一句,都发自当事者的 肺腑。我想,如果世界上真有所谓的“实录”的话,那末,也许这可以称 得上是真正的实录。 我知道,读这样一本书,会给你们的生活增添一份沉重,会给你们的 心灵蒙上一层灰暗,但是,我想大家也不会一无所得,至少,他会告诉你 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原来并不美满,他还存在许多杀戮,许多苦难, 大家还不能安享太平,我想,知道这一点是重要的,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生 活在幻想里。 这里,我要感谢《自由亚洲电台》『目击者说』专题节目主持人力万 方先生,是他向我们这个“六四”受难者群体提供了一个走向媒体的机会 ,使他(她)们能够敞开心菲,向所有关心人类命运的人们倾诉自己当年 所身受的一切,同时,这也给与了那些至今不甚了解当年那场杀戮的人们 一个了解真相的机会。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去年 10 月 8 日,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下令江苏 省无锡市一家银行冻结了一笔来自德国的人道捐款,这笔捐款本来是旅居 德国的留学生委托我转达分送给“六四”受难亲属和伤残者的。当时我和 我先生正居住在家乡无锡。这件事情发生后,我心里很难过,觉得对不起 捐款人。我还想到,再过几个月就到年底了,难属们正等着我把这笔钱带 回北京去呢,过了年孩子们又面临着新的学期开学,需要一笔可观的学费 。我觉得我也对不起那些受难的家庭。 为此,我向中国政府当局提出了抗议,同时紧急呼吁联合国人权专员 玛丽.罗宾逊女士、国际人权组织和各国政府关注这件事情,以求得这笔 捐款能尽快解冻。这个消息在媒体披露后,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响, 齐声谴责政府这种严重违反人道的行为。在北京的难属得到这个消息后, 更是悲愤交加。他们除了派出代表去国家安全部递交抗议信,又接连接收 了《自由亚洲电台》的采访。他(她)们向世人诉说亲人遇难后的悲惨境 遇,强烈要求政府当局归还那笔本应该属于他(她)们的人道捐款。 这是“六四”受难亲属和伤残者作为一个群体第一次走上媒体。此后 ,《自由亚洲电台》的力万方先生又对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进行了专题采 访,并从去年11 月开始,在电作了系列报道。现在大家读到的这本书, 正是这个系列报道的汇集。 至于记录在这本书里的每一位接受采访者究竟说了些什麽,我想并不 需要我来作介绍,我想要说的是,这十年来,这些死难者亲属和伤残者是 怎样一步步战胜了对于一个强大政权的恐惧,又是怎样一步步抛弃对这个 政权的幻想的,虽然,他们的步履是那样的艰难。 记得在最初几年,我在寻访与我同命运的受难亲属时,常常遭到一些 难属的排斥和责难。我向他们转达海外的人道捐款,要求他们在收据上签 上自己的名字,他们却要我给代签,生怕落下自己的名字被别人抓住把柄 。有的难属不敢在家里接待我,而是约我到另外的地方,甚至要我在出租 汽车里面同他们见面。我能感觉到,他们并不是不信任我,而是出于对强 权的恐惧。因为当局说“六四”是“反革命暴乱”,被打死的人是“暴徒 ”。那麽,按过去的惯例,他(她)们也就是“反革命家属”,只能夹起 尾巴战战兢兢地过日子,以免招来更大的不幸。 有这样一位失去丈夫的妻子,当年丈夫遇难时给她留下了一个才一岁 多的女孩子,生活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我托一位朋友送去了五百元人道 捐款,也只是想稍稍补贴一些抚养女儿的费用。她收下了。可是没有想到 ,她却转手把这笔钱上缴给了她所在的单位领导。结果,竟连累了那位送 款的朋友在公安局的拘留所里度过了四十五天。 还有一位失去了儿子的母亲,她答应同我见面,却被家人拒绝了,她 家人在电话里对我大加训斥:“这两年我们好不容易安静下来,你为什麽 还要来打扰我们!以后不要再来电话了!”说完甩下了电话。 我还记得有这样一位外地的难属,我写信去同他联系,一封接一封, 却始终没有回音。我给他们寄去捐款,他把钱收下了,却仍不给我回信, 也不寄回收据,我原以为寄错了地址,但经核查并没有错。 遇到这类情况,一度我很沮丧;可又能说什麽呢?我能体察他们的痛 苦,也能想见他们的艰难;他们心存畏惧,不敢同我接触。我收到过另一 位外地难属的来信,他在信中对我说:“孩子出事后,当地政府对我采取 看管态度,完全以反革命家属在市公安局备案。前几年我连去省城办事都 不许去,我去北京处理孩子问题(指料理后事),还要公安局批准,所以 近年我哪儿也去不了。......”想到这些难属的实际处境,我还能 责怪埋怨他(她)们吗? 然而,这都是最初几年发生的事了。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们中的大多 数,渐渐从周围人们的同情中,从来自遥远异国的关心和抚慰中,发现了 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着温暖和爱的世界。他们发现,正是属于这个世界 的人们,向他们伸出了正义和人道之手,而把他们同这个世界连接起来的 ,不是别人,恰恰是他们曾经怀疑过,拒绝过、开始很弱小、后来才逐渐 壮大的难属群体。这是一个由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赖凝聚起来的群体,它 是一个家,一个可以从中获取信心和力量的家。现在,走到这个家来的难 属和伤残者越来越多了,包括我上面提到的那位失去丈夫的妻子。 自从有了这个家,难属们已不再孤单,也不再受命运的摆布。他们渐 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从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一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 权利,谁也不能无缘无故地剥夺这份生的权利。因此,发生在一九八九年 的那场流血事件,不是他们的亲人作错了什麽,他们并不欠政府的债,而 是政府欠他们的债,他们有权向政府讨回这笔债! 一九九五年,难属们终于跨出了第一步,他们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写了 一封公开信,要求重新调查“六四”事件,要求依法给与赔偿,要求对“ 六四”事件的责任者进行司法追究。在这份公开信上签名的有二十七位难 属。这是共产党在中国大陆掌握生杀大权以来破天荒第一次有受难者群体 向它追索历史债务。 同年八月,北京召开世界妇女大会期间,我和我先生被当局秘密关押 在无锡老家。北京的十六位难属得知这个消息,再一次公开站了出来。他 们向当局提出抗议,要求立即放人。这在过去也是难以想象的。在以往年 月里,人们遇到这种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划清界限”,怎麽敢冒 风险自己找上门去呢? 在以后的几年里,难属们每年都要给全国人大写信,重申九五年提出 的三条要求,签名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去年北京召开两代会前夕,五十六 位难属又联名写信给本届大会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要求撤消“六四” 事件的主要责任者之一,李鹏的代表资格。他们认为,公民有权拒绝一个 对人民犯下了罪的人当选为“人民代表”。 今年春节期间,北京的二十多位难属不顾当局的一再恫吓、警告,借 一年一度相聚的机会,为十年前死去的亲人和所有“六四”死难者举行了 隆重的追悼祭奠仪式。仪式结束后,他们又推举产生了有二十位难属和伤 残者组成的“六四”受难者对话团。在两代会前夕,第一次以对话团名义 向国家和政府领导人发出公开信,正式提出要求就“六四”事件及“六四 ”死难者的权益进行直接、平等的对话。 这一切都表明,十年后的今天,“六四”死难亲属的伤残者作为一个 特殊的公民群体已经站起来了。他们不再惧怕,也不再幻想;他们意识到 属于自身的权利的尊严,要靠自己去争取和维护。 难属们觉醒了,他们终于走出了千年的愚昧。 他们要为死者讨回公道,但决不向当权者乞求。他们已经看清楚,中 共当权者以往搞的那套愚弄人、作贱人的所谓“平反昭雪”的虚伪把戏, 不过是重复帝王时代的一套做法。在中国漫长的皇权史上,皇帝老子杀错 了人,或者由其本人,或者由其继位者给与“平反”、“昭雪”,以示“ 皇恩浩荡”。共产党在几十年里一次又一次搞运动整人,又一次又一次地 搞所谓“平反昭雪”,然后是获“平反”者连同他们的亲属(包括死者亲 属)感激涕零,诚惶诚恐,口口声声称颂共产党“英明”、“伟大”。几 十年来中国的黎民百姓已经为当政者的这种伪善和自己的愚昧付出了巨大 的代价,难道还能让这样的历史延续下去妈? 他们也绝不允许政客们拿死人当资本来捞取政治上的好处。政客们可 以拿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东西作为自己捞取好处的“政治资源”,包括自己 的良心,但他们无权拿别人的生命当赌注。难属们常说一句话:“人死了 也得死个明白!”是啊!必须说个明白:但这仅仅是为了恢复历史的事实 真相,使正义得到伸长,使邪恶得到惩戒,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遭受象 “六四”那样的劫难,而决不是为了给 政客们准备一席丰盛的晚餐。 今天的“六四”受难者群体,已不再是历史上那种匍匐在帝王脚下连 头都不敢抬起来的臣民和顺民了,但他们也决不是狭隘的复仇主义者。他 们并不主张以牙还牙,以命偿命,尽管他们都还没有忘记当年共产党“血 债要用血来还”的“谆谆教导”。他们现在有了一种新的信念;他们的亲 人是为中国的未来而死的,他们作为死者的亲属,也惟有为中国的未来和 活。 以上,就是我为这本书的出版想说的话,但愿我的这些话能有助于读 者朋友们了解你们将要与之见面的新朋友----中国的“六四”受难者群体 。 最后,我想让朋友们听一听这个群体不久前发出的声音,以此作为最 初的心灵沟通。这是在“六四”惨案十周年祭奠上宣读的一篇祭文: 十年前,你们依然离家而去,从此便成永诀;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从 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从你们曾经给我门留下过无尽记忆的地方来到 这里,大家聚集在一起,为 你们举行追悼祭奠仪式。作为你们的亲人,今 天我们还不能让你们在九泉之下安息,惟有在你们的灵前点上一柱清香, 洒上一杯浊酒,但愿你们的灵魂能得到些许慰藉。 十年前的哪个黑色的周末,你们为自己、为自己的家庭、为所有同胞 的自由、尊严和幸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你们是不应该死的,但你们死了 。你们不是英雄,也不想当英雄。也许你们死得轻如鸿毛,也许你们的血 会白流,也许你们不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你们已经以生命 的代价证明自己是真正的人,这对于你们的父母、你们的妻子、你们丈夫 、你们的儿女来说,已经足够足够了。 这十年来,世界上很多很多好心人向我们伸出了同情和帮助的手,从 此你们不再孤独,你们的亲人也不再孤独,你们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 你们已经属于世界大家庭的一员,属于世界自由人类的一员,这使我们感 到了宽慰。 然而,你们毕竟离开了我们。随著你们罹难的日子一天天临近,随著 你们离开我们的日子一天天远去,我们的心情也变得一天天沉重起来。令 你们亲人不安的是,今天,在你们曾经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强权依然存 在,残忍的杀戮依然有可能发生。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我们期盼着尽 早结束这样的历史,期盼着我们的国家一天天好起来,期盼这你们的同代 人、你们的下一代不再遭受你们的劫难。请再给我们一些时间吧!等到那 麽一天,等到你们的亲人,你们所有的同胞都能象你们一样成为自由人类 中受人尊敬的一员,你们的灵魂将得到真正的安息。 你们的亲人 一九九九年二月十八日 ~~~~~~~~~~~~~~~~~~~~~~~~~~~~~~~~ 书摘:《苍雨》-六四难属证言实录 (按:即将出版的《苍雨》是一批“六四”难属的证言实录,作为首卷从 受害者家属们的角度系统揭示六四真相的著作,《苍雨》因其时间,地点 和人物的具体翔实,叙述记录的朴实无华,对于大景深,多角度的观察那 场悲剧的实质,具有独特的价值。作者力万方参加过“六四”,现在美国 华盛顿RFA任职。这里摘录的是本书初稿的一些片段。-- 编者) (八)张艳秋的证言 (张艳秋生于一九五六年二月一日。她的丈夫王志英生于一九五四年七月 二十七日,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死于北京朱市口。张艳秋和王志英一九八 九年住在北京崇文区东朱市口西湖营三号) 我女儿去上学的时候,人家都提到爸爸妈妈,提到爸爸,就提到妈妈。提 到妈妈就提到爸爸......她只有妈妈。没有爸爸了,看到孩子这样 ,总觉得女儿太可怜了!为什麽灾难会降临到我们头上?我们都是平民百 姓,安分守己的人家......。 我丈夫叫王志英,是北京第三通用机械厂的车工。他在单位工作特别好, 人都称他是“老黄牛”。他个子一米七,不算太高,耳边有一点儿鬓角 , 看上去廷文静但又不是特别弱的感觉,挺有男子汉的样的。 我原单位是现在的北冰洋食品公司。他的一个叔伯姐姐和我一个单位,跟 我不错,给我介绍的,我们就这样相认了。他这人为人特别朴实、憨厚, 我挺喜欢他的,认识三年之后就结婚了。那是八一年三月份。我们一起生 活了八年,一直到八九年六月三日。 我们结婚以后,过了半年我就有身孕了。八二年六月三十日我的女儿出生 了。当时他比较喜欢男孩儿,老说要男孩儿男孩儿的,因为中国比较重男 轻女,觉得男孩儿在名气上特别好听,后来我生了一个女孩儿。当时他看 着我生完小孩儿那种痛苦的筋疲力尽的样子挺心疼,当时眼泪都要掉下来 了。他说:无论是男孩儿,女孩儿,只要能平平安安的就行。生了女儿, 他特别高兴。我出院了,把女儿接回家里,他从来都不喝酒,那一天破例 就喝了一杯酒,非常高兴。孩子到现在已经是七岁了。 我觉得人和人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一个很小的动作,一个鬼脸儿,或 者一个特别幽默的表情,就能把夫妻之间的不愉快,给抹掉。我们夫妻俩 感情确实挺好的,抬杠拌嘴也有过,但是从来没有在心里记著过,没有记 仇过。有时候,他不太叫我的名字,总是“咳”我,廷亲切的那种。我就 开玩笑的说“咳”谁呐?条帚疙瘩还有个名,怎麽老“咳”我?。我们生 活虽然不象人家那样富有,但是欢欢乐乐的还过得去。当时我的工资是六 十多块钱,他挣八十多块钱。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偶尔还小吃一顿,在 那个年代,已经很不错了。 从学生游行开始,我和他的观点,都倾向于大学生。当时也有反对的意见 ,说大学生在胡闹。可是我们就认为,大学生们的运动,绝对是正确的。 虽然我们不懂得什麽政治,在一起议论,就说这党内的腐败挺厉害的,咱 们老百姓这麽辛辛苦苦的生活着,那些当官的却作威作福。当时我们的想 法比较朴实,认为应该搞这个运动。后来,我们也到街上看大学生游行, 也跟大学生捐过钱,一块,两快的那样。一直到后来学生绝食什麽的,好 多学生都晕倒了。当时我心情特气愤就是说,国家为什麽不管?尤其那些 领导人,怎麽心肠那麽狠毒啊?为什麽不管学生?没有点儿良心! 记得国家把这学生运动定性为“动乱”,志英他当时的反应就是:这个不 能再下去了,如果再下去,他们要治人肯定治一个特别狠的,让中国的老 百姓,以后想起这事儿,就让你心颤。因为他有过这个经验。他父亲在解 放前是个小业主什麽的。文革的时候,他说有次当他放学回来的时候,有 人给他爸爸妈妈纠出来,当时打他爸爸妈妈的时候,让他们兄弟几个脸冲 着墙,不让看。有过这一段。他就从心里想,共产党治人一定会特别狠的 。 六月三日他下早班回来,下午三点多我们就回到我妈妈在宣武区家了。那 天,我记得吃的是包子,茴香馅的,是他最喜欢吃的。吃完饭在外面乘凉 ,聊天。十点多,说要回家。那天因为是礼拜六,没有把女儿带走,就放 在我妈妈家了。因为我母亲对他挺喜欢的,觉得他这人特别老实,特别仁 义,从来不多说少道的。说他喜欢吃茴香馅的包子,我妈特意给他蒸的。 走的时候就说,你拿走点,明天带饭。结果他就装了好多,然后我们俩提 溜着就骑车走了。 那会儿是十点多钟,听到广播说不要出家门。可是我们没有想到问题会那 麽严重,只想到天安门可能会清场,把天安门的学生赶走,根本就没想到 会对咱们手无寸铁的居民老百姓开枪,这是绝对没想到的。我们从家里的 十间房胡同,可是走到街口的时候,大街上正在过队伍,根本就出不去, 人堵的满满的。我们就从另外一个胡同穿出去。走到虎坊桥那儿,就看到 军队和市民发生了冲突,就是互相的打。当时有一个解放军头破了,流了 血了。他就觉得军队和老百姓不应该动手,而且军人他只不过穿上军装执 行命令,脱了军装也是普通老百姓。后来他给受伤的解放军截了一辆出租 车,让他上附近的友谊医院。然后我们就继续沿著虎坊桥大街往朱市口方 向走,因为人特别多,就这一段路,走了有一个多钟头。到朱市口的时候 ,那儿的人特别特别多,当时都挤满了,很难过去。 记得从那儿走过来的时候,好多人都议论纷纷,有说军队不应该打老百姓 。有说不让出来也就是吓唬一下,清场顶多就是把学生赶跑就是了。我们 就一路走一路听,到了朱市口。 这会儿,听到有的地方就跟放炮一样的声音,他们就说,打枪了!然后就 觉得枪声越来越近了。枪声是从南边一路过来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 近。那会儿大概是十二点多。那队伍是全副武装的,跑步过来的。这时, 十字路口人就“哗”地就散开了。我们就都躲到路的两旁去了。当时我跟 我爱人就跑到十字路口的东北角,躲到一辆面包车的后面去了。他在我前 面站著,我们俩就探着身子往前看。这队伍是是全副武装头戴钢盔,而且 是一边跑一 边开枪...... 正看著的时候,他就“啪”的一下就摔倒了,我当时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儿 ,我以为他没站住,就赶紧蹲下来扶他。我说:哟,你怎麽了?我就叫他 ,我一肘他,他就已经闭着眼睛了,不言声。后来我就用力肘起他,一肘 他吧,我就感到我的身上呼的一下,特别特别热。血就从他后心涌流出来 了。当时我一下就意识到了:呀!他中弹了!这会儿枪声就特别特别大, 我就思想中立刻闪了一个念头:他,会死的!我就赶紧用手捂着他后边流 血的地儿,我这麽使劲一堵血口,血,就从他的颈部前面,一下滋出去特 别远。当时给我急的简直要疯了,我就拚命的喊......拚命的喊, 我说救命啊!救人啊!使劲的喊,可是......枪弹声特别厉害!根 本听不见我的呼喊声,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队伍的身上,从来没有发生 过这种情况,当时都给吓呆了。所以就没有人能低头看我,给我急的哟, 就使劲、拚命的喊.....大概是过了几分钟,我也记不住多长时间了 ,好象是队伍过去了,旁边的人才一下都拥过来,说怎麽了?又一看我身 上都是血。他在那儿躺著,我抱著他,还使劲的喊,地下已经流了好多好 多的血了......这时候,就有人问:是谁呀?我说是我爱人。就说 :赶快送医院啊!就有人推过来一辆平板车,然后大伙儿家就连拉带拽的 把他抬到车上去了......。 当时他已经没有什麽反应了,一句话也没说,跟死人一样,一点儿反应都 没有,身上全都是血。他穿着的白背心都变成红的了,都是血!我身上也 全是血。我就在后面跟着跑,当时都走不了了。人们架着我拖著跑。 就这麽给他拉到附近的前门医院。进去之后,大夫说治不了。车又推出来 了,说的赶快送同仁医院,同仁医院在崇文门。正好过来一辆中型的面包 车,就给他们截住了,把他抬到车上去了。当时有好多好心人就没让我上 车,说的你别跟着一起去了。后来别人就问我,在哪儿住?我说在西湖营 住。然后车子就开走了。我呢,就使劲的喊,我说我要跟着一起去。可是 车子已经开了。这时有两个年轻人说我骑车带著你去吧,就骑车带著我奔 向同仁医院。当我们走到崇文门立交桥的时候,正好那儿又赶上过队伍, 我当时思想都已经很乱了,我就想往前冲,他们就拽着我,不让我过去。 那会儿好些地方还在响枪。 我们等队伍过完之后,这才赶到同仁医院。当时医院里特别乱。有一个姓 赵的年轻的男大夫。走过来,他的表情,他的意思,我已经看出来了,说 这人已经不行了,已经死了。但是我还抱著万分之一的希望...... (哭)当时大夫说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听到这话以后, 我已经知道他死了!......我当时就抱著赵大夫,跪在地上,抱著 大夫的腿......对他说:求求你!救救他!救救他吧!!!他有七 岁的女儿啊!......当时我的身上、手上全都是血,弄了大夫一身 。大夫流着眼泪,说不行了,说我们各种抢救的办法都用了,他送来的时 候就已经不行了,他死了.......!现在已经送到太平间去了。 在急救室通向太平间,有一段很长距离的通道。我们走过去的时候,那儿 还有两个大兵,也不知道是哪儿受伤了。我当时疯了似的就朴向他们,我 说:是你们打死了我的丈夫!(痛哭)后来旁边的人都拽着我,不让我过 去。那两个大兵在那儿站著,低着头,好象也有一点儿同情我的那种感觉 。 到了太平间,大夫过去取下了他身上的那一串钥匙给我看。我的心彻底的 碎了......我就大声的喊叫叫他的名字:志英!志英!我的志英! (痛哭)这时,大夫和别的人又把我带回了急诊室。大夫就给我打针,打 的可能是镇静剂。旁边围著好些人,好心的人安慰我。当时还有一个青年 的报社记者,给我拍了照。 那会儿,好象是一点多钟。我萎缩在急诊室外的大树旁,抱著树干,使劲 的哭喊。这时从医院外边也还有队伍。后来有的人说:到大街上哭喊去, 让他们当兵的看看!又有的人说:别出去,太危险!说他们都敢开枪了, 出去太危险。后来,一些在家休息的大夫又陆续的都赶来医院。我记得当 时有一个大夫,来到医院就哭,说:大街上,军人不让他们过来!不让他 们上医院。他说我去救死抚伤,去救那些受伤的人。求了他们半天,跪着 求他们,这才来到同仁医院的。一会儿,听到又有车进来了。往下抬人, 听旁边的人说:又有一个受伤的,又有一个受伤的。最多一次,一辆面包 车里,好象拉进来四个人。听别人说,四个人,当时到这儿,有三个已经 死了,其中有一个肚子破了,说的在抢救,过了一会儿,这个人也死了。 当时有一个大学生,吓疯了,在医院里使劲的喊叫,好多学生围著他,摁 着他。因为他没受伤,只是在那儿疯喊,大夫就顾不得救他了。好多围观 的群众,陪著我掉眼泪,一直跟那儿守侯到大天亮。当时,谁也不敢出去 ,我也没法通知我的家里人。 天亮了,来了一个青年人,至今我也不知道他的姓名,?看到我满身都是 血,他问我怎麽了?跟他说,我丈夫死了!他说家里怎麽没有人来?我说 没法通知他们。那个好心的年轻人说:告诉我地址,我去给您去找去。我 当时不敢告诉我的父母,和我的公公婆婆,因为他们年岁都已经大了,如 果听到肯定会急坏的。我就把我孩子叔叔家的地址告诉了他。他就走了, 真是冒著枪林弹雨,冒著危险去给我找家里的人去了......。 小叔子后来来了。还有我姐姐,跟我弟弟各医院的找;宣武医院、友谊医 院找了好几个医院,最后才找到同仁医院的。她们到了以后,就给我爱人 单位打电话。他们同事,工会的还有他那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陆续的赶 到医院了。 大夫就把他从冰柜里拉出来了,摘下他的钥匙,我想进去看,大夫不让我 进去,使劲拽着我。我当时,不知道是吓傻了,还是急疯了,使劲的在哭 喊:打枪呐!打枪呐!我说你们听,还在打枪呐!......他们都围 著我。后来他单位的工会主席来了。他的那些好朋友就说这是工会主席, 有什麽委屈跟他说说!我当时只是拚命呼喊,叫着他的名字,我说志英死 了......!他被打死啦!他中弹死啦!......在我们自己家 门口!被打死了!后来,大家都安慰我。听他们说,赶紧把我送回家去, 别在这儿受刺激。我们出去以后,也没有车,因为我身上都是血,医院的 大夫给我找了一身医院病人穿的衣服,套在我的衣服外边,截了一辆人力 车。给我拉回家去了。 当天下午,我姐姐和我弟弟,接我到我妈妈家。从此就再没回西湖营去住 。我一直在我妈妈家住着。在我没回去的以前,我一个弟弟先回去跟我妈 说:受伤了。我妈妈说,是不是死了?说没死,在医院抢救呢。后来就盼 着我赶紧回去。一直等到下午,我忘记是几点钟了,才回到我们家。我妈 妈看到我自己回来了,就问我志英呢?他们都哭了.......说他死 了!我妈当时就急死过去了。好多人就掐她人中,撅胳膊撅腿的抢救她。 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当时把女儿弄到我弟弟的屋子里,没让他看见我。当时跟她说爸爸有病了 ,在医院呢,说过几天带你去看他。一个星期之后。送葬那天,他们单位 的同事,还有我们单位的领导,我们家人,公公婆婆都去了。那天,我说 最后让女儿见他爸爸一面,可是当时也不知道怎麽跟孩子说,就没跟她说 爸爸死了。一直到了火葬场,就在遗体告别的时候,我的弟弟,抱著我的 女儿,说:再看看爸爸一眼吧,说爸爸死了!当时女儿“哇”的一声就哭 了,给她吓傻了,使劲的哭......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大概还不太 理解死亡的含义,只知道爸爸不会再回来了。 大家都使劲拽着我,不让我接近他,我就使劲的哭喊。当时,火化还要等 一会儿,他就在那个停尸房里,我说我要再看他一眼。他们就又扶着我去 了,我几乎是瘫痪了,走过去,又看了他一眼,然后,又抱着女儿再看一 眼。别人都说,快把孩子抱走,别吓着孩子,就把人抱走了。我也就离开 了......带了一会儿,就把他送到炉子里去了......。 这样,我永远失去了我最亲爱的人,志英,我再也看不到他了,他那熟悉 的面孔,他那温和的声音,时常在我耳边响起,叫着我的名字,呼唤着我 。恶梦里我时常惊醒,喊着他的名字叫他。可是,醒了之后,知道自己是 在作梦。夜里梦见他多少次;他回来了,站在我的身边......我问 他,你不是死了吗?他说,我不愿意死!没办法!说完我就哭醒了... ...。还梦见他,躺在我的怀里,对我说:他脖子疼,我还给他揉.. ....。我整天,精神恍惚,老觉得他上班了,我在等他,等到他下班 回来,可是总也等不回来!他不会回来了。 我七岁的女儿,知道爸爸死了之后,从火葬场回来以后,自己老是坐在那 儿发呆,掉眼泪。过了一个多星期她才去上学。当时别的学生也已经歇了 好几天去上学。可是人家同学去上学,她没有去,又过了好几天,把她送 到学校跟她的老师说了。当时学校的老师都很同情,跟着掉眼泪,说这孩 子太可怜了!那麽小就失去了父爱......。老师非常照顾她,可是 ,孩子好象受了刺激,突如其来的打击,真的给她吓坏了。以后,老师找 过我好几次,说她上课,经常发呆,不知道眼睛在看什麽,一叫她,她才 好象明白过来似的。 孩子有时候回来写着写着作业,不写了,跟那儿发楞,一会儿眼泪就流下 来了。有时候,吃着吃着饭,自己又哭上了......看到孩子那样, 我的心象刀刺一样。 一个月以后,我也得上班了,当同事们看到我的时候,都觉得我变了一个 人。同事说我不是以前的艳秋了。开始单位照顾我,让我看更衣室。同事 们下班以后,我时常一个人在更衣室大哭,别人又来劝我。不知道哭了多 少回,掉了多少眼泪,也哭不回我的志英......。 当时他走的时候,我确实真想和他一起走。因为我有女儿,我不能再抛弃 我的女儿!就这样,我活下来了......。我一定要活下去!我觉得 ,六四不可能就这样子过去了。它虽然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那些历史的 罪人一定会被审判的。我相信这个。志英是无辜的,所有死去的那些人都 是无辜的。他们不是动乱的份子。象他们所说的暴徒,不是的。他们都是 安顺的良民百姓。安分守己的过日子,生活在普普通通家庭里的孩子们. .....。 (一九九九年三月十四日初稿) ~~~~~~~~~~~~~~~~~~~~~~~~~~~~~~~~ 党报社论:睽睽众目岂容狡辩 屠杀学生罪责难逃(1945年12月11日) 《新华日报》(舆论辑要) 重庆舆论界,对昆明压迫学生爱国运动案的反应,除极少数外,一致同情 学生。当云南省府改组后,就有人预言似的说:“人们却更担心作为民主 运动的堡垒的昆明,怕也抵挡不了特务的恐怖手段”(见十一月一日昆明民 主周刊“重庆风雨”)。“一二·一”惨案,证实了人们的担心。当局为了 掩饰其罪过,已极尽其造谣诬蔑的能事,但所得结果,却是更使正义人士 愤慨。到目前为止,已经见于重庆报纸的公开声援,已有八十余个团体, 个别捐款慰问的人更难统计。本市舆论界多半都有公正表示,与纯官方言 论恰好成一鲜明的对照。 对学生运动的估价——反动者蔑视青年。 对此次昆明学生反内战要求民主自由的运动,和平日报认为是青年的“盲 目自杀”(见本月一日该报);恰好相反,时事新报却将它比之“五·四” 、“五·卅”、“一二·九”学生运动,并且问道:“假使没有自五四以 来的历次青年运动,谁能说中国今日是个什么局面?八年的抗战有没有支持 下去的精神力量?”(见四日该报)。七日大公报虽根据与事实不符的报告来 说明这件事情,但也从历史上的学生运动来说明“学生的爱国运动,都有 其光荣的功绩”。商务日报(六日)把这次学生运动看成是“历史的推动力 量”,认为在“某种政治条件存在”之下,“则这一性质的运动”,今日 固可产生于昆明,而明日也可能焕发和蔓延于全国各个地方。”新蜀报(五 日)说:“每一次学生运动,都是为了国事,实际上都是一种政潮,……昆 明惨剧正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政潮”,希望政府当局“应重温过去学生运 动的历史教训”,这就是说:历史上哪一次学生运动是被武力压得了的!? “一二·一”惨案的责任——反动者诿过共产党 反动者企图以“共党煽动”(见中央社电及中央日报、和平日报社论),轻 轻把“一二·一”惨案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但是七日的新民报说:“学 生罢课反对内战,当地军警出动镇压……,在这情形中谁是谁非,几乎不 待判断”,“看昆明学潮惨案,受害的却是赤手空拳的学生,他们既无武 器,更非军队,而竟受到武力的攻击”;“这次惨案却证明基本人权无保 障……政府当局亟须反省”。国民公报在七日社论中,也指出:对“手无 寸铁”的学生施以残杀,“云南省地方当局之未能慎为处理应该负责”。 青年有发表政见的自由,反动者却怕青年过问国事。 青年应不应过问国事,应不应反对内战呢?大公报七日社论说:“孙中山主 张的国民会议,其中就有学联会的代表,可见学生是可以对国事发言的” 。只有从来就蔑视中山先生主张的人,才把这次学生运动看成是“无意义 的,不正确的”(见五日中央日报社论)。内战是全中国人民所反对的,也 只有想以内战“统一”天下的人才怕人民“反内战”,才有“反对内战” 便是“助长内乱”的奇妙逻辑(见一日和平日报)。新民报(六日)说:“学 生们只不过是‘不要内战’,而阴谋分子却‘不许’学生‘不要内战,岂 不是证明这些人要内战的么’”?七日该报又说:“仅仅反对内战就受到这 样的迫害,人民如何能够过问国事?……这是测验政府究竟愿否让国民关心 国事批评政治,也可以测验政府对于人民所作的诺言,有没有兑现的勇气 ”。这些话不知那些自称为最“保障青年们读书、讨论、开会、讲演、学 术研究上的自由”(见六日和平日报)的人们听见没有?商务日报简捷的说: 要人民不反对内战,只有事实上不从事内战,就是老老实实的“实现民主 宪政”(见该报六日社论)。如果“国事纷乱,民不聊生,而青年学生犹漠 然无动于中,依旧浑浑噩噩,这可说教育已根本失败,而这个国家的生机 也几乎绝矣”(四日时事新报)。“何必惶惶然如临大敌,以致引起更多的 纠纷?”(同前)七日的国民公报指出这次昆明学生运动,“正是今日青年对 国内政治烦闷的部份暴露”,“试问世界胜利了,我们的胜利在那里?国际 和平了,国内的和平又在那里?”这正是青年普遍感到的痛苦。为了国家的 生存与青年的前途,还不该多说几句话么?不当提出自己的意见么?只有那 些一意孤行的反动者才不敢正视青年的苦痛与要求,硬栽污青年是“受了 利用”、“诱惑”,说那“不是代表大多数学生的运动”(五日中央日报社 论),他们把昆明学生反对内战运动歪曲为“反美”(见中央报五日,和平 日报一日),欲以离间中美人民之间的友情。这种阴谋诡计是骗不了人的。 “我们相信同学们反对内战是出乎忠诚,决非一二流言所能诬蔑”(见云大 教授告各界书)。名教授张东荪先生也说:“对某些不合理的事……青年学 生难免要闹起来,但这种闹,是出于爱国同胞的赤诚,结果竟发生惨剧, 是十分遗憾的”(见七日国民公报)。“近日官方电讯,对学潮事实,竟存 扭曲,颠倒黑白,似在扩大政治纠纷,使问题无法解决”(见民主同盟发言 人谈话)。是非曲直,有目共睹,任你多少空口谎言与滑稽“把戏”,也掩 不了血写的丑行! 对青年应有民主态度——不可强加诬蔑,动用武力 统治者于屠杀青年之余,还没有悔过的表示,但舆论界几乎一致(除极少官 报)主张政治应民主,特别对青年,千万不应以武力对付,并当保障其身体 、言论、集会、结社等基本自由。七日的大公报说:“今天是民主的时代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治,正应该向民主大路上走,而民主精神,就是 要多数人民关心国事,参与国事,在此前提下,政府可不必压制人民关心 国事”。时事新报也认为,对待青年“不当心存忌怕”;“不可强行压制 ”,更“不可强加诬蔑……指为某党某派”。新民报(四日)说:“对付赤 手空拳的学生,实在无动用武力之必要”,“我们主张在学校以内应当让 我们的学生尽量自由,……我们以为青年们对于政治问题的态度,不应躲 避隔绝,而应多研究,多辩论,以期真正了解,我们政府正在实施‘民主 ’,我们以为这一点思想学术的自由是应当有保证的”。 ——《新华日报》1945年12月11日 ~~~~~~~~~~~~~~~~~~~~~~~~~~~~~~~~ 中国的经济那里出错了?   屈指一算,还有7个月,国人就要过上小康生活水平了!?那么2050, 谁来让17亿中国人过上人均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我不禁要问。   这二十年对中国的改变或许能堪比前七十九年. 但是在一片颂歌声之 中.我却不禁要问如果这二十年果真无过错的话, 今日中国为何会有诸多 结症?仅仅是由于"左派"在拖后腿? 还是需要政治改革? 这些说法并不为 错.但是无法解释当前经济领域的诸多现象.   改革开放的这二十年经济发展中的最根本性的错误是什么?   中国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就是这二十年间我们在外国有意无意的"助 教"下选择了一条错误的经济发展方式.   短视, 只具短期效应, 没有长远发展方向, 缺乏长期经济发展推动力. 是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使中国领导人和一些经济界权威人士认 定所谓亚洲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的价值取向. 他们以为中国人口多. 劳动 力资源丰富, 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以外向型为导向能为中国迅速积累原始 资本. 这种考量本来不错, 但是一旦作为主导意志和主要方法. 就大错特 错了. 作为主导就必然牺牲其它工业部门尤其是科技和教育的利益.(出于 经济的需要资本密集型工业也得到发展, 但主要是由于其所谓基础地位, 不可不投入. ) 如果说改革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失衡是政治造成的。那么, 今天的经济结构错位又是什么造成的呢?   无论是中央级的领导者, 还是地方的领导者. 为了证明其政绩, 都舍 得花大力气, 下大资本投入到能短期见效的劳动密集型工业, 资本密集型 工业, 以及房地产为, 金融业, 证券期货. (说点不好的东东, 现在银行 的储蓄网点多了, 的确是方便, 咱家门口不到50米就有4家储蓄所, 其中 两家工商的相距没50米, 但是金融电子化还没个谱, 电子支付作梦去吧! ) 结果便狠容易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泡沫. 而教育总是缺钱的, 发展科技总 不如买国外的值. 而且为了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往往是牺牲民族工业 和中方利益为代价的. 我所在的小城, 有一家所谓全国知名的服装合资企 业(上市了的). 当初为了合小日本的资, 把外销的一切渠道都给了小??. 生产的一套西服给小日的只几百人民币, 而在东京小??卖几十百万至几千 万丹不等. 风暴之后小日的经济萧条, 外贸一遍惨不堪言, 只有扩大内销 渠道, 还美其名日开拓国内市场. 临时抱佛脚, 业绩只有作假, 否则无法 在股市中圈钱. 广告在中央台花销不少. 其实东西还不错. 现在靠银行贷 款(主要是借政府行为)撑得在. 可怜又活该. 小狗日当年没投入多少,现 在和该集团的诸多合资企业其实都没追加过one dollar . 而该老总却能 让有些人在日本定居.   我时常想, 外企在中国的优势, 除其自身的优势外. 更多的是靠对民 族企业相对不平等的市场位置和规则来获取的. 有许多所谓的外企没有带 来一分钱确能靠一块假东东靠某些人的许诺靠某些人的条条从国家银行圈 钱来投资.   这二十年间,中国事实上是在进行原始资本积累,走的是原始资本主 义道路。总有人认为单以2000多亿的外汇储备和对外债权就足以表明原始 资本积累的成就. 但如果把外国资本在中国的所获利润也加入外债之中, 就足以证明这2000多亿其实也不过如此罢了. 其实这二十年间中国最大的 获益是培养了一批能够放眼看世界, 敢于认知西方, 了解西方的人群. 这 才是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最大资本.   我对科学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很不以为然. 在这个冷冰的口号的后 前,是对人的价值,个体的个性的极度漠视。只有人, 唯有高素质的人才 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科技的唯一策源就是高质素的人才的创造力. 不科 学的口号正是伪科学和虚假学术风潮及浮夸的滋长温床. 中国这二十年间( 请不要以十年文革为参照系, 那是疯狂的时代)与西方科技的差距并没有 缩小, 相反在诸多领域差的更多了, 只有极少数能一较长短的. 但是现代 科学是整体上的交叉集汇. 有时一两个相关学科的停顿就能导致整体的停 滞不前. 单以飞机为例. 中国在发动机和电子设备上的短腿就使得咱自家 出不了能入流的东东. (我并非反对重点突破,只是强调一点:均衡发展 。) 现在中国,缺的绝对不是人才,中国缺的是一个让人充分自我发展的 环境,其中既有历史的,传统文化的使然,同时更多的是现实的,制度的 ,俗世文化的必然。因为扼制人才的创造性,最终导致的是创新能力的严 重不足,不过在大大小小的领导头脑里还有一个谱,反正是改革开放,国 外有的是现成的技术,反正自已弄的也不如外国的月亮圆。于是乎科技人 员的价值自然被忽视。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又是如何留得住人心? 我不相信那些去国离家的人真的没有一颗报国心!逃离中国,一个多么苦 涩的字眼。错不在他们,要怪只能怪这个症结。   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内部差异之大,无异于南北之差距,世上恐无国 能出其右。正是如此,中国的经济结构注定是一个多种层面并存的复合型 结构。单纯,片面的发展那一类型的经济都是徒劳的,我们可以发展科技 产业,但必须注重整体推进,结构均衡,当然不可能有什么静态的平衡, 有的只是动态的平衡,这就需要中国多一些有独立思考精神,敢说真话的 学者,少一些媚骨,谀上的奴才学痞。   我并无意指责任何人. 只不过是认为现在到了该改弦易张的时候了. 历史是不论假设的, 过去的就过去吧.   今后的中国, 要发展只能以教育为本依靠发展科学技术, 更加合理的 利用有限资源, 以新技术来代替自然资源的短缺. 来供给下世纪的腾飞. 前提条件是有一个自由的宽容的社会文化,既便政治是僭主专制。唯有自 由的文化,个性的解放才能真正激发我们这个民族的创造力。否则我们民 族迟早要自我毁灭,既便出现黄祸式的结果也并非不可能。   醒醒吧,我们这个迷糊的时代。我可悲又可爱的中国。 风之羽 1999.5.30 夜 ~~~~~~~~~~~~~~~~~~~~~~~~~~~~~~~~ 当年喊打倒李鹏今说美煽动学潮 政协李国强被轰侮辱中国人 ■照片: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强(左一)声称知道美国插手「六四」事件, 而身旁的政经评论员张家敏(左二)又说「六四」没有发生屠杀,令支联 会主席司徒华(右一)和城大教授郑宇硕(右二)忍不住发火。 http://us01.www.appledaily.com.hk/page/19990531/newl111.jpg 【苹果日报报道】十年前曾参与六四大游行的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强昨在一 个论坛上,公开指摘美国政府曾插手六四事件,颠覆中国政权。城市大学 政治学讲座教授郑宇硕则批评李国强「侮辱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中国领导 层的团结性」,而支联会主席司徒华更反问他,当年是否受美国指使上街 喊打倒李鹏。 司徒华:你收了几多钱 李国强昨在城市论坛上指称,有外国势力插手六四事件是「绝对的事实」 ,而在六四事件发生後不久,就有美国安全顾问到北京见中共元老邓小平 ,「对好多事都直认不讳,美国有插手参与,《美国之音》都有讲。」 李国强说:「学生当初愿望相当良好,但中途俾境外势力插手干预,进而 想颠覆中国政权。」而身兼全国政协委员的政经评论员张家敏则说,「六 四」时根本没有出现屠杀。 出席同一论坛的郑宇硕对李国强所言深表失望,他说:「李国强身为全国 政协委员,所讲说话简直侮辱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更加侮辱了中国领导层 的团结性……假如几百万外国人的钱就令到领导层受威胁,觉得被颠覆, 那这领导层可谓极其脆弱!」而民协主席冯检基更要求李国强拿出证据, 不要空口说白话,更不要乱扣帽子,「学生当时进行的是爱国运动,要学 生一个公道」。 备受责难的李国强仍继续语带颤抖地说:「美国当时煽动大学生,重有黄 雀行动……背後有好多事。」 至此,司徒华已忍不住怒火,发炮说:「你知道黄雀行动系乜?你当时自 己都有上台喊打倒李鹏,如果系〖,系咪美国佬叫你去的?」冯检基亦说 :「你当日有游行,你收美国几多钱?」 司徒华激动地说:「我日日都抚心自问,相信多过李国强。唔系美国人叫 我〖做,是我自己的爱国良心叫我这么做!」 论坛下又见推撞 在台上讲者互相发炮的时候,不知不觉已过了电视直播时的广告时间。其 间,台下市民亦毫不示弱。除场外围观的一大批老伯,以大声公高叫批评 司徒华是「走狗」外,一名身穿红色上衣的市民,在场内突然站起来高呼 :「系李卓人拎钱上去!」由於他呼叫的声浪太大,令其他人听不到台上 讲者的争拗,坐於他身旁的记者协会主席廖建明忍不住「出手」按下他的 肩膊,并以英语说:「Sit down(坐下)!」结果出现一番推撞。 http://us01.www.appledaily.com.hk/page/19990531/newr111.htm -- The Chinese V.I.P Reference ┌──┐ mailto:BigNews@email.com The Best Chinese e-Magazine │则兼│ http://welcome.to/BigNews i SUPPORT FREEDOM OF SPEECH │明听│百家争鸣大参考-新闻自由小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