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总第九期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三日出版。编辑地点:美国纽约,发行于互联网
《大参考》面向中国,欢迎投稿,打破新闻封锁,讨论敏感话题,新技术促进言论自由
编辑部电邮地址 big.ref@technologist.com
--------------------------------------------------------------------------
To Unsubscribe, please mailto: dacankao@freeyellow.com, w/ Subject: Remove
To Subscribe, contact编辑部big.ref@technologist.com
--------------------------------------------------------------------------
1. 送江泽民回国书 波士顿抗议江泽民访问哈佛联合行动委员会
2. 纽约民运团体致江泽民公开信 《北京之春》杂志社等
3. 江泽民呼吁:对外以和为贵,对内穷凶极恶 明报
4. 强权无法赢得尊敬 萍果日报
5. 带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滑稽: 论老江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海生
6. 爱因斯坦作何感想? 文大中
7. 中共的战术 卜大中
8. 美国的文化战略,咄咄逼人:资讯现代化的浪潮将敲响中共专制的丧钟 华通
9. 擎起火炬普照人类共同的和平与自由之路 沅铭
10. 纽约官员有骨气,拒绝会见江泽民 纽约时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送江泽民回国书
江泽民先生:
你在一片呼唤人权和自由的抗议声中来到了哈佛又离开了哈佛.这一回,你再也
不能说你听不到抗议的声音了.你坐在古老的桑德斯剧场的讲台上,那响彻云天的抗
议声浪,一波一波地向你冲来,使你魂不守舍.你的通灵宝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不在你的身边,你无法下令他们去为你“清场”保持“安定团结”.你只好说,“我
希望我的声音比他们还要高!”
你果然提高了声调.七十几岁了,真勉为其难.但这仍然没有用.你仍然压不住
抗议的声音.因为傅高义教授代表哈佛向你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__波士顿
抗议江泽民访问哈佛联合行动委员会向你提出的问题:
“江泽民要求西方不要搞对抗而要对话,为什么却要拒绝和自己的的人民对话.
在一九八九年"六四"要把坦克开到天安门广场与人民对抗?”
这是你和你所代表的那个共产党政权第一次在全世界人民眼睛的注视下,接受中
国人民正义的审讯!
你无言以对.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你输了理了,彻底输了.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你的支吾其词却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西方媒体兴高
采烈,他们把你回答中表示的共产党的“缺点错误”解读为向"六四"认错.而某些
中文媒体,却似乎是十分老练地认为你不过是为蒙混过关而另说的一套不相关的话.
究竟应该怎样解读你的回答?我们作为审讯你的主要当事人,当然应该提出我们
的看法.
我们认为西方媒体对你的解读是有道理的.因为无论你的回答表面看来多么离
题,但你并没有拒绝回答我们的问题.你仍然是在回答我们的问题.因此,你所说的
“缺点错误”就完全可以解读为对"六四"的认错.只不过这种认错,由于不得已的
原因,你采取了一种曲折,含蓄,极具中国特色的“比兴”方式罢了!
本来,你代表的那个政权是个黑暗,顽固的政权.它不会允许你认错.在美国的
前几天里,你咬紧牙关不肯认错.你手上也沾有"六四"的血迹.你又是"六四"的
最大受益人,你的利害所在,也不允许你认错.
但江泽民先生,你也是人,你未必没有恻隐之心.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
也.".八年来,"六四"北京街头那累累的尸体就未曾出现过在你的恶梦中?那失
去爱子的母亲的悲泣,就不曾打动过一点你人性的良知?屠杀人民,古往今来,哪一
桩哪一件最终不被载入历史的罪恶篇?冤有头,债有主,你就不曾有过一丝的恐惧?
你来美国,遍游美国的民主圣地,凭吊它,赞美它,恐怕也未必全然作秀.这种美国
的民主精神,它的核心,它珍视生命的人道主义,使你不能不对"六四"有个私心的
反省.在美国人民的一再追问下,在众目睽睽,面对我们无可逃遁的问题的逼迫下,
你心虚词穷,莫敢置辩.你的堤防终于崩裂了那么一点,不得不用一种曲折的方式来
透露一点你尚未泯灭殆尽的良知,对你这改恶从善的迹象,我们表示赞赏.实际上,
相比邓小平、李鹏、陈希同这批首恶,一开始,你也不过是个上海的高级党棍罢了,
何苦为他们陪葬?每回应六四,你必谈身在上海,心中惶惶,寓有意焉!
江泽民先生,你就要离开美国了.飞机西出洛杉矶,就是浩瀚无际的太平洋.曹
孟德有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人生几何?来日无多.
为"六四"平反,成就中国民主事业,此顺乎天应乎人之历史大趋势,大事业也,而
今全在一念之间.若先生果能下定决心一步一步而终成就之,则非特中国人民将买丝
争绣先生之像,即西天佛前,亦可立地有先生之一席矣!先生好自为之,好自为之!
顺告:波士顿抗议江泽民访问哈佛联合行动委员会即日完成任务终结.感谢一切
支持、鼓舞和批评这个委员会的所有人士.对傅高义教授,无论曾经如何,我们也表
示特别的感谢!
波士顿抗议江泽民访问哈佛联合行动委员会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日
(江泽民主席在哈佛大学演讲的全文以及三个问题的答复见《哈佛腥红报》的网页:
http://www.nacb.com/cgibin/bbs/pub/current_affair/messages/50.html
http://www.thecrimson.harvard.edu/ams-cgi/makearticle.pl?id=3A4553CA0F
http://www.uwire.com/uwire/97/11/news11039701.c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纽约民运团体致江泽民公开信
Posted by 纽约各个民运团体发表联合声明 on October 30, 1997 at 03:37:54:
江泽民先生:
这次你来美国访问,我们事前给你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借此机会和你对话,但
未见任何回复。这并不出人意外,但还是让我们为你遗憾,何以不自信到如此
地步?不过也没关系,我们会把我们的意见公开写出来;至於这封信你是否能看
见,我们就没有把握了。专制者既要蒙蔽臣僚,蒙蔽百姓,到头来也难免不让
别人蒙蔽了自己。昔日袁世凯准备称帝,想从报纸上了解舆情,只见一片拥戴
劝进之声,殊不知那些报纸其实是他儿子伪造出来专门骗他的。今天自然是用
不着多此一举了,共产党一向实行“舆论一律”,早就压下了不同的意见,在
偌大的中国,连一份独立的报刊都没有。你们只听见自己的声音,你们也知道
你们听见的只是自己的声音,但是你们却欺骗自己,似乎听见的是人民的声
音,而且要求人民拥护这种自我欺骗。如今,人民早已不再拥护这种自我欺
骗,只有你们似乎还乐此不疲。
我们要发表的第一条意见,就是人民应有发表自己意见的神圣权利。你们攻击
我们“反政府”,此话也对也不对。我们愿意拥护一个可以反对的政府,我们
坚决反对那种只准拥护的政府。只要你们继续坚称自己不容反对,我们就必须
反对,坚决反对。我们的这种立场,逻辑地代表了所有中国公民的立场;因为公
民之为公民,就在於他享有反对政府的言论自由。只有那些自己认为自己不配
当公民的人才不提出这一条要求。
讲到在中国实现自由,保障人权,你说“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那似乎是说
不是你们主观上不愿意,而是客观上一时还不可能。这话至少不适用於言论自
由,因为言论自由属於消极自由或曰否定性自由。如何实现言论自由?那就是终
止因言治罪。别人发表了什么不同政见,不去抓,不去镇压,这就够了。我们
要求言论自由,不是要求你们去做什么,而是要求你们不去做什么。放下屠
刀,立地成佛。全系於一念之差。
你在最近的讲话中,要求西方“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吁请美国人容忍中国的
政治制度。可是,“世界的多样性”难道不包括了中国自身的多样性?我们主
张,每一个国家都应该容忍不同制度的其它国家,但前提是每一个政府都应该
容忍不同政见的人民。你举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例,说明民主和人权都是相
对的概念。然而我们知道,相对论的基本假定是光速不变原理,是光速的绝对
性;在光速不变这一绝对性的命题之上才导出时间空间的相对性。同样的,政治
概念的相对性,政治文化的相对性,其基础是人性的普遍性。古人说“性相
近,习相远”,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中国人也是人。中国人也能够独立思考,
也愿意自由地发表政见。中国人也不愿意因为发表了不同於统治者的政见就被
监禁被屠杀,中国人也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政府。难道不是这样的
吗?
再有经济改革的问题。中国的经济改革确有成就,但引发的问题也很多很严
重。仅仅是国营企业的失业职工,眼下就已经数以千万,许多人的生活陷於困
顿。我们一直主张改革旧的经济体制。我们清楚地知道,虽然改革的目的是增
进全社会的利益,但是在改革过程中,难免有部份人的利益会受到暂时的损
失。这不是改革的错,这是旧体制的错。改革的社会代价不是来自改革,而是
来自旧体制长期积累的欠债。这笔欠债是非偿付不可的,问题是谁来付债?旧体
制分明是共产党一手搞起来的,因此,改革旧体制所需的代价首先就天经地义
地应该由共产党来付。共产党从不引咎辞职以谢天下,却要千千万万的工人民
众下岗失业破产,世间哪有这个道理?岂只是不引咎辞职,共产党还要继续“四
个坚持”,不容反对,不容批评,还要用机枪坦克屠杀和平抗议的民众,还要
借改革之机巧取豪夺,侵吞全民财产。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改革,一方面是政
府把自己几十年错误决策的恶果转嫁到民众身上,另一方面则是大批官员把人
民几十年创造的财富大规模地转移到自己名下。过去中国实行低工资制,这等
於是迫使职工预付了高额的保险金。现在,失业工人和退休工人经济窘迫,在
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那些官商官倒们吞掉了这笔保险金。先是用血腥的暴力消
灭别人的私产实行共产,後来又是在暴力的保护下把公产化为自己的私产——
两种相反的坏事居然让同一个党全做了。
共产党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之深、痛苦之深、屈辱之深,就连当年的万里也忍不
住要说:“如果这些情况让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知道了,不推翻共产党才怪呢
!”八九民运中,以赵紫阳为首的一大批共产党人之所以同情民运,无非是基於
良心而已。身为现任总书记,你难道不感到共产党有负於人民吗?就算你认定中
国的基础太差、问题太多,自由民主不可能一蹴而就,你也不会不知道人民的
要求在原则上是正当的,正义的;那么,最起码的,你就该在承认人民的要求的
合理性的基础上,耐心地向民众作解释,争取民众的谅解,明确地、毫不含糊
地作出放弃一党专政、推行宪政民主的庄严承诺,并且坚定地迈开关键性的第
一步——从终止政治迫害开始。
你说你有时睡不着觉。想来也会如此,处在你的位置上,不为大善,便为大恶;
君子禽兽,只争一线。敢不慎乎?
此致
《北京之春》杂志社
中国民主团结联盟
民主中国阵线
中国自由民主党
中国民主党
中国民主联合阵线-中国自由民主党
中国论坛
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四日
「注:此信全文用广告的形式刊登在美国《世界日报》头版。十月三十一日晚七点
抗议队伍将此信送交江泽民下榻的华伦道夫饭店,服务员表示一定转交江泽民之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江泽民呼吁:对外以和为贵,对内穷凶极恶
送交者: 明报 于 November 03, 1997 15:24:00:
【党国真相】对外以和为贵,对内穷凶极恶
一九九七年十月三十一日星期五
释放良心犯取信国际间
中共总书记江泽民访美之行,除了重建中美关系,更声言要
致力世界和平,他以英语向美国人呼吁,世人该携手并进,好为
我们带来和平昌盛的世界。
一个曾以武力镇压人民的政府如今转而致力缔造和平,不是
不可以,但必须先追究历史罪责,解开人民的心结,确保他们今
後的政治权利,宣扬世界和平才不失其说服力。事实上,压制政
治异见,是政治歧视的透彻表现。总书记眼中携手并进的世人,
当然不包括王丹及其他良心犯,他日开创的和平昌盛的局面,也
没有他们的份儿。他们□触刑法,非我族类,只因他们政治不正
确,批评时政,主张政治改革、下放权力,改变一党专政的格局。
说到底,他们政治犯禁而贬为贱民,不外由於触动了当权者的神
经。
以力而不以理服人,是国际社会同声谴责的恶行典□。一个
政权对内不容异见,思想入罪、镇压异己,对外却一派文明礼貌、
以和为贵,注重沟通对话、促进和解、共创大同,看来真不可思
议。要向世人证明其对世界和平诚意不假,北京除了摆明内外有
别,的确存在双重标准,更要说服国际社会,对内绝不手软,对
外有容乃大,携手同心,可以做到既矛盾又统一。
无疑,北京不能只因外部压力而释放良心犯,因为这样做只
是治标不治本,就算放了人,他们依旧受到监视追纵看管、依旧
受到政治审查,无从享有宪法所赋予的公民权利和自由。根本的
出路,更在於执政者大澈大悟,以宽容态度对待异见,以无私精
神推行民主。
对内绝不手软对外有容乃大
但现实与政治宽容却是大异其趣。总书记甚至认为他无权过
问政治犯,因为他们已由司法部门处理。但这种说法只是谦辞,
不仅低贬自己的权力,更贬低了一党专政体制下中共的地位。现
制下,党大还是法大,不言而喻,执政党的权力那有伸不到的地
方,小小良心犯又怎会是他们管不了的禁区?
党大还是法大不言而喻
从一开始,这批良心犯的命运早就由党锁定了,法律不外为
政治结论服务。如今解铃还须系铃人,领导人又将责任交给司法
部门,摆出无能为力、爱莫能助的姿势,未免令人费解。事实上,
罪大恶极如前北京市长陈希同,其贪污腐败、遗祸人群,为人所
不齿,却只需接受党纪处分,不但免去一死,更不由刑事起诉,
避过了人民法庭的审讯,反而王丹等人却因书生论政而饱受囚狱
之苦。
六四事件至今八年,遗憾的是,江泽民还要背著这个历史包
袱上路。当日北京的血腥镇压非由他下令,他在上海平息群众示
威,没有用上血腥手段,也足证北京当时的做法并非无可选择。
由他负上全部历史责任,也是不公平的。但作为中国第一号领导
人物,不能因六四镇压与他无关而安心,而须起带头作用追究责
任,纾解民族的死结。
正如他喜爱的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借用一位人物所讲
的道理;生命的意义不仅是逃避罪恶,不做坏事以免日後悔不当
初,而是只有衷心为他人的生命而活,才能体会生命的喜悦。
摘自「明报」电子版论坛 http://www.mingpao.com
1997年10月31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强权无法赢得尊敬
送交者: 萍果日报 于 November 03, 1997 15:21:08:
【党国真相】强权无法赢得尊敬
不懂尊重人权 中国难成大国 卢峰
日期:97年10月31日 星期五
尽管做足一切礼仪,白宫草坪铺上了红地毡,放了二十一响
礼炮,举行了隆重国宴,甚至加插了一节炉边漫话,但还是掩盖
不了中美双方在人权问题上的严重分歧。
即使吞吞吐吐,不太情愿,一是滑头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还是
免不了要在中国人权问题上摆出高姿态,当面的直指中国政府在
人权问题上错了。这样坦率的批评跟隆重的外交礼仪是格格不入
的;跟五十亿美元的飞机合约,未来的核科技合作项目合约更是
背道而驰。克林顿来这一手,只因中国的人权纪录实在太差劲了,
来自国内的政治压力迫使克林顿这个政治滑头也要拿出点火气来。
王丹这位青年学生,既无党无派,又没有任何用武力挑战政
府的行动,不过写了几篇文章要求政府走向民主,保障公民自由,
居然给政府定了反革命罪判囚十一年。现在苦寒的东北锦州监狱
服刑,他的母亲王凌云女士还得要长途跋涉才能探望他。谁也不
知道这对苦难的母子还能撑多久。这种事,对重视公民权利及自
由的人来说当然要大力鞭挞。
还有魏京生,这十八年来除了几个月以外都在牢狱中度过。
他也不过写了几篇文章,贴了些大字报,要求民主及言论自由,
就给年复年的关在狱中。
这样随意践踏公民权利、自由的政府,这个以枪炮坦克对
付公民的政府,当然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也免不了受
人家的批评。就好比一个虐待子女的父亲,不管成就怎样卓越、
赚的钱如何多,也不可能赢得人家真心尊重的。
更不幸的是这些批评只能由外国人提出,中国的公民们只
能私下想想、谈谈,可不能公开提出,不然牢狱之灾就在眼前。
弄到这地步,难道不教人气馁吗!
十八年前邓小平访美,掀起一片中国热,赢尽美国人的心。
那时世人都憧憬□他代表的是解放的力量、进步的力量,协助
中国人民从政治、经济专权中走出来。
十八年过去了,大家发现迎来的是一个肆意践踏公民权利
的专权政府。原来的憧憬都成了失望,任凭江泽民怎样努力做
秀;游泳、说英语都挽回不了多少分数。
不学习包容异见,不学懂尊重公民的权利及自由,中国即
使富强起来,也赢不了世界的尊重,也不可能全面融入国际社
会的。
摘自【萍果日报】电子版 http://www.appledaily.com.h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带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滑稽: 论老江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海生
送交者: 海生 于 November 03, 1997 14:56:48:
【江语录】 带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滑稽
论老江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海生
96年夏天,在香港的九十年代月刊上读到台湾有位
沈君儒(?)写的与江泽民谈话的报道,其中提到江泽民
对「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也有理解,似乎要向世
人发出信息:核心天纵奇才,虽要为党国日理万机,仍有
能力跟上时代,对世界上的的新思绪有充份了解;文中又
提到江泽民充份地发挥了他当年的专业知识,对无线电线
路中电阻与电容器的功能也大大地发挥了一番。当时心中
有个疑问:不知江泽民是否知道,今天大部份电子线路板
上,那旧日的电阻与电容器早已被象沙粒般大小的「阻容
包」(RC Pack)替代?
听了他周六在哈佛大学的演讲,方证实了,江泽民虽
有博闻强记的能力,可惜他对九十年代的美国与当代哈佛
人的思维心态所知实在太少,才会演出了一场,在我看来
可说相当不知所谓,根本无法引起听众共鸣的滑稽剧。
作为一个十二亿人口大国的元首,他在开场白中对哈
佛大学的恭维可算是有点肉麻。
接著他以中国人老祖宗的遗产炫耀一番,表示古代中
国人对世界的页献巨大。本来这倒也无可非厚,但演讲的
要诀之一在火候,自夸自卖的时间过长,就露出几条尾巴
了:
似乎他是以中国大陆中学历史课程的教材来作为对哈
佛师生进行再教育,那些听众的感受如何我不知,但核心
的「智囊团」中难道就没人知道?波士顿是美国公众广播
电视台(PBS)的发祥地,江泽民在反覆重述的内容大
部份是早已由PBS的一个杰出节目【曾是天才的中国】
(The Genius That Was China
-- East and West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中报道过的,而在哈佛的关心中国的学者中,岂有不知这
些常识的道理?
这几年一直听到大陆出来的中国人要世界去认识中国,
从江泽民的演讲看来,恰恰正是大陆的中国人,包括中国
的领导层,对中国外面的实际情形仍然太无知!
相当令人发噱的是他提到南北朝的祖冲之算出的圆周
率已达七位小数点与在周脾算经中商高提到的勾股定律,
这些在今天世界上,可属常识。就是有人不知,如果你将
实情告诉他们,一般人是不会为这种事来和你争谁是世界
第一的。
核心可能不知的是:日本有一架电脑,最近已将圆周
律算到超过了二千万个小数点了。
古代中国有过许多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的发明,是今
天大部份世人的共识。尤其自剑桥的李约瑟教授著的【中
国的科技与文明史】问世以後,中西方学术界人士对古代
中国文化的贡献,早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江泽民的重复
推销,在一定程度中反映出了中共当政者对世人认识程度
的无知。也突显出大陆内近代中国人对世界页献乏善可陈
的可悲,才不得不把□饱自己的肚皮也强调为对现代世界
的「伟大贡献」。
设想一下,如果埃及总统作演讲,只是重覆提及,金
字塔与人面狮身像是如何如何的伟大;而其中某些制造方
法,如一个石棺的凿磨技术,就是以今天的科学技术也仍
是无法掌握的,不知我们是否必需一致起立,对古埃及文
明三鞠躬表示钦佩?
最露馅的是,当他说到十四年前他第一次到哈佛时,
提高了音量,指出当年的他,尚是一位部长时,不知他是
否在为十四年後已成了皇帝而沾沾自喜,只知他停顿了足
足有五秒钟之久,偏偏哈佛的听众不识相,没有一个人鼓
掌,於是核心不得不意兴阑珊地接著去提哈佛旧人费正清
的功勋。(在波士顿大款们为他准备的午宴上,老江又提
到这十四年前他尚是部长的光荣,果然得到了大款们的热
烈鼓掌。)
听完他的演讲,觉得核心的英文发音尚属清楚,但对
著讲稿直读究意无法和听众搭通心灵桥梁,他的音量突高
突低,故弄虚玄的英文发音和董建华的广东话可算是难兄
难弟,都能引人发噱,令人发笑。
暂时有二个疑问。
一:以核心的天纵英才,中国的十二亿人口,难道就无人
可将核心的演讲技术调教得稍为接近现代世界水准?
和李光耀相比,江泽民的演讲技术只能算是皇帝的新衣。
二:太子党中稍有点真材实料的接班一代,在见过圣上的
本领施为後,会没有人起取而代之的雄心?
海生一笑@花多丽.美儿钵
附记:
江泽民在回答问题时,用了「可能曾犯错误」的模棱两可
的滑头回答,引起不少人的遐想。我的看法是世人不必对
此抱有幻想,我们焉知江泽民说的犯错误不是「错在没有
将坦克早点开上广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爱因斯坦作何感想?
送交者: 文大中 于 November 02, 1997 22:40:58:
文大中
江泽民为取悦美国人,戴上一顶美国早期殖民地时代的帽子,却是对当年邓小
平戴牛仔帽的一个失败的模仿。自然,江泽民的访问是受欢迎的,因为就象邓小平
1979年的访问,是同美国建立一种合作关系。但问题依然是,一个什麽样的中
国才是我们这个世界所乐见的?实际上,自从1989年天安门屠杀以来,这一直
是个极具争议性的问题。历时八年,这个争议略趋缓和,有点类似三十年代和五十
年代美国关於中国的那些激烈争议。
江泽民的访问很是时候,为上述的争议增添了不少作料。十月二十九日,在与
柯林顿会晤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要我们多加注意诸如「繁荣、稳定、和平」的目
标,以转移我们注视中国那种建立在流血之上的政治稳定。和平的一般目标是应当
赞赏的,誓如需要建立在「双赢」基础上。但是,他断言「中国遵守基本人权」是
「不言而谕」,并掩饰不了他压根儿拒绝理解人权的观念。江也坚持认为,人权和
民主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根据每个国家的「利益、文化、条件」作不同的解
释。教人吃惊的是,江甚至援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作比喻以争取我们的同情,
很难设想,为了自由而流亡的爱因斯坦若还在世,看到他的「相对论」竟然被应用
到人权方面,将作何感想?
大概江泽民高估了自由扰乱秩序的潜力,却低估了自由在知识研究中的作用,
那是整个人类进步的基石。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官员,无论是中国、日本、法国或新
加坡的,可能设计和预测这样的事:几个退学的大学生,在车库里敲敲打打地发明
了个人电脑,竟能使人类抛弃工业时代而进入信息时代。我的意思是,这个意味著
新纪元的创造发生在美国,却绝不是政府计划得了的,但是美国的民主制度有效地
保护了自由。如果江泽民拒绝承认自由本质上是中国的「最高利益」,那麽中国大
量的人才便只能埋没在中国今天的不发达之中,那些潜在的中国的爱因斯坦们,便
丧失造福人类的机遇。离了自由,中国将一直陷於落後境地,中国人也将一直无奈
地搬抄来自自由世界的发明创造。
保护人的尊严,是无论何种形式的政府的责任。但江泽民狡辩说,中国还无力
负担得起人权的「奢侈」,他的政府先得「养活」十二亿人。这种说辞是矛盾的。
邓小平曾有勇气将农民从集体化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农民以增产足够的粮食作
为回报,这些粮食并不是只用来「喂养」他们自己的,而是支持了政府。其实,自
古以来都是人民「养活」他们的政府,除此无它。已经在「十五大」奠定最高权力
的江泽民,获得一个难得的机会,去领导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并完成邓小平未竟
之业。人们一向认为,中国并非从来就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事实上,上千年来,中
国是地球上最文雅之邦,远自汉代、唐朝和宋朝(公元前202年至纪元1279
年)以来,中国从不限制自由的运动,不限制信仰和交流活动,因此中国曾是一个
文化、创造和发明的源头活水。那时的人们都争相要当「汉人」、「唐人」,就象
今天争相要当「美国人」一样。中国唯有获得自由才可能唤回昔日的光彩,也才有
未来。而且,一个积极保障人权的制度,才可能让中国获得这些,即柯林顿所强烈
指出的:「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中共的战术
送交者: 卜大中 于 November 02, 1997 16:45:33:
经过了四十多年,中共终於学会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战术。江泽民在「高人
」指点下,对「华盛顿邮报」用引述美国历史的方法来辩驳美国对中共的诘难,就
是例子。
可惜,引喻历史是很难有分析力的,因为历史上可资两面解释的例子极多,而
历史情境与条件之不同也使得类比缺乏说服力。
例如,你可以把台湾比做明末的满人,鼓舞台湾以极少的人口统治全中国,而
且成为盛世(少康中兴亦同)。但是反对者也可以拿郑成功王朝比喻失败的例子。
江泽民为西藏问题辩护时说,林肯解放了黑奴,中共也解放了达赖时代的农奴
。这话似是而非。为什麽现在没有黑人怀念那个黑奴时代,却有很多藏人怀念达赖
?西藏本是个独立(或高度自治)的族群,黑人却不是;而中共的治藏政策是不是
让藏人觉得不过是换了个奴隶主呢?如果是,与其当汉人之奴,不如当自己人的奴
隶。文革时汉人大量破坏西藏的六千座寺庙和文化,更使他们肯定这种想法。
江核心又说,美国南北战争是要维持统一,所以不该干预中共对台湾的统一。
这话听起来有理,可是别忘了,台湾是在二战後由日本手中割给中华民国,而中华
民国迄今仍有效统治台湾,是一条件充分之主权实体,也并未宣布独立,与一八六
零年之美国南方联盟完全不同。而且除了经贸为主的原因之外,南方独立也因为要
保有奴隶制,提供了工业北方制裁南方重要的道德正当性。今天台湾在民主自由上
远迈大陆,中共哪有理由「吊民伐罪」呢?
江总书记如果那麽喜欢历史,我们可以找出一长串的「历史教训」来编派中共
的不是;也就拿美国史来随便说吧∶美国原是英国的一部份,根据中共的逻辑,美
国独立罪该万死,「很伤祖国人民的感情」,所以美国应该回去和英国统一。对吗
?
江总书记又拿相对论来比喻民主人权,又说喂饱十二亿人就是中国的人权。如
果是这样,封建主、奴隶主(包括达赖)也都养活了人民,法西斯不是也养活了人
民吗?万恶的资本主义更把人民养得白白胖胖。此外,到底是政权养活了人民,还
是人民养活了政权呢?养得陈希同一类高干白白胖胖的哩!而人权如果能相对,那
就从反面证明了有剥削和压制的存在,所以「相对论」永远是权力者在说,人民是
不肯这麽说的。
江核心又说,天安门镇压是对的,因为学生「危及国家安全」,而现在改革开
放的成果也证实了镇压的正确性。
先不说孟子说的「杀一人而得天下不为也」的大道理了;用後来经济成就证明
杀人的正确其实是共党一向认为「目的使手段正确」的思维模式。可是现代文明的
一项重要指标是检验「手段」,也就是「程序正义」;易言之,文明社会的信念与
江核心刚好相反,是相信「手段是检验目的的唯一标准」。此外,如果「危及国家
安全」是杀人的正当理由,那麽国民党当年在大陆的「剿匪」、「清共」就完全正
确了。其实,在八九学运最高潮的时候,学生都手无寸铁而且高喊支持共产党反贪
污,那有危及「国家安全」?後来学生大多散去,学运已近尾声,只剩外地学生露
宿广场,更不会危及「国家安全」,开枪只不过李鹏派系故意要搞大事端,好让邓
小平连根拔掉庞大的赵紫阳派系罢了。
前苏联和美国都无法危及中共的安全,区区一票学生就能,谁相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美国的文化围剿,咄咄逼人;资讯现代化的浪潮将敲响中共专制统治的丧钟
送交者: 转贴华通 于 November 03, 1997 14:58:04:
http://www.omnitalk.com/ewsnmsgs/24308.html
前不久看美国电视,竟是一部讲述孙子兵法与战争股票的记录片。看后愕然
,不得不佩服西人的钻研精神,中国老祖宗给后代留下的看家宝竟然也被他们琢
磨出了个子丑寅卯。随后即是担心,当我们的精英都在钻研百无一用的什么泰勒
,德里达,哈伯马斯时,人家的精英却在将咱们祖上留下的克敌制胜法宝偷偷地
学去了,并学以致用地贯彻在摧毁中共的宏大战略中。不知这将是历史的笑话还
是历史的悲剧?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西方与前苏联的大厮杀中,西方
世界兵不卷刃,不费一枪一弹就将一个超级大国给灭了,不能不归功于其战略的
高明。这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其第二条战线 -- 宣传战线。当年西方通过“自由
欧洲之声”笼络了铁幕后面数百万的听众,特别是征服了前苏联和东欧的知识精
英。通过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新闻宣传,摧垮了民众对本国制度的信心。人心
不在,制度的垮台就是顷刻间的事了。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西方特别是美国现在正全力将它们摧毁苏联的宣传战略
用在对付中共的战役中。从美国最近一系列似乎并不关联的事件看,其对付中共
邓后政权的宣传战略已经出笼,核心策略就是从宣传战线上全面积极进攻中共,
一方面趁大陆现政权班子立足未稳之际,传播煽动性消息,蛊惑人心,制造混乱
;另一方面则在对内宣传中,调动一切传媒工具封锁对中共的正面宣传,不遗余
力地将中共塑造成一个象前苏联那样的“共产主义妖魔”。试图以这些攻势激怒
一直保持低调中共现政权,诱使它采取强硬的对抗宣传手段,从而达到更大的宣
传效果。
美国对中共展开了一场两面出击的宣传攻势:一是试图影响中国民众,二是
尽力抓住西方百姓。在面对中国观众的宣传攻势中,美国咄咄逼人地新近增加70
00万美金的预算,用以加强“自由亚洲之声”和“美国之音”对中国进行24小时
的全面轰炸。其宣传语言中不仅包括传统的国语,粤语,还要包括藏语,维语,
蒙古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目前“自由亚洲之声”正在积极扩充兵力,重点是招募
有宣传经验的前大陆新闻工作者。其宗旨是要表现出比已经在中共臭了街的“美
国之音”少些政府色彩,多些人情味的姿态来争取大陆听众。预计不远将来,会
有好戏出台。
在面对中国观众的战场上,当然少不了港台的反中共报刊的角色,虽然它们
并不能直接与中国读者见面。细心的读者往往不难发现,有关中共内部动乱,权
力角斗的消息通常是由这些报刊首先捅出,真假虚实难断。然后再由西方主流英
语传媒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引用报道,这些消息一下子似乎就有了可信性(credibi
lity),随后即在西方各大媒介上交叉报道,影响大范围扩散,似乎成了真事。然
后再由“美国之音”“自由亚洲之声”报道给中国不能享受新闻自由权利的听众
。这种谣言舆论的谋略古来有之,新鲜的只是今天它与资讯流动自由这样让人感
动的民权大纲联系了起来。
在面对西方观众的宣传攻势中,除了我们都异常熟悉的报刊电视对中共的攻
击外,最新的轰炸来自好莱坞大制片公司。打头阵的是新近推出的,由名牌冷面
小生Brad Pitt担纲的“西藏七年”。由Mandalay娱乐公司与Tri-Star公司合作制
作,讲的是一个奥地利登山者1939年在西藏与当时年幼的达赖喇嘛交往的事。这
故事的当事人1953年就出版了书,一直也没有卖出去几本。不知怎么四十多年后
,被好莱坞的制片人象宝贝样地挖掘出来,投资7000万美金,导演成了意欲竞争
奥斯卡奖的风景文化大片。影片最后还有解放军“进入”西藏的镜头。既迎合加
州富人新近染上的佛教西藏热,又展示了好莱坞为弱者说话,打抱不平,弘扬人
权的“救世主”气概。只可惜的是,那个现年85岁的登山人被好事者翻出了老帐
,原来有历史问题,参加过纳粹党卫军,与希特勒合过影,连他的西藏之行都是
纳粹征服世界使命中的一个任务。更严重的是他一直隐瞒这段历史,还与那些刑
满释放的纳粹党人保持联系。
这下子,好莱坞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对于犹太人占统治地位的好莱坞说来
,他们的最大使命就是要把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行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没想到他们这次苦心积虑花7000万美金塑造起来的英雄竟是个死不改悔,不共
戴天的纳粹党徒。许多犹太人组织吵嚷着要“杯葛”这部电影。好莱坞的这份尴
尬可想而知了。
“西藏七年”的失败使得西方社会的西藏热爱者们把宣传攻势的希望寄托在
即将出台的由名导演 Martin Scorsese与迪斯尼公司合作的“Kundun”一片上。
这是一部关于达赖喇嘛生平的电影。名字出自藏文,意为“伟大转世的现身”。
达赖喇嘛的若干亲属参与了制作甚至出演角色,如达赖的嫂子出任首席技术顾问
,侄女扮演戏中达赖的母亲等。剧本作者也是大腕,以“外星人”剧本名扬天下
,丈夫是“印地安那琼斯”的超级明星Harrison Ford。她为这出戏专门到印度朝
见达赖喇嘛,念剧本给他,听取他的修改意见。该片计划在圣诞节推出。
能请到象Scorsese这样的著名导演来拍西藏,西方对达赖的宣传也算是登峰
造极了。Scorsese是美国最知名的导演之一,他拍的电影几乎是部部成功。知名
作品有:“大街”“出租司机”“Goodfellas”“Age of Innocence”。他以往
都是独立制片人的身份。这次不知为何与好莱坞大制片公司一道参与一个很政治
化的题材?其中内幕尚待考查。据说他是在被Warner Brothers和Universal两公
司拒绝后,才找到迪斯尼的支持的。迪斯尼竟一箱情愿地想“吃”两头,即想发
西藏的财,又想着占领中国大市场,为此特地请了外交魔术师基辛格当秘密顾问
,帮忙游说中国领导。结果尚不可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以Scorsese的导演功
力,这部影片无疑会成为西藏宣传的重磅炸弹。
要谈好莱坞和西藏的话,那个“Pretty Woman”中的男主角Richard Gere一
定总要有一份的。作为达赖喇嘛在美国名流中的大弟子,他是绝不可能在反共合
唱中沉默的。这次他出演一个名为“红角落”的电影,讲在中国与一女孩子搞对
象,被警察追捕,恋人被处决的离奇故事。这种故事二十年前讲讲嘛,还有点影
儿,起码有因为跟老外泡妞被关起来的事。但在今天的中国,姑娘嫁老外就象当
年嫁解放军那样踊跃,以致国人哀叹漂亮姑娘都被外国人娶走了。现在编出这种
故事,不是出于对中国现状的无知,大概就是有其它企图。
好莱坞的杀手锏还是要算正在制作之中的,由头牌英俊小生汤姆克鲁斯领衔
主演的关于天安门广场的行动大片。讲一个美国记者勇敢解救中国受难学生的故
事。这种美国记者在国际危机中解救异国百姓的题材,简直成了好莱坞的一个俗
套,它发生在西贡,金边,哈瓦那,圣地亚哥,雅加达…… 国家背景不同,但
主题都是一个,美国记者(代表美国)在第三世界国家灾难时刻,大义凛然,挺身
而出,维护人权。且不说这种形象与我们熟识的出入北京高级宾馆沙龙的美国记
者的差异,单想一下“六四”以后,蜂拥在使馆,机场匆匆逃离的一群群的西方
记者,想一下美国电视记者在那时仍将中国市民批评政府的面孔不加保护地使用
在电视新闻中,并导致中国百姓被判刑一事,就不难看出这种好莱坞形象的虚伪
。
当然这些好莱坞大片不是编给中国人看的,它们是面向西方观众的宣传,是
面向一大群对中国过去和现状都知之甚少,想起中国就只知妻妾成群,女人小脚
,男人发辫的即无知又自以为知之甚多的欧美观众。在短短数月内,好莱坞就要
推出如此四部由一流明星,一流导演参与的有关中国题材的大片,这不仅是好莱
坞向中共的挑战,简直象是地毯式轮番宣传轰炸。这好莱坞的电影宣传可不能小
觑。当年柬埔寨的波尔布特政权就是被一部电影“Killing Field”而搞得在西方
臭不可闻。在冷战的四十多年里,苏联一直是好莱坞影片中反派人物的主角,其
次是越共。冷战结束了,苏联没有了,越共也成了朋友,好莱坞只好寻找新的反
派角色,前几年是萨达姆侯赛因,波斯人,阿拉伯人,后来是外星人机器人,现
在大概是想把中共臭一臭了。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要把中共“妖魔”化一番
了。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最新宣传攻势几乎是挑衅性的。在中共现政权小心翼
翼,几乎是委曲求全的态度面前,美国反而咄咄逼人,一付志在必得的架式。这
其实也是宣传战略的一招,它是在试图激怒中共政府,逼迫它做出反击的强硬姿
态,要么抗议好莱坞明星导演,要么禁演好莱坞大片,要么干扰“自由亚洲之声
”电台。无论中共有什么反击举动,都会给美国的宣传者以“破坏资讯流动自由
”,“反对新闻艺术自由”的口实而加以充分利用,成为它们扩大宣传影响的最
有渲染性的武器。当年前苏联对西方宣传采取全面封锁的策略,最后反而导致全
线崩溃,就是栽在了这个圈套里。但如果中共缄口不语的话,就是听任美方占领
宣传阵地,无异于让敌人站在自家门口破口大骂而自己闭门不出骂不还口,似乎
又窝囊得很。对付这样的宣传谋略,读托尔斯泰,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的书是
没用的。中共现领导大概还是需要翻阅“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孙子兵法”
这些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擎起火炬普照人类共同的和平与自由之路
送交者: 沅铭 于 November 02, 1997 17:39:46:
魏京生是被囚禁的普罗米修斯。他因从天国取得自由之火燃亮黑暗中国人的心
灵,迄今被囚禁于地狱之中。然而即使身处“狱中之狱”,他仍不息地燃烧自己,
让自由之火射穿地狱内外的黑暗。这本《魏京生狱中书信集》,就是出自这颗燃烧
心灵的自由之火。
这团自由之火之所以珍贵,是由于她出自那座全世界最庞大、最恐怖、最封闭
的地域──中国大陆的监狱。以前也有人发表过狱中记事之类的著作,但不是夸耀
狱主,替“好地狱”作广告;就是夸耀自己,拿“好地狱”作秀场;或两者兼备。
魏京生与那种人完全不同,他勇敢面对现实,无论对亲属、对狱吏、对主宰他生命
的权力者,都直抒胸臆,率性而谈。一部书信集,处处闪耀着他那颗毫无伪饰的心
。在时时刻刻催残着他的身体和精神的痛苦磨难中,魏京生保持了一贯的真诚、乐
观、深思、善辩,以敏锐的智慧与宽广的胸怀,透过囚禁他的小地狱观查一切,揭
示出那个专制中国大地狱的真相。
从《书信集》中,可以看到这个诞生在“新中国”的孩子,是怎样走过崎岖的
道路,才寻找到自由民主的火种,照出了“红旗”掩盖下得罪恶与灾难。从此他燃
起熊熊火炬,义无反顾地踏上在中国大地上消除罪恶与灾难的漫长征途。
魏京生异于许多民运人士和不同政见者的突出之处,是他不但具有坚定不移的
理想与百折不扣的勇气;而且通过对中国专制社会普通民众的深切关注、调查和了
解,磨炼了他的对现实的敏感反应与准确的观察、分析能力。他不但是勇者,而且
是智者。这种智、勇兼备的品质,正是面对巨大黑暗恐怖势力的中国大陆民运人士
和不同政见者需要向魏京生学习的。
在今日世界,中国大陆的现状与未来命运是一个众说纷纭之迷。不但众人说法
回异,同个一人早晚说法也可以完全相反。像美国总统柯林顿,不是早以忘却他说
过要“制止从巴格达到北京的暴君”,已经准备好最隆重的礼仪,来拥抱那位即将
莅临白宫的“北京的暴君了么”?魏京生书信集的出版,向世界上那些对专制中国
盲目唱赞歌或盲目唱挽歌的政治观察家们,开启了一扇冷静剖析中国大陆现实的窗
户。
从毛泽东去世到邓小平去世的二十年间,由于人民公社与计划经济这两大极权
制度支柱的崩解,中国大陆的经济生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
展,一个多元社会正在不可阻挡地成长起来。自由、民主、人权与法制,是摆脱了
计划经济与人民公社奴隶锁链的中国城乡民众的自然需求。
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需要民主这一点,在七十年代末,曾经是以北京
西单民主墙为标志的社会民主力量,和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中共内部的改革
派的共识。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五日,魏京生率先在西单民主墙贴出《第五个现代化
:民主及其他》一文。此文立即传到在京西宾馆举行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即十一
届三中全会前的预备会议)上。接着,叶剑英在中央工作会议的最后一天(十二月
十三日)讲话,指出“西单民主墙是人民民主的典范,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内民主
的典范”。
然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社会民主力量与中共内部改革派的联盟,没有维持
多久。邓小平在中美建交后去了一趟美国,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联美制苏与联美统台
:一面同越南开战,一面向台湾提出统一时间表(八十年代)。这两件事的发展都
事与愿违,邓小平提出要“打痛越南、解柬埔寨之围”的目标没有达到,反而暴露
了自身的军事弱点。统一时间表遭到蒋经国的“三不”(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的坚决抵制,不得不先推迟、后放弃。
邓小平为了巩固自身权力,转而与中共内部反改革保守势力妥协,出卖曾经支
持他改革的社会民主力量。魏京生看出了这一点,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五日,在
民主墙贴出他的《我们想要民主还是新的读裁?》一文,提醒人们警惕邓小平成为
毛泽东一样的独裁者。于是邓小平第一个拿魏京生开刀,四天后的三月二十九日午
夜,魏京生被投入监狱。第二天上午,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的反右讲话,开始了对自由民主力量的围剿。
魏京生三月被捕、十月审判,是全国人大颁布刑法之后判决的第一批案件,引
人注目。同期宣判的著名案子,还有北京的傅月华案和山东的王守信案。这三个案
子的判决,在法学界和中共领导阶层都有争议,普遍认为证据不足、量刑不当,有
制造新的冤、假、错案之嫌,对于刚刚颁布的刑法执行上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我曾
向当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胡耀邦反映上述意见。胡耀邦告诉我,魏京生和傅月华
的案子,是彭真越过他这位秘书长直接把案卷送邓小平定案的,他知道时已无法挽
回。王守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案,他得悉后制止了,王未死,但报纸发出处决消
息未及追回。然而胡耀邦的干预,不过让王守信延长了几个月的生命,她于一九八
零年被枪决;在报纸上,她被先后处决两次。
在监狱中的魏京生,当然不可能获悉中共上层在处理重大案件的具体分歧与复
杂关系。但是凭他的观察分析能力,魏京生对于中共内部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思
想距离”,作出了相当准确的判断。一九八二年十月一日,他给在中共十二大当选
总书记的胡耀邦的信中写道:
“你们的许多新思想和我们这些所谓敌对分子的思想距离并不很大。至少比和
那些顽固坚持专制极权主义和封建农奴制国营经济的保守分子之间的距离,要小得
多。”他作出如此判断的理由是:“只要诚心诚意地为了人类幸福去作实事求是的
探索,我们之间会逐渐接近并相互取长补短。”
他把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新概念”,称作“真有些划时代
味道”的“探索”,“是大倒退后大进步的一线曙光”。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比天真的总书记胡耀邦在政治上更清醒、更警觉。他向胡
耀邦指出:“这一线曙光有被重新遮住的可能”,“传统计划经济主义者掌握着许
多权力,盘踞在很高地位,拥有进行一场反改革革命的实力,切不可等闲视之,我
看着实在心里着急!”
看来这封信不但未能被送到胡耀邦手中,还使魏京生遭到监狱当局的指责。我
们从他接着给“赵队长”的信(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四日)中可以看到他的申辩。他
说:
“一、胡耀邦看我的信并不一定象你想象那样会被尖刻言词激怒,正相反,词
句的尖刻会形成心理学上的效果,刺激读者认真思索。
二、你们对我写信反感、紧张是合乎情理的。不过我认为你们要我写信先和
你们商量很不明智。我写的我负完全责任,转信是你们制度的合法规定,你们不用
担任何责任。
三、邓、胡、陈、赵等人的肚量,不象你们估计的那样狭窄,而我的看法也
不象你们想象的那样无用。”
后来中国大陆的历史发展完全证实了魏京生的预见,“掌握着许多权力,盘踞
在很高地位”的“传统计划经济主义者”,的确“拥有进行反改革革命的实力”,
而且进行了不止“一场反改革革命”,先后把两任改革派总书记胡耀邦和赵紫阳都
赶下了台。
魏京生、胡耀邦、赵紫阳三个人的命运,应该可以给关注中国大陆未来发展的
人们足够的历史教训。那就是:在中国大陆改革事业中,以魏京生为代表的社会上
的自由民主力量,或以胡耀邦、赵紫阳为代表的中共内部改革力量,如果孤军作战
,都不足以抵御盘根错节的“传统计划经济主义者”,势必在“反改革革命”中被
各个击破。只有双方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击败反改革力量,实现中国大陆的全面改
革。
胡耀邦和赵紫阳不是没有全面改革的愿望,他们都提出过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
互动的设想。但他们总是天真地谋求与中共内部反改革派妥协,却胆怯地不敢同社
会上的自由民主力量携手。社会上的自由民主力量,也没有学会在艰难的环境中,
寻找与中共内部改革力量接触、沟通、互动的机会。反改革派正是看透了这两个对
手各自的弱点,一面对内部改革派绝不妥协,另一面对社会自由民主力量坚决镇压
。而中共内部改革派和社会自由民主力量,由于相互隔绝、互不信任,只能坐视反
改革派对他们发动轮番打击。
魏京生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超越中共迫害他个人的义愤之情,从历史与全局
的高度,去掌握未来中国之命运。这是魏京生著作与吴宏达、郑念们的著作最显著
的不同之处。在苏联、东欧极权制度崩溃之后,对于不肯退出历史舞台、继续迫害
着人类生命与自由的极权制度来说,重要的不仅是揭露它(“六四”天安门屠杀已
向全世界作了彻底的自我揭露),而是如何有效地结束它?魏京生清醒地认识到这
个极权制度内部黑暗势力的强大与顽固,因此必须调动和利用全社会直至中共核心
内部任何一点微小的正面因素,才能够集合一切力量,最终结束这个制度。这里举
几个例子:
(一)对彭真关于宪法讲话的肯定。魏京生不会不知道当时主管政法,主持刑
法制定与执行的彭真,是邓小平之外另一个迫害他的主要决策者。但他对于彭真作
为全国人大委员长,强调宪法作用的观点予以肯定。他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六日《
读彭真委员长讲话的感想》中写到:
“讲话并无新鲜内容,但都是很重要的老生常谈,在我国特别有必要常谈。过
去几十年不重视宪法,人们不相信宪法有什么用,宪法权威性低,被当作一张废纸
。而过去大大小小各种悲剧的发生都和这种无法无天的状况有关。想要避免悲剧重
演,正象彭委员长说的那样,首先必须使宪法能够贯彻实施。
“用政治气候代替宪法,事实上也就没有了宪法这一长期稳定的因素,这是政
治不稳定和缺乏信任的根本原因。现在着重提出它,更有其特别的意义。从重从快
、清除污染和清理三种人这三个运动接踵而至,若不特别强调宪法和法制,就难免
走弯路。如果宪法不能真正实施并取得人们的信任,其他什么事也不会办好,好听
话说得再多也是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当然不是一部好宪法。但魏京生认识到,在中国大陆
实施宪法,总比无法无天好;强调法制和宪法、法律的权威,总比强调人治和“一
个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绝对权威好。而中共内部存在法治派与核心派(突
出江核心的领袖权威)的分歧,是自由民主力量可以利用合法形式争取宪法规定的
公民自由权利的一种空隙。
魏京生还敏锐地观察到,邓小平发动的“从快从重”(严打运动)、“清除污
染”、“清理三种人”三大运动走向毛泽东式无法无天的危险性,如果没有法律规
范,制造出大量新的冤、假、错案是不可避免的。
(二)规劝李鹏政府避免流血,正确处理一九八九年学生民主运动。
一九八九年五月四日,被囚禁于青海塘格木农场小号中的魏京生,已经警觉到
李鹏政府有可能镇压天安门学生民主运动,导致“血流成河,付出惨痛代价”的险
恶前景。他给李鹏写了封长信,提出缓解冲突,使政府和人民“合作共渡难关”的
主张。魏京生在这封信的开头,首先肯定了“当权者中的一部分还有与人民合作共
渡难关、避免大乱的可能性”,接着提供了一系列对当权者的忠告和建言:
第一,“不要再幻想用威胁利诱、分化瓦解加镇压的一套伎俩渡过难关。”
第二,“应当庆幸人民与学生有足够的明智和克制”,“直到今天,学生们和
‘学生们背后长胡子’的那帮人仍在试图帮助你们。”
第三,“满足人民实行民主政治的要求”。魏京生否定了“超前”派“暂缓政
治改革”的主张,他指出:“世界各民主国家在初建民主时,无论人民文化水平、
政治背景、社会结构、经济水平和信息传播手段等主要条件,均不如今日中国,哪
里有什么‘超前’?超前派的实质是独裁专制派,新权威主义就是改头换面的纳粹
法西斯主义。”他还指出:“只有民主政治能保持清廉,民主能给清理腐败以最强
有力的支持,比铁腕还要铁得多。”
第四,“立即开放新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早由宪法规定
,这是人民的基本权利,政府无权取消。北京市的《游行十条》和各种试图取消人
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规定是违宪的规定,应立即废除。”
第五,“在目前尚不能建立人民参政制度的前提下,扩大与学生和社会各界对
话的规模,直接吸取民意以保证政治和经济决策的正确。”
第六,也是最有趣的一点,魏京生提出为了取得保守势力妥协,他甘愿牺牲个
人自由,多蹲几年大牢。他说:“鉴于现在最高权力体系内保守落後的反动势力尚
很强大,要实现民主与改革的大动作相当困难,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又系于此举。
除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外,也不妨对保守势力做一些非原则性的妥协。例如,继续
关押我能使某些人满足,那就不妨暂缓解决我的案子,并用此换取有效实施人民的
其他基本权利。哪怕仅仅换取新闻自由的实现,哪怕仅仅保障新闻、出版自由而又
避免大的动乱,我多蹲几年大牢也毫无怨言,甚至会感到十分荣幸。”
这就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的光明与自由而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魏京生狱中书
信集里的这种精神,最雄辩地粉碎了中共对自由民主人士的一切造谣诬蔑。什么“
煽动颠覆”、“制造动乱”……都是侩子手们为了迫害、屠杀正直的自由民主人士
蓄意捏造的弥天大谎。真正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稳定的,正是以魏京生为代表
的中国自由民主力量。
我想在这里顺便提及海外民运中的一个话题。我的确听到个别“民运分子”说
过,“共产党造谣、撒谎、骗人,我们也可以以骗对骗、以造谣对造谣”。我认为
一个“民运分子”如果效法邓力群、丁关根们的流氓战术,那是他的堕落和民运生
命的死亡。魏京生在最黑暗、最残酷的地狱中尚且能够坚持光明磊落的战斗风格,
难道在海外自由环境中反而不能么?
(三)“六四”屠杀后给邓小平的最后忠告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北京天安门屠杀后,魏京生于六月十五日给邓小平写信,
义正辞严地谴责邓小平发动“军事政变”的罪行,同时也给他指出了挽回大局的出
路。他写道:
“成功地用一场军事政变对付了一帮手无寸铁又没什么政治经验的学生和市民
之后,感觉如何?如果我从电视上的短暂镜头中得到的印象不错的话,你还没有像
李鹏那样轻松得意,满面春风,还没有糊涂到得意忘形的地步,还能理解发动这场
流血政变在政治上付出的沉重代价,你已经用士兵和学生们的鲜血为倒退的势力开
了路。”
魏京生接着向邓小平指出:
“如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尚未为晚。中华民族的政治素质优于任何其他民
族,人民一般很识大体。你这十多年也干了不少好事,真要重新回到人民立场上来
,既往不咎肯定是大多数人的态度。”
“由于你上两个月的作法已经开动了倒退的车轮,产生了巨大的反动惯性力,
急刹车改为前进需要极大的动力。这动力只能来自人民,人民只信任那些敢于冒坐
牢杀头危险为民请命的‘中国的脊梁’。所以要把握住前进的动力,必须网罗那些
已被通缉和尚未被通缉的群众领袖,包括‘背后长胡子’的那些。网罗了他们等于
网罗了人民的信任。现在与学生、知识界、工人、农民的关系还没有到你死我活,
马上停止追捕学生群众,并尽可能使他们与政府合作,立即停止清洗新闻系统,让
所有传播工具上颇受人们欢迎的形象重新露面,按优胜劣汰的原则淘汰那些不受欢
迎者。恢复国民对政治的信心,提高对政府的信任度。唯有如此,才能挽回颓势,
逐渐康复。”
魏京生还建议邓小平挑选一个助手,帮他“断绝倒退回六十年代的退路”。他
说:
“胡耀邦死后,敢在大是大非面前辞职的赵紫阳倒有可能成为你的这个助手。
无论如何也比迷迷糊糊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李鹏强。”
设想邓小平假如接受了魏京生的忠告,中国大陆的现状与对邓小平的历史评价
都会改观。当然,这样的事实没有发生,即使魏京生这封信当时送到邓小平手中,
邓小平断然拒绝的态度是可想而知的。但这是邓小平的悲哀,并无损于魏京生书信
的价值。中国大陆的未来,将遵循魏京生指出的方向前进。
(四)魏京生对民族问题的见解。
《书信集》中出乎我的意料的部分,是魏京生对于民族问题的深入研究。这大
概是由于他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作过实地考查,而又深情地爱恋过一位藏族姑娘
,使他的心能与各民族相通。
在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七日魏京生给政治局委员和人大常委们的一封信中,批
评了胡耀邦关于“民族团结第一条”的提法。魏京生指出:
“我认为胡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第一条’的提法不对。即使在较纯粹的少数
民族地区,主要矛盾仍是民主与专制、改革与保守之间的矛盾。应以民主促进改革
,这方面情况良好,民族问题便自然解决。无论对维族农民或藏族牧民来说,能否
过富裕而又受人尊敬的生活,比县委书记是哪一族这样的问题重要得多。我差点娶
了个藏族妻子,曾经有过一个维族干姐姐,当兵时最要好的伙伴也是汉、回、壮、
苗、土家等各族都有,甚至《探索》分子里还有个回民。扩大民族差别感对各民族
人民都没有好处,只对独裁者有好处”。
其实胡耀邦还是中共内部较少“大汉族主义”、尊重各民族自主权的领导人之
一,还有一位是习仲勋。习仲勋五十年代到新疆,纠正王震和邓力群压迫、歧视新
疆各民族的“大汉族主义”。胡耀邦八十年代主持制定《西藏六条》、《新疆六条
》,解决西藏、新疆的“充分自治”和历史遗留问题。我于一九八一年秋从北疆到
南疆走了两个月,接触到的新疆各民族都知道胡耀邦、习仲勋、王震、邓力群这四
个人。在喀什,一位维族干部找到我的住所,非常激动地说:“胡耀邦的六条我们
拥护,为什么停止执行?汉族干部说撤又不撤了,听说反倒要把买买提调出新疆,
这是怎么回事?”他还说:“王震有一回来新疆讲,他死后要葬到新疆的天山上,
我们可不允许这个杀新疆人的异教徒的骨头弄脏天山的净土,他要葬,我们就刨掉
他!”另一位维族老人要我向胡耀邦反映,派习仲勋来新疆。他说:“王震、邓力
群老早就镇压新疆民族干部,是习仲勋来纠正的,习仲勋了解新疆人,他来才能把
新疆搞好。”
魏京生的意见自然不错。要实现民族团结,必须以民主促改革,使各民族即富
裕又有尊严。胡耀邦的两个《六条》,也包含了民主与改革的内容。
一九九二年十月五日,针对中共发表《西藏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魏
京生给邓小平些了一封长信,系统地阐明了西藏主权归属问题的历史发展。他指出
,白皮书作者在那种“大汉王朝自大狂心理支配下”的无知妄说,是足以人为地把
西藏推向分裂。他客观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同时发生联合与分离两种倾向的原因,从
西藏现状出发,提出“消除汉藏间心理上的仇视和歧视”、“加速建立和拓展西藏
的市场经济”、“放弃扣压西藏宗教领袖作人质的传统政策”、“与达赖喇嘛谈判
”等正面建议,确实比中共白皮书高明。
(五)对于两岸关系,魏京生大概没有机会涉猎。但他在一九八九五月四日给
李鹏的信中论及政府与学生间谈判时,曾机智地提到两岸谈判。他说:
“谈判就得承认现实并承认对方的平等地位。一个国家有两个政府这是现实,
你不承认它也存在,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干吗还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唯一合法
政府是外国政府承认不承认的事,无论承认谁都改变不了政治格局。想靠外国承认
来保持统治地位,岂不太可笑了吗?不如面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寥寥数语,难道不是巧妙地击中了中共对台政策的要害──无视中华民国政府
存在的现实吗?
《魏京生狱中书信集》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我只是撷取其中若干有关推进宪
政改革、结束极权制度的部分作一简介,以期唤起关注这最后一个极权大国前途命
运的人们对这一著作的重视与研究。
为中国大陆自由民主前途的奋斗者应认真研究这一著作。一九八九年民主运动
虽然已经过去八年,海内外“反思”这一运动的言论也不计其数。但像《魏京生书
信集》那样,详尽地探讨通过社会自由民主力量与中共体制内改革派的对话、沟通
、合作、互动,实现极权制度向民主化和平转型的原则与策略的,还不多见。而魏
京生的原则与策略,却可能是中国大陆走向民主化、现代化的现实道路。
中共极权制度的权力者应认真研究这一著作。极权制度已经在地球上的绝大部
分地区崩溃,中国大陆极权制度的结束也指日可待。尤其近二十年来自由市场经济
的发展和自由民主力量的成熟,使通过宪政改革,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实现从专
制走向民主成为可能。以魏京生为代表的中国自由民主派,已经提出了在经济稳定
、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实现民主化的完整策略。中国大陆开始政治体制改
革的条件已经具备,现在就看当权者的选择了。研读魏京生这一著作,可以帮助当
权者作出明智的选择。
同中国大陆打交道的外国人,政、商、军、学各界都应研究这一著作。尤其是
美国这样同中国大陆关系密切的大国政要,象柯林顿,非好好研读一番不可。这是
准确认识中国大陆、端正美国对华政策的必读书,籍以避免美国政府要么“制裁、
围堵中国”,要么对极权制度“磕头”、“为命是从”的两极政策,实现既与中国
大陆平等互利交往,又促进自由、人权、民主发展的目标。
台湾读者们也应研究这一著作。要看到江泽民的中国大陆代表过去,魏京生的
中国大陆代表未来。只看到江泽民独裁政权的“稳定性”与“跨世纪”是历史的近
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大陆,象台湾一样走向世界自由民主国家之林。因此两岸的
自由民主力量需要互相学习,互相支持。这也是民主台湾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
一。
魏京生的政治智慧与道德勇气是非凡的。魏京生和赵紫阳,代表了中国大陆未
来命运的两种力量:社会上的自由民主力量和中共内部的改革力量。只有这两种力
量结成联盟,才有可能击破反改革势力的抵抗,实现从极权到民主的和平演变。而
地球上这最后一个极权制度大国进入世界自由民主国家之林,将对于二十一世纪整
个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机构真有远见卓识,理应将大奖颁给这两个人。这将
帮助被囚禁的普罗米修斯挣脱地狱的锁链。而普罗米修斯一旦挣脱锁链,他高高擎
起的火炬,将普照人类共同的和平与自由之路。
http://www.amazon.com/exec/obidos/ISBN=0670872490/3586-9612500-247299
The Courage to Stand Alone : Letters from Prison and Other Writings
by Ching-Sheng Wei, Kristina M. Torgeson (Editor), Wei Jingsheng
Hardcover, 320 pages
Published by Viking Pr
Publication date: May 1, 1997
Dimensions (in inches): 9.35 x 6.36 x 1.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纽约官员有骨气,拒绝会见江泽民:州长市长议员集体回避
October 30, 1997 New York Times
Chilly Reception Expected for Chinese President in New York
By JANE H. LII
NEW YORK -- Instead of the 21-gun salutes and warm
official handshakes that have greeted him on the first three
stops of his state visit, President Jiang Zemin of China can expect a
chilly reception in New York on Thursday evening. Neither Gov.
George Pataki nor Mayor Rudolph Giuliani plans to greet him on
his arrival or to attend a dinner reception for him at the
Waldorf-Astoria Thursday evening.
And to the dismay of some local Chinese leaders, Jiang is offering
a slight of his own: he plans to avoid any visits to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the city, arguably the most important Chinese
outpost in the country.
Although business interest is the primary reason for his visit, human
rights issues seem to be at the core of both snubs. Aides to the
governor and the Mayor say they wish to avoid any appearance
that they condone China's imprisonment of political dissidents. And
even a warm welcome for the Chinese leader in Chinatown would
give human rights protesters an opportunity to embarrass him.
The twin slights reflect the sensitive political geography of New
York's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While the old, predominantly
Cantonese power structure of Chinatown has been overwhelmingly
pro-Taiwan, a flood of newcomers from Fujian province in
southern China has profoundly altered both the balance of power
and the sentiment toward the mainland. While many of the
Fujianese ask for political asylum on arrival, they nonetheless
remain loyal to China.
For weeks, Jiang's visit has dominated conversation and news
coverage in the Chinese-language media. For some Fujianese
leaders, Jiang's decision to avoid Chinatown has undermined their
decadelong struggle to win recognition and acceptance from the
city's power structure, which has traditionally allied itself with
Taiwan and the old guard of Chinatown.
At the same time, even those who are disappointed are reluctant to
criticize Jiang openly and speak with pride about China's economic
accomplishments.
"We understand he has to meet with big businesses during his short
stay and he doesn't want to face the demonstrators," said a
Fujianese community leader who spoke on condition of anonymity.
"But it would have meant so much to us if he could just squeeze
Chinatown in."
During his two-night stay, Jiang is scheduled to tour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and offices of IBM, AT&T and Lucent
Technologies; at the Waldorf, he will dine with top executives of
major American corporations. He also plans to meet with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city's Chinese community, either at the
Chinese Consulate or at his hotel.
For Pataki and Giuliani, the snub is the most expedient solution to a
delicate situation. If they met with Jiang and did not raise the issue
of human rights, they would face criticism from activists who are
concerned about it. If they did raise the issue, they could trigger a
diplomatic incident that could backfire on New York-based
companies seeking and doing business in China.
Zenia Mucha, a spokeswoman for the governor, cited "scheduling
conflicts" and "the upcoming election" as reasons for his absence.
Pataki is not facing re-election this year but will be campaigning for
Republican candidates across the state, she said.
Besides, she added, the travel distance between Albany and New
York would make a meeting difficult. "The governor is in upstate
New York," Ms. Mucha said.
But privately, an aide to the governor conceded that he is
boycotting the events to protest China's persistent human rights
abuses.
"Clearly the governor has concerns on that issue, as do millions of
Americans," said the aide, who insisted on anonymity.
A spokeswoman for Giuliani, Colleen Roche, said the mayor is
boycotting the event because of "grave concerns about China's
human rights policies." In addition, she said, he will be busy with his
campaign for re-election, in which polls give him a large lead over
his Democratic opponent, Ruth Messinger, the Manhattan borough
president.
Neither Pataki nor Giuliani will send send envoys to the events,
either, their aides said. The two U.S. senators from New York,
Daniel Patrick Moynihan and Alfonse D'Amato, have also said
they will not attend the events.
To some political observers, the official snub says as much about
Pataki's and Giuliani's lack of diplomacy as about China's human
rights problems.
"It's a sign of remarkable rudeness," said Mitchell Moss, director
of New York University's Taub Urban Research Center, "to ignore
the leader of a nation of 1.2 billion people, especially given New
York's role as the financial capital of the world and China's need
for building its infrastructure and industries.
"But," he added, "there is no outer limit to the rudeness that can be
exhibited in New York."
Some say that snubbing Jiang is the wrong approach to resolving
human rights problems in China. Hank Morris, a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ultant, said the governor and the mayor are missing an
opportunity to confront Jiang on the topic.
"To the extent New York is displeased with China's human rights
policy, it is an opportunity to send China a message," said Morris,
who is a consultant for Rep. Charles E. Schumer of Brooklyn.
"Showing up sends a signal. If you show up and say nothing, then it
sends another signal."
But others say the governor and the mayor are doing the right
thing.
"I'm not happy with the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D'Amato said.
"For us to look the other way is wrong."
Although New York's reaction is exceptionally chilly, this is not the
first time Jiang has been slighted during his American visit. On
Tuesday, Gov. George Allen of Virginia backed out of meetings at
the last minute, leaving his wife to read a letter that included veiled
criticism of China's human rights record.
But Jiang is expected to be greeted by top state and city officials
elsewhere. In Hawaii, he was greeted by Gov. Benjamin
Cayetano, and he is expected to meet with the mayors of Boston
and Los Angeles and the governors of Massachusetts and
California.
"California's trade with China was more than $6 billio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said Ron Low, a spokesman for Gov. Pete
Wilson of California. "The state has very strong economic and
business ties with China."
Whatever the consequences of Jiang's itinerary for business ties
between New York and China, his failure to tour Chinatown will
leave some bruised feelings among the Fujianese, who have tried to
promote China by organizing parades to celebrate the national day
of China and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This is like a slap on the face for them," said Robin Mui, the
production manager of Sing Tao Daily, a Chinese-language
newspaper in the city. "They've worked so hard for China."
However, some leaders say they understand why he could not go.
"He has many important meetings to go to," said William Chiu, the
Chairman of the American Fujian Association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We're just proud that he's here."
On the streets of Chinatown, many are jubilant over Jiang's
impending arrival, even though he does not plan to visit them.
"He is our President, no matter what," said Wei Hing Cheo, a
vendor on Canal Street who emigrated from Guangdong in 1985.
A garment worker from Hong Kong, Zhu Ping, said she had not
expected Jiang to have the time to visit Chinatown. "He is such an
important person and we are so unimportant. I'm not offended at
all that he should spend his time on more important issues.
She added: "Just to see his picture in the newspaper is good
enough for me. I'm from Hong Kong, and now I'm Chinese. And
I'm so proud to be a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Letter to Harvard Crimson Oct. 25,1997
Dear Crimson editor,
I am writing to inform you that the letter by Professor Vogel, Head
of the Fairbanks Center, that appeared on Crimson on October 24th contained
partial and even erroneous information. In his letter, Professor Vogel said
that during the June 4th Massacre, Jiang Zemin was only the Mayor of
Shanghai, and that he actually tolerated the massive demonstrations in
Shanghai to proceed peacefully. I felt that the following facts were
important for getting to know Jiang Zemin, and it is necessary to explain
them to the readers of Crimson. All these facts can be found in the Library
of the Fairbanks Center.
1. After Hu Yaobang, the ex-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assed away, democratic movements started all over China. Jiang
Zemin, who was then Mayor of Shanghai, was the first to strike out against
these movements. On April 19th, he banned the World Economics Herald
special issue commemorating Hu Yaobang, fired Mr. Qin Benli as the Chief
Editor and put him under investigation. In May, Jiang Zemin formally closed
World Economics Herald. After the June 4th Massacre, four employees of
World Economics Herald were arrested. Mr. Qin Benli was put under house
arrest, who passed away in indignation on April 15th, 1991. It is thus said
tha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repression of the 1989 democracy
movement started from Jiang Zemin.
2. Jiang Zemin was summoned to Beijing from Shanghai by Deng Xiaoping
on May 21, 1989, and there he participated in the final decision to
Massacre the peacefully demonstrating students.
3. Twenty days after the June 4th Massacre, Jiang Zemin officially
assumed the post of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n the same day, he declared that "the foremost important political task at
this moment is to thoroughly suppress the counterrevolutionary riot," and
that "for those conspirators who planned, organized, and led the turmoil,
and those counterrevolutionary thug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riot, we must
punish them according to the law, strike them with resolution, and show
them no leniency whatsoever." The massive arrests and persecution that
immediately followed were then carried out directly under his leadership.
In Beijing alone, over ten thousand people were arrested, and countless
more were persecuted.
4. Also under Jiang Zemin's rule, Mr. Wei Jingsheng was secretly
arrested on April 4th, and was sentenced to 14 years in prison in December,
1995; and Mr. Wang Dan was secretly arrested in May, 1995, and was
sentenced to 11 years in prison in October, 1996.
5. During the 15th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eld last
month, Jiang Zemin refused to reevaluate the June 4th issue. And he further
restricted the personal freedom of Mr. Zhao Ziyang, former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ecause Zhao wrote to the 15th
Congress asking for a reevaluation of the June 4th issue.
Jiang Zemin wants to defend his crimes against the Chinese people
using the platform provided by the Fairbanks Center, and he wants to use
Harvard's name to fool the masses of China and to solidify his
dictatorship, because the masses of China will not be able to know the
massive protests he is encountering at Harvard. It is therefore not wise
for Harvard to invite him to lecture here.
Sincerely,
Jian-Li Yang, Ph.D.
Dept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Government
Harvard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